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在上一讲里,我们了解到考虑战争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国家资源,从这一基础入手来展开战争的实际运作。这一讲,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子是怎么考虑战争利弊问题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它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将会把一个国家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孙子指出: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的意思是:所以,不完全了解战争之害,也就不能完全了解战争之利。我将孙子这里所说的“用兵”解读为“战争”,这样更加贴近孙子的战略思想。
我们谈谈如何知道战争之“害”。孙子在这里特别提醒战争的决策者,应当首先知道战争之“害”。对于这种“害”,有大量的形容词可以描述,如“生灵涂炭”、“家破人亡”,“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等等。
除此之外,还突出表现在国家资源的巨大消耗上。这种巨大的消耗,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可怕黑洞。连接上下文来看,孙子这里所强调的用兵之害,特指的就是这一点。
大量历史事件表明,国家一旦开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耗尽国力。古代战争是如此,现代战争更是如此。为了准备此讲,我在网上查了查,有许多军事爱好者,对现代战争的武器装备造价做过统计:
导弹:美国巡航导弹60到120万美元。我们国家东风州际导弹的造价是6000多万美元,发射成本高达2亿美元。
飞机:少则一架就有几百万美元,多则一架甚至上亿美元。我们国家购买的24架苏35,一架多少钱知道吗?一架就8300多万美元。
军舰:我们中国最新的055驱逐舰,造价是9亿多美元;美国伯克级驱逐舰,一艘造价是15亿美元。说到航母那就更贵了,高达上百亿美元。
说到伊拉克战争,打了25天,光美国耗资就高达230亿美元,平均每天9亿。有人用烧钱来理解,按当时的汇率,230亿美元相当1840多亿人民币,烧100元人民币大钞要用5秒, 烧完1840亿人民币,要多少天呢?要10万多天,将近300年。
这只是前期,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后期花费更高,美军死亡4000多人, 伤有7万多人,耗资72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来烧钱的话,恐怕要烧近1万年。真如中国的老话所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所以,在不了解战争之害的前提下,就盲目追求战争之利,是很危险的。你知道“穷兵黩武”的这个典故吗?这个典故,就能够充分说明这点。
“穷兵黩武”这个典故,这个典故里“穷兵黩武”这四个字出自于陆抗之口。陆抗是谁?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熟悉,我们先说说陆抗这个人。陆抗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个名将,他的父亲,大家可能都熟悉,就是那个火烧连营、打败了刘备的陆逊。陆抗38岁就担任了东吴的镇军大将军,率领东吴军队与当时势力强大的晋军作战,打了很多胜仗。
可是,他当时辅佐的东吴国君不怎么样。这个国君名叫孙皓,不学无术,治国无方,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反正史书上评价这个孙皓,几乎把所有用于昏君的形容词全都给用上了。
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多次上书奉劝这位昏君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而且陆抗非常忧国忧民,曾经有一次上书,就提到十六件重大的事情,催促这个孙皓赶快办理。可是这个国军仍然无动于衷,不理不睬。
当时与陆抗对阵的晋朝的一位将军名叫羊枯,他是一位明智的将军。他见与陆抗对抗来硬的不行,于是就来软的,多次采取求和行动,表达友好诚意。陆抗当然也是见好就收。两国的关系一度有了好转,百姓也得到了片刻的定宁。
可是,国君孙皓就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他严令陆抗出兵,陆抗就对孙皓说了一段话,其中就有“穷兵黩武”四个字。陆抗的原话是: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用现在的话说:如果只听任众将追求名声,好战不止,用尽所有的兵力,耗费数以万计的资财,士兵疲惫不堪。这样,敌人没有被削弱,我们自己则得了一场大病。
看来,陆抗是学了孙子兵法,对孙子兵法这一关于战争利害的论述理解得非常透彻。可惜的是,孙皓根本没有听进去陆抗的良言。在陆抗去世以后,东吴与晋朝重新开战,结果东吴兵败国亡。这些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在告诉我们:战争是把双刃剑,玩不好会伤自己。
其他领域的竞争,也是一样。有资料说,世界上主动发起进攻的企业,成功率只有20%。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对竞争之“害”考虑不足,并且又多在资源准备不足上。
许多战争事例证明,作为一个战略家,如果只想到战争之“利”,忽视了战争之“害”,只想到眼前的战役战斗之利,而忽视了战略之害,只想到战场实际用兵对抗之利,而忽视了国家综合国力对抗之害,最终获得的就是惨败。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获得成功,但他本人并不高兴,因为他知道日本要失败了。他内心很明白,与美国开战,日本将要拼国力,但日本拼不起国力。日本虽然获得当时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同时也是最终战略上的失败。
作为一名战略家,只有把战争之“害”想明白,从国家综合实力战略高度上对战争之害想明白,才能真正的、最大限度、最为长久的、最为稳固的获得战争之“利”。
