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5 王永民和他的五笔字型

【1988】05 王永民和他的五笔字型

00:00
10:31

内容交流群 

欢迎添加微信:xmcaijing,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课程VIP官方交流群,可获得课程话题交流、直播互动、不定期抽奖等福利!


课程文稿 

今天我们来讲1988年的第六讲,我来讲一个王永民和他的五笔字型,有一点年龄的听众朋友一定知道五笔字型,很年轻的一些朋友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五笔字形了。


去年年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75岁的王永民经北京市推荐的,获得了改革先锋奖章,他的评语是: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发明者”称号1988年的时候,汪明还是国务院特别命名的当年的十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


当然他的五笔字型是在1984年前后已经开始这个成型了,王永民被认为是解决了举世称难的古老汉字进入现代化电脑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在1988年的时候,他的王码的繁体汉字系统也诞生了,当年的10月王永民电脑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的,当时是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成立,这样的话他的商品还可以走向海外。


我最早在90年代学电脑的时候,也是当时被五笔字型“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那么汉字跟科技的融合,越过信息鸿沟,在那个年代,王永民的王码五笔字型,因为它准、它容易,它快、重码率低,每个字就是四码就完成输入,而且几乎不用选址,直接的盲打。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一分钟让汉字输入电脑一百个字,突破了这样的一个大关,所以当时新华社把五笔字型比喻成中华文化史上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发明,王永民也获得了印刷界的一个最高奖----毕升奖。


90年代,五笔字型输入法占全国电脑用户的覆盖率有多少?有90%。可以说是全民学五笔。所以这个是王永民的历史上的一个地位。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一看,五笔字型究竟是怎么做出来?计算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了,但是当时一个非常困扰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输入汉字?26个拉丁字母,这个是更容易输入的,方块字就有很大的挑战了。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法新社的记者所在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只有中国人是用手写他们的报道,这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了。


王永民是河南南阳科委的一个工作人员,改革开放以后他就在思考,就汉字输入计算机。怎么办?在他之前有人是尝试用不同的键盘类型来输入汉字,甚至有几千个汉字组成桌子那么大的键盘,也有需要左右手交叉操作的主辅键盘,还有人是用256个积木拼成一个汉字的中型键盘,这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成本很高,第二个是没有办法盲打,所以就没有办法推广。


王永民他是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在科技大学读过六年书,最早科技大学还在北京玉泉路,所以他听过很多大师的课,给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他坚持一个想法,就是新兴学科没有先例,必须从基础科研做起,独辟蹊径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他就踏上了这样一个非常艰难的把汉字输入计算机的历程,怎么办呢?用12000个汉字逐一手动分解,整理成12万张卡片,那么卡片有十几米高,分解了以后梳理出来600个词根,但是600个词根其实就相当于说你要有600个键,这开始怎么办?合并删减,减少一个词根,就得把国家标准的7000多个汉字重新编码,再多次检查,每压缩一个键位,之前的词根的组合又要推倒重来。那么这个词根在键盘上的排列组合,还要符合相容性、规律性、协调性的三个原理。


比如说协调性原理,就是你输入汉字的时候,左右手每个手指的负荷量,你都得经过严格的实验。比如说食指是比较能干的,负担可以重一点,无能的小拇指负担可能轻一点,这样保证的打字时不累也越来越快。


所以他就从138个键,90个键,75个键62个键…当时政府南洋科委给他3000块钱的经费,他是每天啃着烧饼度日,干了整整的四年。在1982年的时候终于做出来了一个36键的方案,到河北保定的华北终端厂上机进行实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小吃店端出来的粥,你走到马路对面都结成了冰。但是因为成功,他内心里面像火一样温暖,整整又搞了40多天,一次次变现程序、调试,最后用键盘把自己的编码用汉字敲进计算机,当时王永民是泪流满面。


但是这个实验成功两天以后,王永民又做了一个决定,别人认为是疯了,什么决定呢?他认为36个键还是太多了,他要做25个键,就是要做的更少。当时别的人认为36个键,国内已经开天辟地头一个了,但王友明他杠上了,为什么?因为它实验的时候发现36个键,因为字根你要占用数字键,输入数字时需要切换,这个很麻烦,不能实现高速的盲打。


于是他把自己关到一个小旅馆里,七天七夜都没有出来,反复的实验,最后发明了一个叫做末笔字型识别码的方法,这样的话把36键的方案就升级为了25键的方案。这就是所谓汉字输入技术的登顶一跳了。这样可以实现用原装的键盘,一个螺丝钉也不动,就可以盲打汉字的这样的一个梦想,这就是后来流行的五笔字形的输入方法,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


1984年的五笔字型,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演示是每分钟打120个字,现场的人目瞪口呆,联合国的官员当时跑过来把键盘翻过来看,说里面看看是不是有猫腻。但是你只是把这个东西给做出来,推广是一个更大的更难的问题,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去培训,所以在当时北京府右街135号,中央统战部的地下室做了整整两年,就7号房间做了整整两年。干嘛呢?就做义务培训,谁请他都去,有饭吃去,没饭吃也去,三天五天都行,费用全部自理。夏天就一套衣服,白天穿晚上洗,第二天早上干了之后再继续穿,吃馒头加咸菜,跑遍了中央部委一百多个大小单位,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肝病复发,他甚至写了遗嘱戴在身上,但是还是出去推广。


两年以后五笔字型输入法被中央机关接受了,普及开来,然后国家科委跟国防科工委也发文就推广五笔字型输入法,联合国的中文打字员用了五笔字型的输入法。1987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DEC电脑是仅次于IBM的第二大电脑公司,派专家找他谈判,最后花了20多万美元买了他的专利。所以这一年春天,王明从地下室搬到了远望楼宾馆。王码五笔字型,就开创了中国的电脑专利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可以挣点洋钱的这样一个先河。


1988年对于中国的科技产业来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一年就中关村的示范区的前身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获准成立。王永民当时就在中关村设立了王码公司,门庭若市。而且他也找到组织了,因为民营的科技企业以前不受重视,现在终于被得到承认了,到了90年代,中关村已经开始有了电子一条街,王永民的王码公司也搬到了白颐路八层楼高的试验区的大楼,当时跟四通、科海、王码,这都是全国最早最有名的一些公司。巅峰时候他的在中关村办的王码电脑总公司,全国有20多个分公司,两家海外公司,数以百计的代理商,数以千计的培训网点。而且到了今天为止,全国还有三四千万人是使用五笔字型的输入法。


1988年,中关村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柳传志是在这一年到香港去成立了香港联想。国管局的公务员王文京,听到到大喇叭里传出来“中关村吸引企业的十八条措施”,回去以后就写了辞职信,“用友”就在魏公村的一个九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就成立了。在1988年的时候,中关村由于成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有很多的新的条件吸引企业,所以新一轮的创业的浪潮又起来了。


王永民今年已经是77岁了,70多岁的人仍然是活力四射,他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老头,而且经常能逗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他给我们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奋斗的状态,其实能够决定他在创业路上究竟能够克服多少的困难,能够走的有多久,能够有多么大的一个成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野蛮生长_gq

    怎么不讲嘉里集团的郭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