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 | 第六十章:让“鬼神”失灵

精解 | 第六十章:让“鬼神”失灵

00:00
19:46





现实中的人们,贫穷的时候要奋斗,富裕了又开始瞎折腾,搞来搞去,喜忧参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显然,有谁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人生的变化无常也会生出很多困惑,于是乎,或多或少都有点敬神怕鬼的感觉,可这鬼神又在何处呢?


人们感觉中那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到底是鬼神呢?还是什么别的力量?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王”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生命这个容器里装什么。

命运的秘密,就是你给生命装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因为给自己的生命装进了自以为是的低级能量,渐渐地心中就好像生出了鬼怪。

生命的觉醒,就是将历经千年检验的智慧大道装进自己的生命中,从而让自己心中再也不会闹鬼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看看老子是如何让鬼神现出原形的吧!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我来把经文原文诵读一遍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之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就可以让人民享受道德的恩泽了。

 

在这一章中,老子使用了与上一章相似的一种表述方式,也就是先提出一个总的主题,然后以道为始,演绎了“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两不相伤”,最终“德交归焉”。

 

    本章开始,老子提出了千古流传的一个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用烹小鲜来形容治大国的原则,其比喻可谓巧妙。“治”与“烹”相对,“大国”与“小鲜”相对。实际上,治国就是治人心,但人心又是变化不定的,既很容易被激发,也很容易被挫伤。当然,老子所强调的重点,是警告治国的人,不要总是使用个人的意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个想法就折腾一通,知民心、顺民意,少干预,人们就会自动的形成一种秩序。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的准则与模式。


至于在后面所讲到的鬼神和圣人的问题,实际上是说了两个不同的维度:一个是客观大道和个人意念的问题,相对于大道而言,个人的意念就是鬼念头。对于众多人来说,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个人自我的鬼念头与外部客观大道和规律的连续不断的对抗。悟了道的人,就是消除了自己的鬼念头,与客观大道不再对抗。顺应了大道,既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圣人就是悟了道的人,自然就不会伤害人。当然,没有悟道的人,用无道的思维去理解圣人的思想,就会把圣人的思想教条化或者片面化地肢解了,就会打着圣人的旗号去伤害别人和自己。

 

老子在本章中,阐释了人生中一些很敏感的话题:

 

1、心中有鬼,必然闹鬼。生命如同一间屋子,离开了正道,脱离了本源,会被兽性魔性居住。若是坚守正道,正道在身,正道在心,正道在命,正道即是人的本性。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疑神疑鬼,还知道历史上有个典故,叫疑邻盗斧。所以,平时我们所说的鬼,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心念,众念也不过是个“大鬼”而已。“鬼”不一定是我们讲的人死之后变的,只要是众念所集,都有可能化生出“鬼”来。在平常情况下,鬼都是疑心所生,心念作祟。这些,说的就是人心的三个基本的规律与事实:第一个规律,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的主观所决定的。第二个规律,不同的人心状态,就会有不同的世界。第三个规律,这个世界上的人,心理的状态都是不同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就是人和人之间之所以出现很多麻烦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人,懂得人,体谅人,宽容人等品质之所以显得很珍贵的原因。


2、人大鬼也大,大鬼最可怕。能干的人,往往主观上就很强大。当官当大了的人,官气往往也会很重。老子专门警告治国理政的人,手中握有重权,更要像烹小鲜那样小心翼翼,不要肆意妄为,不要瞎折腾,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混乱。在现实社会中,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人,往往容易主观性比较强,也就是鬼比较大:一是人生经历多的人,二是经验丰富的人,三是知识多的人,四是做事成功比较大的人,五是位高权重的人,六是财大气粗的人,七是个性比较固执的人。这七类人往往主观性比较强,也就是与客观大道的对抗性比较强,也就是心中的鬼比较大。任何组织的领导人,往往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优秀的人,而优秀不是表现出来的,是证明出来的。掌握权力的人要注意的是,领导不能再是表现个人的优秀,而是如何选拔优秀、造就优秀的问题。一个领导人若是总在表现自己的优秀,就说明他还没有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化与升级。


