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四鹭图
【作者】林风眠
【年代】近代
【材质】纸本设色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徐骥。
上期节目中,我给大家讲了林风眠的《仕女图》,那是林风眠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主题。今天,我想借用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四鹭图》,来给各位系统的介绍林风眠其他类别的绘画作品。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林风眠的画作,我先来概括一下他独特的艺术理念。
在上期节目里我讲过,林风眠和徐悲鸿一样,都采取了融汇中西的方法来改良中国画,但他们二人,融合的角度各不相同。徐悲鸿推崇的是将西方具有浪漫主义的写实绘画应用于中国画中,在水墨中体现科学的透视、转折、光影等。
而林风眠大胆得多,作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者,林风眠反对先前的“中国画系”、“西洋画系”的分科方法,他主张统一称为“绘画系”,认为,绘画就是用线条和色彩组合而成,给人带来美的感觉的艺术种类而已,所谓中西方绘画,不过是创作意识和想法上的区别。
因此,他的绘画理念更倾向于“西体中用,调和中西”。所谓调和,便是在深刻理解中国画“气韵生动”的基础上,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融汇其中,用思想的调和取代技法的融合。
这样说可能会有点难理解,下面,我就以《四鹭图》为例,给各位解释解释,中西方艺术在林风眠的笔下,是如何调和为一体的。
首先,是在构图上。在上期节目里我提到过,偏方形的构图是林风眠最善用的布局方式,《四鹭图》就使用了这种构图方法。那林风眠为什么要选择方形呢?
据说,林风眠的书桌是一块方形的玻璃,所以他不得不选用四尺对开的方形画纸,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笑话而已了。但毫无疑问,方形构图是林风眠深思熟虑的一次大胆实践尝试。
我们知道,传统的长卷式构图,其实是依据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而产生的,展开画卷的过程就像在山水中行走,因此绘画具有了时间性。
那林风眠的作品,大多是用焦点透视的方法,他喜欢强调画面的空间感,而不是时间感;表达近景和特写,而不是山水画式的全景。因此,方形构图所展现的静态的平衡既是他审美所需,也是他追求心境平和的最好体现。
但焦点透视显然并不是林风眠唯一采用的透视方式,他静物画的构图也十分特别。林风眠常常用不同的角度,跳跃的方式去观察和描绘事物,这打破了传统透视方法的局限性。
林风眠 《静物》
比如他的《静物》,构图就十分开阔,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幅图中,碟子和果盘都是从上往下的俯视角度,这有助于描绘碟子上的花纹和果盘上柠檬细节特征。旁边的花瓶却采用侧面的平视方式,更能显示出花瓶的婀娜多姿。这种构图虽然新颖,却并不怪异,东方的神韵与西方的形式,得到和谐统一。
除了构图,《四鹭图》的墨色运用也十分有特点。传统的文人画一般都以水墨为主,色彩只是从属。而林风眠认为,色不碍墨的说法其实束缚了绘画的表现力。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墨和色的运用,依据它们的比例不同,分为四类:全墨法、以墨托色、墨色融合和全色法。这和前面我们提到的“墨分五色”又有所不同和区别。墨分五色,仅仅是水加墨。而林风眠的色墨,是颜料加墨。
在《四鹭图》里,林风眠用的就是墨色融合的方法。他运用浓墨和淡墨,将“墨色”看做一种颜色,再将它混入水粉中。使得墨色呈现出不同层次。
但要看典型的林风眠的色墨形式,还得看他的风景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风景画成为了林风眠绘画的主要题材,也是他中西融合绘画理念的最佳体现。
《秋艳》
《秋艳》是林风眠在抗战时期,退居重庆的作品,描绘的是重庆的夕阳秋景。当暮色降临,乔木、房屋、和远处的山峦,都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影子,和余晖中金黄色的树叶互相衬托。
虽然基调是水墨,但林风眠强调的是面而不是线,具有十足的西画特点。在这里,墨色、朱砂色和金黄色的对比,光、色、墨的融合,既富有水墨画的流动性,又有油画的光感。
有墨,就必定要有笔了。我要说的,就是林风眠画中的线条。在以前的节目中我有多次提到,文人画“以书入画”的观点,在这我再提醒一下,所谓以书入画,就是将书法的用笔,移植到绘画中,这也是元代以后文人画的主流。
但林风眠其实是十分排斥这种理念的,在他看来,书法和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将书法的笔势用到绘画里,只是一种取巧的方法。
但是,林风眠的笔法与速写又不同,就像我开头提到的“中西调和”,那么,中在哪里呢?林风眠穿越到了晋唐以前,他借鉴了民间瓷绘上简单生动的线条,以自然为师,通过流畅温润的中锋线延续了魏晋以来的笔墨技法,反叛了文人传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线描风格。
我们还是看《四鹭图》,为了保持瓷绘线活泼自由的个性,又不至于如“高古游丝描”那样有过多的装饰意味,林风眠下笔往往快速果断,鹭鸶的翅膀和头颈用圆滑的中锋线勾勒,而鹭鸶的喙嘴,则是用细劲的硬笔画出。
看起来简单,但要达到这种水平实属不易,林风眠用了几十年,才从西方的速写和传统的瓷绘里提炼出这样具有冲击性的笔墨系统。
既然讲了仕女画、鹭鸶画、静物画和风景画,那林风眠还有一个十分擅长的题材,不得不提,那就是戏剧画。林风眠喜欢将戏剧人物和情节、舞台移植到绘画里,他的戏剧画吸收了西方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的特点,自由奔放,造型怪诞。
《火烧赤壁》
他晚期的作品《火烧赤壁》,将人物以分裂的、脸谱化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上,并用红色和黑色的对比,彰显戏剧冲突。不同于我们上面看到的平和、宁静,林风眠的戏剧画充斥着紧张和混乱,成为他情绪的出口,林风眠所有的痛苦和愤懑都注入到了笔下的舞台上。
时间差不多了,关于林风眠,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虽然我们的主要内容是《四鹭图》,但是,作为近代最重要的美术家之一,他的静物、风景和人物画,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
在二十世纪初那个充满变革的时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之间的对抗,但林风眠却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探索着中西融合的创新方法。他独特新颖的构图,水墨加水粉的用色,以及结合西方速写和传统瓷绘的笔意,彰显了林风眠超越时代的艺术理想。
从杭州、重庆到香港,林风眠虽然一生动荡,却比常人更加乐观积极。在他的画中,虽然偶有痛苦和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平和和憧憬,是一种在物质之上的单纯。就像他笔下的鹭鸶一样,具有一种诗意的孤寂,也成为后人永久的财富。
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我们下期见!
谢谢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