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中庸】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修身以道

075.【中庸】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修身以道

00:00
15:43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上一讲我们讲了《中庸》第十九章,孔子说“孝”有三个含义: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的准则孝敬他们;父母死以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第三,还要按照礼的准则不断坚持每一年的祭祀。这就是孝的三个含义。


我还想进一步引申一下,要做到第一条也是不容易的。前面我们举了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的不伦的大不孝。我想再举一个大孝的谭嗣同。谭嗣同我们都知道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当时变法失败,有人劝他赶紧出逃,他却慷慨陈词:“今中国未闻因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说:如果要流血,从我谭嗣同开始,最终被捕,并且遇害。谭嗣同在生前写了一首忧愤满怀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深知,清王朝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诛连法”,就是一人犯法,累及家族。而这个时候,谭嗣同即将被抓住的时候,他深知父亲已经70多岁了,不忍心牵连父亲,怎样才能使他的父亲摆脱困境呢?谭嗣同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


谭嗣同被抓了以后,这些兵丁在搜查他的家里时发现了一封信,几个人抽出信纸,只见信上写道:“你大逆不道,屡违父训,妄言维新,诳行变法,有悖国法家规,故而断绝父子情缘。倘若予以不信,愿以此信作为凭证,尔后逆子,伏法量刑,皆与吾无关”。信的落款是父亲谭继洵。正是由于聪慧的谭嗣同这封家书,他的父亲没有被诛连治罪。谭嗣同仿离了父亲的笔迹,写了这封段情书救了父亲。这是大孝也。我经常掩卷思考,谭嗣同身处危难,却用一封伪造的家书,保全了白发苍苍的老父晚年的平安。这是一位革命者为了正义而自己不畏死,而且顾及亲人的一种大孝的精神。


接下来,我们进入《中庸》第二十章,这一章相当长,我们先谈第一节“哀公问政”。 孔子向哀公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提出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著名观点。也就是说为政在人,处理好政事在于用怎样的人,得到人才,就能够实现政治的亲民。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什么意思呢?“布”,“布在方策”的布,就是写的意思。“方”就是板,“册”就是竹简,就是记录用的板简和典籍。“敏”就是能够敏捷迅速的反映,“蒲卢”就是芦苇,说明“为政”的道理。


这一段说,鲁哀公询问怎样处理政事的事情。孔子回答说,周文王武王治理政事,是把大政方针刻在方板和竹简上公布出来。他们在世的时候,那些大政方针能够施行。他们去世以后,那些大政方针就没有人执行了。人事的道理,是通过国家的政事迅速反应出来,土地的肥沃程度,通过树木的迅速生长反映出来。治理政事,就像芦苇生长的道理一样啊。这一段说明孔子表达自己什么叫做政治的观点。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推行的政治措施都记录在当时的简牍上边,可以去解读圣明的君主和臣子存在,政治措施就能够实现。 


圣明的君和圣明的臣子不在了,政治措施就很难实现。所以圣人贤臣施政的道理,就在于让政治立竿见影,就像在肥沃的土壤中,长树树生长很快一样,要迅速见成效,就要使政治像芦苇一样容易成长。


《中庸》接着说,“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意思是说,因此,治理政事关键在人,选用人才在于人本身,修身要立足于道,修道要立足于仁,仁就是爱人,其中把敬爱父母应该放在第一义的地位上。义就是合适待人的意思。其中尊敬贤德的人应被放在第一义的地位上。亲爱亲族是有差别的。尊敬贤德的人是有等级的,这里边就产生了礼的准则问题。


这段说,国君想处理好国家的政务,让国家欣欣向荣,关键在于用好人才。得到了真正的人才,就要去栽培,而栽培的前提是他能够修养他自身的品德,修身就应该用中庸之道。中庸之道集中体现在仁爱之心当中,在仁者爱人当中,爱父母是仁爱当中最重要的头等大事。人应该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却声称自己爱国家,爱人民,那是虚假而绝不可靠的。 


在这个意义上,《中庸》认为,爱自己的父母是实行仁政,爱政治是千里之行的重要的第一步。这一段非常重要的是,孔子提出,修中庸之道要以仁爱为前提,治国要以发现重要的人才为前提。


孔子多次谈到“仁”,其中有微言大义。比如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论语·述而》中说的。仁德离我们很远吗?不远。只要我心里想达到仁,就会心想事成。在《论语·宪问》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是因为天地宽阔,心里坦荡。《论语·颜渊》这样说道:“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仁者就是去爱人,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都要去爱。在《论语·里仁》,孔子说道:“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意思是说,道德修养高的人,安于失信人,聪明人知道怎样去利用人,这就是仁啊。在《论语·雍也》。孔子说道:“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在困难面前先去做,而后获得,在论功行赏时退居人后,这就是仁。而这样的人当然就是仁爱之人,有德之人知道了中庸之最高境界的“仁”。


《中庸》说道:“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所谓义,就是适宜得当,尊敬贤良的人就称为义。不要看到别人的才得比自己高,就郁闷不已,嫉妒不已。周瑜“既生瑜何生亮”之叹,只能让天下人笑话。


尊敬贤能是义最主要的方面。“亲亲之善,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爱人是有程序的,尊敬是有差别的,这些都是从“礼”的秩序当中产生的。那么这个秩序是什么呢?“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得而至以,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之人不可以不知天”。在下位的人成如果不先得到君主的信任,就不容易得到民心,很难治理人民。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养,身心养性,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不能不侍奉父母亲人,要想侍奉父母亲人,就不能不尊贤爱仁。要想知道如何遵贤爱仁,就不能不了解和掌握自然的法则。


这一段具有浓厚的古代文化的一些特征,和今天我们的民族社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为他说处在下位的人臣如果得不到高高在上的君主的信任,就不可能获得民心。这一点我们仍然要质疑。今天的民主社会需要对民众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上级或对某个人负责。在古代处在下位的人臣当然要获得高高在上的君主的信任,而今天民主制度使得人更多的是要为民众办事,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对这种君臣关系的表述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局限性,我们是可以超越的。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他这种思想的合理的内核,那就是君子一定要修养自身的品德,而修养品德不是空口说空话,要去侍奉父母和亲人的具体的实践。而侍奉亲人就要必须了解仁,了解了仁就不能不去了解天地万物的规律和道理。


可以说,孔子谈论政治的思路是:开始阐释仁、义、礼三者之间的关系。仁是有亲集疏的,所以亲情为本。义则以尊贤为大,亲亲尊贤,又皆为礼所生。所以,君子要治国要先修身,修身必须事亲,事亲就要知仁。知仁就要知天。所以朱熹解释道,“为政在仁,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把这种伟大的治国经验和尊亲、亲亲、尊贤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从身边事情做起,由小及大,由近亦远,不断升华过程的中庸之道的具体描述。这一描述说明了中国文化从自己做起,绝不好高骛远的伟大的精神!


各位朋友,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AINYMASTER

    君子要治国要先修身,修身必须事亲,事亲就要知仁。知仁就要知天。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