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公制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下)

11.周公制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下)

00:00
29:37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尚书·蔡仲之命》


上世纪“五四”时期反礼教,批判礼教吃人,但在周公那个时代,创建礼教,是真正克服了人吃人。

从商朝后期很缺德的大规模人祭,过渡到敬天、保民、敬奉上帝、关爱生命的周王朝,可以说,周公制礼,把中国从蛮荒时代带入了文明社会,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开端。周公制礼实现了什么样的现实目标和理想价值?详情请收看“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周公第三节。


周公制礼为回应现实政治压力


大家好,欢迎来到“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讲周公的第三节课。前两节课,我们介绍了周公摄政与东征平叛;介绍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介绍了周公式封建制度,建立了一个贵族联合、分权共治的社会,从制度上巩固了周人的胜利果实。


今天我们要讲周公创立“以德配天”的礼教。礼乐是宗教的形式,周公继承了殷商的宗教,但进行了变革,周公的礼乐服务于这种变革的新宗教。可以说周公是一个宗教变革者,甚至是一个宗教开创者。


周公制礼,其实是为了回应现实的政治压力,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宗教意义。周武王和周公他们面对的现实压力是什么?是如何才能巩固和维护周政权。这个问题压力巨大。为什么说压力巨大?周曾是商的臣属国,是一个小国。周能克商,得益于商军内部的叛乱。周灭商以后,最大的压力,就是面对人数远多于周人的商人,怎么去巩固周政权。 


《史记·周本纪》上说:“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灭商以后,周武王登上豳山山顶,看商人的城镇,人口稠密,人口众多。“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武王回到周以后,夜不能寐。虽然打下了商朝,但面对这个大国,这么多人,怎样才能维持周人的统治?武王心中非常焦虑。


周公问武王:你为什么不能睡觉?周武王回答,上天不再接受殷商,不再保佑殷商。“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 “麋鹿在牧”就是指牧场上都是野生的麋鹿,没有人放牧牛羊,牧场已经荒废了。“蜚鸿满野”,“蜚鸿”就是蝗虫,田野中飞满了蝗虫,庄稼农业全毁了。


几十年来,商朝经济崩溃 ,民不聊生,上天不接受殷商,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就。“天不享殷,乃今有成。”周武王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我现在还没有能够确保上天对周的护佑,哪有心情睡觉呢?


反思商朝崩溃的原因


强大的商朝,为什么崩溃了呢?现代不少学者认为,商朝后期,不断对黄河三角洲、淮河一带的东夷用兵,60年间战争不断,损耗人力物力,周人从西边进攻钻了空子。商纣王是赢了东夷,输了天下。如《左传》所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商纣王征服了东夷,最后却把自己给弄死了。


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穷兵黩武者最终必亡国。穷兵黩武,必然要从百姓征收重税,必然要逼迫百姓卷入战争,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这是现代学者思考的角度,但是,周武王和周公当时思考的要点不是这样的。


商为什么崩溃,周为什么成功?在周武王登基为周王的仪式上,商朝的太史尹佚有一个祝辞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


这个告天的祝辞,批评商纣王“殄废先王明德”。“殄”就是灭绝的意思,商纣王灭绝和荒废了商朝先王们的明德。“侮蔑神祇不祀”,“侮蔑”就是对神不恭敬,不去祭祀神;“昏暴商邑百姓”,昏乱残暴的对待商国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商纣王的这些恶行,彰显到天皇上帝那儿。


尹佚是太史,太史是商朝宗教、理论界的最高代表,可见商纣王已经是“人神共怒”。太史说完祝辞以后,于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 我们接受上天赐予的天命,革除殷商,“受天明命”,接受上天光明的天命。


分析这段祝辞,商纣王的问题是荒废了明德。荒废明德表现为:首先是不祀神祗,不祭祀上天,不祭祀上帝,不祭祀祖先;二是昏暴百姓。对百姓非常的昏乱、残暴。可以总结为:不敬天不爱民。这样上帝不能容忍,上帝更换天命,惩罚和废黜商纣王。再重复一下商纣王的问题,商纣王“殄废明德”,一是不祀神祗,二是昏暴百姓。废明德是原因,不祀神祗、昏暴百姓是结果。


确立周公制礼的价值取向


确定了商纣王失败的原因,也就明晰了周朝执政的方向。与失败的商纣王相反,就是成功的方向


商纣王的问题是废明德,那么,周就要讲明德;商纣王不祀神祗,周就得敬天法祖;商纣王昏暴百姓,周就得保民爱民;商纣王搞得“麋鹿在牧,蜚鸿满野”、经济萧条,周人就得重视稼穑、重视生产;商纣王穷兵黩武,连年战争,周人就要追求和平安宁。


