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精神园地 | 忙里偷闲!如何耕耘精神的一亩三分地?

12 精神园地 | 忙里偷闲!如何耕耘精神的一亩三分地?

00:00
13:53

【北大学霸:可复制的高效精进训练营】开课啦~

添加VX:xixibear11(直接复制VX),入群立即领取福利。



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你的确定;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抱你的改变。你好,我是陈华伟。

1. 得去西藏,灵魂才能苏醒?

现在似乎有一种观念,很多人觉得,非得跑去西藏,灵魂才能真正苏醒;非得去欧洲旅行,身体才能真正休息。现实的生活总是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然后ta就一下子交出一封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走得太快,「太有效率了」:

灵魂都赶不上我们向财务自由飞奔的脚步了!

我们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忙成救火队长,到底是为了谁?

你的时间和精力,除了为工作、为家人、献给老板、献给路上拥堵的交通,有多少是真正给你自己的?

但是,要寻找出路,是不是意味着非得彻底跟当下的真实的生活决裂?是不是非得放弃工作、放弃培养自己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一辈子穷游在路上,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

如何直面惨淡的现实生活,忙里偷闲,耕耘自己精神的一亩三分地。

2. 精神的一亩三分地

在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刚刚出狱、没有工作、仇恨社会的主人公冉阿让,偶然夜宿一个老主教的家里。老主教收留了他,请他吃饭,和他聊天,在他偷窃了自己的财物后还宽恕他。仅仅一个晚上,几个小时的聊天,老主教就靠自己真实简单的行动和言语,就化解了主人公冉阿让对社会的仇恨,让他从一个无奈的罪犯变成了用一生帮助他人的圣人。在小说里,这名主教的篇幅不多,但是,他的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

精神,也是一片园地。

雨果在书里是这么描述的:

主教总是相当忙的,他得每天接见主教区的秘书,通常是一个司祭神甫,并且几乎每天都得接见他的那些助理主教。他有许多会议要主持,整个宗教图书室要检查,还要诵弥撒经、教理问答、日课经等等;还有许多训示要写,许多讲稿要批示,还要和解教士与地方官之间的争执,还要办教务方面的信件、行政方面的信件,一方是政府,一方是宗教,总有作不完的事。

那些无穷尽的事务和他的日课以及祈祷所余下的时间,他首先用在贫病和痛苦的人身上;在痛苦和贫病的人之后留下的时间,他用在劳动上。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只有一种叫法,他管这叫「种地」。他说:「精神,是一种园地。」

人类思想的大师雨果借老主教的口说出这句话,小能熊更觉得这种精神园地:

1、不是良田万顷,而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不是精神文明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跃进,而是一点点播种、浇水、铲土、施肥、除虫,用手工的方式去劳动;

3、无法利用时间杠杆、大规模复制和扩张,而是自己亲力亲为,每日劳作;

每个人都要耕耘自己精神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去做?或许我们比大主教还忙,忙完工作忙家庭,忙完老板忙孩子,我们总想,「忙完了这段时间以后再来顾及自己的精神需求」。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忙完呢?无论再忙,我们都会找时间喝水、吃饭,不然身体健康就会出问题;同样,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精神灵魂划拨「个人神圣时间」,不然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枯干。

3. 如何创造个人的神圣时间?

什么是神圣时间?

我们的包是别人不能随便翻的。因为私有财产,私密空间是神圣的,不容别人侵犯的。而个人的时间,也和财产一样,是别人不能随意侵犯的。我们留给自己的时间里,用于耕耘自己精神一亩三分地的时间,就是神圣的。如何创造个人的神圣时间呢?我分享三点。

3.1 树立自己的精神围墙,建立自己的小天地

例如,在吵吵闹闹的咖啡馆里,你带上主动降噪耳机,放上你最喜欢的、听了一百遍的音乐专辑,这就给你和外部世界创造了一道围墙,为你的时空画出了一条界限。

除了看不见的移动「围墙」,你还可以在基础设施层面给自己建立看得见的围墙。

例如,在装饰自己的小房间、小天地的时候,我对阳台的空间规划就特别上心。阳台必须宽敞明亮,我特地更换了黑色边框的大窗户,铺上我最喜欢的白色地砖,还专门挑选了一个一人座小沙发,还在窗台下的墙边安装了可折叠的桌板专门用来放咖啡、书和电脑。之所以这么用心,是因为我渴望自己能够在明亮的月光下,灿烂的朝阳前,在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安静的、半封闭的小天地里,悠闲的读自己喜欢的书,自在地胡思乱想。

