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0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00:00
17:58

《论语》第10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我们讲第10课,内容是《论语》“为政”篇第17章。


我先念一遍。子曰:“由!诲[huì]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求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也有另一种译法,把最后一句读作“是知[zhī]也”,这样就可翻译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道。”


这两种译法,都是可以的。语文考试,就按照教材确定的译法就行。


我解释一下句子。“由”,指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子路小孔子9岁,追随孔子40年。孔子学生中,子路有武士气质,为人勇敢,对人忠心,个性率真,喜怒都形于色。他如果发现孔子做的不对,会立即表示不满,曾多次顶撞孔子。

 

例如《论语》“雍也”篇记载,孔子在卫国时候,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名声不好,子路很不满。孔子就向天发誓,说如果自己做了坏事,就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


原文为: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虽然直来直去,有时会顶撞孔子,但孔子最信任的学生,大概就是子路。

 

《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孔子说:“如果我理解的道无法实现,我乘木筏浮海而去。会跟我走的,大概只有由吧?”可见孔子对子路的信任。


原文:

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本章中,孔子对子路说话是直呼其名,直接称“由”。古代中国有地位有文化的男性,一般都有一个名,还有一个字。正式场合,自称的时候,称名。平辈之间,互相称呼字。


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平辈称曹操为“孟德”。曹操自称,要称“操”。《三国演义》记载,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自称为“操”。

 

《论语》之中,除孔子之外,同辈称仲由,叫他的字“子路”,但孔子称他的名“由”。这是因为按当时的礼教,老师对学生,如父亲对儿子,都是直呼其名。所以孔子称呼他的学生,都是直呼其名。例如称子贡为“赐”,称曾子为“参”,称子路为“由”。



“诲”字字形变化


我们看下一句:“诲女知之乎!” 这个“诲”字的金文,左边为“言”,右边为“母”,就是母亲对孩子的说话、说教。这是一种带着爱心,循循善诱的说教。今天我们常把“教诲”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其实两个字的原义上是有差异的。



“教”字的字形

 

“教”字的象形,像是提着棍棒迫使人去学习,强调的是逼迫和惩罚。“诲”是说教,“教”指强制性的教育。孔子的教育特点,主要是“诲”,是母亲教孩子一样的态度。如果我们把教育叫成“诲育”,可能更好一些。
 

“诲女知之乎!”意思是:我教你求知应有的一种态度!

 

孔子要求子路,在知识上首先要真实,知道什么,就表明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就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有一种真实、求真的心态,对知识,对自己,都要真实地去面对,这是求知应有的一种心态。


这次对话的背景,我们已经难以考证。子路是一位冲动的人,喜欢表现自己。孔子一有提问,他立马第一个发言,可能会有不懂装懂的时候。所以,孔子要子路收敛一下,发言谨慎一点,要表达出真实情况。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人们通常希望在他人面前表现出知识优势,这是获得社会承认和尊重的一种方法。正因为如此,人们有时会选择隐蔽自己无知的一面,有时候会不懂装懂。

 

孔子教育子路,要努力学习,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知识状态,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真实的知识状态,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就是要真实。在知识上,保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的表达自己,不要不懂装懂。

 

孔子自己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榜样。他知道的,就传授给学生。不知道的,他就老老实实去问,去学习,去向人请教。


《论语》“八佾”篇中记载,说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在询问、都在请教。太庙指祖庙,鲁国的祖庙,就是周公之庙。就有人说:“谁说这位出生在鄹[zōu]地的人知道礼乐呀?他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请教。”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礼的精神。”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当时孔子已经是知名的礼乐大师,但他进入太庙,仍然“每事问”,凡事请教,有人就嘲笑他。


“鄹人之子”,就是鄹这个地方的人的孩子。这样的说法,带有歧视的意味。周王朝时期,在都城内外的不同区域,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居住在不同的片区。孔子居住的“鄹地”,是平民居住的地方。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谁说这位从平民区鄹地来的人会知道礼乐知识呢?


