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的第十九篇《玉机真脏论》,什么叫“玉机”?就是刻写在玉版上的重要机密;什么是“真藏”?就是“真脏脉”。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篇主要是讲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玉机”,一个是“真藏”。
大家还记得吧?前面有一篇叫《玉版论要》,也是刻在玉版上的要领,这里又是《玉机真藏》,都是表示太重要、太珍贵了。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么重要,非要刻在玉版上珍藏在内府呢?黄帝在听了岐伯关于四时五脏脉法之后,有一段非常生动的描写: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黄帝惊异的站起来,再次恭敬作礼说:您讲得太好了!我懂得了脉诊的根本要领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考察面部五色和脉象的变化,揣测度量它们的异常与正常,道理只在于一个:“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句话在《素问》中的《玉版论要篇》也出现过,但本篇的论述更为详细。
神要运转——按照天地四时运动规律运转,不能逆转、不能乱转、不能停止,如果神“回”了,就是逆转或者停止不运转,就会失去生机,这是极其重要的,接近天机,十分微妙,要把这些道理刻在玉板上,珍藏在内府,每天早晨拿出来诵读,所以取名为《玉机》。
请大家再一次记住这句话:“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这句话黄帝在听了岐伯说的四时五脏脉法之后领悟到的,是“脉之大要”、“天下至数”。那么岐伯究竟说了什么能使黄帝如此感动、如此钦佩,以至于“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
岐伯说的是四时五脏脉法,简单地说就是春脉、夏脉、秋脉、冬脉,春夏秋冬分别对应的肝心肺肾,所以就是肝脉、心脉、肺脉、肾脉,再加上脾脉,就是四时五脏脉,对四时脉的每一种脉岐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
什么意思?“春脉如弦”就是说春天的脉也就是肝脉要象琴弦一样,要长长的、直直的、滑滑的,要软弱而饱满;“夏脉如钩”夏天的脉也就是心脉要象钩一样,来的时候充实而旺盛,去的时候轻松而细微;“秋脉如浮”秋天的脉也就是肺脉象浮在水面上,轻虚的,来的时候很急速,去的时候好像树叶飘落;“冬脉如营”冬天的脉也就是肾脉像军队的营垒,沉静,但内藏有生动的力量。四时的每一种脉都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否则就是有病了。
四时四脏之脉讲完之后,又讲了脾脏的脉象,脾脉像土,“孤脏以灌四傍”,脾脉属土位居于中央,是孤脏,有灌溉滋养四周脏腑的功能。什么是“孤脏”?是不是孤单、孤立的脏器的意思?我认为不是,因为这里岐伯的意思不是脾脏是没有配属时间,不主管四季中的某一季,而是指它位居中土,在四季中和与肝、心、肺、肾一起“主时”,所以这个“孤”是“独尊”、地位最尊大的意思。因为五行之中土独为尊,在四季称王。古时候的帝王就常称“孤”。脾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脾的平脉是看不见的,而其病脉的表现可以体察到。
怎么体察、把握四时五脏之脉?关键就在于一个“神”字,所以才说“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当然这种“神转”的功夫是需要长期的临床实践的。我的父亲母亲临床已经70年了,现在每一次给病人把脉还是凝神静气、全神贯注,不敢大意。我认识一位老中医,他的左手长年戴个手套,从不用左手干粗话,只用来给人把脉。为了就是不失去神机。
接下来,岐伯说了一大段五脏病气怎样传变的话,五脏病气的传变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疾病一般是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传变的,比如风邪,“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邪是引起各种疾病的祸首被称为百病之长,如果风邪气侵客人体后,会使人毫毛竖直,皮肤毛孔紧闭而出现发热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邪深入停留在肺,就会咳嗽、呼吸急促。再不及时治疗,病邪从肺(金)传变转行到肝(木),会出现胁肋疼痛、呕吐等症状,进一步病邪从肝传变转行到脾(土),会出现黄疸、腹中发热、心情烦躁、小便发黄的症状,进一步病邪从脾传变转行到肾(水),会出现小腹郁热疼痛、小便色白混浊的症状。
最后岐伯重点讲了“真脏脉”,什么是真脏脉?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没有真气、真气败露的脉象。如果出现真脏脉,人就会死亡。什么叫没有真气?就是没有胃气了。为什么胃气这么重要?
