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什么是无为而治?|道德经 11章

17.什么是*************

00:00
18:00

大家好,欢迎来到“杨鹏讲《道德经》”第十一章。我先念一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的思想是什么?许多人会回答就是“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通常大家会回答就是少干预。但是,少干预并不完全等于无为而治。或者说, 少干预是无为而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本章是《道德经》中讲无为而治最为形象的一章。讲清楚这章,会增进大家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我们先看第一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春秋时代的车轮是这种木轮子。轮子的中心有一个圆盘,这个圆盘就称为“毂”。轮毂边上有插孔,有三十根木辐条跟轮圈结合。“辐”指木辐条。 “三十辐,共一毂”,就是说一个轮毂总计有三十根辐条。“共”是“总计”的意思。


“当其无,有车之用”,就是说当轮辐之间有“无”这样的空隙时,就有车轮和车可用了。这句讲的是留缝隙、留空间的重要性。就算是现代的车轮,中间也是留空的,这是为了保持弹性,也是散热的需要。这句里面的“当其无”,指的就是车轮辐条中间的空隙部分。


下一句:“埏(音shan)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就是将水和泥捏揉。“埴”指的是黏土。“埏埴为器”就是将黏土和水捏揉成泥坯,用来烧制陶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当陶器有中空的时候,陶器就可以作为容器使用了。这一句还是讲“中空”的作用,跟上一句一样,讲“空间”、“空无”的重要性。 


下一句:“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凿”就是开凿,“户”指的是“门”。“牖”指的是“窗”。“凿户牖以为室”,意思是凿开门洞,凿开窗,这样的空间就可以当成房屋来使用了。 “当其无,有室之用”,这个“无”,指的就是门洞、窗户等“空”的部分。为什么要开凿门和窗呢?春秋时期,中原一带老百姓房屋的墙多是泥土墙,筑墙的时候,两边用木板夹住,往中间一边倒土、一边洒水,同时用木杵捣结实,这样就成为墙了。夯好墙再凿开门和窗,这叫板筑,又叫夯筑,夯土墙。“当其无”的“无”指的就是门洞和窗子的中空部分。

 

下一句:“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什么是“有之以为利”?轮子、陶器、门洞、窗子,这些外在形式都叫“有”。把这些东西制造出来,是为了它们能够带来的利益。它们带来的利益是什么?它们带来的利益是:凿开窗子,可以采光;凿开门洞,可以进出;做出有中空的陶器,可以装东西;在轮辐之间留有缝隙,就可以有车轮、有车使用。这就叫做“无之以为用”。所谓“无”就是这些中空的部分。把这些“有”做出来,目的是为了用它“无”的部分、中空的部分。如果不把“有”做出来,就没有“无”可以用。可见,这个“无”是做出来的。


《淮南子》说“物莫不因其所有,用其所无”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要把器物做出来,做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它的形式,而是为了使用它的“无”和“中空”。


我们概括一下,做出“有”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无”。车轮、陶器、门窗,这些被制造出来的有形的事物,它们的作用,正好体现在“中空”部分,体现在“无”上。 


老子讲这些跟君王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什么关系?借用老子的比喻,用陶器来比喻朝廷。朝廷是一个存在,属于“有”。就像陶器存在的真正作用在于它中空部分、在于“无”一样,朝廷的“有”指的是什么?朝廷要实现的“无”又是什么?君王朝廷应该有些什么样的职能? 



我从《道德经》中总结如下,君王朝廷核心的职能有四个第一是“兵”,军队。《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祥之器也。”军队是不吉祥的器具。“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如果实在迫不得已要用兵,就得“铦袭为上”。“铦”就是锋利,“袭”就是袭击,意思是要锋锐突袭,尽快结束战争。朝廷得有强大的军队来保国保民。对朝廷这个陶器来说,“兵”是朝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是“环官”。环官是情报系统、情治系统的负责人。《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只有“环官”,在家的时候也昭示着持重沉静的品性。《道德经》赞美“环官”。任何一种管理都离不开谍报、情治系统。所以,“环官”也属于朝廷这个陶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是“司杀者”。《道德经》第七十四章说:“则恒有司杀者。”“恒有司杀者”就是指常态下要由司法部门决定刑杀,指的是司法系统。司法系统也是朝廷这个陶身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四是善救人。《道德经》二十七章上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圣人总是善于救人,不放弃人。天灾人祸降临,圣人善于救人。这讲的是救济能力。救济能力也是朝廷这个陶器的陶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兵、环官、司杀者、善救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军队国防系统、情治系统、司法系统、救济系统。“国之利器”由四这大部分构成。

 

陶器由黏土和水烧制出来,有了中空这个“无”,这是陶器可以使用部分。朝廷这个陶器,有军队、有情治系统、有司法系统、有救济系统,这四大“国之利器”就构成了朝廷这个陶器的陶身部分。国家这个陶器的陶身做出来了,社会的中空部分就留出来了。什么是社会的中空部分?就是朝廷无为而治的部分,百姓能够自主自由的部分。 


朝廷只是陶器的陶身,朝廷之手可不能伸进中空部分。如果君王朝廷塞满了社会中空部分,民众就没有空间了。就如同如果一个实心陶器,不具有容器功能一样。


如果一个朝廷没有容量,民众就没有空间。为什么?之所以要有君王朝廷,是为了要做出社会这个大陶器。所以君王朝廷的兵、朝廷指挥的环官,司法部门、救济部门,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社会大陶器的中空部分,保护百姓能够自由的部分。



做出政府这个陶器,做出社会这个大陶器,目的是为了营造百姓的自主空间,政府无为就是百姓的freedom。所以说“故有之以为利”。这个“有”就是指朝廷以及朝廷功能的存在。上天创设出公共权力是为了利益民众。要利益民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保障百姓的自由,保障社会的自由秩序。因为有了朝廷,百姓和社会的自由秩序得以保障,这就是“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积极地去作为,做出无为而治,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积极去作为,这就是朝廷的“有”。刚才我们讲的国之利器,最起码四大职能:军队、情治系统、司法系统、救济系统。有这些公共系统的支撑,才能够创造出“无为而治”的空间,才能创造出政府不干预、百姓有自主权及自由权的空间,这就是“无之以为用”


所以,无为而治不是简单的不干预,而是要积极地做出来,要“为无为”。你要想让百姓自主自由的空间扩大,就必须建立一个保障自由的秩序,这叫“为无为”。百姓有了自主和自由,就会人人努力,就会创业,社会才会繁荣。所以说“则无不治”。


最后我再概括一下。什么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就是通过权力建立强大的军队,来保护国家的安全,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建立高效的情治系统,避免各种破坏性的人祸发生;建立公正的司法,公正有效地裁决民间纠纷;建立高效的救济系统,使天灾人祸能够得到迅速的救济。有了这四大“国之利器”,就创造出了自由空间,这就扩大了自由,增强了民众自由的能力,全力保护扩展中的自由秩序,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讲到这,可能大家对“无为而治”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人类思想史上,老子属于最早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无为而治”就是自由秩序之治。大家喜欢无为而治吗?


我们再读一遍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最伟大的管理就是能够带来自由秩序的管理。好,第十一章讲到这里,再见。


The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