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半夏微信号【damoxzs】,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这一讲,我们继续聊聊儒家观念对中医的影响。
一、重「礼」观念对中医的影响
儒家重「礼」,重视国家治理之中的社会秩序和功能分工。
尤其对君臣范畴,是儒家很关注的,提出了「君君,臣臣」的理念。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其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对儒家的评价为:「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也借助这种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以君主、相傅、将军等官职,来类比、匹配各脏腑的功能特征。
这个我们在《黄帝内经-医家的不传之秘》那一讲讲过,诵读内容也有它,我们不妨再复习一下。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后面还有一句叮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后面还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告诫。
《黄帝内经》通过政府职能分工,形象地描述了脏腑功能,并且对脏腑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
比如,「心者,君主之官」,君主在古代,地位至高无上,可知心在五脏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而「肺者,相傅之官」,这里的「相」指的是宰相,「傅」指的是帝皇或太子的老师,宰相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宰相负责实际行政任务,是古代中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相权的范围是很广的。
为什么肺是相傅之官?
前面我们也讲过,神是统御气的,气是统御五脏六腑,以及形体官窍的。
现在心是君主之官,主神明,它是通过气来统御全身的。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了让政通令行,谁来管「气」就很重要了。
那么气是谁管的呢?肺!
肺的功能是主一身之气,所以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心君统五脏、御六腑,协调、治理全身功能。
「相傅」的职位该是这么定的。
好了,有了帝皇,有了宰相,怎么能没有将军呢?
哪个脏腑能担任这个职位呢?肝!
为什么是肝?我们看看《黄帝内经》对肝的描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说它是将军,至少有两方面供我们参考:第一是肝藏魂,魂的功能就是主谋虑,第二是肝为刚脏,像将军一样的勇武。
你看,各级官员的官职,就是按照它们的脏腑功能跟性格特点定下来的。
还有,中医对火,有君火和相火的划分。
《黄帝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君火指的是心的正常阳气。「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以有「君火以明」之言。
相火,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大概可以这样理解:非君即相,可以包括肺火、三焦火、肝火、肾火等;狭义的相火指的是肝肾火,它们的功用以温煦人体、促进人体气化为主。
君火在上,「主明则下安」,以明为用。
相火在下,尤其是肝肾火,一般都强调它们要「守位」,为什么呢?因为「火曰炎上」,只有火的位置在下,在这个位置上守持得住,才能自下而上,温煦五脏六腑,以促进人体气化,充分发挥它的功用,所以说「相火以位」。
这里真正执行的是相火。
君火的明,有时体现在它的无为而治。
注解《黄帝内经》的王冰就把「君火以明」改为「君火以名」,也就是把明亮的「明」改成了名分的「名」,认为君火虽有君主之名,但实际上该是元神主事,无为而治,而实权该在在「位」的相火。
所以李东垣认为「少阴为火,君主无为,不行其令,相火代之。」
这种君臣分工,对中医制方原则也产生影响,形成了君、臣、佐、使的制方原则。
君臣佐使理论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其上有:「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最早是用于中药分类的。
至于里面记载的药,从功效到有毒、无毒,都在不断地丰富,或者在作出修正。
一般认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在唐代由王冰补充进《黄帝内经》的,所以时间上,该比《神农本草经》迟点。《素问·至真要大论》里面有这样的描述:「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在制方中突出重点和相互关系的协调,讨论的不是《神农本草经》里面的上中下三品,而是方剂配伍了。大意是在方剂配伍之中,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治疗主病和主证,或治疗主要的兼病或兼症的药物,与臣药相应和的就是使药。
李东垣说:「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二、仁、孝观念对中医的影响
「仁」是儒家「德」的核心与基础,也可以说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结晶,它的总观点是「爱人,行善,慎独。」
而医学被称为「仁术」,是儒家观念在医学的投射,中医学的价值取向,以及医疗服务的历史渊源,决定了中医「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最高境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近代名医冉雪峰也说:「医先品德而后学问。」仁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的重要价值取向。
医学中如何显示出仁?
仁者「爱人」,所以对人该体贴、关心、怜悯、帮助。
古代大医,其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把「仁」作为行医的前提和出发点。唐代的孙思邈首先提出以「仁爱救人」的医德基本原则。他在《大医精诚》中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就是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
还记得董奉的「杏林春暖」的故事吗?