所以,领导要做修道的领头人,要把不断增加和不断膨胀的自我主观性消除,如此才能接近大道。你看,人间这方面的高人,往往就是经验越多,越知道约束自己,越懂得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地位越高,对下面的人越是亲和;越是富有,个人生活越是低调和节俭;别人越是尊敬和赞美,他就越是谦卑和谦虚。这就是一个人战胜自我、让主观接近客观大道的行为。

 

3、人是道化,鬼是人造。皈依了大道,鬼神不伤人人是天地大道之子,生命中就自带着高贵的道性。只有忘记了生命这个道性本质的人,才会去装神弄鬼。     


在现实中,能干的人之所以会自我膨胀,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又会疑神疑鬼,或者求神驱鬼或者相信那些装神弄鬼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并不复杂,也是明摆着的,这就是: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又有几个人是把学道修道作为自己的身份的呢?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与无限的客观真理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呢?有多少人在人生中遇到挫折之后会想着回来反思自己的主观模式、改变或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呢?即使是想到了这一点,又有几个人真正愿意弱化自我,将自己的心智修成空灵的状态来对接客观规律呢?当然,真正的修行者就能够做到。我们现实中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的所谓科学教育模式,把中国文化历史上最悠久的教育模式——修行模式,师徒模式,哲学模式,智慧模式等,没有做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反思和改变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教育模式的特色与优越性所在。

 

学了道德经,我们就知道,人和万物都是大道造化的产物,大道没有造化鬼神,鬼神都是人心造出来的,都是因为人心离开了大道,所以才会疑神疑鬼。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心皈依正道,正道才是人心的居所,正道才是人心的主人。正道就是纯心的利他。忘记了这一点,私念一动,人心就生鬼人,就会变得六神无主,就会神不守舍。若是不知道在此时要皈依大道,不知道要把自己的心领回到大道之家中,反而去求神驱鬼,那就是糊涂了。

 

总结起来,在本章中的老子思想,就可以一个问题来表述:

 

老子说的这个问题就是“以道治天下,就是鬼神之上的功夫”:可现实中的人啊,要么觉得自己很厉害,要么自己不行了再去求鬼神或者圣人,就是不愿意或者不明白要去学道修道悟道,这才是鬼神之上的功夫啊。【忠告】世间再厉害的人,一定是很有信心的向着让自己露出原形的方向和高度前进!那不学道悟道不修行的人啊,去求鬼神也只是自我戏弄的老把戏!惟有早点想明白,皈依大道,好好修行,才能修成神一样的功夫!

 

我们把老子道德经这一章的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人间一切,以道为本。

悟道之要,节制自我。

自我迷失,必生心鬼。

回归道性,莫求鬼神。

主观归道,天人合一。

于道同在,如神在身。

 

从古至今,修道悟道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就在于一旦能够悟道,遵循规律就能够既省力又省心,效果又好。为了这一点,何乐而不为呢?即使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你是弱者,你也可以借助大道的力量,轻松的战胜强者。说到这里,我们又觉得有点儿神奇了是不?


好吧,那就让我们走进老子道德经第61章,看看悟道之后,人的力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各位听众朋友,学习圣贤智慧,升级心灵程序,塑造美好人生。咱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问鼎喜玛
  • 晏桃梅

    感恩齐教授道德经的讲解,终于明白自己鬼大的原因就是个性比较固执,所以要做一个修行者,慢慢修炼自己,慢慢成为一个合道的人。感恩

  • 花火_2fd

    想学习😊道德经,这是主观还是客观

    Tu屠建军 回复 @花火_2fd: 主观,学完之后就能达到主客观融合

  • 圆融徐菁

    大道没有造化鬼神,鬼神都是人心造出来的感恩教授开示!

  • 1378867iagw

    谢谢教授,听每一节课都有是有收获,今年我还要去我们老家的文登圣经山感受下

  • 雨点辉辉

    感恩齐老师

  • 浮翠流丹_iu

    很喜欢齐老师平易近人的讲解,就像面对面的说话一样!

  • 仙仙Make

    老师,新周吉祥!🙏🏻🙏🏻

  • 1361086khtt

    治大国与烹小鲜,事情不同,道理一样。以道治国做事,最大的好处就是结果可以预期,正是这个结果可以预期,百姓就不用害怕鬼神与官吏,安心做事,天下大治

  • 南希珍珍

    知民心、顺民意,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