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画图解决问题。你好,我是费奥娜,欢迎来到我的《视觉思维课》。
我们上节课的最后介绍了红黄黑三种颜色类型的人,不知道你有没有做测试题,你是哪种颜色类型的人呢?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个心理学概念——图片优势效应,还将介绍我们与生俱来的三个视觉化思考工具——眼睛、大脑和手。
图片优势效应
我们先讲一个心理学概念:图片优势效应(the 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指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图片的记忆总是优于对文字的记忆。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约翰·梅迪纳(John Medina)博士,从事人脑发展基因问题研究。他表示:“文本和口头表述方式,不只是在记忆某些特定类型的信息方面效率比图片差,而是这种方式本身效率就比较低。”
他做过一个研究实验,如果某一信息完全通过口头传达,那么72小时后进行测试,人们能记住的信息只有10%左右。如果采用口头结合图片的形式传达信息,那么72小时后进行测试,人们能记住的信息从10%提高到65%。
图片的效果比文字更好,因为大脑将文字还原为若干小图片。梅迪纳博士说:“我的文字使你窒息,不是因为我的文字不太像图片,而是因为它们太像图片了。我们的大脑皮层对于纯文字信息,处理起来没有图片那样得心应手。”
乔布斯就是“图片优势效应”这一概念的践行者。比如2008年,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iPhone3G。他的演讲共用了11张幻灯片,其中只有1张幻灯片上出现文字,其他10张幻灯片全部都是由照片组成。
从古老技能到现代科技
实际上,画图解决问题已经是我们的一种下意识行为,只是你可能没有察觉到而已。比如,你出国旅游,但外语可能不是很好。你看不懂菜单与路标,问路时也无法用语言交流,怎么办呢?除了翻译软件,你可以看懂图片,当然也可以比划手势,还可以拿起笔画图来表达与交流。
每个人从小在学习语言之前,就懂得用手势和表情与父母交流。而人脸就是一个图像发布区,微笑、开心、皱眉、沮丧,这些表情都会在脸上表露出来,而宝宝天生就是识别这些表情的高手。其实,人们表达情绪的图像几乎是全世界通用的,比如我们表情包里的“笑脸”符号,地球人都知道代表“友好”。幼儿园里孩子,还不会读书写字,但拿起笔来就会画图,他画的不一定是一幅所谓“好看”的图,但这是孩子与世界和他人沟通的方式,而这种画图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过去,在文字创造之前,我们的祖先就通过画图来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与传递信息。比如现存的各种壁画,记载了大量动物与人物的图像,古人把周围的事物用简单易懂的图画记录下来。假如我们去看一幅史前壁画,即使不了解历史典故,可能也会看懂那是一幅狩猎图或者某种力量象征。再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象形文字,是对事物主要特征的一种形似描画,也就是图画式文字。
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依赖图像。来自思科公司的数据表明:当今网络上传输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可视化数据。各类网络平台与社交媒体,每天产生数以亿计的图像,而图像也是社交媒体的最大关注点。好的图像不仅能化繁为简,加快信息传递,提高沟通效率,还能激发深度思考,使我们获得灵感与启发。
从古老的画图记事到现代的图像技术,不论文字和语言如何演化,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图像。创造与分享图像从古至今都是最自然、最本能的事情,而且画图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是社会倒退或商业威胁,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我们越来越忽视图像的重要性。
与生俱来的视觉化思考工具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左脑分管逻辑思维,负责语言、文字、分析、判断;右脑分管创造思维,负责图形、音乐、空间、互动等非语言系统。大脑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化思考工具。
长期以来,传统学校教育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与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右脑创造思维的开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我们一直在强化读、写、算的能力,强化训练的很多知识是条理化的、规范的,但缺少丰富的视觉体验与视觉互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容易形成知识惯性与思维定式。
所谓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便于交流沟通的“语言文字知识”;另一种是无法用语言与他人沟通的“意会知识”,包括视觉类、听觉类的知识,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的知识,以及大脑产生的联想、想象等,其中视觉类占80% 以上,因为视觉是大脑获得信息的主要“通路”。现实中,我们每天获取与使用的知识里,“意会知识”要远远超过“语言文字知识”,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的一天,一定是这样的。
视觉思维和语言文字思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视觉能够高效传递语言文字无法言说的信息。视觉思维的特点是直接、具象、丰富、鲜活,是非线性的、发散性的思维,会衍生出很多“浮想联翩”。而语言文字思维则是抽象、间接的线性思维。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果让你用语言文字描述那是一种怎样的神秘微笑,一百个人恐怕会有一百种描述。如果让你亲自看一眼那副画,看看到底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会有第一百零一种描述吧。
而通过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再现思想是最有力的。研究发现,我们大脑通过不同的“通路”来完成视觉信息和语言文字信息的处理,如果你用图片的形式而不是用纯文字来表达你的思想,你的想法就更容易被记住。
视觉化思考,我们除了依赖大脑,还有2个工具:眼睛与手。眼睛作为大脑获取信息的通路,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一切图像;然后,这些图像信息在大脑里被分析、重组;最后,依靠手眼协作,把大脑的重组信息呈现到纸面上,与他人分享、交流。
本课小结
我们这节课讲了图片优势效应,指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图片的记忆总是优于对文字的记忆。我们介绍了视觉思维和语言文字思维的区别及特点,我们还介绍了与生俱来的3个视觉化思考工具——眼睛、大脑和手。
课后思考题
你在工作、生活中见过哪些图片优势效应的案例,欢迎你留言和大家讨论分享。
如果你觉得这堂课有所收获,也欢迎你转发给你的朋友和同事,一起学习视觉思维,用画图高效地解决问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