“歧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五脏的真脏脉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正常的肝脉应该是 “春脉如弦”,一旦肝的真脏脉到来时,脉象内外劲急,如同按压琴弦一样端直而长,过于紧急,就像循摸着刀刃一样锋利,加上面色发青发白,没有润泽,就要死亡了。
正常的心脉应该是“夏脉如钩”,一旦心的真脏脉到来时,这个钩就变得坚实搏手,感觉到有点刺到手了,如同循摸着薏苡子——苡米一样圆小坚硬,加上面色红黑无光泽,毫毛焦枯,就要死亡了。
正常的肺脉应该是“秋脉如浮”,一旦肺的真脏脉到来时,盛大虚浮,如同用羽毛抚摸人的皮肤一样轻虚软弱,加上面色白红无光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了。
正常的肾脉应该是“冬脉如营”,一旦肾的真脏脉到来时,搏击手指断绝欲停,如同用手指弹击石头一样坚实,加上面色黑黄无光泽,毫毛焦枯,就要死亡了。正常的脾脉应该是像大地上的水缓缓的浇灌四方,一旦脾的真脏脉到来时,软弱无力忽快忽慢,加上面色黄青无光泽,毫毛焦枯,就要死亡了。五脏的真脏脉一旦出现,说明就是死症无法救治。
黄帝问道:为什么见到真脏脉就是死症呢?
岐伯回答说:真脏脉就是没有胃气的脉象。五脏的精气都禀赋于胃中水谷精微来滋养,胃是五脏的根本。五脏之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经寸口位置,必须要依赖胃气的推动,才能到达手太阴经寸口位置,五脏之气在各自所主导的时辰,以不同脉象和胃气一起到达手太阴经寸口位置。如果邪气亢盛,精气衰弱,导致发病严重耗伤胃气,胃气虚衰不能和五脏之气一起到达手太阴经寸口上,所以只能单独见到没有胃气的真脏脉,所以说,单独见到真脏脉时说明邪气太盛脏气受损,所以就会死亡。黄帝说:讲得好。
这一篇讲的内容还有很多,但主要就是讲了正常的四时五脏脉象和不正常的真脏脉象的情况。
谢谢大家!
祖父“左手把脉”,不干粗活,保持把脉的“手感”,大医精诚,十分感动!听张老师讲经,幸甚幸甚!
对于想学内经的人来说,讲得不够细。
听友206122528 回复 @不远复001: 这几节课很多原文都没讲到,可以自己对着译文阅读
老师春脉只有在春天才有此特征吗?还是一年四季春脉都如弦呢?谢谢🙏
白鲤儿 回复 @清泉流过: 指的是自然正常的脉象在春天会稍微有点弦
老师讲的好对于我这种对内经一无所知的人,听着大有收获
五行五脏,天人合一
怎么知道有没有胃气呢?
老师讲的,皇帝问,起搏答,请问这个起搏是哪两个字?
莱国北鱼 回复 @董家骨科姜作为: 你真逗,是岐伯。有文稿。
弦 钩 浮 营 还不是特别懂啊? 困顿中
黄疸,心情烦躁,小便发黄不是肝病的症状吗?这里老师说是脾病的症状,不太理解啊,老师能解惑一下吗?
张其成 回复 @易道谦: 【黄疸理论从脾走向肝胆是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迷失】https://mr.baidu.com/1rs18sp?f=cp
讲的不细,有点失望
2uzvzp756k0suar7w1bv 回复 @NJTXZ: 太失望了,可能他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