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三乘共许:一切法如实通达

85. 三乘共许:一切法如实通达

00:00
16:49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接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后就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是和前面的色一起合成五蕴。所以,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也可以说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所以法月本里面就是多了一句:“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应该说,前面的“照见五蕴皆空”是总说,现在是分说。

关于五蕴的介绍,我们前面已经说得非常多了,特别是在42讲中,讲到了具体的定义,所以,我们就不再重复了,如果有忘记的朋友,可以回头重新学习。


就是补充性地说明几点:

比如其中的受蕴,是指肉体的感受和精神的知觉的感受,像我们的种种烦恼的和合,也是受众。所以,烦恼也是不异空,也即是空,当下明了,离幻即觉。


而关于行蕴,说法比较多一点,我们也可以作个了解。

我们以前也说过,所谓“行蕴,行就是迁流、变化、造作的意思,具有造作、迁流性质的各种法所类聚者就叫行蕴。”


佛教中将一切有为法,就是分类成我们这里所说的五蕴这样五大类,行蕴就是其中的第四类,是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的诸法所类聚者。像俱舍宗,把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总起来分成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和十四种不相应法,总共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实际上,换句话说,就是全部五蕴中,除去色蕴、受蕴、想蕴、识蕴这四蕴,其它的一切诸行都可以统摄在行蕴中间。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讲“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那就不单单是行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四蕴也都可以称为行蕴了,所以像俱舍宗是极力反对这个说法的,普光大师的《俱舍论记卷一》就这样解释,色、受、想、识这四蕴虽然也是属于造作迁流,但是,因为它们所涵摄的行的性质比较少,所以,合适的做法就是对他们另外安立假名,也就是另外叫色蕴、受蕴、想蕴、识蕴,而行蕴呢,涵摄行的性质比较多,所以,就用“行”这个字来加以冠名。


还有一种说法,把这个行蕴,专门说成是六识相应的“思”对应的造作迁流,比如说像眼根触生的思、耳触生的思,还有鼻、舌、身、意等诸种触所生的思。这个是经部和大乘佛教的说法,这样讲起来,范围就非常宽广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我们以前在42讲的时候讲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的各种法所类聚者就叫行蕴”,这个话是不会错的,就是以造作和迁流为特点。


而这些受想行识诸蕴,到底是如何的“亦复如是”?其实,就是讲空有不二,只要我们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搞清楚了,举一反三,对于受想行识诸蕴的特性,也就很清楚的。


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通过前面的几次分享,实际上都已经知道了,讲起来,还就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无非一个是总说,一个是分说。


“五蕴皆空”在我们的佛法理念之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从最初的原始经典《阿含经》一直到后来的大乘圣典,包括密教典籍,都要讲五蕴皆空。我们这一讲,就来学习几个经文段落,这可能会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是《杂阿含经》开首第一篇,讲的就是五蕴皆空。这里说到这是要达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样的解脱境界,而要达到如此的自证境界,要有正观,所谓的正观,就是要能够“观无常。苦、空、非我”,“无常、苦、空、非我”这几个概念,我们其实都已经讲过了。大家仔细体会,就会意识到这里虽然是在用这几个名相概括“空”义,但是实际上,这个“空”里包蕴着假有、幻有,比如,“无常”就是一种显现的假有的特质,“非我”也是要有“我”才能加以否定而言“非我”,所以,这个空,是“空之又空、空之不空”的空,是空有不二的真空。


经文中说“心解脱”,强调的是心灵的境界,因此“正观者,则生厌离”的厌离,并非身体的远离这世间,这一点,在后面也解释得非常清楚,所谓厌离,它所能够带来的结果,就是“喜贪尽”,也就是贪爱的清净,因此,这“厌离”,不是通过常规的字面理解的悲观厌世,而是指“出离”,出离的意思,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对生死轮回之苦的超越,苦是心境之烦恼,而不是一种形态上的逃避。


最后一句:“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是讲什么呢?是说你这样的正观五蕴无常,也要同样地观五蕴是苦的、五蕴是空的、五蕴是非我的。


另外的经典,还有比如专门对此加以论述的《五蕴皆空经》,是记录佛薄伽梵在鹿野苑为五位比丘说法,也是最初期的演法记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佛的教言中,已经提到了我和我所都是空,而且,取消了能所对待--“观此五取蕴。知无有我及以我所。如是观已。即知世间。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这一语尤其宝贵,这里讲的就是直下承当,当相即空,即事而真,幻化之五蕴当体就是空性,而不是空和有两个东西之间的转换或者逻辑推理演变,这里其实己经有体空的意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圣佛祖从一开始,就是在跟众生讲解最直接、真了义的宇宙真理,只不过,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珍贵的要点。

而到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则对真空圣义的关键要点更加直白地加以清晰明了:


“五蕴性本空 三世皆如是

一念生信解 即见诸佛性”

这是出自《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或者如密典,比如《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卷上》,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大圣佛祖的圣通自在,然后,他为王舍城里的居家菩萨摩诃萨,一位豪姓长者子摧过咎讲法,讲的就是“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圣法,是要悲愍众生,而且,要把握去除贪嗔痴等无明烦恼的关要,就是如实通达一切法。那么什么叫一切法如实通达呢?经中说:“善男子,一切法者。谓蕴处界。云何通达五蕴。应观五蕴如幻远离、空性无所缘。寂静不生不灭。作如是通达。亦不见通达者。亦无所见无知无思。亦无分别及所分别。一切分别寂灭通达。名为菩萨摩诃萨正行不舍有情。”这里讲的就是对五蕴的理解要取消能所对待,达到真如性空的清净观,这就是通达一切法。


这样从原始经典,再到大乘经典,再到密乘经典,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确实在原始佛教时期,并不是没有大乘和密乘的教法,而是那时候,小显、大隐、密秘,而小、大、密之间,彼此并没有任何的根本性的不同,其实是一味的,只不过,从小到大到密,是越来越突显强调了宇宙的真义。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好成功1982

    ! ... . . . . . . .. . .. .

  • 意境映相

    从原始经典,再到大乘经典,再到密乘经典,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确实在原始佛教时期,并不是没有大乘和密乘的教法,而是那时候,小显、大隐、密秘,而小、大、密之间,彼此并没有任何的根本性的不同,其实是一味的,只不过,从小到大到密,是越来越突显强调了宇宙的真义。

  • 大雅美术馆虔心

    “观此五取蕴。知无有我及以我所。如是观已。即知世间。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这一语尤其宝贵,这里讲的就是直下承当,当相即空,即事而真,幻化之五蕴当体就是空性,而不是空和有两个东西之间的转换或者逻辑推理演变,这里其实己经有体空的意味。

  • 音舒

    这一讲开示经文“色想行識,亦复如是。"长老摘了部分小乘大乘密乘关于说“空"的经典,这些经典如果我们没有长老的开示,理解完全会出偏差。感恩大导师的开示,真的非常重要。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在原始佛教时期,并不是没有大乘和密乘的教法,而是那时候,小显、大隐、密秘,而小、大、密之间,彼此并没有任何的根本性的不同,其实是一味的,只不过,从小到大到密,是越来越突显强调了宇宙的真义。

  • 如是000000

    离幻即觉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那么什么叫一切法如实通达呢?经中说:“善男子,一切法者。谓蕴处界。云何通达五蕴。应观五蕴如幻远离、空性无所缘。寂静不生不灭。作如是通达。亦不见通达者。亦无所见无知无思。亦无分别及所分别。一切分别寂灭通达。名为菩萨摩诃萨正行不舍有情。”

    郭留堂 回复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道德经

  • 大祥天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