这里边道理何在?道理就隐含在孙子“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这句话中。这句话反映了一个“由害知利,由害得利”的辩证思想。
利害并存
理解这个辩证思想,我们先要说说“利害并存”。在现实中,“害”与“利”是并存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我们得到“利”的时候,往往同时也得到了“害”。如果我们处置不当,往往我们得到的“利”,也可能转化为“害”。所以,我们在趋“利”的时候,先考虑到其“害”,就能避免其“害”,从而长久可靠地得到那个“利”。
但是,我们常常会在看“利”的时候,忽视了“害”的一面,或者我们在看“害”的时候,忽视了“利”的一面,从而导致我们战略决策的片面性。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点,我想讲一个中国古代典故“塞翁失马”。这个典故说的是在国家边境地区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位老翁,他的一匹马跑到了敌人的国境。这时,别人都来安慰他,他说没什么,这是一件很有福气的好事。果然,几天以后,他失去的那匹马带着敌国的几匹马从敌国的境内跑了回来。人们纷纷为他高兴,他却说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这可能是一件坏事,会给我带来灾难。几天以后,灾难真的来了,他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成了残废。这时候,别人又替他难过了,又来安慰他。可是这位老人一点也不痛心,他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会给我带来福气。一年以后,敌国的军队入侵,村里所有健壮的男子都应征参战,这些年轻人去了战场,十个人里九个人会死亡,可他的儿子因为腿有残疾,不符合征兵的要求,没有参战,结果保全了性命。
我在线下上课的时候,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按照平常的思维习惯,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你想去做一件事情,你是先想“利”,还是先想“害”,是先想“好”,还是先想“坏”。得到的答案: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想“利”,后想“害”,先想“好”,后想“坏”。甚至有些人只想“利”,不想“害”,只想“好”,不想“坏”。
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现实的决策中,我们的思维经常会犯这种错误,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而且是看“利”多,视“害”少。在战略决策中,这是很危险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胜利和成功是最大的敌人。忘战必忧,知危则安。
由害知利,由害得利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辩证性,当看到它“害”的一面,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它“利”的一面,才能够将它的“利”认识全面,认识透彻。再进一步说,有些利,不仅只有通过害,才能看清它,而且只有通过害,你才能得到它。
许多中国老话能够形象说明这一点。例如,吃一堑,长一智。这是句成语,是说石匠打石磨,石胚吃一钎长一齿。王阳明在解释这一成语时说: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好,现在请你做一个作业,除了上面说的成语,你能不能再找几句老话,来说明孙子这个“由害知利,由害得利”的意思。请你思考。
我想你找出来的中国老话可能有: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失败是成功之母。有舍才有得。吃亏是福,等等,这些成语,这些老话都是非常贴切的。
先知其害,后求其利
下面我们谈谈“先知其害,后求其利”。孙子告诉我们: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应当“先知其害,后求其利”,要首先设想到最坏结果和最困难的情况,预有准备,预有对策,这样我们才能始终掌握主动,避免被动,顺利达成战略目标。我们前面提到的忧患意识,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学习孙子兵法久了,从事战略研究事业久了,我自己在无意识当中,还真是多多少少地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每当考虑一个问题,或者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想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我能不能应对,有没有办法应对,这里面有没有好的一面,能不能变不利为有利。这种思维的习惯,真的是让我受益良多。
本集结束,送给你一句话,是一句经过实战的老兵总结的话:当两军都觉得自己快输的时候,那他们可能都是对的。
谢谢收听。
最后一句是啥意思
由害知利,由害得利。 利与害是并存的,也可以相互转化(塞文失马)。忘战必忧、知危则安。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当看到它害的一面,才能清楚认识到它利的一面。(王阳明-今日之失,未必不为日后之得) 先知其害,后求其利。 忧患意识,首先设想到最坏的结果和最困难的情况,有预备和对策,避免被动。
总感觉一股yilin味
近年来有种说法兵法是伍子胥托名所写,一生行事颇有兵法之意,作战篇:攻楚 地形篇:筑姑苏城 用间篇:专诸 要离刺客以及楚国下面几个小国离间等等,看全文不止兵家之学更与内政相结合非内政外争之人不能写出来,若假设成立也许兵法只是残本,伍子胥是一个固执的人固执的人相当追求完美,也许还有内政篇相结合
战争之利 战争之害 穷兵黩武 塞翁失马 先知其害后求其利,
绿的配色很舒服
福祸相依,利弊相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洪老师试听长一点吧!太短了。啥时候降阶?
老师您讲解的太好了,希望更新下一本兵书
利害并存,互换,凡事均有两面,和易经思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