简单说,我在基础设施层面,就给自己设计了一小块物理空间,让我更好的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耕耘自己的精神世界。当然,人算不如天算,我老婆精神园地的占地面积比我更大,她要自己的一片地方来放她喜欢的花花草草,她要每读书工作一段时间就要蹲在鱼缸前看小鱼游来游去(民间版番茄工作法)。结果,我跟老婆讨价还价的结果,就是阳台一人一半。当然,她的一半,是大得多的「一半」。

“The bedroom”, 1888

类似的做法有很多。对农村小镇上一个租来的不到10平米的小房间,梵高(Vincent Van Gogh)精心装扮,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论是蜗居在北上广,还是有自己的千尺豪宅,我们都需要、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梵高穷到买不起颜料,但是,建设自己小天地,给自己的精神世界设计更好的物理空间这件事,不是钱的问题,也不需要多少钱

所以,不论是看不见的移动围墙,还是家里或工作环境里的看得见的围墙,我们需要给自己创造一片让自己很舒适的小天地,可以自己放松心情、梳理自己的思绪、自己读书思考学习写作。就像小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下用被单支起小帐篷,打着手电,读书讲故事玩玩具,那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小片天地。

3.2 人生要有仪式感

创造神圣时间的第二点,就是创造自己的日常惯例(daily routine),甚至要创造出仪式感(daily rituals)。一句话,

生活不能太粗糙,人生要有仪式感。

关于个人仪式,有一本书叫《每日仪式》(Daily Rituals,只有英文版),其中为大家汇总分析了历史上161位创作者的日常和他们的工作习惯。那些人类历史上的牛人和大师们,他们的日常,和我们普通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上百个大师的共同点,除了都是人之外,还有一点:

他们都有自己的「日常惯例」(routine),而且超越了普通的习惯,达到了「仪式」的层面

这些大师,从事的都是极其需要创造力、认知强度极高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却不是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而是极其规律、雷打不动。普通人的日常,是随心所以,背后是混乱,想干啥就干啥;大师们的日常,是内在秩序,是规律,背后是克制,雷打不动的习惯,形成自己的内在秩序。

日常惯例,如果加上仪式感,就被提升到「每日仪式」的高度。例如,狄更斯的写作活动就是仪式感满满:

每天早9点到下午2点是他雷打不动的写作时间:这个时间是「神圣」的,雷打不动的,任何人不能侵犯。书房门一关,不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佣人,任何人不能因为任何事打扰他;他自己也不论有没有心情、有没有效率,不能做写作之外的任何事情,即使是其他有益的事情也不能做,只能专门用于写作。

其他大师的日常活动也进入了仪式层面。例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每天下午4点准点出门散步、比教堂大钟还准时。康德的作息如此注重规律,以至于人们称他为「柯尼斯堡的时钟」。有一天,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儿》太投入了,康德出门散步迟了,小镇上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的表坏了。

这种对自己轻度OCD(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强迫症,例如必须沿着人行道的盲道走)的做法,我们普通人通常会觉得无聊单调,甚至将其斥之为神经病行为。但是,无聊单调背后,是像日出日落一样的规律,是精神自律带来的终极自由,是个人精神的极大丰富。人类历史上,真正「在人类文明的宇宙中砸出了一个坑」(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乔布斯语)的人,基本上都有极其规律的工作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满满的仪式感。

人生要有仪式感。我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固定仪式:

每天必做番茄,做番茄时听马友友演奏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

每晚睡前必用Kindle夜读,这是每日的「精神排毒」;

凡地铁必刷Anki,对着书摘和作者精神对话,这是我的思想孵化器(idea incubator);

