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特集】爱恨闲聊斯坦因 (中) (作者:禾子|播讲:红洋)

54.【特集】爱恨闲聊斯坦因 (中) (作者:禾子|播讲:红洋)

00:00
12:20

(红洋前言:大凡提到敦煌,人们一定就会想到莫高窟,就一定会痛骂那个盗走我们敦煌宝贵文物的斯坦因。但是对斯坦因本人,我们却是知道得甚少。不久前,我读到了我CND网友禾子教授的文章 《爱恨闲聊斯坦因》,她向我们介绍了斯坦因做为一名学者的另一面,下面与大家分享禾子教授写于2018年9月的文章。)


作者:禾子教授(美国)


在匈牙利驻印度大使馆的一个晚间招待酒会上,大家在月光下的花园里品酒闲聊,大使走过来。为了避免拘谨气氛,我没话找话说地问道:有人说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我们从现在的匈牙利语言里能够找到证据吗?大使先生回答说不太清楚,他本人出生于说德语的家庭,但是大多数匈牙利人说的是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的匈牙利语。我又问:那匈牙利语是否有突厥语的影响?他说,哦,那肯定,想想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我唐突的问题无意中岔到了两个相差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公元前后几百年的北方匈奴联盟,和公元十三至二十世纪的以突厥/土耳其人为主的奥斯曼帝国。其实我本意是针对匈奴而言的,结果又引起了突厥帝国的话题。

匈牙利人和匈人(Huns)及匈奴的关系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定论,而匈奴语言是突厥语还是蒙古语还是伊朗语在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虽然有匈牙利人自称是匈人的后裔,但是公元六、七世纪,就已经开始融化于欧亚大陆其他民族的匈人或匈奴,现在已经很难追踪其根源脉络了。有关匈奴语言,多数学者倾向于:在多民族混合的匈奴联盟中,多数人可能是说突厥语的民族、部分是说蒙古语的民族、少量是说东伊朗语的民族。在语言学分类中,突厥及蒙古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匈牙利语属于乌拉尔语系下的芬兰-乌戈尔语族;而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在地理上在中亚重合。也就是说,几千年前两个语系可能是近亲。我曾经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阿特劳市的乌拉尔河大桥上来回穿梭几趟,桥西头小亭子上金黄大字写着Europa–欧洲;桥东头的小亭子写着Asia-亚洲;一小时之内多次往返于欧洲和亚洲,很觉着滑稽。这种人为的分界和地理概念,在两千年前自由驰聘于欧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中,一定是件极不可思议的事情!乌拉尔语系的各语族,就分布在乌拉河东西两岸;而现在那里的主要人口是突厥分支哈萨克人。

大规模的突厥人出现在西亚和欧洲,是伴随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形成并逐渐完备其势力的。以乌古斯突厥人(即土耳其人)为主的奥斯曼帝国,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初,一直统治着欧亚很多国家,匈牙利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突厥或土耳其语在当地语言中产生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这后来的突厥入侵和匈奴时期的入侵完全是两起毫不相干的事件了。

十九世纪中期,匈牙利若干个探险家及学者不辞艰辛苦考察中亚,其中的东方语言学家乔玛(Sandro Csomade Koros)就是试图找出匈牙利人的源生地。又有地质学家罗兹(Lajos Loczy)一直进入到塔克拉玛干和敦煌。正是后者把在敦煌见到千佛洞的情况,告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探险家斯坦因,因而促成了斯坦因去中国西北发掘的计划,以及购买敦煌藏经洞内大批经书画卷的事件。作为在匈牙利出生的人,斯坦因熟知本国前辈探险家们的事迹和成果,而作为跨民族跨国界的学者,他的目标就是要了解并证实印欧文明和亚洲文明之间的关系。

我曾在印度的新德里参加了一个国际研讨会,是有关斯坦因摄影展以及斯坦因的考古发现,这个活动是由匈牙利科学院图书及信息中心,与印度英迪拉甘地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斯坦因在去世前,他曾把自己拍摄的七千多照片底版和一些手稿捐献给了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

展览中的图片很多是我熟悉的塔卡拉玛干沙漠及和田的景色,其中一篇日记手稿的页面尤其令我感动,袒露出这个一直被中国人怒斥为文化盗贼的作为学者的精细和平常人的温柔的一面。这篇页面文字整齐秀丽,记载了他离开喀什去和田的情况,并在左边的空白处粘贴了一束小野花;好像是他过去未曾见的花草,又好像是他当日露营地的花草,贴在日记里以示纪录。这个细节,顿时使得他在干旱缺水的大沙漠里那些个艰苦枯燥的旅行变得富有诗意起来。

斯坦因对和田情有独钟,四次考察都来到和田。

在经历了从克什米尔,到塔什库尔干,再到喀什的若干个世界屋脊上的冰川后,斯坦因又专门去攀登并勘测了慕士塔格的阿塔峰;然后一路经莎车、叶城、皮山、墨玉,进入和田。到和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勘探玉龙喀什(白玉)河和喀喇喀什(墨玉)河的源头。在黑石村(喀什塔什,也叫黑山村),也就是玉龙喀什河上游最后一个有人烟的地点,他顺着峡谷继续往上游勘探,历尽艰辛,深入昆仑,终于找到了玉龙喀什河主要支流的源头;然后又从黑石村,横插去喀喇喀什河探测墨玉河的源头。这两件事情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从白玉河在上游处横插至墨玉河,黑石村的人也只有一两个人认路并敢走。斯坦因成功地说服向导带他和他的勘测队员走到那里,真是要佩服他的勇气。在玉龙喀什源头处,他看到了喀喇昆仑的5号峰(K5),而且还发现并确认了昆仑山的实际分水岭地点;而在喀拉喀什河源头,又可以清楚地看见到喀喇昆仑1号峰(K1);这都让斯坦因兴奋不已,因为他曾经在印度方向见到过这两座山峰。经过自己的实际勘探,他不仅确认并矫正了已知的几座高峰,还测量记录了几十座从未有人勘测过的昆仑山山峰,同时也对玄奘提到的个别地名作了对证。他后来又一次探测昆仑山时,还登上洋布拉克冰川,脚趾头都被冻掉几个。

昆仑山壮丽的景色自然是留给这样敢于探险攀登的人。斯坦因不止一次两次地在日记中提到使他终生难忘的景色和感受;对雪山高峰、峡谷,落日、月光笼罩时的山川景色的描述,充满情感和诗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蚂蚱眉毛

    感谢你的作品,,,语音优美知识丰富

  • 奔跑在快车道

    你的游记唤起了我和家人2013年游走河西走廊的回忆。你写的很好!感情丰富,文笔细腻,语言优美,还穿插了很多历史知识。我不仅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了你的专辑,还让自己孩子也听,学习你的写作方法和文笔语言。希望你能继续创作,期待早日听到你河西走廊的后续作品。

    红洋之声 回复 @奔跑在快车道: 奔跑好,万分感谢您的鼓励和推荐,红洋不胜荣幸。我会加油把河西走廊写下去。。。。也谢谢你孩子的收听。我离开中国三十多年了,在国外生活的时间比在中国长多了,中文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多多指教。

  • 冯青阳

    很难

  • zzh一

    一月一更,斯坦因下也该出了

    红洋之声 回复 @zzh一: zzh好,抱歉啊,让听友久等了,我争取尽快录播。已经好几个朋友催我了。。。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