(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孔子晚年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贤贤易色:有三种注释,第一种说法,贤贤指贤人之贤,第一个贤为动词,第二个贤为名词,指有才德之贤人;易色,指端正自己的态度,变更容貌以示尊重。第二种说法:贤贤指贤人之贤,易色指以好色之心变作好贤之心。第三种说法:贤贤易色指夫妇一伦而言,意思说丈夫能够敬重妻子的贤德而胜于重视容貌。今从第三种注释。
致其身:致,送达、献达,致其身,则有鞠躬尽瘁之意。
【解读】
子夏说:“敬重妻子的贤德胜过于重视她的容貌;事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事奉君上,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谦说没有学,我必然会说他已经很有学识了。
【感悟】
做人之学
子夏之“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与上一章孔子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综合起来理解,有共通之意,彰显以德行为先。全部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忠信、孝悌”的做人之学基本要素。
这一章最为困扰的就是“贤贤易色”,我觉得前边提到的第三种注释应为本意,指“夫妇”一伦,后文三句则分别指父母、君臣、朋友三伦。既然说到“贤贤易色”事关夫妇,那就不必多做解释说明,想想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一部人文历史集,深意自在其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孟子和岳飞的父亲能不“贤贤易色”? 商纣王对苏妲己,周幽王对褒姒,唐玄宗李隆基对贵妃杨玉环,恐怕就难以提到“贤贤易色”了。至于汉高祖刘邦对吕雉,唐高宗对武则天,咸丰皇帝对懿贵妃,就另当别论了。再看,诸葛亮对妻子黄月英,周恩来对邓颖超,钱钟书对杨绛,可以称作“贤贤易色”的楷模。所以,刘强东对章泽天,说自己脸盲分不清谁漂亮不漂亮,大约就有强调“贤贤易色”的意思吧,也算是“见贤思齐”了,只是目前相信他的人不多。
《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意思就是说,君子之道可以从夫妇关系开始,往深处,往极致处扩展,夫妇关系处理好了就理解了天与地的关系。天与地,乾与坤,夫与妇,二者和合,则天地正,万物育。
需要强调一点,孔子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学而愈进之意,子夏之言更突出德行,或许会导致有的人误解,偏重于德行,以至于废学。孔子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者细思。
当今时代,人们忙着学习在信息爆炸的知识海洋中求知探索,很有必要回顾一下《论语》中类似子夏这样的话语,看似简单基础的道理,能够给你重心和方向。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