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严宗到净土宗:由复杂到简易

由华严宗到净土宗:由复杂到简易

00:00
11:06

课程金句 

194集 由华严宗到净土宗:由复杂到简易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在讲佛教的华严宗。华严宗用分类的方法,把组成宇宙的大水分成各种波浪,也就是把世界的各种相状,一一分别开来,比如它分成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等。每一种相都可以细加论述,但是它们都是互相缘起,互相生发,互相包涵,终究又融成了一体。于是,任何一体都能够代表分体和全体,而且任何全体也能代表任何一个分体和一体。


华严宗的佛法主旨:宇宙一体,万事相融 

大家理解了吗?它把宇宙变成了大海,大海里边翻了不同的波浪,它为了把世界讲得更清楚,它把波浪的各种相状做了分析,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等。但是它认为这个相就像波浪共同用水一样,相是不一样的,但是水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所以它们之间是互相缘起,互相生发,互相包涵的,最后融成一体。


用同样的思维,华严宗又在分析相之外,又分析了各种门,提出过“十玄门”这个概念。这十个门也是互相相通的,也是像前面讲的一样,十就是一,一就是十。局部和整体全部联通,一切整体都可以深入局部,一切局部都可以深入整体,不可分割。


华严宗的这种论述,从宏观上回到了大乘佛教的一个根本问题,我前面已经讲过了,一个修行者为什么在自我解脱之后,还要引渡众生?


华严宗的回答是,天地宇宙本为一体,万事万物圆融贯通。任何失漏,任何错误,都可以因为复杂的线索而影响整体。任何进步,任何补益,也会通过复杂的管道而滋养全局。大家理解吗?就任何失漏,任何错误,都会通过复杂的线索影响整体;任何进步,任何补益,也会通过曲折的管道而滋养全局。


基于这么一个思想,任何一个觉悟者怎么可能不去救助和帮助别人呢?如果不去救助和帮助,你怎么称得上真正的觉悟者呢?因此,佛教也就把一艘艘孤单飘逸的小舟变成了负载众生的“大乘”,大乘佛教的大乘的“乘”就这么解释,把独门独户的洁身自好变成了人人期盼的醒事大雄。


因为世界本为一体,局部和整体是连在一起,这是华严宗的一个非常强烈也非常明白的思维,解答了引渡众生的问题。接下来触及到一个更为根本的佛法了,既然宇宙一体,万物相融,那就更应该放弃“我执”,进入“无我”的世界。


宇宙一体,万物相融,你要这个小小的“我”坚守着干什么呢?在华严宗看来,既然宇宙一体,万物相融,那么世界各种事物的怪相,都和“我”有关,甚至就是“我”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或近或远,或亲或疏罢了。如果能够耐心地梳理层层因缘,寻找追溯,必定能够发现世界很多自己不喜欢的负面形态,也与自己脱不了干系。这个无限的叠加,无尽的组接的“我”,还是我吗?当然不是。“我”的自性,只能是空。


华严宗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它认为世界既然是一体的,局部和整体是不可分的。你在生活当中很多不喜欢的负面现象,你仔细的想一想,其实和你都有关,和自己脱不了干系,好事、坏事都和你有关,甚至你最讨厌的事情其实层层追溯也和你有关。这么一个无限叠加,无尽组接的“我”,还是“我”吗?显然不是了。你自己也感到难过,一切负面现象和“我”真有关,那是“我”吗?不是我。所以,“我”的自性,只能是空。


由此可见,佛教里边的“无我”,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公而忘私,而是道尽了一切宇宙的真相。不是经过道德来克制自我,“我”,本来就不存在。你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上的任何各种各样的东西,长线短线都和你有关,就像我们现在讲,通过就六层关系或者七层关系能够找到世界上任何人,也就是说世界上各种负面的东西都和你也有关,既然如此,你承受得了吗?


其实这个“我”,不是自私意义上的真的“我”了,“我”是空,这个“空”也是海阔天空的“空”,什么都包容的“空”。所以,“无我”,在佛教意义上不是道德上的公而忘私,而是宇宙的真相。你用不着用道德来控制自我,因为,“我”本来是不存在的。

净土宗:以简易的理念吸引下层民众 

我前面介绍天台宗的时候,曾经赞扬它的圆融,我就讲到它怎么把空、有、中三个东西圆融在一起,能够让一般的修行者都能够慢慢进入,这是讲天台宗。但是整体上,华严宗更是圆融无碍,因为它的气魄更大,它历久不衰,和这个优点有关。因为气势压人,让人感到一种宏伟的诗意。华严宗的缺点是由优点引起的,由于过于圆融,它吸取其他宗派的内容过多,过杂;这样的话,气魄很大,但是自身的主体慢慢地看不到了,和其他东西打在一起了。又由于它和皇家关系比较密切,打上了某一种政治的印痕。所以,华严宗有一种高谈阔论的贵族气息。


说到这儿,我顺便要提一下,华严宗,它有贵族气息,正好和华严宗的贵族气息不同的,另外有一个佛教的宗派叫净土宗,干净的净,土地的土。这个却以最简易的方式,吸引着广大的下层民众。


