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与衰微

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与衰微

00:00
11:07

一周优秀学员


恭喜以上同学,获得一周【优秀学员】称号,请微信添加并联系课程小助手xmlyfm2018,领取余老师亲自准备的签名书。

课程金句


173集 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与衰微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佛教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特殊魅力。我上次讲到第四个,他们有个强大的僧侣团队、弘法团队,这个团队它其实是佛理的一种生命化的普及典范。让大家一看他们的形象,一看他们的服装,一看他们的举止,就知道佛理的基本概念,使得很多不识字的信徒也能了解佛教的一些基本理念。他们的僧侣团队的集体的形象,实际上是佛教理念的一个民间化、普及化的一个传播的强大的动力。


这些佛教团队,他们严格地遵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不诈显神奇、不掠夺、不威胁他人等等戒律,而且正常的话,应该是保持节俭、勤劳的集体生活,集中精力修行。这些“不”,现在的佛教的团队当中,当然有好多都没有能够做到,但是整体上他们的要求还是这样。这样的话,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慢慢地感觉到了,他们所欢迎的理由,也就是某种意义上也是佛教受欢迎的理由,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


这是佛教高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的第四个特殊魅力,这是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下的特殊的魅力。第一个魅力是对人生的集中思考,第二个是对思考的一种明快的结论,第三个是一个明确的戒律,第四个是强大的弘法团队。这几个原因使得佛教在强大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高浓度的大家庭当中,不仅立足了,而且快速的普及。


从余姚到乡村中国:佛教的惊人生命力

佛教在中国惊人的生命力,我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加以证明。我的家乡是浙江余姚,余姚出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样一些天下公认的大儒,儒家的儒。奇怪的是,到我出生的年月,方圆几十里,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更没有人了解他们提出过一些什么主张,哪怕是片言只语。我的家乡是如此,别的地方更是这样,出过很多儒家学者的地方,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主张,甚至于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件事情我长大以后反复地在想,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文化的梦再高深、再宏大,和我们的山河大地的文化程序基本脱节,山河大地很快把你们都遗忘了,把你抹平了。你们说传承,但是传承没看到,那最终最终意义又是何在?是你们想象中的在传承,其实没有。


我记得就在我的家乡,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的家乡,兵荒马乱,盗匪横行,唯一和文明有关的痕迹,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吃素念经的女家长,她们吃素,她们念经,天天在做积德以行善的事情。她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字,却能够熟练地念诵《波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妇女还能够背得下《金刚经》。她们作为一家之长,有力地带动了全家的心理走向。大家知道,一个家长,一个母亲,她在家里的行为走向对全家的心理走向起的作用太大了。结果,小庙的黄墙佛殿、木鱼声、晨钟暮鼓,成了这些贫寒村落的精神寄托所在。我相信,这些村落之所以没有被战争被盗匪所肢解,这些村落之所以没有被邪恶所席卷,对于那支由文盲妇女组成的念佛的队伍有关,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长大以后曾经和一些前辈和同辈聊天,发现他们家乡大体上也是如此,就中华文化腹地的毛细血管和肌肤之间都有佛教的踪影。这些踪影比其他文化要活跃得多,也有效得多。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这是我切身的体验。最大的学问,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成为空的。


你说有小学在念书,那小学的这些课文、这些声音,其实也一点不能完全的接受这些大学者的思维,一点不能接受,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曾经写过文章在《文化苦旅》里边,讲到我们的小学,那是几个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年轻人自己办起来的小学,和一个佛庙之间的对峙,这是乡村文化的一个萌芽,我就在这两种文化对峙当中,一点一点领悟,一点一点成长。


晚明以后佛教走向衰微的两个原因

遗憾的是就在我成长这个阶段,佛教本身已经走向了衰微,晚明以后,东南一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的横行,佛教就成了求福的手段,而且出现了很多直接应对功利目标的经文和门派。这种势头从清代到近代,越演越烈。佛教本来是为了引渡终生放弃贪欲来超越的,但是很多地方反了过来,拜佛目的是为了贪欲,向佛求的一个个都是欲望方面的目标。看起来是一片香火,但是这个香火往往是由欲焰来点燃,这是很普及的一面。另外一面,也有一些佛教大师不断在钻研经文,但是这个经文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罗嗦,越来越繁琐。这两个极端,一个是民间佛教的功利化,和学者佛教的深奥化,这两种极端构成了佛教的颓势。


