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袁谭与袁尚为何兄弟相争,曹操为何不予理会许攸

92.袁谭与袁尚为何兄弟相争,曹操为何不予理会许攸

00:00
06:58

92.袁谭与袁尚为何兄弟相争,曹操为何不予理会许攸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袁绍吐血身亡后,他的儿子又因权力之争产生内讧,北方局势日渐明朗。


袁绍之子以及他帐下的谋士、将领,有的主动请降,有的则誓死不降,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命运,而曹操对待这些人的不同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政治家的胆略与气度。

 

建安七年,袁绍兵败吐血而亡,临终废长子袁谭而立幼子袁尚,挑起了他们兄弟间的斗争。


历史上兄弟相争的案例不少,我们不能说它一定是坏事,但也绝不能说它是好事。只有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兄弟相争才算合理,那就是真正为天下百姓而争。

 

袁谭和袁尚是为天下百姓而争吗?根本谈不上。他们的格局太小,一切只为了一个“利”字,所以连曹操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兄弟这样相争,用中国人的话讲,就是家教不好,家风不正。袁绍在外面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毫无远见,回到家里也不可能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虽然同父同母所生的小孩也不见得个性都一样,但既然是兄弟,当敌兵将至的时候,最起码应该齐心御敌,而不是整天争论谁对谁错。兄弟之间是非搞得太分明,就没有兄弟之情了。


袁谭、袁尚在那种家教环境下长大,从小就计较谁对谁错,相互之间争风吃醋,所以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手足之情。现在大敌当前,两兄弟居然斗得比对外人还激烈,很让人看不起。

 

袁谭被袁尚围攻,无奈派谋士辛毗,去向曹操请降,辛毗却自此投到曹操帐下,并力劝曹操,利用袁氏兄弟内讧之机,并吞河北。他说,天下之患,莫大于河北。

 

这句话对曹操而言是对的,因为曹操当时最想占领的地方就是河北。然而话本身虽然是对的,但辛毗毕竟是袁谭的手下,现在居然跟曹操讲这种话,却是很不应该。


一个人,立场最重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就只能讲什么样的话。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讲出来我们可以接受,有的人讲出来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


辛毗这是在劝曹操借着袁谭投降的机会一举把河北吞并,这不是他处在当时的立场应该讲的话。

 

后来袁谭率部投降曹操,曹操得知吕旷、吕翔兄弟二人原为袁尚部将,当场封吕氏兄弟为列侯。


曹操的反应是何等敏捷,他见袁谭身后两个人长得很像,而且同是姓吕,马上就想到这二人应该也是兄弟。


得知他们因不忍袁氏兄弟手足相残而一起归于袁谭手下,曹操自然就对比想到了袁氏兄弟的同室操戈。


虽然这些都跟曹操没关系,但他还是马上给袁谭难堪,当场封吕旷、吕翔兄弟为侯,对袁谭却不理不睬。

 

中国人的是非观念很强,但我们的是非跟西方的是非又有很大区别。西方的是非是固定的,我们的是非却是变动的。


曹操这样做是让袁谭自己去反省:吕氏兄弟那样同心,你们兄弟之间又是什么样子呢?曹操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是一个很好的举动。

 

冀州袁尚出兵平原,想先灭袁谭,再破曹操。曹操对此非常不屑,他心想:袁尚要打也应该先打我,怎么能先打自己的兄弟呢?


平常有意见相争也就罢了,现在碰到强敌,怎么还不知道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还在那里手足相残呢?

 

连曹操这样的人都懂得先把自己的利害关系撇一边,客观地去判断事情合理与否,袁氏兄弟却只顾手足相残而不思携手退敌之策,完全是从自己眼前的狭小利益出发。


虽说以前打仗并非凡是对手就都要消灭,能留的还是尽量会留,但曹操看到袁尚这样的举动,心中已经决定要把袁氏兄弟统统消灭掉,因为在他看来,留下这种人没有意义。

 

许攸来见曹操,再献破袁尚计策,曹操并不予理会。官渡之战时,情况危急,许攸那个样子曹操还可以接受,现在他还来搞怪,曹操对许攸当然也无需再容忍了。


一个人要时刻记住: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要以为以前是这样成功的,现在这样也一定会成功。


此时的许攸最好乖乖地站在一旁,除非曹操问他,否则少开口为妙,这样或许还可以保住一条命。

 

中国人不必什么话都要亲口讲出来,曹操对待许攸的嘲弄态度,等于给部将传达了一个信息:丞相现在不再需要许攸了,也根本看不上他了。


这正是造成许攸后来遭遇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曹操的这种态度,部将也不敢杀死许攸。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像许攸这样的人,完全是在耍宝,他就是那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丑。可现在看来,许攸似乎连小丑都不如。


小丑一站出来,大家都知道他是小丑,而许攸表面上看起来倒还像正经人。我们宁可名正言顺地当小丑,千万不能随意搞怪。


那些喜欢搞怪的人应该看看许攸的下场,提醒一下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布袋郭

    👍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布袋郭: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Adran_

    非常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Adran_: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听友468133203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专业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68133203: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感恩圣贤给我们后人留下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 汪士桢

    感动,感恩天地,感恩父母!

  • Guooooooo

    有个小建议,能不能不要开头的十几秒导语啊

    默尧 回复 @Guooooooo: 那是经典

  • 23empc

    谢天谢地谢父母

    曾仕强学堂 回复 @23empc: 天地君亲师,永远不忘本。

  • 蜗牛FK

  • 1353539ekaz

    三国无双。

  • 1353539ekaz

    三国人……

  • 1353539ekaz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