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不生不灭的真义(二)
 1.45万
试听180

28.不生不灭的真义(二)

00:00
12:14

“不生不灭”该在哪里求解?事理上?逻辑上?还是在心上?而求解“不生不灭”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呢?且听本集精彩内容


原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再看这一段,《菜根谭》的,它说:心体便是天体说心的气机变化跟天的气机变化很像。一念之喜,景星庆云。内心一个喜悦的心情上来了,喜悦不是念头,喜悦是一种感觉,对不对?喜悦的感觉上了心头的时候就好像我们这一个太虚之间,景星庆云一片祥和的感觉。


        “一念之怒,震雷暴雨就是我们内在产生的一个愤怒,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感觉,内在一种激荡的感受,就好像我们这个太虚,有很多闪电、有很多雷雨一般,它这个气震荡,是非常激烈的。


        “一念之慈,和风甘露在我们的内心里面兴起的一点点不忍的心、一点慈悲的心,那就好像这个天地之间的和风甘露一般,那么样的温润祥和。


        “一念之严,烈日秋霜说当我们内心升起了一点点的肃穆,就好像烈日秋霜在杀戮一般,它不能滋长万物。“一念之慈,如和风甘露”,可以滋长。“一念之严,如烈日秋霜”,不能滋长,反而有收束的效用。


        这边是在比喻什么呢?把心的气机变化比喻大自然的气机变化,这样的比喻是很像,可见得在写这一首诗的人,他已经观察到内心的变化是一种气机的变化。内心的这种喜怒哀乐就是一种气机的不断的周流、不断的变化,交错的组合。


        “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何者少得,是说喜怒哀乐,有什么值得我们去不断跟它贪恋、跟它挂碍的呢?只要随起随灭,灭是灭什么呢?灭它的知见,不是灭它的起。例如说天上正在刮和风,你需要把它灭吗?这不需要的。例如天上正在下着雪,我们需要把它灭吗?那是不需要的。太虚不跟和风来抵抗,也不跟这一些烈日秋霜来抵抗,也不会跟震雷暴雨来抵抗。太虚只是这样:默默地接受它,看着它起,看着它落。起的时候太虚不跟着飞舞,落的时候太虚也不跟着落泪,只是看着它起,看着它落,这个叫做太虚的不生不灭。


        太虚是这样。那我们的人心要学太虚,要跟太虚同体,是学习把太虚之间的云雾通通扫光,然后它的和风甘露也扫光,还是它的烈日秋霜也扫光,那若把这些东西都扫光的话,太虚的价值在哪里?它就毫无生机。太虚的可贵不是无物,而是它包容所有的万物。那人心也是一样,人心所谓的不生不灭、所谓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只是不攀附、不分别,别的知见,而自自在在地含容着它起,含容着它落。这心体当下就是天体。那这个知见学得来,这个“不生不灭”这四个字就是解在你的心上,不是解在事理上,不是解在逻辑上。


        像刚刚陆游这样所写的,是写在逻辑上面,写在事理上面,把你的兴废,反正都短暂嘛!哎,看开一点吧!我们学经典的人,或者是我们一般的众生,我们所谓看开一点吧!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胸中的震荡把它扫平,那个紧紧的一团、在胸口的一团把它疏散,对不对?就是你所谓的看开一点。但是《菜根谭》里面所写的这一段,并非如此。它是什么?让它存在,让它自在,效法太虚与天同体,这个是不能用听的。


        可能明天,可能晚上,当你的喜怒哀乐再度涌上胸头的时候,看着那个气机的变化在胸膛,不做任何处理。但不要解读为我的喜怒哀乐,你只是看着它起,看着它落;看着它热,慢慢起来;看着它热度慢慢消退;看着它的频率由快而慢,由慢而快。你只是用这样的心境去接受它,我们体验看看,它生的时候,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然后呢?虚法灭时,此心不灭我们的觉知永远只是保留在一个去觉知它、去真知它,不加上任何的知见。以着这样的心境来体验看看,才知道你这段话到底是听懂了没?而不是把这段话都背起来,把它煮成汤喝下去也是没用的。就是你要用的上,用的上来,这样子才有用。


        觉者若常于周身气血,因感于外物之生灭而起伏的时候。感于外物的生灭,我们会起伏吗?是会起伏的。站在海边,台风天,很多人跑到海边去看涛,有没有?为什么去看涛啊?去那边看着让我的心情非常祥和的吗?不是啊,因为我们为什么淋着大雨我们敢去看那个很大很大的涛呢?那是因为我们去看的时候会怎么样?我们心情会跟着起,只是因为这个。


        那如果你去看的时候,那个涛打的这样子不断地飞舞,然后全部的人都叫好,可是你的内心却一动也不动,待会你上了车,你会说好看还不好看?你说“没什么,看多了”,你就会这样子讲。但是如果你的内在也不断地跟着那个涛起伏起伏呢?你说:“哦,今天真是太精彩了!”对不对?那这样子简单地说,你的精彩在哪里?在外面还里面?在里面。不过你的里面是跟谁感应的?跟外在会感应的。它起来有一个姿势,你的内在好像有一个音符会跟那个姿势相应。一个大大的浪,你就有一个大大的心情;一个小小的浪,你一个小小的心情,一个小小的起伏。


