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仇鹿鸣 | 为什么会出现五胡十六国的碎片化局面?

4.9 仇鹿鸣 | 为什么会出现五胡十六国的碎片化局面?

00:00
11:39

大变局粉丝群 

凡是已购本节目的朋友,添加小助手微信(jpgxsfxzs),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历史大变局微信群,有机会获得一系列福利。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姜鹏历史沙龙”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遨游上下五千年。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与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我是复旦大学历史系仇鹿鸣,由我为大家主讲魏晋大变局。


上一讲我们讲了八王之乱的爆发与西晋政权的瓦解。那么在八王之乱中被引入中原的那些胡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追溯到更早的东汉。在大家一般的印象中,西汉的武功无疑是要强过东汉的,卫青、霍去病这些率领大军度过沙漠,出击匈奴的名将都出现在西汉一朝。东汉尽管曾有过“窦宪燕然勒功”的业绩,但窦宪只是一名外戚,谈不上是名将。不过稍显奇怪的是,汉武帝时,尽管名将辈出,也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并没有真正使匈奴屈服。东汉尽管武功不如西汉,但匈奴对于东汉的威胁要小很多,边境也更加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自从西汉中期匈奴分裂之后,便趋于衰弱。南匈奴更是经常地臣服于汉朝。在此过程中,他们慢慢移动到边塞附近,一方面替汉朝守边,减轻了汉朝的边防压力和开支,而作为交换,汉朝为他们提供粮食、物资等方面的补给。因此东汉一朝,匈奴不再成为主要的外患。同时,定居于边塞附近的胡族,慢慢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例如我们上一讲提到过的前赵的建立者匈奴人刘渊,他早年曾经随崔游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喜欢读《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史书说他《史记》、《汉书》,诸子百家,什么书都读过,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刘渊对汉文化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这点应当没有疑问。


变化不仅发生在北方的边境,在西北的关中地区也是如此。西北的羌乱是东汉一代持续最久的边患,长安作为西汉的首都,原本是最富饶的地区,受此影响也日渐衰败。后来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后,下令把武都[①]的氐人迁徙到关中,想利用这些少数民族来抵抗蜀汉,当时人是认为这是“弱寇强国”的妙计。结果到了西晋初年,关中地区也分布着大量的羌人和氐人。东汉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下,越过长城,在辽西、幽州、并州、关陇一带和汉族杂居,固然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民族迁徙自然形成的结果,但日益复杂的民族关系也蕴含着危机。西晋初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②]的起兵,声势浩大,持续了多年才被西晋军队勉强镇压,便是一个强烈的警示。当时人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曾经有一个大臣叫做江统,撰写了《徙戎论》,主张趁着西晋国力尚强,要把这些少数民族重新迁到塞外安置,以免后患。之后五胡入华的局面,确实证明了江统建议的预见性,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西晋政府接受了江统的建议,把这些定居于内地的少数民族强制迁徙到塞外,就能避免危机了吗?恐怕结果是更快地引发动乱,激起这些少数民族的反抗。


如果说之前的八王之乱只是西晋政权内部的争夺,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类似的事情,但是五胡的卷入不但扩大了内战的范围,使内战变得更加残酷,更关键的是战争引发的民族流动与迁徙,彻底改变了中国北方的人口构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


无可否认,连年的战争造成的生产凋敝、粮食匮乏,使得生存竞争变得异常残酷而激烈,在此过程中,胡人和汉人、乃至于胡人与胡人之间的民族冲突,甚至互相屠杀,比比皆是。民族矛盾尖锐,成为十六国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此背景下,为了驾驭对立的双方,十六国政权中的不少,都采取了“胡汉双元”的统治方式。所谓胡汉双元统治,是指对胡人与汉人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加以管理,设置不同的机构,分而治之。以十六国最早的政权——匈奴人建立的前赵为例,“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③]”,这是统治汉人的方式。至于他们辖下的胡族部落,则设置“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④]”,这种统治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胡、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减少矛盾与冲突,但本质上仍是战乱时的权宜之计——把胡汉分割开来,而不是融合胡汉。


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大都在此之前有过长期在边塞附近生活的经历,对于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较为熟悉。因此,尽管五胡政权建立在武力征服的基础上,但很快便能仿照中原王朝的样子,建立起一套官僚制度。但这一走向汉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引发胡族政权内部的矛盾。例如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的儿子石弘,文质彬彬,爱好汉文化,但他继位之后,很快就被石勒的侄子、战功赫赫的大将石虎所废黜。十六国各政权皇位继承的过程中,代表政权汉文化的一面,但又相对文弱的继承人,被强悍的、统领胡族部落的将领推翻的事例相当常见。而这每一次政变与对抗,都会引发新的胡汉冲突,这也是十六国政权短促而亡的重要原因。