但孔子认为,不懂就问,不耻下问,这正是礼的精神。礼的精神,就是要求人好学上进,在知识上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

 

孔子入太庙,凡事请教。大家注意,他并没有顾忌自己礼乐大师的身份,没有不懂装懂,或者是明明不懂,却装得高深莫测。他对不懂的,就是希望能多了解,多掌握知识。在求知的时候,在知识面前,孔子没有身份意识。

 

孔子这样的态度,非常重要。学习知识,一定要丢掉身份意识,学习就是要以知识为中心,懂就是懂,不懂就学,不懂就问。这才是正当的态度。不仅学习上如此,做事也是如此,要放下身份,放下身段,要以做好事情为一切关注的中心。

 

《论语》“公冶长”篇,孔子对子贡说要“不耻下问”,要谦下地去请教,这不是一种耻辱。


从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做法及“不耻下问”的教导看,他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一种真实的、老老实实地上进和求学的态度,这就是智慧的态度。


我们再读一遍: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句,除了我刚才的解释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虽然我不太认同,但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这种不同理解是这样翻译的:“由!教你一种求知的方法吧。应当知道的,就去知道。不应当知道的,就不用去知道。这就是智慧。”

 

这种解释认为,孔子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应当知道的;另一类不应当知道的。所谓的不应当去知道的,指的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知识,例如上天、以及鬼神的知识。意思是孔子重视现实问题,不重视宗教信仰的知识。钱穆先生、李泽厚先生等,都持这种看法。


这种观点的依据,就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zhì]矣”这句话。钱穆先生这样说:“如问世界何由来,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主宰,此等皆不必可知。”这种解释很有影响,但我觉得很不妥当。理由如下:


 第一、孔子并非一个不关心至高力量的无神论者。钱穆先生把“敬鬼神而远之”解释成不必追究终极问题,不必关心宗教知识,不必关心宇宙主宰力量和秩序的问题,这不太符合孔子的精神特征,孔子并非一个不关心天命的无神论者。


在孔子的概念中,“鬼”“神”并不代表宗教意义的主宰力量。宗教信仰意义上的主宰力量,孔子称之为“天”。

 

孔子那个时代,“鬼”主要是指祖先之灵,“神”主要指日月山川等自然神。孔子信仰的最高主宰力量是“天”,是“上天”,或者叫“皇天”、“昊天上帝”。《论语》中用的最多的是“天”。


所以,孔子说君子当“畏天命”。孔子也说“天生德于予”,上天把“德”赐予了我。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终于知道周公礼乐之道都是源于上天的。这些都说明孔子精神上是信靠上天的。也就是说,孔子相信宇宙间有一个至高的主宰力量,他敬畏这至高的主宰力量,孔子称这至高的力量为“天”。

 

“鬼神”不是“天”,“鬼神”不是那个最高的主宰力量,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敬畏那个至高的主宰力量上天的意思。


我认为钱穆先生解释不妥的第二个理由是:孔子并不反对讨论与神祇有关的议题。


《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孔子生病了,子路请孔子向神祈祷。孔子问:“有什么说法吗?”子路说:“有啊。古代悼辞中有这样的句子:要向上方下方的神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时间了。”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路请求孔子祈祷,孔子顺便就设了一个考题来考子路。显然,孔子与学生之间,对祈祷等与神祇有关的知识,有讨论和学习。


的确,孔子是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我对生尚不知晓,怎能知道死的问题。这并非指孔子要封杀对宗教的讨论,而是告诉人,重要的是要理解宗教祭祀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一个老师,如果把知识限定在世俗知识,封杀宗教知识,限制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就不是一个好老师。《论语》中的证据说明,孔子并非这样的老师。


所以,把“知之为知之”解释成去学习那些应当学习的知识,把“不知为不知”解释成不去学习那些不应当学习的知识,把人类的知识探索划出一个禁区,首先,这种看法没有充分的学术证据;其次,从教育思想来说,这是一种专断的封闭。请问,谁有权力和智慧来划定什么样的知识应当探索,什么样的知识不应当探索呢?
 
我们小结一下本章。第一,孔子没有在知识探索上设定禁区;第二孔子教导子路要先求真,再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先求真,再求知,这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原则,求真是求知之路的重要基石。


我们再读一遍本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The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