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认可一个人的价值

第11课 认可一个人的价值

00:00
11:47
第11课 认可一个人的价值
根据源赖朝的教诲,胆怯者像其他人一样,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但是,他说:这一信念很少激励他希望改正自己的缺点。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胆怯者的身上往往只能导致他自负。

他认为,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躲到胆怯中寻求庇护的理由,并因为他觉得没人理解自己,从而轻蔑地把自己孤立起来。
他认为,别人的看法很不公正,但他从这种不公中所遭受的痛苦比人们想象的要少。有一种特殊的骄傲,导致他庆幸自己能够友善地承受这种缺乏欣赏。
这未必意味着让他丢脸,倒是让他赞赏他在承受这些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忍耐。
他的骄傲肯定被嫁接了大量的傲慢自大,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对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的彻底轻蔑。
他没有认识到,他的不善言辞使得人们很难因为他的学识和他的智慧而给予他应得的赞扬。
因此,这种骄傲非常令人不快。它不是那种能够提升我们的灵魂的高尚情操。必须跟它作斗争,因为他赋予了那些养成这种骄傲的人这样一种能力:在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最佳状态的时候对自己大加赞赏。
我们也不应该把那种认可自身价值的高贵感觉跟虚荣自负混为一谈,或者更糟,跟“自我”崇拜混为一谈,这种自我崇拜是胆怯者的主要缺点。
如果胆怯之人为自己勇敢地承受了想象中的悲痛而感到自豪,那始终是因为他如此孤立,如此缺乏跟他人的交往,以致他对自命不凡的看法受到了局限。
胆怯者的“自我”成了上帝,它的祭坛就是他的心。
在蒙受羞辱的时刻,他就到那里去寻求庇护。这一信念是自恋的根源,而自恋导致他对自身价值有一种夸大的评价,并贬低别人的价值。
相反,认识到自己拥有他时刻准备捍卫的优秀品质的人,总是对这种孤芳自赏的倾向感到遗憾,并公正地评价自己。他欢迎严厉的批评,以此作为充分认识自己才能的一种手段,并通过最容易的途径培养这些才能。
由于他承认自己的缺点,因此别人的指摘总是让他受益匪浅,如果他觉得自己走上了一条死路的话,他乐意往回走,乐意改变计划,或者,如果必要的话,改变努力的方向。
他不会把自己孤立起来,不会用虚假的尊严把自己包裹起来,倘若他对自己的价值有深刻印象,并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就会通过采纳有价值的建议,试着拓展自己。
他会冷静而平和地讨论问题,不会屈服于那种使胆怯者变得片面和固执的敏感。
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角色,那些极大地高估或低估自己价值的人,不可能指望他们成功地扮演这样的角色。在高估自己的情况下,他因为骄傲自满而变得盲目;在低估自己的情况下,他相信自己如此低劣,以致没有勇气去争强好胜。
要寻找进行对比的优质材料,最好的办法是研究那些已经跻身一流行列的人。强大的人通常都有一些性格上的缺点,这个事实应该有助于鼓励那些没能公正评价自身价值的人。
我们不要忘了,对自己的不信任使一切主动性化为乌有,使你无法完成任何种类的工作,因为,如果不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承担一项事业的话,这项事业就不可能成功。
在作出某些比较之后,如果我们信心十足地觉得:我们拥有了像那些已经达到辉煌地位的人一样的巨大能力,我们就应该信心十足地作出努力,未来的成功依赖于这样的努力——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相反,在不偏不倚地审视自己之后,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所拥有的学识不如我们奉为楷模的那些人,我们非但不要气馁,相反,我们必须设法获得这些品质,同时细心地培养我们身上超出我们所努力追赶的那些人的优势。
接下来,大可不必为了自己出名而模仿那些伟大人物。
相反,保持我们的个性和我们的优点是一件好事,有时候,即使是轻微的缺点,如果控制得当的话,也可以通向成功。

难道所有水果都是同样的滋味?难道它们看上去全都一个模样?

