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6:中国古代战争史选说(下)-萨尔浒之战

番外6:中国古代战争史选说(下)-萨尔浒之战

00:00
08:57

【课程正文】


大家好!


《绣春刀》这部电影不知道同学们看过没有。《绣春刀》这部电影分为上篇与下篇,主要是在前年的时候,非常火。在《绣春刀2》的开场有这样一个桥段:男主角沈炼从一大堆阵亡的明军士兵尸体中爬出,意外营救了即将被敌军士兵屠杀的陆文昭。当时死里逃生的陆文昭对沈炼感叹:“几万人马,割草一样的没了”。那么,电影中陆文昭所经历的几万人被割草一样消灭的惨况究竟是哪一场战争呢?今天师叔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发生在明朝末年东北地区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的一场战役——萨尔浒之战。


在讲清王朝开局的相关课程中,我们有说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最终目的是要向明朝发起挑战,争夺东北地区的统治权。他在公元1618年发布“七大恨”誓师攻明,整个“七大恨”的内容就是指责明朝误杀了他的父祖,干涉女真内政,汉人经常越界,辽东官吏行为不检点等。涉及到的内容有一些确实是明朝的责任,但大部分就是小题大做,目的是掩盖他对明朝进行战争掠夺的野心。不过此时明朝在位的皇帝是那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在战争爆发前夕,他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处理国事了,也已经没有精力去注意到即将发生大祸的辽东。所以,努尔哈赤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率领军队奇袭了明金贸易的重要城市——抚顺。这一场战斗被称为明清之间的“揭幕战”。之后他又连续攻占了几座辽东城市,每一次都是把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且抢走所有的物资和人口。消息传到京师,明神宗大怒,决定出动大军,把努尔哈赤彻底消灭。


  经过多方筹划,明朝于公元1619年3月,由之前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的将领杨镐率领11万大军,以沈阳为指挥中心,兵分三路,分别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直指努尔哈赤的统治中心——赫图阿拉。


整个战争只持续了五天,从三月初一到三月初五。其中西路军为明军主力,他们在萨尔浒地区被努尔哈赤全部消灭,因此,这场战役就被称为萨尔浒之战。   


当时西路军孤军深入,把火器等重型装备丢在浑河附近,只率领一部分军队去强占制高点,不幸陷入了女真军队的重围。据史料记载当时天色昏暗,明军为了看清敌军的动向,纷纷点起火把。而女真军队埋伏在暗处,火把正好成了一个无形的“瞄准器”。于是,女真人集中火力,万箭齐发。明军大部分被女真人射死,西路军就此全军覆灭。


之后,努尔哈赤迅速集中兵力打击北路军,北路军的指挥马林试图通过挖战壕用火器的战法来迎战。然而马林战法过于消极,没能抵挡住八旗骑兵的冲击,全军溃败,仅手下潘宗颜的部队奋起抵抗,但寡不敌众被女真军队乱箭射死。北路军仅马林一人逃回,几乎又被剃了光头。


南路军也同样是孤军深入,前进至离赫图阿拉不远处的阿布达里冈,当时消灭西路军的女真人穿着明军的服装假扮西路军并且拿着西路军主帅的令箭要求他们迅速前进,南路军主帅刘綎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西路军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南路军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刘綎真不愧为百战名将,率领部队奋勇抵抗,他手持大刀立斩数十名女真士兵,终力不能支,脸部被女真兵劈去一半,倒地而亡。手下部队也被全部歼灭。


五天之内,明朝十一万大军损失殆尽,努尔哈赤取得了大胜。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可以说,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易代过程中的关键一战。《清史稿》曾评价萨尔浒之战使得后金从一个部落小国逐渐成长为与明朝相抗衡的大国,这种形势和当年西周灭商的格局一样。


那么新兴的后金汗国为何能战胜强大的明朝呢?下面师叔为大家来简单分析一下。


     师叔认为后金取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女真人精于骑射,军事实力强大。明朝军队自抗倭援朝后二十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军备废弛,军队实际战斗力很弱。当时的大学士徐光启上奏朝廷的折子中指出明军的主帅都是身体的要害部位中箭而亡,连将领都没有好的防护装备,更不用说士兵了。他还从朝鲜人那里得知,女真人在赫图阿拉的北面建造了大量的铁匠铺统一按照标准规格打造精良军器。而明朝军队的军器供应则主要依靠地方上贡,国家并不采取设置统一机构和标准的方式来制造军器。虽然明军已经使用火器,然而大部分质量堪忧,士兵也没熟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军事技术上明朝已经输了一节。第二,努尔哈赤应对策略的正确以及明朝进攻策略的失误。努尔哈赤面对明朝几路大军分进合击的包围,集中所有兵力主动出击,先重点攻击一路,然后各个击破。如果努尔哈赤选择固守赫图阿拉或者分兵三路去迎敌的话,就很难有必胜的把握了。毕竟他在总兵力上要差明军几乎一半。但是后金部队装备比明军精良,战斗素质比明军高,如果集中兵力,在局部上就能形成对明军的优势。而明军因为没有做好必要的战争准备,无论从士气和武器装备都比后金弱,再加上指挥官采取分兵策略就更加把劣势扩大化了。可以说,萨尔浒之战后金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军的失误造成的。


所以,明朝的政治军事体制的僵化落后导致了这一场战役的全面溃败。


萨尔浒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之后,京城的粮价突然飞涨,因为老百姓害怕努尔哈赤长驱直入,直接包围京城。在大战之前,明朝为了筹集军费,进行田赋加派,就是全国的农业税除了贵州省,都增加数倍,为期一年。然而萨尔浒大败,导致原本一年的加派持续增加下去,最终导致明末“三饷”的出现,拖垮了明朝的财政。


好了,中国古代战争史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课后作业】

1.材料题


材料一:袁崇焕的青年时代,正值明王朝统治日趋腐朽之际。有感于国家的衰败,袁崇焕自幼好读兵书,学习用兵救国之术。他中进士后授职福建邵武知县,仍对东北边境的战况非常关心,常常同一些曾经卫戍辽东的退役将卒讨论辽境的地理和防御状况,向往有一天自己能投笔从戎。


材料二:天启二年(1622)正月,袁崇焕奉例入京朝觐,御史侯恂慧眼识英雄,荐焕为兵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刚到任所,便深夜单骑出关了解地形,回来后便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时称宁、锦大捷,桂、率教功为多。忠贤因使其党论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崇焕遂乞休。中外方争颂忠贤,崇焕不得已,亦请建祠,终不为所喜。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袁崇焕历史悲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崇焕功过。




2.判断题


1619年春,努尔哈赤率领军队5万人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与明军四路军队约11万人进行决战。


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在作战指挥上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萨尔浒战役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关于萨尔浒之战后,双方政治势力的变化,有如下两种观点,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与明军交战的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




(2)清朝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樱桃15

    老师你以后还会出高中历史吗,好期待

  • 成宽说

    老师,有没有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