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讲:终章2:历史考试中的常见解题办法(材料解析题)

第八十讲:终章2:历史考试中的常见解题办法(材料解析题)

00:00
09:10

料解析题)


【课程正文】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在理性的海洋里遨游了一番,通过四大方法练习了中考中的不同选择题,相信大家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已经有了自己的掌握与思考。那今天呢,师叔就带领大家从理性的海洋游到感性的海洋,来看主观意识色彩特别浓厚的材料解析题如何作答,才能够和出题老师达成一致的默契,摆脱写的最多,得分最少的材料“解析题魔咒”,得到高分,让自己达到“一字千金”的level,称霸考场。


材料解析题对于大家而言难度系数是高于选择题的,之所以得分率较低的原因是其较强的主观性与大家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在考试中最悲催的情况就是没读懂材料,剩下的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但是全不在点子上,而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题目中。那究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材料解析题除了最后一步用自己精炼的语言答题之外,读题、分析题目、练习所学知识才是材料题的精粹。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在考试中首先要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作为入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现代文材料、文言文材料、图片材料。这三大类材料,以现代文材料出现的概论最大,其它两类出现的几率并不太大。


第一种是现代文材料。该类型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与解答设问相关的切入点,划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我们来看具体的案例: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题目为:简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这种时候我们将题目对应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即可对比秦始皇的压制与汉武帝的推崇。


第二种是文言文材料。对文言文材料的阅读应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自己储备的文言文知识,弄清材料意思,绝对不能像在语文课那样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与解决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我们来看具体的案例: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题目为: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制度?“中书省”是什么机构?根据材料中“世祖”、“中书省”、“行中书省,”可知,这是元朝元世祖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控制,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读文言文不见得非得要完全读懂,也可以根据关键词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筛选与运用。第三种就是图片材料。仔细观察图片中所反映的信息,包括人物、地点等,找到与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


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考试时可以节约时间。在读材料过程中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现在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有多个题眼,并沿着题眼指示的方向深入思考。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读完史料之后一定要记得分析题目,紧接着在头脑中规划自己的答案。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同时,在平时的做题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材料分析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后一问多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认识。这类习题能发挥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潜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以鼓励考生的创新。它鼓励考生多路畅想、发挥思维,勇于创新。答案的多元性和评分的采意性大大加强。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试题特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问题的答案。答案的表述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常识,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或按影响归类、或按历史事件自身的发展顺序等等。并且在每一个要点前要标明序号,使得答案条理清楚。


以上就是师叔总结自己多年考试经验,为大家整理出的考霸能量补给包,希望大家能在考试中用合理的方法,得到更高的分数。




练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闻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据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歌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钱,…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 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什么历史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Vanders是个小透明

    请问这是整个初中的考点吗

    云清暮归 回复 @Vanders是个小透明: 不是,还有中国近代史,世界史

  • 半夏小叮

    孩子都上高一了,你的课还没录完

  • 夜以笙歌514

    为什么没有近代史

  • 江致和

    👍赞👍

  • 听友212792850

  • 玫瑰典藏家_

    受益匪浅,分享了多年所学所积累的经验,干货满满!

  • 1510505bqnq

    讲解细致,清楚

  • 翔宝宝0917

    近代史,何时会有

  • 成宽说

    谢谢师叔您的课!

  • 浅秋i

    谢谢师叔您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