净土宗,只要求人们坚持地向往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净土世界”,观想几尊慈悲的佛像,专心地诵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进入佛门,走向人间净土了。这个很重要,就是要念;净土宗还认为,你不能安静地修,必须念出声音来,只有念出声音来,就能得到佛力的帮助,由外部力量来帮助你了,听到声音了。


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是唐代的善导,他传教地是长安的光明寺,后来是风靡各地,因为它简便,它没有那么复杂。用一种最简易的方式,来引发一种最干净的心愿,去追求一种最激进的目标,由简致简,由净致净,这就是净土宗的一种非常大的优点。


这条路子,因为方便易行,最容易帮助那些失学少文、生计艰难、走投无路的贫困百姓能够燃起生活的希望,社会效果很好。心中只要观想几个慈悲的佛像,然后不断地念阿弥陀佛,你就可能进入净土,这个思维确实对于普通民众,对于没有文化的那些信徒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它的社会效果就和其他宗派不太一样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简易在宗教领域也往往是一种自我拯救,这是净土宗。我讲了这几个宗派之后,已经完成了对禅宗产生前和禅宗产生过程当中的一些中国的一些宗派的介绍,现在就可以真正地来面对禅宗了。好,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动动月亮

    每次看到弥勒佛像,总是不理解佛像的“笑”,心中不停地问:佛教中的“无我”,真的不是控制自我吗?秋雨老师讲完华严宗的宗教思维后,大体能理解佛像的“笑”了,佛教的“无我”不是道德上的公而忘私,而是宇宙真相,佛像之所以能笑容可掬,是因为佛悟通一切,无需隐忍。再谈谈今天的课对我的启示:生活当中,我害怕面对许多事,这些事不但发生,而且和我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但那个“我”不是全部的真实的我,所以,不必“我执”,佛教的大智慧教会我,从善良出发,不断向前看向前走。

    星月_ub 回复 @动动月亮: vvvcczxzhgccb

  • Leisy018

    一早起来,听了此课,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天地宇宙本为一体,万事万物圆融贯通。”用现代系统思维来说,这是一个大系统,互相连接,互相包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样的话,你所有“自己不喜欢的负面心态”,其实就和“我”有关,是“我”的解读,“我” 的“识”。如果看破了这一切,真正接受了“我”之“空性”,那还会有“负面”之“分”吗? 所谓的修行,我的理解,就是不断地清理自己,清理自己的内部世界,不是“道德约束”,“克制”,而是真的就不产生“评价”,不产生“负面”,就是平和,喜乐。好长的路哈! 现在,才真正可以说,You are the world. 你就是世界! 再次感恩老师,感恩喜玛拉雅!

  • 林圣野

    余老师对华严宗持点的论述让人眼睛大亮。宇宙一体,万物交融相通,小我荡然无存,任何个体生命只是宇宙大生命之一细胞,是大海之一谪。因此执着于小我显得十分可怜甚至荒唐。此处让我想起了康德名言: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也让我更加佩服尼采说的:人类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须是大海才能接受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 tienir

    我买了好几个大师课,听来比去还是余先生堪称大师

    清描淡写_9v 回复 @tienir: 除了余先生,您认为还有谁是大师?!

  • _慧德_

    余老师对净土宗的介绍最简略,前面甚至用“粗糙”来形容。其实净土法门除了大家熟知的用音声念佛(持名念佛)外,还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这些都和华严境界相通。就算看起来最粗浅的持名念佛,都蕴含禅的深意,用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代替妄想杂念,以一念抵万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本性自现。当然,净土法门因为入手易,受众面广,老太太信众多,不免给社会大众留下形式化的迷信印象。

    流浪的树叶 回复 @_慧德_: 可以!

  • 花_蜜

    读过一点点文学史,也读了老师的《中国文脉》,所以听中国文脉没有问题。读过《论语》《老子》,所以君子之道、小人的论述,课程也大致能听懂。可是现在的佛学课程是真的听不太懂了,佛学对我来说成了玄学。是我一个人听不懂吗?其他听友也都真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吗?

    妮可NICOLE 回复 @花_蜜: 慢慢来,慢慢悟。它改变的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所以很难,我也不懂,但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会有质的飞跃

  • 华Liu

    净土宗以极简的理念认为:心中观想慈悲的佛像,口中出声地念阿弥陀佛,就可能进入净土,进入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净土世界”。

  • 琴声依旧70

    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在教义上各有特色,但都那么迷人。以“我”与世界的联结为基点,不论是“有我”还是“无我”都充满了一种诗意。佛不仅给人的思想和人生产生影响,更在意识形态给人给人生一种启示,或思维或研究。这也是它的迷人之处。迷人,是的。文化就是这么迷人,让我们走进一种诗意,流连其中。谢谢老师!

  • 三木之印

    以前听过很多所谓专家的课,大都是哗众取宠。听了于老师的课,用一句话来形容,听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听友245633360

    余老师您好!我听了您的课已三年,不管是听您那一方面的课,对我来说是一生一世的精神安慰,每天夜里三四点睲来必听两小时,你真的是当今世上少有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