对医生来讲,医术就成为他们实现仁爱的渠道。所以,医生这个职业,在古人看来,是几生修来,因为客观上,他们所从事的,正是在积德行善的事。
另外,孔子认为「仁者寿」,又因为仁者多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所以,成为仁者,或者寻找达到静方法,就成为养生提倡的内容。
下来我们谈谈孝。
儒家最讲究什么?「百善孝为先」。孝首先是对前辈,尤其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和瞻养。
汉代就以「举孝廉」作为取士的手段之一,尤其是经过南宋理学思想的进一步强化,它几乎成为一种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孝的思想,不仅渗透进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它还要求行医者要有兼爱天下人的思想,而它的逻辑就是医者首先要做到孝:一个不能爱自己父母的行医者,又怎么会去爱天下人呢?
古代不少医生之所以走上从医这条路,是出于对父母的孝,历史上出于对父母的孝心而从医者多多。
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刘完素,在他25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得了重病,因找不到好医生,使得他母亲的病渐重而亡。这使刘完素感慨万千,恨自己不懂医学而痛失母命,于是立志学医。
李东垣二十岁时,母亲就患病卧床不起,经很多医生的手杂乱治疗而死,李杲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
朱丹溪30岁出头的时候,他母亲得过脾胃病,经常腹痛,当时请过很多医生来看,都没治好。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自学中医,自己处方抓药,竟然治好了母亲的病。当然,真正使他从医决心的是他的老师许谦,这或许是出于一种敬,但未尝没有孝心在里面。
孝的观念,也形成中医学的一些学术导向。比如儒家认为「孝」是继承、遵守祖先的遗志和事业。这种孝与敬也导致历代的中医研究,对前人的医学学说带着敬意的继承,所以大量的中医著作是修编、整理、汇集,注释经典文献研究较多,但理论创新的书却不算太多。
三、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和思想,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中庸之道来体会。
什么是「中庸」?
「中庸」最早由孔子提出,作为儒家的立身处世原则,对中国人的影响异常久远、深刻而广泛。
我们复习一下,《中庸》里面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们看看,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儒家的这种「中庸」思想,对中医认知生命和疾病的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
唐之后,儒家认为:从舜尧到孔子有一道得传,就是「中」与「和」。中与和既是方法也是境界。中医理论关于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法、养生的论述,多有以中和为关键。
对于中和思想,我们在《第36集 中和思维-中和之气才能化育万物》那一讲讲过,现在我们不妨将它的内容简要复习一下。
在中医学里,「中」常以「平」的面貌出现。「中」就是中间状态,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亢不衰。
《黄帝内经》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表达的就是人体的中和状态,也就是健康状态。
「平」在儒家经典里也多次出现,如《尚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是论述王道之平。
《礼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个平是与天下治理的目标联系起来。
我们再回想一下:中医在构筑自己理论体系的时候,是如何作出设定的?
首先,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人由什么气组成呢?人得天地中和之气。
那么,按逻辑,万物只能得天地之偏气,而且各偏各的。进一步,用各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石类、贝壳类的药物来治疗人体,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人有病,就是因为气偏了。所以,中医用药物治疗人体的疾病,逻辑上就是以偏纠偏,以万物各得的偏气,来纠正人当下的偏气。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平」就是调「中」法则;「平」和「衡」是相联系的。对于「衡」,儒家经典也有论述,如《礼记·曲礼下》谓:「大夫衡视」,讲的是平视。《荀子·礼论》谓:「衡诚悬矣」,系指秤杆。可见,衡有平衡和权衡之义。
好,我们再看看,诊断疾病是怎么设定的。有病,就是「失中」,这就是医家所说的:「偏阴偏阳之谓疾。」
判断人体「中」的得或失,就是诊断,所以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更具体一点,就是面色、舌象、脉象等诊断的具体内容都事先设定中值。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中值比较,不符合中值,就是有病,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什么病。
我们看看,阴阳是讲平衡的,五行之间的关系也是讲平衡的,气机升降讲平衡,脏腑功能也讲平衡。
所以,所谓疾病,就是失去平衡。
治疗,就是帮助他们恢复平衡。
养生,就是保有中和平衡状态。
通过这两讲,我们可以知道,儒家思想对中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规律,以及如何做一个好医生,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学习中医不应忽视儒家经典。医者,除了明了医事,上懂天文,下懂地理,还该参考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所说的:「若不读五经,不知仁义之道。」因为,这是医家「中通人事」的体现。
(本集完)
医先品德而后学问。以仁爱为主。
中庸之道👍
不读五经,不知仁义之道。
以平为期,平衡是相联系的。
中与和既是方法也是境界。
要是能时不时讲个治病的方子就好了
正安答摩 回复 @冯栖梧: 后面的课程有的是方子哦~
这个就是大道啊!不同的境界造就不同的医者,能成医者是几辈子修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