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1:沈文凡 | 两千多年以前的民歌是什么样的

乐府1:沈文凡 | 两千多年以前的民歌是什么样的

00:00
19:16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吉林大学的沈文凡。


 今天开始,我来为大家讲一讲乐府诗。我们的中华民族是礼乐之邦,自古音乐就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乐府》又是这种联系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环。我将用4节课左右的时间,讲解乐府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一些具体作品,希望你能对乐府诗有一些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


在第一讲,我们先分两个层面对汉代乐府诗的形成与发展、类别和艺术特色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汉代乐府的发展主要是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看乐府在西汉时期的发展状况。


汉代初期的“乐府”还仅仅是官职的名称。这个官儿,他是掌管朝廷“郊庙朝会”音乐的。什么是郊庙,我们在稍后介绍乐府类别是再细说。这种音乐的文辞主要是用来颂扬“祖德”的。就是一种比较官方的音乐,填的歌词都是那种歌宗颂祖的。


到了汉惠帝的时候,朝廷有了所谓的“乐府令”的官职,负责掌管一年四季朝廷“宗庙祭祀”和“君臣宴饮”的音乐。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器主要是箫、管等吹奏乐器。


汉景帝时,把奉常改名为太常,而太乐令只是太常的一个属官,演奏一些贵族拟制的乐歌,和民间的通俗乐曲还没有什么关系,只是隶属于掌管先秦雅乐的太乐署,但是它在性质上和我们现在所通称的“乐府已经有某些部分相近了。


到了汉武帝时代,因为祭祀的需要,将“乐府令扩大成了“乐府的机构。乐府官署的职责呢,一般就是搜集民间歌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包括制作歌辞等等。那么这些诗歌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来源现在来讲主要是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朝廷的一些文人,像司马相如等等几十个人专门写的供朝廷祭祀典礼所用的郊庙歌辞;第二部分呢,是从赵、代、楚、秦等地区采集的民间流传的俗乐,这是供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西域的音乐。


武帝以后,是昭帝继位,乐府的官署大致是承袭武帝的旧制;然后是宣帝、元帝时期,曾因粮食收成不太好,裁减过乐府官员,但是大体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到了成帝时期,有些豪门在家中也有类似乐府的组织,非常逾越奢侈,可以看出当时乐府官署也是钟鼓丝竹齐奏,十分热闹。到了哀帝时期就不太一样了。这个哀帝不喜欢音乐,对于一些有名的倡优奢侈淫 靡的作风更是深以为恶,所以他即位后就废除了乐府,只留下一部分演奏郊庙宴会的雅乐人员。这些乐府官署人员隶属于太乐之下。而太乐所掌的职务,仅限于雅乐,用于朝廷祭祀宴会之类,这自然在规模和性质方面,和武帝时不能同日而语了。


但是我们还得说,虽然到了汉哀帝时期,这个乐府的官署已经没了,可这些乐府曾经采集的民歌已经传唱了一百多年了,可以说是深入民心,有很多作品,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了。所以呢,尽管汉哀帝罢免了乐府官员,但是并不能阻止俗乐民歌的发展。现存的乐府作品,仍然有很多是哀帝以后的作品。


西汉的乐府作品,在汉哀帝结束官采之后,政府鼓励创作的局面告一段落。随着社会的动乱,直到东汉初期,乐府作品的创作再次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东汉时期到底有没有恢复乐府,史书上还没有明确记载。而太乐的官制在东汉初期是没有变动的。明帝时期,下诏把大乐官改名为大予乐。这个大予乐是承袭西汉大乐的官职,专管祭祀雅乐的。


东汉光武帝勤政节约,在这个立场之上,他“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意思就是广泛地查访百姓疾苦,听听老百姓都唱什么民歌了啊,歌词一般都是说的什么啊,通过聆听、观察各地的民歌,体察当地百姓疾苦。朝廷甚至以民谣为罢黜贬谪的标准,形成从民谣察百官的政策。


和帝、顺帝时期,仍然保有采诗观政的制度,采诗观政和我们前面说的从民谣纠察百官差不多。在这里我们强调一下,我们刚才讲的西汉“采诗入乐”,和这里所说的东汉“采诗观政”,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西汉时期就是单纯地采集诗歌,没有体察民情的政治目的,东汉这个主要是为了通过了解民歌中反映的百姓忧乐,更好地知道国家政治上的得失。由于政府重视民谣所反映的民情,所以东汉的杂歌谣辞也特别多。