周人的治国哲学及社会理想,就比较清楚了。第一是明德,这是基础明德、敬天, 然后保民,还有稼穑,就是重视生产。这是周人和商人共同的渴望和最大的利益。我们要在这样的背景中,理解周公礼教的价值取向。周公制礼的价值取向,就是明德、敬天、保民,重稼穑。礼乐,是服务于上述这些价值的形式。明德是礼教的基础,也是周公制礼的哲学基础。

周人“德”的核心乃敬天保民


明德,“德”字的原意是什么?我们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里面关于“德”的字形。

“德”字的原意分析

“天之大德曰生”。这个符号有的认为是“眼睛”,学者李玄伯认为这个符号是种子发育的意思。



一般人解释“德”,说是道路,就是要走正道。这种看法是从哪来的呢?甲骨文里这个字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人在路中间看四方。除了这个“德”字外,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面还有另外的“德”字,诅楚文里的“德”字,都没有道路的意思。


所有的“德”,不管怎么变,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关键是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有的认为是“眼睛”,近现代有一个学者叫李玄伯,他对这个符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释,他说这个“德”其实是生产的“生”,“生长”的意思,这个符号是种子发育的意思。他的解释很给人启发。大家看这种农具叫耒耜,就是一个木制的铲子,这是周朝农业中使用的重要的生产工具。这个“德”字,更像是一颗种子发芽,旁边有人拿着耒耜在耕种。所以,我认同“德”的原形原意,是有人拿着耒耜农具在耕种。种子发芽了,后人加了一个“心”字,就是用“心”耕种庄稼的意思。


《逸周书》里记载周武王召集殷遗民的贵族,向他们发表讲话,开篇说:“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过去,我们周人的祖先后稷,他只听从上帝之言,播种很多种谷子和粮食。天下人,包括商人,都因此受益,都可以用后稷培育的粮食去祭祀上帝。


所以,周人之“德”的核心:一是惟上帝之言,遵从上帝之言。第二就是克播百谷。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贡献,这样就可以养育生命。“德”从来都与生有关,“天之大德曰生”。


周武王讲话,是针对商纣王的问题而来的。商纣王是自绝于天,自己断绝了跟上天的沟通,断绝了对上天的祭祀。周人就惟上帝之言。这是一对冲突;商朝后期“麋鹿在牧,蜚鸿满野”,经济完全崩溃,周人则是克播百谷,有德于生命。所以“明明德”的核心有两个,一是遵从上帝之言,二是克播百谷,后来转化成敬天爱民。要爱民,就得克播百谷;要爱民,就得保障天下和平,不要像商纣王那样穷兵黩武,把百姓和国家拖入持续不断的战争。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把军马放到了华山的东面,把军牛放到了桃林的山上。“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偃干戈” 就是平息干戈,然后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向天下表示我们共享太平,不要再有更多的军事暴力。


因为强调敬天保民,所以打败了殷商以后,“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分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继承商王的家族祭祀,对殷商的遗民也要保护。武庚叛乱被平定以后,周公并没有终止商王的家族祭祀,又封了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微子“奉其先祀”,继续商王的家族祭祀,《史记·宋微子世家》的原文是:“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


《尚书》里面记载了周公的讲话,商为什么失败,周之所以成功,周今后要按什么样的哲学来执政?周公有非常好的概括。


周公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不会偏爱谁,只去辅助有德之人;“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民心不会永远的拥戴谁,而只是会怀念那些给民众带来实惠、带来好处的人;“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善行善的方法不同,但最终都归于把天下治理好了;“为恶不同,同归于乱。”行恶的路径不同,但同归于动乱。


核心是“德”的问题,是善的问题。如果为恶,那就等于动乱。皇天有好生之德,就会辅助有好生之德的人,所以必须以德治国,必须行善,必须惠民,这是天下稳定的前提。周公这段总结意思很好,而且文字很美,值得背诵: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

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这些思考最后就变成了周朝的治国哲学,这就是敬天保民,也可以说是敬天爱人。


名副其实的“其命维新”


《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周武王、周公反省商朝崩溃,思考周朝执政的结果。核心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也是大治之道。


这样,周人确实可以对包括商人在内的天下人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忘掉过去的痛苦,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礼乐文明的世界,一个敬天保民、敬天爱人的世界。


周公明堂示意图

《礼记·明堂位》载: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名副其实。维新在封建制度的建立上,维新在礼教文明的兴起上。《礼记》上说:“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指周公执政六年,在明堂朝会诸侯,制礼作乐,颁布了度量衡天下归顺。周公没有欺骗商人,确实是“其命维新”。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去世以后,“成康之治,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四十余年都没有动用刑法。出于以德治国的哲学,周公非常强调慎罚。惩罚、伤害生命的事,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这与喜欢杀戮的商朝相比,真是一次大变革。


