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人们哪有不求福的呢?可求福会灵验吗?
求福若是灵验,人间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遭遇灾祸呢?
求福若是不灵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求呢?
现实中常见的现象是:幸福人人想,可并不长久;灾祸无人要,可又往往不期而遇。想要的留不住,不想要的又赶不走。这人生真是不容易理解啊!
是啊,人世间的这些事情,细想起来,还真是让人有些迷惑。
若是能找到将祸转福的方法,那该多好啊!老子能告诉我们这样的妙法吗?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王”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生命这个容器里装什么。
命运的秘密,就是你给生命装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因为因为贪婪求福而招祸,因为愚昧而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生命的觉醒,就是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化解了求福招祸的灾难循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让老子帮我们解开人生中祸福无常的玄机吧!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我来把经文原文诵读一遍】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灾祸啊,幸福依附在它的旁边;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对此给人们带来的迷惑,由来已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老子的这些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呢?
第一:老子揭示了领导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就是:当你自以为聪明,当你用自己有偏见的主观意念去看世界时,当你带着私心与人相处时,当你想利用别人而为自己谋利时,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结果,最终的综合价值都是负数,忙来忙去,自己的人生总账仍然是亏损的。当一个人悟了道,愿意用无我无私无念的方式去做事时,用我们所熟悉的话说,就是不仅全心全意,还能以民心为心,以民意为意,并能处下做众人的公仆时,就获得了一种治国理政、领导管理的最高智慧。在现实中,做领导或者搞管理,最典型和最普遍的错误,就是用自己主观的意念、领导指示代替民心;就是不愿意做人民的公仆,而是喜欢高高在上;更有甚者,利用别人为自己谋私利,还谋求众人的忠诚和追随。如果你是领导者,或者是管理者,愿意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而为众人谋福祉吗?愿意放弃自己的意念,而把民心装在自己的心中吗?
第二:在这一章中,老子揭示了人间福祸的那种扑朔迷离背后隐藏着的玄机。
首先要明白,祸与福的概念,纯粹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物会叫做福或者祸吗?当然没有。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叫做福,有的人又叫做祸。由此看来,福与祸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相,而是我们的主观世界运作的结果。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福和祸的真相以及二者联动的变化规律:当一个人求福避祸时,已经动了自私之心,虽然这是现实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说明心态已经不正常了。若是世间存在的福与祸,你只求福,祸又给谁呢?看来,只要动私心,福祸一定会结伴而来。如果一个人保持那种心灵寂静的状态或者道态——悟道的状态,福来不喜,祸来不怒,也就是说外部的事件不能改变你心灵的寂静状态,福来没有祸相伴随,祸来也不能伤人,如此就可以避免人在祸福那种过山车式的变化中对生命的折磨。你想想,人间福祸都向着灾难方向的转化,不都是因为人的状态在里面捣鬼吗?你看那些因为成功、富有或者得志而忘乎所以的人,不都是在推动着成功、富有与得志向着灾难的方向转化吗?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洞察老子在福祸问题上隐藏的玄机:全是自己的主观之心在捣乱,全是不悟道的俗心在搞鬼。至此,你知道了修道的重要性了吧?修道悟道,不管祸福,都是人生的营养。不修道不悟道,有福难长久,有祸难解脱。
第三:明白了上述的道理,对于圣人的那些智慧,也就容易理解了。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四句很有玄机的话中,方正、棱角、直率和光亮,原来都是因悟道而生的品质,并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说的那种所谓的个性,因此才会不生硬,不伤害人,不放肆,不刺眼。也就是说,老子在这里用的这几个词,已经赋予了它道的内涵,而不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那种含义。你看看现实中那种把方正变成唯我独尊的人,把鲜明立场变成了固执己见的人,把直率变成了根本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把光亮跟自己的自鸣得意和自吹自擂联系在一起的人,有几个讨人喜欢的?有几个结局好的呢?老子在这一章中用了四个“而不”的转折,就是针对俗人的那些毛病所开出的一个药方。
总结起来,在本章中的老子思想,就可以用三个问题来表述:
老子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乱想都是瞎折腾出来的”:关键是,有想法、有能力、有权利的人能不折腾事吗?【忠告】不明道,只按照自己想法折腾的人,就会越折腾越乱。
老子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求福避祸,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也不合道啊。【忠告】福不求来的,是自己的慧心种出来的!祸也并不是自动上门的,都是私心、贪心、贼心给招来的啊!
老子问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老子又讲了个圣人四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为何能做到呢?因为圣人有道,外通大道,内通心道。【忠告】也许你也信奉“方、廉、直、光”这些看起来像是正道的品质,但只有能够同时做到“不割、不刿、不肆、不耀”才是天地大道的境界。
将老子在本章中的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心机一动,灾难开启。
私心一起,自残自毁。
本无祸福,皆是心鬼。
悟道明心,圣人智慧。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福祸相互转化”背后的秘密了,核心就是自我管理!
看起来,老子的道对治国安邦和自我管理是有一套特殊的逻辑的。
请跟我一起走进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看看老子关于治国安邦与自我管理的逻辑原理吧!
各位听众朋友,学习圣贤智慧,升级心灵程序,塑造美好人生。咱们下次再见。
请问老师,普通人或者年轻人怎么把利他和发展自己相结合,毕竟还处在弱势群体中。
问鼎喜玛 回复 @涛涛清竹: 会将您的问题反馈给教授,谢谢。
齐老师,何时更新?
问鼎喜玛 回复 @品味叶子的人: 您好,每周一、三、五更新三集。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说明祸福不是别人给的,都是自找的。
祝齐老师长命百岁
问鼎喜玛 回复 @雷子昂1996: 代教授感谢您的祝福!学好传统文化,升级自己的慧命。
我的感觉,老师能不能往生活上面多延伸!大规模都是文字翻译!
我的两次意外事故也是内心作祟的结果?
老师,如果买了,能听多长时间呢?
问鼎喜玛 回复 @1832996ztgl: 永久收听
感恩齐教授道德经的讲解,让人明白福避祸,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也不合道。福不是求来的,是自己的慧心种出来的,祸也并不是自动上门的,都是私心、贪心、贼心招来的。没有福祸之分,是主观意识的认知。感恩
记得听齐善鸿教授讲道德经每次都达到2000人左右,基本上每月一次,每次四天道德经课程,每次精彩绝伦 (每次学习需要飞机路程,住宿伙食,专程学习,还要缴纳3000元的试听费用给华商书院) 整整四整天,教授全天站立授课,倾心为企业家灵魂之旅,灵魂之美妙不言而喻,现场震撼无法想象。 可惜,四天中只能听到道德经中的一点点知识,虽然教授已经全力尽心尽力,可惜,时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