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的逻辑.05.第4章.可证伪性

科学发现的逻辑.05.第4章.可证伪性

00:00
35:07

《科学发现的逻辑》是一本研究科学哲学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归纳,分界,验证,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等。




内容简介


《科学发现的逻辑》主要讨论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划界和归纳问题。作者论证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科学的方法不是归纳法而是演绎检验法。书中提出的有关科学的性质和方法以及科学知识增长的独创性论点,对科学哲学、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史、自然科学、医学、设计理论、社会科学均有影响。一些著名科学家都认为他的方法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科学发现的逻辑》集中地显现出,波珀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的主张受到了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影响。波珀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问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作者简介


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Sir Karl Raimund Popper,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 。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出生于奥地利,逝于英国伦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FRS),大不列颠学会会员(FBA),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伦敦帝国大学(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员、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 Cambridge)研究员和布拉格大学查尔斯学院(Charles University)研究员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哲学博士。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犹太哲学家。为科学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撰写了许多有关社会学、政治哲学的著作。他的证伪主义、对科学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的批判,使人们对“科学”与“非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波普尔的文风深刻而清澈,他是一位享有盛名又在流行中倍受误解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无穷的探索,最终将苏格拉底“我一无所知”的箴言作为自己思想的墓志铭。他以最有力的方式告诫人们知识的局限性,以警惕理性自负的危险。

作品点评

波普,他自身认为是批判,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波普是对MAX主义的补充,任何事物都是都有他的片面性,就如同波普所说,MAX主义,也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更确切的说是经济驱动能力的一个方面。所以不具备对整个世界的全面概括。同时也是波普所说的,我们认识的片面性。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读书,而读到被作者误导。对于任何东西都需要拥有批判性。后期的人们,很多都是对以前的东西的完善。不管是MAX主义也好,还是西方资本主义也好,都有部分的正确性。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优点。同时需要带有批判性的观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其中唔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被别人引导。个人觉得,读这样的书?人,最好是对生活经历比较丰富的人。边读,边感悟生活。当我们大家什么时候能从自己的手心里使用出这些优点的时候,也就是鲁迅的拿来主义了,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学到了一些东西。


实事求是的说,书本的纸张、装帧和翻译都相当不错,注解尤为详备,而附录部分竟占到全书二分之一左右篇幅。无奈最为我所寄予厚望的译者后记,却写得相当简洁,对波普的证伪理论只一句带过。据译者声称,曾就原著的疑难之处亲自向波普讨教过,想必是得到了真传。倘若译者(或其他专家)能以导读的形式对证伪理论的精义逐章加以简要解说,将此真传在普通读者中加以推广和传播,就再好不过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