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1:许结 | 为什么汉赋能成为汉代文学巅峰

汉赋1:许结 | 为什么汉赋能成为汉代文学巅峰

00:00
21:48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京大学的许结,下面我要同大家谈谈汉赋。


诗歌、词,这些我们都相对熟悉,赋呢,尤其是汉赋,我们接触得比较少,上学学的也不多。其实,作为一种文体,赋被给予很高的评价,怎么说呢?下面我会有阐释。


赋是由“楚辞”演进而来的文体,她有非常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极为“中国特色”的文类,是一个西方社会没有可与之相应的独特文体形式。今天这一讲,赋的巅峰——汉赋。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发展过程中一段辉煌的记忆,在文体史上,是赋这种文体创作的巅峰。


清朝有个学者叫焦循,他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一代有一代之胜”。什么意思呢?举例说:“汉之赋周秦所无,故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四百年作者。……魏晋以后之赋则汉赋之余气游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这本书里也作出这样的总结:“凡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胜: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简而言之,每一代都有一个文体占据了时代主流,并且远胜于同时代的其他文学题材。比如唐诗宋词元曲,那么在汉代,文学体裁的巅峰就是汉赋。汉赋文体的独特性有两大显著特征:


第一,是“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意思就是汉赋体式包罗万象,气象恢宏,意蕴深厚。


第二,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就是说,由于赋有很强的“物类”意识。这里的物类意识用我们小学写文章常用的一个词儿,就是状物描写。


西晋的大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说:“赋体物而浏亮”。“体物”是指铺陈事物,抒写情志;浏亮是指行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爽利。就是说,汉赋能凸显物象的壮观瑰丽,以夸张的描绘手法见长。


那么,赋到底是什么呢?


我说,我们首先要阅读汉赋,再问“汉赋是什么”?我曾以古人的三句论赋语回答这个问题,能够充分地说明赋的特色和风格。


第一句,是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评司马相如赋说的,他说:赋啊“多识博物,有可观采”。意思是,广征博采,厚积薄发。


第二句,是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意思是什么呢?就说赋它具有胸襟开阔,气象雄伟的特征。


第三句,是《北史·魏收传》记载,魏收这个人自诩能作赋,认为只有能写赋的人是大才子。原话是:“会须能作赋,始成大才士。


上面这三句话里讲了三个关键词: “博物”、“包容”与“才学”。这三个在汉赋创作中的呈现,是其他文体比不上的。也就是说,汉赋里能充分展现各种各样物事的风貌,它的文字大开大合,气象万千,拥有无与伦比的气质;再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大才学的人才能写得出来赋。


我们看汉赋中的作品,其中大量的,都是描写游猎、藉田、朝会、祭祀等一系列的典礼,彰显的都是“天子礼仪”,可以说,汉赋描绘的都是当时的“中国形象”,也只有这种文体,适合描绘这种大场面。所以后来,赋体一直都为历代文人所青睐,经久不衰。


那么,汉赋这种汉代的“脸书”,为什么能成为经世不衰而历久弥新的独立“文体”,并形成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上一个专门的学问呢?这就要看它的发生渊源。


早期目录学著述中,《汉书·艺文志》里面专门有一栏叫“诗赋略”,也就是关于诗歌的目录,里面录入了“屈原赋”“荀卿赋”“陆贾赋”“杂赋”等。这里就牵涉到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赋体它不是汉代独有的,而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国,再到秦、汉一步步发展而来,创作面很广,所以“汉赋”其实是一个广义的创作概念。


比如国学大师刘师培解释“三家赋”说:“屈平以下二十家,均缘情托兴之作也,体兼比兴,情为里而物为表。陆贾以下二十一家,均骋辞之作也,聚事征材,旨诡而辞肆。荀卿以下二十五家,均指物类情之作,侔色揣声,品物毕图,舍文而从质。”这里屈平是指屈原,陆贾是汉代的思想家,荀卿就是战国的荀子。这里的“托兴”“骋辞”“类情”指代的是三家赋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来,赋早已有之。


而从文学的雅与俗两大传统来看,汉赋也有“雅”与“俗”的区分,汉代文人写的“京殿游猎”大赋就是雅赋。在上个世纪出土的汉简《神乌赋》,就是典型的俗赋。这是汉赋内涵丰富的一面。