我们了解汉乐府的发展,最主要是知道它的缘起,但是要深入了解乐府的内容,我们先要懂乐府其身。比如,汉乐府的类别。


汉代乐府诗的分类主要有5种,分别是哪五种呢?。


首先,郊庙歌辞。郊庙歌辞包括“郊和“庙两种,指的是什么呢?“郊指的是祖先以外的神灵,“庙指的是祖先宗庙。这两个都是文人所作的贵族乐章,是为了祭祀天地祖宗而奏唱的乐歌。现在存世的主要就是《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和《郊祀歌》十九章。《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是汉代传世乐府歌辞中最古老的一篇,它是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朝廷祭祀祖庙大典的乐章,是用楚声演奏的。那既然是用于祭祀的乐歌,在音律上自然就以雅正为美,文辞也多是非常典雅的。这些祭祀乐歌也反映了汉代以孝治天下,尤其注重孝道的时代风气。《郊祀歌》十九章,是汉武帝时期创作的,作者现在据考证,可知的有司马相如和邹阳两个人。



其次是鼓吹曲辞。这里的鼓吹曲辞,又叫作短箫铙歌,是在西汉初期从北狄传入中国的。在汉武帝的时候吸收为新的歌曲种类,原来是一种军乐,后来用作朝会、宴会、围猎随行的乐曲,一般是用箫笳鼓钲等传统乐器乐合奏的。


汉代铙歌有二十二曲,但其中《务成》《玄云》《黄爵》《钓竿》这四曲的乐辞已经亡佚了,仅保存了篇目,所以现在存世的是铙歌十八曲。这十八曲按着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八类:一是战争之歌,比如《战城南》;二是爱情之歌,比如《君马黄》《有所思》;三是思乡之歌,比如《巫山高》;四是祭祀之歌,比如《上陵》;五是咏物之歌,比如《朱鹭》;六是宴饮之歌,比如《将进酒》;七是颂美之歌,比如《上之回》《圣人出》《临高台》《远如期》;八是田猎之歌,比如《艾如张》《雉子斑》。其他还有《思悲翁》《拥离》《石流》这几首可能有阙文,不太好断句。另外还有《芳树》,是一首满怀妒意,为“君有他心”,也就是心上人移情别恋而感到悲伤的歌。


再就是是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汉代乐府中最精华的一部分,原来是汉代街陌谣讴的民歌,后来由乐府采集,是汉代俗乐的主体。相和的形式有“丝竹与人声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所配用的乐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等七种。相和曲与民歌关系密切,来源不一,分类繁多。相和歌辞是纯粹的民歌,都是很自然地唱出来的,它所表现的就是一般民众的生活。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喜怒哀乐都由这些乐歌,很自然地表现出来。


相和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取材也很广泛,歌词一般都是人民自己的创作,以最自然的言词,抒发出内心的情感,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状况、社会习俗和人民的生活等等。这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比如说《陌上桑》《妇病行》《东门行》等等,多是从社会生活中取材,缘情而发,随意而起的,呈现出汉代人民的真实生活面貌。


4种是杂曲歌辞。杂曲就是指没有被乐府选取的歌曲,或者由于年代久远,后世不能明确它们的声调和归属的歌辞,所以就统称为“杂曲了。杂曲歌辞出现的年代最晚,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也有不少民间歌辞,大多没有一定乐器,也许有的还只是徒诗,不能入乐,当中有不少是文人五言形式的作品。


汉代杂曲歌辞的演唱形式虽然不易推考,留下来的诗篇也不多,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郭茂倩说:“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你可以看出,杂曲内容包括悲欢离合,寄托的情感内容特别丰富。这类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相和歌辞相比一点也不逊色,都是“心志之所存,情思之所感,自然流露出各种情感风俗和思想,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是生活化很强的作品。像《羽林郎》《悲歌行》《董娇饶》《焦仲卿妻》等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篇章。


5种是杂歌谣辞。杂歌谣辞指的是流传于民间的徒歌、歌谣、谣谶、谚语辞等,一般都是因地、因人、因伤时而作的。分为杂歌和谣辞两大类。“歌,可以分章入乐;“谣,不能分章也不能入乐。这些歌谣在语言形式上不拘一格,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也有杂言和骚体,句式非常灵活,而且有创造性。


那这些“谣”辞既然不能入乐,为什么还归属于乐府呢?结合我们前面讲的,乐府官署建立之初,主要功能就是采集和改编各地的民间音乐,两汉乐官有太乐和乐府,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雅乐主要是沿袭自周代的乐章:俗乐主要就是武帝以后所采集的各地风谣。所以,汉代各地的歌谣是归属于乐府的,而且是乐府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杂歌谣辞收录的是来自于下层民众心声,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民谣,它们揭露时弊,抨击最高统治者往往比其他入乐的歌辞更尖锐、更深刻,而且一般都是三言两语道破实质,显得更简洁明快,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以上,我们介绍了汉代乐府的总体发展过程及诗歌类别,下面的课程中,我们将对汉乐府民歌中的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名篇做一些深入的讲解和介绍,欢迎你继续收听。我是吉林大学沈文凡,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啦

  • 明晰_l

    音乐文词

  • 听友126830397

  • 唐韵阁大庇斋主

    谢谢何振兴先生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