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为知识点提炼,收听音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传统的理财方式,因为门槛低、风险低、期限灵活且购买方便,因此是很多人理财的首选,也是公认的最安全的理财产品。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当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警惕飞单的假理财产品
所谓“飞单”,就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
2017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伙同他人,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30亿人民币,对投资人构成重大危害,是有史以来第一大“飞单”案。
这种假的银行理财产品,失去了银行严格风险控制的保护,对于购买产品的客户而言,投入的资金很容易打水漂。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到“假理财”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小概率事件却有可能有大损失,属于低频高损的风险,需要重点防范和管理。
二、四步锦囊帮你避开“假理财”
①确定购买时一定要查编码
理财产品在销售之前,按照规定必须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
在确定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建议大家一定要登录中国理财网,输入你将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名称和代码,查询一下其真实性。明确它是否是一个真实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否是你所在的这家银行的在售产品。
②汇款时注意汇入账户
确认你的资金是否是进入银行、基金公司或者信托公司的账户。如果是不知名的小公司或者个人,就要提高警惕了。
③关注年化收益率
目前市场上银行版本类理财的收益年化在3%左右,不保本的在5%左右。如果超出平均水平太多就得擦亮眼睛了。比如上面说的民生的假理财事件,承诺的收益保本保息年化8.4%。但凡天上掉馅饼,地上一定有陷阱。
④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做财富管理这么久,我发现很多客户有不看合同直接签字的不良习惯。其实,买任何的理财产品都要仔细研究要签的购买合同,了解产品的运作模式,是否保本,以及募集资金的具体投向。如果涉及的金额比较大,还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比如说律师和理财师。
三、银行的真理财就万无一失吗?
曾经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是安全的代名词,有银行做背书和隐形担保,无论你买的产品是否存在风险,银行都会给你兜底。所以即便我们签的不是保本保息的产品,到期都会还本付息。
但是上半年,五部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放,以及9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都预示着闭着眼睛买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两个文件表明:只要银行能举证理财产品在研发销售过程中无过失,那么,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风险需要由客户承担。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投资者都觉得银行的理财产品跟储蓄差不多,就是利息高一点而已。为了业绩,银行的很多工作人员也会有意无意地混淆两种概念。
在未来,银行会严格区分储蓄和理财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存款不能当理财卖,理财更不能当存款卖。而且以后银行的理财产品需要在一个指定的区域销售,而不是像存款一样,在柜台办理,并且购买银行理财要录音、录像。销售银行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持证上岗。
银行理财不再刚性兑付,采用净值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净值型理财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跟以往理财产品在投资、运作等模式上,基本上相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固定收益,产品净值变动决定着投资者收益的多少或者亏损。
也就是说,银行日常会定期公布产品的净值,在你赎回的时候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值多少钱,就会按多少钱赎回。如果市值低于最初的购买价,那就表示你买的这个理财产品亏了。
净值产品也将会成为未来资管产品的主要类型。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无法改变大势,只能顺应潮流,提前适应。学会划分自己的钱,“安全”的钱,可以考虑银行储蓄;“投资”的钱,可以考虑银行理财。
四、本课小结
银行理财作为很多人投资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购买时首先要用四步骤避开飞单的假理财产品。
其次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银行理财再也不是保本保息的绝对安全理财产品,和其他类型的投资品一样,需要我们谨慎挑选。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对钱的渴望,加油,又是努力向钱进的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