好,以上是汉赋的第一个问题:它是一个广义的创作概念。


那么,另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探讨汉赋的渊源,应当以“骋辞大赋”为中心去探讨和溯源。骋辞大赋,就是以遣词行文的特征为汉赋命的名字。


为什么要从骋辞大赋入手谈起源呢?因为在汉赋各类创作中,只有那些体物述志的“骋辞大赋” 被奉为“一代文学之胜”。比如,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羽猎》《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为代表的宏篇构制。追寻这些经典名篇,是更有历史与学术的价值的。


搞清这两个问题之后,汉赋的产生路径我们才能搞清楚。那么汉赋从那里开始产生的呢?概括地说,汉代这种以骋辞大篇为主要构成的汉赋,它有两条生成的路径:


第一条生成路径,是由“南”往“北”。这里的南北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由战国时代僻处南方的楚地,演变转移到作为汉帝国政权中心的北方。因为这种时代变迁和地理变迁,汉赋的风格也发生了不同变化。一方面从汉初到西汉盛世的赋家,创作多受“楚赋”影响,例如《史记》记述贾谊居长沙“为赋以吊屈原”,以及“为赋以自广”;《汉书》记载淮南王刘安入朝,汉武帝“使为《离骚传》”,都说明汉代赋作与楚人文词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就是辞赋在汉代的传播是由南人入北后才成就他的新体。比如汉初的赋家陆贾和朱建,陆贾是由北楚跟着刘邦入长安,他开辟了新赋体。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汉室陆贾,首案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辩之富矣”。直接说明了陆贾对赋体的创新。


虽然陆贾的赋现在已经失传了,但他的赋作在汉代是首创,也就是第一个。我们现代都有俗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陆贾就是汉代在赋体创新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被历史铭记了。另一个人物朱建,也是北楚人,刘邦赐他“平原君”的名号,之后他迁徙到长安。他也算是汉初的著名赋家。


而大家最熟悉的,作为“赋圣”的司马相如,也是由蜀入秦到长安,最后成就他的辞赋创作伟业。这些都能看出“由南往北”的路径。


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认为,楚赋“向汉赋演变过渡的出发点”在楚王族“东迁”以后。而江淮一带流传的辞赋文学,“是由附从于汉高祖的北楚出生的陆贾、朱建等,将一种与中原歌谣形式相混的变形了的北楚系辞赋带入长安宫廷”。于是,汉赋新体就流行起来了。


汉赋的另一条生成路径,是由“区域”入“中央”,这个生成路径造成了两个影响:第一,它直接促成了赋家,也就是写赋写得很好的人,在汉朝逐渐崛起,依靠这些赋,他们成为了大汉帝国的宫廷言语侍从;第二个影响就是,宫廷的“献赋”成为中国第一代署名文士的专职,光耀一时,同时衣被后来,就是对后来也有很大的益处。


我们先看一则历史记载,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关司马相如创作《子虚赋》后又作“天子游猎赋”的记述。这个故事说的是,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极为欣赏,后来经过宫廷养狗的官员杨得意的推荐,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的召见。这个典故后来被人代指怀才不遇,文人都习惯用遇不上狗官杨得意说事儿。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写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凌云”指的是司马相如献上的《大人赋》之后,武帝读后“飘飘凌云”。王勃这句话指的就是自己没能够遇上推荐自己的人。


回到刚才所说的,司马相如受到武帝召见,却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王的事,他要为皇帝上奏新的创作——“天子游猎赋”,也就是《上林赋》,主旨是“明天子之义”,就是阐明天子的责任意义。这里面肯定有吹捧汉武帝的成分,因为司马相如将这篇赋上奏后,武帝大为高兴,让他做了身边的郎官。