包括以前复习CPA考试的时候,每次到下午4点必去健身房,而且是固定的跑步机,固定的锻炼习惯,每次都是先热身10分钟,然后慢跑30分钟,慢跑执行5分钟为周期的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度间隔训练) 方法,每3分钟跑10的速度,2分钟跑8的速度,一轮轮跑下去。最后拉伸10分钟,洗完澡出来,刚好1小时。这是我的跑步仪式。

现在,我辞职创业做小能熊终生学习学院这个项目,也给公司制定了少而精的实质性制度(如果是走形式,不如没有)。而且,这些制度的执行,非常注重仪式感。例如,每周的1对1喝咖啡制度:

每位员工每周必须和对应合伙人喝1次咖啡;

话题必须是员工主导,见面前自己梳理谈话提纲;

不能谈具体工作,可以谈学习成长职业发展等泛工作话题,和其他任何话题;

每次喝咖啡,公司提供不高于200元的报销;

在制度的具体执行的时候,我在和员工喝咖啡的时候,都是固定时间、固定咖啡馆的固定座位、和固定的中杯美式,还有固定的沟通标准:完全直面事实,完全坦诚,完全透明。

这也是通过仪式感的方式,让制度和系统,变得更有趣,变成我们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所以,第二点经验是:人生要有仪式感,人活着不能太糙了。

3.3 所有人生,都有诗篇

创造个人神圣时间的第三点,是一个感悟。

今年有一部纪录片电影,叫《我的诗篇》,它记录了6个打工者自己写诗的故事。这几个农民工漂泊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忙碌在轰鸣的流水线,但是他们却在很多人认为精神注定贫乏的生活中找到生活中的诗歌。他们成为了民工诗人。

对比之下,我之前和前同事讨论过关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国贸CBD的白领的看法,惊人一致:「物质还不够富足。等足够富足,人们就会自然追求精神了」。但是,在很明显物质已经严重过剩的今天,对物质的追求什么时候才算满足,对精神的追求什么时候才可以真的开始?什么时候才算「够」?

或许,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在此时此地就应该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时间安排中。「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哪里。」如果我们的心就在物质财富里,我们永远没有时间耕耘自己的精神园地。

生活就是艺术本身。所有人生,都有诗篇。除了「在成都街头走一走」(赵雷《成都》),在「安河桥北」(宋冬野《安河桥北》)不停留,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出一些诗意,找到一些大过于我们自身的东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给我们的效率生活增加一些色彩和温度。

我的做法比较简单,就是在平时交通的时候,20分钟走路能到的路程,我就是靠走。走路的时候,我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有的时候,是脑子里装一个想法,有的时候,就是反复听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总之,就是放慢节奏,体会生活。这个过程,非常让人放松。尤其是深夜打车回家,下车后在小区里带着耳机,在深夜里走一走,想一想白天没空想的事情,理一理最近两周的整体情况。或者,就是没事单纯看看头顶的月亮。

我在一部香港电影里看到,有两个男人,一起坐着,音响里放着蔡琴的歌,

是谁……在敲打我窗……

谁也不用说话,就这么一起坐着,听歌就可以。这个仪式,我给满分!

3.4 神圣时间,不需要什么?

谈到个人神圣时间,也有很多人会想到仪式非常复杂的冥想打坐,觉得非得沐浴更衣焚香抚琴之后才能让心思静下来,甚至有老板要花费很多万元去深山老林里和和尚尼姑一起生活,吃斋饭念佛经,听说,有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人生真谛。

但是,或许,个人的神圣时间不需要豪华版的仪式,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仪式感,不是走形式,奢侈糜烂,繁文缛节,即使打着追求内心的名号,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涂脂抹粉。服务个人精神世界的仪式感,必须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耕耘精神的一亩三分地,不是必须和现实的自己决裂,不是逃避真实的自己,逃避自己的责任,期望通过从生活中「离家出走」来重启人生。

或许,人生的重启键,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是:

世界那么大,而我就在这么大的世界中,认真生活着呢。

4. 复盘

4.1 今日复盘

最后,我再给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每个人都需要耕耘自己精神的一亩三分地,方法很简单,创造你自己的神圣时间。

你可以给自己创造一片小天地,可以给自己平常的生活创造仪式感,然后,所有人生,都有诗篇。

世界那么大,而我就在这么大的世界中,认真生活着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