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孔子的精神偶像周公

083| 孔子的精神偶像周公

00:00
16:13

本集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本集文稿 

我们以前不止一次说过,孔子的一生的理想就是要恢复周公时代的礼乐文明,孔子的精神偶像就是周公,以至念兹在兹,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常常梦到周公。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用情到了深处,相思到了刻骨,你的偶像就可能出现在梦中,恋人们常会在梦中出现。现代史学大师顾颉刚青年时代无比崇拜老辈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在文章中就写过曾不止一次梦见过王国维,直到晚年他都念念不忘,在回忆录里还提到过这事。

 

孔子时常梦见周公,这也是孔子自己说的,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我们知道,孔子常挂在嘴里的的就是夏、商、周三代,商本来是夏的一个诸侯,周本来也是商的一个诸侯,商的末代纣王暴虐无道,不得人心,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发兵灭了商纣。

 

周文王的孩子很多,其中最有作为的是周武王和周公,据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周公笃于仁义,既孝且悌,对父亲、对哥哥、对侄子都起了重要的辅佐作用。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他既全程参与,又对灭纣之后的殷政的治理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武王病危,想把王位传给周公,相信弟弟一定可以做的比自己好。周公不肯接受,并且向先祖祷告,为武王祈福,并自愿减去自己的年寿,来延长哥哥的姓名,代武王去死。我们现代人听了这样的故事,可能会疑心这是不是有点装,是在演戏。但在周公所处的那个崇信鬼神的时代,这样的话真是不能随便说的,是不敢随便拿这样的话题来作表演的,所以是真心实意的。

 

武王的病有了好转,过了几年之后逝世,看周公执意不肯接受王位,就让他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那时候的成王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为国操劳的重任都落在了周公的肩上。治理国家是很麻烦的事,尤其是在那样的非常时期。

 

武王伐纣之后,仍把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地,武王派自己的两个兄弟,一个被封在叫管的地方,所以称为管叔,一个被封在叫蔡的地方,所以称为蔡叔,负责对殷监管。不料他们对周公执政不满,跟一心想复国的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起兵谋反。

 

周公奉成王之命东征,前后三年,平定叛乱,武庚、管叔被诛,蔡叔被流放。消灭了商的残余势力与周内部的反对力量,对周王朝的巩固起了关键作用。之后周朝命令诸侯在河南洛阳建立了新都,把殷的残余势力集中到这里加以监管,封归降的殷贵族微子于殷故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

 

为了分割殷原有的势力,还在原来属于殷的燕国封了周公的长子伯禽,成立了鲁国。所以周公还是鲁国的始祖,这也是孔子崇拜周公的重要原因。《论语·微子》篇里就记载了一段周公对儿子伯禽的训词: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这里的鲁公,就是周公的长子伯禽,周公被封于鲁,但朝中事物离不开他,所以就让伯禽去治理鲁国。伯禽就被称为鲁公,这里的这个措施的施是读chi,是松弛的驰的通假字,作放弃的意思来讲,以是用的意义,故旧是老臣旧属的意思。

 

周公是告诫儿子:君子不遗弃自己的亲人,不让大臣抱怨自己没有得到重用,老臣旧属只要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周公的政绩有军事上的,如前所述都是,还有文化上的,就是制礼作乐。我们刚才说他是鲁国的始祖,而十三经当中的名著《春秋左传》是鲁国的编年史,《左传》鲁公十八年就明言“先君周公制周礼”,周公依据夏礼和殷礼的内容,加以研究,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废弃其过时的东西。

 

《论语》里孔子就说过,殷礼继承了夏礼的部分内容,周礼继承了殷礼的部分内容,加以损益,损是减损,益是增益,增益就是补充、扩展。礼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凡是政治制度、行政法规、宗教仪式、外交礼仪、社会规范等等都跟礼密切相关。

 

儒家对礼最为重视,在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当中,礼的专书就有三部,就是《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上到国家制度,下到民间应对,种种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而在三礼之外,如《诗经》《左传》等其他儒家经典中也包含了大量礼的内容。

 

三礼当然不是周公写的书,礼乐的内容也不可能全都是周公制定的,但周礼的基本格局是周公为了稳固国家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来加以全盘谋划、精心设计的。当然,礼既然是规范必定会具有约束作用,历史记载周公制礼花了多年,而在实施当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也不是所有人都乐于遵从的。到了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的理想就是要恢复周公时代的周礼。

 

因为在孔子看来周礼较之夏礼,较之殷礼,是更完善的,《八佾》篇里记载: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里的这个监狱的监是借鉴的鉴的通假字,二代是指比周更早的夏和商二代,郁郁是完美、完备的样子。我们现在形容一个草地,常说郁郁葱葱,形容一个森林,常说郁郁苍苍,郁郁是专门用来形容茂盛、完备的形容词,文是文采。

 

