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赵利剑。
在前几讲里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的情况。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使自己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而且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中国人民看到了重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如果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尽弃前嫌,精诚合作,中华民族将迎来自己的伟大复兴。然而,抗战胜利的曙光未散,内战的阴霾又笼罩在中国上空,继而便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这便是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这一历史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而斗争。
“二战”后,在欧洲列强被普遍削弱的同时,美国异军突起,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力图领导世界。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被美国视为最大的威胁。为此,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推行“冷战”政策,极力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而中国是其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美国得以控制中国,不仅可以确保、扩大其在华利益,更可以进一步将中国变为远东防止共产主义扩张的堡垒,并监视战败的日本。因此,美国于战后力图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以确保其远东战略的实施。在抗战结束时,美国政府动用海空力量帮助国民党运输军队,派遣军事顾问,并给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剩余战争物资。而蒋介石在坚持抗日的同时,始终念念不忘反共。
为了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同时争取时间进行军事准备,1945年8月,他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和平。为此,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于8月底,派出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前往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记要》,简称“双十协定”。
该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协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在会谈中,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是双方争执的焦点。中共主动提出让出8个解放区,并将自己领导的120万军队缩编为24个师,使它占全国军队总数的1/7。但由于国民党方面执意取消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双方条件悬殊过大,因此未能达成协议,只好留待政协会议上继续讨论。尽管双方分歧颇多,但毕竟有了一个共同协定,全国舆论为之一片喝彩。
1946年初,政协会议于重庆召开。会议各方围绕着重庆谈判悬而未决的政权和军队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政治min主化和军队a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国民党始终强调“军队a国家化”在先,“政治a民a主化”在后。即“你先给我军队,我再给你民主。”而共产党认为,政治a民a主化应是军队a国家化的前提,即首先应废除国民党的一党a专政,组建民主联合政府,随后国共两党应同时将军队交出。
两党所争表面上看是顺序问题,实质是要不要延续国民党一党d专政的问题,即民主还是独裁的问题。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经过共产党的努力,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在和平条件下,由民主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第二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解放军战略防御时期。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接着向其他解放区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此时,国民党军总兵力430万人,很多是美式装备。国民政府控制了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线,国统区占全国总面积76%,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1%。解放军总兵力127万,正规军60万,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口,面积230万平方公里。蒋介石认为只要3-6个月即可打败共产党,因此他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凭借其强大兵力,对各解放区同时发动进攻,是为“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8个月的作战,解放军歼敌70余万,国民党有生力量大量被歼,占领的地区又需分兵把守,战线拖长,兵力不足,被迫停止全面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抽调军队,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和解放军主力所在之山东发动重点进攻。在陕北,西北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伺机歼敌。一个半月中,于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歼敌2万余人,又于沙家店歼敌主力整编36师。在山东,华东野战军于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全副美式装备的整编74师。国民党重点进攻被粉碎。第一年作战的结果,国民党军被歼112万人。解放军伤亡35.8万人。国民党军占领城市335座,解放军收复城市288座。两者相较,国民党军净占城市47座,这就是说,国民党军每占一座城市付出了2.4万人的代价。双方兵力经过补充,国民党军由430万下降至为373万,而解放军由127万人上升至195万人,国民党军减少了57万人,解放军却增加近70万人。
第三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解放军战略反攻时期。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一举突破黄河天险,于8月底进入大别山区。与此同时,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地区;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进攻豫皖苏边地区。三路大军成品字形,于中原地区纵横驰骋。经过一年的反攻,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64万人,国民党军的主力被分割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五个战场,陷于被动地位。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第四阶段:1948年9月-1949年9月:战略决战及解放战争胜利时期。
战略决战首先是从东北开始的。该地区环境较为封闭,便于歼敌。而当地敌我力量对比则明显有利于我方。东北人民解放军当时已壮大到100余万人,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而东北敌军约50万人,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孤立据点中,作战态势极为不利。因此在该地进行战略决战,成功把握较大。而一旦获胜,则可获得东北这个工农业均较发达的根据地,对解放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良好作用。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关上了东北的大门。长春敌军一部起义,一部投诚。10月底,解放军又在辽西全歼敌精锐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活捉廖耀湘。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占沈阳,东北全境解放。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取得了歼敌47万的辉煌战果,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又开始了。中原、华东解放军与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歼灭敌黄百韬兵团10余万人。蒋介石迅速调兵增援,刘伯承指挥解放军在安徽双堆集将敌援军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包围歼灭。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见势不妙,率部30余万人从徐州南逃,在陈官庄地区被解放军包围,并于1949年1月发动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结束。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他们将华北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据点,切断了其西逃绥远或坐船南渡的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余万,蒋介石的主力荡然无存。三大战役后,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加上内部的压力,蒋介石在1949
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4月初,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是,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大军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在大陆被推翻,中国历史即将进入新的一页。
至此,我们的课程也行将结束。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陪伴,希望我们的课程能让您感受到历史的乐趣,能给您带来收获。我们将来有缘再见。
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刷完了赵老师的课,真的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也用您课里的很多材料丰富了我自己的课堂,在此向您真诚地说声谢谢,也期待能听到您世界史的课!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天空之美美: 谢谢您的肯定!
最后几讲有点...... 感谢赵老师的付出!期待世界史。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爱球的羊: 我理解您的意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后几讲只能照本宣科。至于世界史,目前为止没有计划。谢谢您的鼓励
谢谢老师的精彩讲解,对历史学习非常有帮助,感谢赵老师!
刷完第三遍了,赵sir的节目既有治学的严谨引经据典,又不失说书人的抑扬动措,可以赵sir没有出世界史的打算,可惜啊可惜
很偶然的机会听到了赵老师的课,赵老师讲课生动而严谨,让我这个理科生也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我要留好赵老师的课程,以后给孩子听,希望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也能爱上历史。
每听一遍都有收货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和孩子都特别爱听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18605559fjc: 谢谢您的鼓励
赵师每次激情澎湃的课程都能让我卸下一天的疲惫,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也感谢您为我们精心备的每一节课程,感谢陪伴这几个月!希望您能尽早开世界史的课程,期待再次相约您的课程!祝好!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课程,期待赵老师的新课,请问如果有新课了,如何关注到呢?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陪伴你成长: 感谢您的关注,近期不会有新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