即使有些水果外表粗糙,难道粗糙不会有助于保护它们的内核吗?即使另外一些水果苦涩,它们不是包含着有镇痛作用的香膏吗,它们的优点难道会被苦涩所掩盖吗?
最重要的是,父母和老师要避免打着防止孩子骄傲的幌子而当面羞辱他们的愚蠢习惯。
不难理解,如果引导得当的话,骄傲可以致使一些壮举的实现,而这些壮举,谦卑者是决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这里说的不是那种到处表现出来的炫耀性的谦卑,因为那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骄傲。我们仅仅讨论由不自信引起的自甘埋没,这种不自信导致不自信的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有些教育孩子的人总是对孩子说:“你没脑子!”或者,“瞧你多丑!”对这样的人,我们再怎么指责都不为过。
即便他说的是真的,但它使得孩子总是强化自己身体或心理的缺陷。
任何人都有可取之处。最难看的人常常也有某种魅力。
即使是那些几乎没有任何智慧可言的人,常常也有某种能力,它的发展跟其他能力完全不成比例。
不要对孩子说“瞧你多丑”,即使这是真的,我们也要设法让他对此毫不留意,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难看可能使他觉得低人一等,由此体验到的羞愧可能导致他陷入窘境。
认为自己“丑陋”的人,在外出的时候不像其他人那样沉着镇静,如果他意识到了(这几乎总是跟这样一种自认密不可分),他就会跻身于很多饱受妒忌折磨的胆怯者的行列,我们前面讲述过他们的苦衷。
这种防止自负的错误方法,当它用在聪明孩子身上的时候,就更应该受到谴责。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的聪明才智明显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因为严厉的批评而退化了。
他的意志力是如此薄弱,以至于无法教会他懂得艺术或战争的主要特点,他完全变得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有点疑神疑鬼。他的家人全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花园里游荡的时候,他会自言自语地哼唱,并做梦,他不会专心致力于任何事情,于是,他的家人认为他不可救药,打算放弃他。
我开始对他感兴趣,尤其是当我认识到这个小男孩是偏见的受害者时,这种偏见总是极力让人认识到他们本该如此,让他们彻底绝望,换句话说,就是阻止他们作出任何努力。
我设法结识了这孩子,在不让他受惊吓的情况下,我劝诱他说话。我们的交谈一直很简单——花园里的鲜花,蝴蝶,以及家里的陈设等等话题。

有一天,我对他说:
“既然你这么喜爱蝴蝶和鲜花,那你为什么不读点关于它们的书呢?”
他惊慌地看了我一眼。
“我学不了任何东西,”他说,“我父母说,试图教会我任何东西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我太蠢,什么也学不会。”
“你想不想试试?”
“我不知道。”
说话间,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停在了一朵很大的百合花上,那孩子抓住了我的手。
“它多漂亮啊!”他说,一脸的惊奇。
于是,我开始向他解释幼虫是如何转变为漂亮的昆虫的。
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几个礼拜的日常交往之后,他正在学习几本关于我告诉他的这些事情的书。我对他新近获得的知识大加赞赏,以此来鼓励他,而且,我向人们谈起他,当着他的面表扬他的成绩。
这个一直受人冷落的孩子逐渐失去了自己无足轻重的感觉,因此很乐意谈论他已经学会的东西,他听到了甜美的赞扬声。
他最后成了著名的博物学家,他的父母曾经认为他将一事无成,如今为他骄傲。
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在这个一直认为自己无足轻重的小孩身上反复灌输的那种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当我们治疗不可否认的身体缺陷时,这是一项更困难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努力发展优秀的精神品质,把各种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他的心田里,这样一来,当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致他根本不会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感到烦恼。
对孩子隐瞒他们自身的优点一直是很糟糕的做法。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法建立在狭隘判断的基础上——可能成为犯罪。
幕府将军——他距离我们的时代更近——不是说过么:“对世界一无所知的人的悲哀,就是对成功感到绝望的人的懦弱。”
那么,为什么要对任何人关闭世界的大门,而拒绝给他大门的钥匙呢,这把钥匙就是:认可他的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