这些迹象表明,当时不但存在着胡族与汉族之间的冲突,在胡族政权内部也有,着汉化与胡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普遍存在于十六国的各个政权中。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在五胡之中,实力较强的匈奴、羯族、氐族、鲜卑慕容部,都有争霸中原的实力和野心,成为十六国历史的主角。总体而言,内迁较早、汉化较深、离洛阳较近的民族,首先建立霸权;内迁较晚、汉化较浅、离洛阳较远的民族,又依次建立霸权。


在这十六七个走马灯式交替的政权中,最为大家熟悉的是苻坚建立的前秦。前秦统一北方之后,苻坚又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亲自率领九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征,但在淝水被东晋军队所击败。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据说苻坚当时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皆似人形,我们熟悉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便源出于此。淝水战败之后,前秦的政权也宣告瓦解。但在十六国的君主中,苻坚是相当特别的一位,他具有融合胡汉,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雄心,他早年排除了氐族贵族的干扰,重用汉族大臣王猛,励精图治,先后灭亡了前燕、前凉、代国,夺取了巴蜀,甚至派遣吕光远征西域,逐步统一了北方。他灭亡前燕之后,仍然信任前燕的王族慕容暐、慕容垂,较之于之前十六国的各个政权都是以本族人作为统治的核心,苻坚的用人与施政无疑具有超越民族本位的宏大气象。他甚至不顾大臣的劝谏,把氐人的子弟分散到全国各地,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集中在都城附近,拱卫政权。可惜的是,在当时民族对立的局面中,苻坚无疑是一位过于“超前”的统治者,他之前种种的“将混六合以一家”,融合胡汉的举措,最终却导致了前秦在淝水之战之后迅速瓦解,之前受到苻坚信任的慕容垂等人,纷纷借机起兵,北方再次陷入到分裂与混战的局面之中。


苻坚的失败意味着在五胡入华的大变局中,无论是分隔胡汉还是融合胡汉,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十六国时期的中国北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碎片化的分裂局面,这与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胡汉矛盾有着密切地关系,民族分布格局的改变及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也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重要因素。当然从更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秦汉以来已成为一个经济、文化上的整体,在政治上不可能被长期地分割,十六国中几个较为强大的政权,无不以统一北方为目标。互相冲突的背后又蕴有融合,乃至再次走向统一的可能,只是不可否认,在这一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艰难乃至于残酷的一面,这或许是传统意义上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黑暗时代的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讲了五胡入华之后导致的北方民族构成的改变,激化了胡人与汉人、胡人与胡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这一剧烈动荡的时代中,建立在军事征服基础上的十六国政权,无论是分割胡汉、还是融合胡汉,都无法真正克服矛盾,导致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碎片化分裂的局面。下一讲我们将要讲一下南方东晋南朝的情况。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今天我们讲了五胡入华和北方呈现碎片化分裂的原因:胡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不同的胡族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短期无法轻易弥合。今天的民族团结来之不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们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起来统一给大家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推送哦~~


[①]在今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中游一带。

[②]秃发树机能是当时秃发鲜卑族的首领。

[③]载于《晋书·刘聪载记》。

[④]载于《晋书·刘聪载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1506966

    断句影响听的效果

  • 1365758sjnc

    老师讲得很透彻哇~

  • 13568736zfk

    苻坚也是一代英才,可惜了

  • 老陶_ui

    您是机器人嘛……太难受了……直接生成人机都听着比您舒服……

  • 风起欲雨之

    第一个阶段胡人本位,也就是胡人欺负汉人。第二个阶段,胡人政权意识到问题,开始尝试融合胡汉,但是由于步骤没走对,没有取得成功并且造成了前秦的灭亡。第三阶段,是混一胡汉的成功阶段,最后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一个混一胡汉的二元帝国,实现了胡人和汉人的融合。使得北方再次稳固地统一,建立了统治北方长达150年的北魏王朝。

  • 金中_Vulture

    老师讲的好

  • 毛毛牛bj

    这段历史说明,胡汉融合不容易,在力量对比相当的时候,基本不可能,无论是何种方式,分隔,还是混合。只有在一方力量明显占优势时,才可能出现稳定的大一统局面。

  • 桌游熊

    请问能否放上每个专题的推荐书目?

  • 陈一硕_qj

    仇老师,如果您说窦宪是外戚的话,卫青、霍去病也是外戚哦,请注意。

    1507486yuqq 回复 @青衣子平: 窦宪北灭匈奴和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出发点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窦宪主要是为了立下军功回朝好独揽朝政,东汉的衰落也是从窦宪这些外戚掌权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