孔子说:周代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乐文明,创制了最完备的礼乐文明,最后他表态“吾从周”,我是要服从、要遵循周朝的礼乐制度的。我以前也举到过,中国已故的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的名字,就是从孔子的话里来的。

 

陈先生名郁文,就是“郁郁乎文哉的”郁文,字从周,就是“吾从周”的从周。孔子这里说的从周的周,主要是指周代礼制,而从为人的角度说,他也是从周的。他对周公的崇敬是溢于言表的。《泰伯》篇里记载: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骄是傲慢,吝是小气,这是孔子鄙视的两种毛病。自信不能成为傲慢,节俭不能成为小气。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高才美德,那他如果又傲慢又小气,其余的种种就不值得一看了。我们上次在讲尧舜的时候讲到过,孔子一谈到在政治上、道德上不易达到的高标准就说“尧舜其犹病诸”,怕尧和舜都不能做到。

 

我说这不代表孔子对尧舜的不以为然,恰恰代表了在他心目中尧舜的不可企及。这里也是一样,孔子以及后来他的继承人孟子遇到过很多自以为是的国君,遇到过因吝啬而偷工减料不愿按照周礼的规定来做事的国君,有感而发,称一个人要是既傲慢又小气,哪怕他其他地方有周公那样的德和才,也是会遭到孔子的鄙视。

 

这当然也同样不表明孔子对周公的不以为然,而表明在他心目中周公的高不可攀。事实上一个既傲慢又吝啬的人,也是不可能具备周公之才之美的。而孔子论及周公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开始已经说到过的,见于《述而》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感慨:我已经衰老的这么厉害了,我已经这么久都没有再梦到周公了。这显然是孔子晚年的慨叹,慨叹自己一生想恢复周公制定的礼乐文明的理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而从“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以推得他在盛年是常常梦见周公的,而到晚年气血已衰,精力不济,连梦见周公的机会都没有,复礼的理想无疑就更力不从心了。

 

这是孔子很沉痛的感慨,但由于他老人家这一句感慨,见周公就成了做梦的代名词,而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于是也摇身一变成了民间的所谓解梦专家,后世解梦的书也都跟周公联系起来,弄出来种种至今还在流传的周公解梦。

 

古代有个笑话,说一位塾师给学生上课,因为太累,在让学生背书的时候自己却睡着了。《论语》里孔子就严厉批评过白天睡觉的宰予,所以老师醒来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跟学生声称我刚才见周公去了,算是给自己白天睡觉找了个堂皇的理由。

 

上行下效,第二天学生上课也打起了瞌睡,老师一戒尺把学生打醒,说你竟敢上课睡觉,学生一机灵,说我刚才也见周公去了。老师根本不信,说凭你也见得到周公?那你说说,周公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学生回答,周公说昨天没看见老师。而从这样的笑话到周公解梦这类的出版物,都是《论语》里孔子那句话引申出来的。由此也可以让我们窥见到,《论语》的影响之大。

 

    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那么孔子对周文王、周武王又是怎么说的、怎么评价的,我们下一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艾总爱喝茶

    一直在讲一个人的修养,我觉得好的修养一定,包含着一个人的修为和礼节,现在更多的人不知道何为礼,反而张口闭口讲南北,或者地狱差异的习惯不同而已,真的很可怕

  • 悦读致祥

    傅大师,您好,收听您的课程获益良多。近期出差,看到机场书店有卖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于是买了一套在飞机上开始看,发现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观点与您有很大的区别,估计学术研究各自出发点不同,但一时半会也难以清晰分辨,您可以讲讲两者间的区别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两种理解的关系呢?

  • 艾总爱喝茶

    我的老家属于欠发达地区,所以每年初一的早上,都有早起给长辈拜年的习俗,而我们这个拜年,不是所谓的问好和祝福,而是一家族的人有领头人带着,成群结队的给老人下跪,就是磕头。很多人认为这是陋习,但我却觉得应该发扬

  • 1397993wsyy

    非常好的一档节目,喜欢!

  • 北极没有光

    老师说谎了,周公没有见到他

  • 艾总爱喝茶

    感觉的缺乏仪式感和孔子时期有点像。看了电视剧感觉到孔子的忧心,似乎可以感受到。如今火葬取代之前的葬礼;婚礼延续西方,敬的部分越来越弱,草率、甚至恶搞;祭祀更不见了踪影,就连过年拜家谱也不是全员出动了,对当今的仪式感不知道老师怎么看?

  • 兼明

    不求全责备!

  • 兼明

    好的修养一定包含着个人的修为和礼节,现在更多的人却以高标准要求别人,而看不到自己的行为!

  • 似水流年菲

    老师讲的有些枯燥了,像读课文

  • 覌照

    今天才知道周公解梦的出处原来是论语,那看来周公解梦也不是周公写的了,是后人解梦用了周公之名。周公解梦和孔子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好像南辕北辙,论语说的是孔子好久没在梦里见过周公,后人怎么就把解梦的主体变成了周公,貌似一点都不搭,真是后人的想象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