周公制礼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开始


前面讲了周公是宗教创始人,礼乐宗教的创始人,而礼乐本身是一种政治宗教。


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一种新的宗教变革。商文明是高度宗教化的,周公并没有完全新创一个宗教,他是继承了商朝的宗教传统,不但在价值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而且在形式上也有很多的突破,所以形成了新的礼乐宗教。


它跟商朝有两大不同:第一是直接祭祀上帝。从现在的甲骨文来看,商王一般不去直接祭祀上帝,而是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向上帝转达人间的诉求。周人周公他们是直接祭祀上帝,由此,你也可以说,与商人相比,上帝跟周人的关系要密切一些,距离要近一些;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周朝逐渐取消了人祭。商朝是一个使用人祭、人牲的非常可怕的王朝。商人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去抢夺人牲,捉俘虏来献祭神灵。这已经完全魔化了。这跟商代早期商汤时代不同,商汤是把自己作为牺牲去献祭。商朝中后期大规模使用人牲、人祭,越来越可怕。现代发掘的殷商的祭祀坑里,发现了一万多具各种人牲和人祭,他们已经把宗教变成了魔教。


商人的人祭规模盛大

殷墟的祭祀坑里,发掘出一万多具人牲。周朝逐渐取消了人祭,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



周朝逐渐取消了人祭,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说周朝取消并最后终结了人祭、人牲,有考古学的证据。2009年,考古发掘了西周洛邑的祭祀遗址,发现了31座西周初年的祭祀坑,其中只有三座里面有疑似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大部分都是兽骨,马、牛、猪、狗等。西周墓葬里面发现的人牲和人祭是非常少的。


专家研究,人牲、人祭是商人的习俗,西周的墓葬里,早期受商人习俗的影响,留存了一些人牲和人祭,但是比商朝的时候,人数急剧减少,而且逐渐就终止了,这样很多祭祀坑就代之以陶俑。


孟子《梁惠王》上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那个最早在祭祀中使用陶俑的人,是要绝后的。为什么?因为他把像人一样的东西拿去做祭品,这就已经是缺德了。大家看,从使用活人祭祀到使用陶俑祭祀,变到大家认为使用人形的陶俑来祭祀都已经很缺德了,这是文明的大跃进,而这个跃进,确实就是从周朝开始的。


从商朝后期很缺德的大规模人祭,过渡到敬天、保民、敬奉上帝、关爱生命的周王朝,可以说,周公制礼,这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开始。 


周公构建的国家宗教延续至清末


我们来看周公构建的新的宗教系统是怎样的。《逸周书》里说:“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周公在首都南郊建圜丘般的祭坛,用来祭祀上帝,以祖先后稷之灵作为配祭,并陈列日月、星辰等自然神以及各位先王的灵牌,让他们都一起享受牺牲。


周公构建的国家宗教结构延续至清末

《逸周书》里说:“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



这构建了中国的国家宗教结构:上帝在上,以祖先之灵配祭,同时还祭自然神。这样的国家宗教结构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王朝才结束。上面是天坛的图片,天坛是明清时的皇家宗教祭坛。请看这个结构,中心是皇天上帝“”的神牌,两边是刻有祖先之名的神牌,天坛的两厢供奉的是自然神,日、月、星、辰、云、雷、高山、大海这些自然神的神牌分布在两厢的房子里。周公创立的这种国家宗教形式,持续了三千年。


我们再把周公开创的礼教价值复习一遍。首先是明德。因为明了德,所以敬天、保民、重视农业生产,重视稼穑。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这么说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呢?孔子不是周人,孔子是殷遗民的后代。但他已经完全被周开创的这套文明系统所征服,在他心中已经不再有周人商人的区别。所以他由衷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我追随周。

 

好,我们分三节讲完了周公。首先是周公摄政与东征平叛,稳定周朝;第二是建立嫡长子继承制;然后是建立封建制度;最后是创立以德配天的礼教。


礼教的精神核心是以德配天,关爱生命。上世纪“五四”运动时期反对礼教,批判礼教吃人。但是在周公那个时代,礼教的创建恰好是为了让人不吃人,是真正克服了人吃人。


我们用三节课讲完了周公,意犹未尽。周公基于明德、敬天、保民、重稼穑等思想,创建了一套礼乐文明,这是中华精神珍贵的财富


下一节课我们讲传奇人物姜太公,敬请收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赖祸祸

    纵马于华山之阳。阳是山南、水北。应该是华山南坡。

  • 听友95401511

    这说个话是真费劲啊。表现的是口齿不清,其实是发音吐字的习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