我自己对佛教前途产生喜悦倒是在台湾的星云大师和证严法师那儿,获得了印证,我觉得让我非常高兴。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几十年来致力于让佛教走向现实人间、走向世界各地的宏大事业,成果卓著,他已经拥有数百万固定的信众,在世界上又有两百多个道场,我曾经多次在那儿居住,看到了大批具有现代国际教育背景的年轻的僧侣,笑容澄澈无碍,善待一切生命。这一点让我觉得实在是感觉到了佛教本来的含义。好,今天先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华Liu

    可爱的星云大师,也像我们敬仰的秋雨老师一样可爱。更加可爱的是他俩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让文化走向简约,让理念变得单纯,让思维非常清晰,让思想透彻透明,让逻辑更加严谨,让大爱皈依大善,……。

    余秋雨 回复 @动动月亮: 请问你的微信名叫什么呢?我让我们的小助手再联系一下你~

  • Leisy018

    对于老师所讲的 “那只有文盲妇女组成的念佛队伍”,我深有感触。我的婆婆也算是文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可是对于经文,却也是了然于心,并影响其日常起居。可是从她身上所传递出来的安定,平和,让全家有安全感!真是印证了“有力地带动全家的心理走向”。听了老师的课,忽然发现,老师的语言表达功力,老师用了我们可以理解的话语,讲出了我们心中的所想,引发我们的思考,这其实是这课程的额外收获。🙏

  • 动动月亮

    最初的佛教至易至简,因而能快速打中人们的生活体验,再由佛教的僧侣团队、弘法团队,把佛教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个需要的人。秋雨老师的切身体会告诉我,再高深再宏达的文化梦,脱离了山河大地的文化程序,最终还是被遗忘。秋雨老师是当代一位集大成者,请老师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您的文化理念和知识,讲给我们听,请您相信,我们会努力学习,而且会告诉我们的孩子,文化不仅仅是古诗古词,还有那些藏在山水之间的一个个最能打动人心的美丽故事。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回复 @动动月亮: 你说的对✓

  • 小蝶暮暮

    在知道星云大师和余老师是好朋友之前,对大师不了解甚至是误解,现在,对大师和他的佛光山充满好奇,这是怎样一个普度众生的佛,这是怎样一个弘扬佛法的地方?这一对好朋友,一己之力影响身边的人,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南晞小窝

    ”结果,小庙的黄墙佛殿、木鱼声、晨钟幕鼓,成了这些贫寒村落的精神寄托所在“。余秋雨先生善于用文字,特别是词汇,营造一种视觉场景,特别是细腻的大场景,让人从文字中看见画面。特别还有他的开场白”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还有他在讲老子出关时”白发、青牛,黄衣服,布口袋,一下子进入灰色的尘土里面,很快什么也看不见了...全都喜消融在一体了“,画面深刻。这种写作技巧值得学习。

  • 飞翔的小鸟_pu

    佛教已经被职业化,成了谋生的手段,看看周围神叨叨的教徒,不敢苟同。拜佛成了要佛祖施予财富,官级和孩子的好前程,已经不是纯粹的一种信仰,一份修行。

    路过的远古猎人 回复 @飞翔的小鸟_pu: 法还是那个法,变的是人,正如禅宗六祖惠能所云:“法本一宗,人有南北”,坚持自己的正见很重要。

  • 槐荫满庭

    儒家讲修齐治平,佛家讲修行,道家讲清静无为,各有千秋,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比如治国能用佛吗?三种文化,并行不悖,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 1345953nvze

    佛教文化象慈母,关爱众生,儒家文化象严父,教化世人

  • 13951902lxx

    我觉得秋雨先生说黄宗羲顾炎武不切实际什么的,不够准确,他们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民众记不记得他们不能成为他们的做法正不正确的决定性证据。毕竟针对人心的改革也有,针对制度的改革也有,或许他们的改革民众不一定会记得,但是一样重要。比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上来自百科)

  • 空岛冰河

    夫子讲那一方面,那方面的优点他都能挖掘的淋漓尽致,让人裹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