        所以,我们在观察,初期观察你先不要讲怎么解脱,说我学了心经就是要度脱一切苦厄,你先不要管这些,你先把你的相看清楚。它说“不生不灭”,你先不要管不生不灭。你先看清楚什么是你的生灭,什么是你心上的生灭,这一点你先看清楚。说“不垢不净”,你先不要管不垢不净,三个月之内你先去看看你的垢净再说。不过这个过程很痛苦,你会非常地讶异,我是这种人吗?你会不断地这样子问,然后接下来就很多很多,都是那个张庆祥把我教坏的。我以前都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学了这课程就变这样?我要说的是你以前缺少观察。你只是开始观察,你开始慢慢了解自己,过去以往我们只是了解别人,我们对别人缺点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对我们的缺点是不断地去美化它,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情?所以不要先急着“不生不灭”,你学不来的。你先学习你的生灭是什么,你先看清楚。


        我说我们周身气血跟外物感应,外面的一个高楼起,你跟着起;一个高楼塌,你就跟着塌;你的事业起,你就跟着起;你的事业塌,你也跟着塌,对不对?这就是外面有生灭,然后你的内心有没有生灭?你会生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通常的人就是消灭我里面的生灭,我说我已经开始修行了,所以外面的起我要看淡,我不让它起;然后内在如果一激昂,我就代表我已经溃败了,我怎么又跟着起,我竟然又动心了?你非常懊悔,对不对?你不必走这条路。


        外面起,内心跟着起,那你要很庆幸,你很正常。因为老天爷造你的心,就是为什么用的?感应,就是为了感应!此刻感应里面有一个热浪升起了,怎么办呢?只返观其消长。你只是看它消长,它只是自然的起、自然的落,当下你就会看到起落的畅然。


        各位,起落是不是一个畅然?有一个人在你的背后帮你按摩,按一下紧,然后松掉,按一下紧,松掉。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畅然,对吧?还有我们跳绳的时候,你正在跳,然后这个绳子一起一落,一起一落,你如果懂得欣赏的话,这是一种畅然,这就是畅然啊!


        为什么你内在的气血一起一落,然后你却非常地哀伤,或者是你却非常地愤怒,这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聪明的人常干一些没道理的事,而且自以为非常的正常。世上最难治的就是那种自以为很正常的疯子,这是不好治的。如果你开始觉得我已经好像有一点异常,那这个病是比较好治的。


         我们都以为内在的一起一落就是代表我们的心情,实际上它可以完全不等同心情,它只等于一个气血的畅然。若是你懂得这样看,返观它的消长,这一开始有一点困难,你会告诉我,我返观都看到我的心情、我的贪嗔痴爱,你会告诉我这样。但你不要急,气血终究是没有意义的,对不对?跟水波一样,终究是没有意义的,我这样讲对不对?内在的起伏可以没有意义,它只是一个热浪的起伏,只是一个波动起伏,这样讲对不对?对啊。可是你会说,可是为什么我往内看都是心情呢?都是心情起伏?我内在一有起伏,就是心情起伏。对!这就是我们的惯性,这也是我们的迷惘,也是这个学问学不来的地方,为什么我们经常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继续看、观照。


        观照自己内在的起伏,只看到最后只剩下起伏,你就看到畅然。所有的苦厄全部都因“畅然”两个字的这个知觉的浮现,全部一笔勾销。这个时候情识卡不在上面,因为我不断盯着它的畅然的实相看,所以不会被情识所迷。此乃为此心,不随气血起舞而飞舞的,不随它的起伏而飞舞的一种“不生不灭”的真知真见。而非维持气血让它不起不落的那种“不生不灭”。


        那种“不生不灭”走在神秀的道路上,一起我就想办法深呼吸把它给弥平,或者一起,我赶快想一个,哎呀!看过人间兴废事,也不曾富贵也不曾穷。有没有?然后你又拿那个逻辑又来解套解套,然后心里又坦然了。然后待会又被受尽无尽的欺凌,然后你又说,唉!那可能是因为我上辈子欠他,不然怎么他欺负我这么惨呢!有没有?哎呀,不要跟他计较,然后多还一点债吧!然后你又心里不平衡,然后你又有人告诉你说,不然我们来感谢他吧!他每次欺负我就说,感谢你让我消一层冤孽债吧!有没有?然后你越想心里越坦然,是不是?你想尽办法把里面那个热那个紧把它消散,对吧?你所做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这个吗?这是正中在神秀时时勤拂拭的道路上,后来神秀有没有拿到六祖的位置啊?没有。谁拿去?惠能拿去的,对不对?那惠能凭什么拿去呢?他说本来无一物。


        因为这个气血的紧只代表紧,其他什么都没有;因为这个气血的来来去去只代表来去,什么都没有;因为气血的来来去去起起伏伏只有畅然,其他什么都没有。他说“本来无一物”,这种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知见,任气血去飞扬,但此心的知见不跟着飞扬。而不是维持气血,让它毫无动静,以此为功力。更不是把“不生不灭”解释成生命永不再下凡的那种不生不灭,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精选用户评论
  • 青春是一种态度_hU

    经常把感受贴标签,难怪那么多苦😰

其他用户评论
  • 听友208279460

    面对感应,只观其消长。

  • 听与道

    为什么我内在有起伏 就是心情起伏呢? 对 这就是我们的惯性,这也是我们的迷惘, 也是这个学问学不来的地方。

  • 听与道

    我们在观察初期,你先不要讲怎么解脱,说我学了《心经》就是要度脱一切苦厄,你先不要管这些,你先把你的相看清楚。 他说不生不灭,你先不要管不生不灭,你先看清楚什么是你的生灭?

  • 本力门店管理

    万法唯心

  • 勤奋者健强

    先看清生灭,垢净,增减。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