通过这一则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司马相如被后人称为“赋圣”,不仅在于他对赋体创作具有草创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汉大赋的崛起正反映了当时由藩国的区域文学,向宫廷统一文学的变化路径。为什么说汉赋是从司马相如开始,才从地方文化变成国家主流文化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司马相如写《子虚赋》是在诸侯国梁孝王菟园所写,而他之前也曾在朝廷任职,是“武骑常侍”,什么职位呢?是近侍护卫之一,其实跟皇帝已经很近了。但因为汉景帝不喜欢辞赋,所以他才辞去宫廷的职务到了梁国。后来他又被召入宫廷,是因为汉武帝建立了一种宫廷制度,也就是建立起宫廷言语侍从队伍。对此,《汉书·严助传》有明确的记载。而近代学者钱穆《秦汉史》又列举《严助传》中所提到的严助、朱买臣、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等人,说这些人都是武帝朝第一代言语侍从,都善于写辞赋,都是文学之士。他们都是由藩国汇入宫廷。


或者说,汉大赋形成期的赋家都是内宫或称“中宫”,即天子的宾客,他们干什呢?专门献赋,靠这个吃饭。就从这时候开始,汉赋作者真正从区域进入中央,并且有制度保障。


第二点是,司马相如创作的“天子游猎赋”的本事。让他从一大堆人里脱颖而出,成了了赋圣。怎么说呢?我们看“天子游猎赋”。在这里面,他首次虚构了三个人物,分别是“子虚”“乌有”与“亡是公”。这里效仿先秦诸子,尤其是庄子寓言虚构人物的方法。


所谓“子虚”,指虚无其人;“乌有”指没有其人;“亡是公”,“亡”通无,意思也是虚无其人。后世只要说虚无的人与事,都习惯地称“子虚”“乌有”。而在赋中,“子虚”代表楚国的使臣,夸耀的是楚国的云梦之泽;“乌有”代表齐国的使臣,夸耀的是齐国所处的东海之滨;两者皆是藩国(区域)的代表。而“无是公”却代表天子的使者,夸耀的是天子“上林苑”的气派。赋中写的上林之水是相当的雄奇瑰丽,比如“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在司马相如的笔下,写山石,写草木,写鸟兽,写人物,写宫室,写游猎,写歌舞,写宴会,写制度,可谓无所不包,这些却都是真实的存在。


宋朝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司马相如赋中的“上林”是“该四海而言之”,说明赋中,通过虚构人物展现的实际上是存在的,只不过不是写具体的某一样事物,某一个风景,它写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君临四海的帝国气象。正因为这个缘故,这篇赋中“无是公”的出现,“子虚”“乌有”的臣服,正与当时文化大一统的形势、汉武帝本人的政治胸襟,都完全吻合。这也是宫廷天子文化压倒藩国诸侯文化的一个反应,是与汉武帝朝“抗匈”和“削藩”政治紧密相关的。


虽然司马相如的赋作最终设想还是“曲终奏雅”,目的是讽谏君王,要勤政恤民,但作为辞赋的鉴赏者的汉武帝,却往往忽略最后的讽刺意味,而是沉醉于司马相如对帝国盛况的描写之中。这显然是故意闭目塞听。


撇开上面的讽刺意味不谈,上林赋很明显是赋体由“区域”进入“中央”的文本书写的典型例证。


好的,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这一讲的内容。我今天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了在我国汉代十分流行的一种文体,,也就是今人常说的汉赋。汉赋是有独特性的,具体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第二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之后我们研究了汉赋的起源,搞清了两个问题:第一,汉赋是个广义的概念,第二,追寻汉赋要从名篇巨制谈起。


接着我们梳理了两条汉赋生成的路径:由南到北,由区域到中央,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谈到了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还有我们现在常说的子虚乌有这样的成语都是出自汉赋的表述。


好的,以上就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下一讲,我们要一起探究一下汉赋这种文体的分类和审美,更进一步去感受她的美丽和恢弘。


谢谢你的收听,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感悟,欢迎你在课程留言区和我互动,我是许结,我们下一讲再见,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郭天意Thomas

    大家评论大作品就是不一样。

  • 李李源

    内容很精采,听了好几遍才听懂

  • 仙境兔灵

    老师的讲解还是蛮有专业性的~哈哈~好好学习学习~

  • 亮子二哥

    没听懂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啦👍

  • 初果罗

    子虚乌有,原来如此。老师讲的生动,语气有趣,看着文本听,是种享受!

  • 小家碧玉516

    理论是好理论,只是播讲的不是普通话很多听不清楚,唉😔

  • 风起欲雨之

    老师,之前听人讲汉赋,大多是词句华丽,而内容空洞。

  • amtfyam

    不看文本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