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

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

00:00
10:37

课程金句

第175集 佛教最简明的精神支点与核心思维——《心经》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佛教。我讲到我和星云大师有非常密切的交往,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后来到印度释迦牟尼走过的很多地方一一去参拜,他出生的地方现在在尼泊尔,这个地方叫兰毗,我也在那儿待了很长时间。在考察佛教的最早的形迹的时候,我发现世界上很多很多文明的故地,确实都陷入在战乱和恐怖之中。


佛教经典中的经典——《心经》

我到佛教圣地去朝拜的时候,我其实是从地狱一步一步地去对比天堂。因为我看到的当时的世界,那么多的对立,那么多的争夺,那么多的仇恨,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战乱,所有的冲突的对手都举着手指,指着对方的鼻子,滔滔怒斥,其实他们的毛病大同小异。就在这样恐怖主义的整体气氛当中,我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印度的菩提伽耶,找到了那棵菩提树,不错,那就是佛陀释迦牟尼最早开悟的地方,经过很多佛教学者的考证,地点准确无误,但是时隔两千多年,当然已经不是那棵树了。据考证那是原来的那棵树的种子到了斯里兰卡,后来这个种子的种子又来到了这个菩提伽耶,他原来打坐那个地方。


我坐在那很长时间,世界各地赶来的僧侣有几十名,和我一起坐着。我一直在想,他在山洞苦修了很多年,最后终于来到了菩提树下,他到底在想什么?他开悟在这儿开悟的,他开悟的到底是哪一些观念、哪一些想法?这个是我认真的需要寻找的一个最简明的精神支点。我一直想寻找一个佛教的最简明的精神支点在哪里?我坐在菩提树下,想啊想啊想,想那次开悟的那个点,就是我要找的精神支点。所以我在想,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文本,找了很多很多时间以后,读了很多很多经文以后,最早集中在《心经》,大家都知道的《心经》。


《心经》是大乘佛教里边最简明的范本,也是《般若经》里边的一个概要,我认为这里边既然是概要,里边的好多词汇、很多概念、很多哲理,需要我一点一点地去深入,我就把《心经》作为我的研究的一个重点。今天我在我的课程当中也是启发大家,如果大家要对佛教有深入了解的话,最好对《心经》能够更加深入。


我首先要说明一点,《心经》的“心”可能被很多人误会了,以为是研究心的学问,研究我们的心理,研究我们的心态,研究我们的心灵,所以叫《心经》。其实最早翻译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心”字指的是核心,指的是纲要,《心经》其实是所有经典当中的核心之经,纲要之经。大家理解我这个意思没有?它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当中的精简物,就是《心经》。


《心经》的文本解读

《心经》我想很多人都会背诵,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等等等等。



我不把它背完了,很多人每天背、很多人经常抄,但是它到底在讲什么,我把它翻译了一下,我用我对佛教的了解,也对于古代语文和现代语文之间的转换,我把它翻译成了一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散文。我相信那是符合经典原文,是符合它的原本的哲学思想。去年我的翰墨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时候,展出了我所写的《心经》以及星云大师举着我的《心经》向世界佛教徒推荐时候的情景,推荐我的手写的文本。我同时又把《心经》翻译成了白话文张贴在展览的墙上的时候,我发现参观者在用手机来拍摄我的白话文本的《心经》的特别多。可见大家背《心经》念《心经》,却对《心经》的白话文本不太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今天先向大家朗读一下我翻译的《心经》是什么样的内容。


《波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精义是这样的:一个能够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关照,发现世界种种蕴集都空虚无常,于是一切痛苦和灾异都可以度过。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部都等于空,正可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的种种界定,都不存在。在空相中,既没有无厘头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制,也没有获得。


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的解脱——涅槃。


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觉悟者只要凭着大智慧超度,就能获得最高正觉。大智慧超度就是神圣的咒语,光明的咒语,无上的咒语,无比的咒语。这咒语能够除去众生的一切痛苦,真实不虚。那么,就让我们来颂念这个咒语——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


这就是我对《心经》的翻译。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蘭_兰

    因为遇见先生的文化苦旅,从此,中国文脉,何为文化,君子之道,吾家小史,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尼步修行,中国戏曲,世界戏曲史……让我幸运的一一遇见!从此我的内心少了一点浮躁,多了一份深沉!自从遇见先生的极光之美,使我爱上了书法,因为爱上书法,又相遇了先生的心经译写,有了佛缘!渐渐的从此我的内心看到一切都觉得美好,遇到不快的事,不再恐惧,因为我懂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总之,还是这句话,与余先生同时代,是我的福气!!

    锦帆_vt 回复 @蘭_兰: 大师的语言,去繁从简,深刻道理简单说

  • 小白兔的影子

    从我认识佛教,感受佛家,探求佛教奥秘,今天是我听到的最精彩的解答,感谢老师!从佛教这一章开始,我已经把老师的文稿反复研读,用自己的理解整理成文稿在微信朋友圈宣传,目前已经有好几位跟读者了。就向老师说的“我们中国向佛的人,去烧香拜佛的人非常多多佛教的根本含义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在探究,大多数人都是茫然的,拿它作为一种自己的欲念去朝拜,比如希望今年发大财等等,真是颠倒是非了。

    德克萨斯做得到吗哈 回复 @小白兔的影子: 👏

  • 言芳菲菲

    因为学书法不能绕开圣教序,也因为写圣教序才接触到心经。于是很想弄懂它的含义。一次朋友相约一起听一佛法传教者的解读。然而三天过去了,心经的第一句愣是没讲完,绕来绕去,更加迷糊,一头雾水。于是再没去听。当时就想:佛法如果这样传的话,会吓跑多少人。今天终于聆听到秋雨先生这样的期待已久的对心经的诠释。仿佛是力量与感召!

    zbh6yqvvfikfwrlw08ty 回复 @言芳菲菲: 如是如是,无思维,无念的清净心就是如来。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菩萨共同测度也无法测度佛陀的智能。坏就坏在要去测度要去思考,一切思维都是从清净的心发出的,越思维心越乱如何去认识清净心

  • 动动月亮

    《心经》,经典中的经典,秋雨老师用散文的形式解读给大家听,让我们在探寻佛教魅力的路上,少走弯路,避开陷阱。看见“蕴集”一词,突然理解了同学在1996年遭难时,为何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一个开关、一场天然气泄露引起的爆炸、一位体无完肤的少女,我们那时所有安慰的话语,都不抵这句“发现世界种种蕴集都空虚无常”。我想,当时还是少女的她,承受着巨大痛苦的她,那一刻,也只有佛能慢慢靠近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植皮手术的她,如今领养着一个小女孩,看着母女俩如阳光般的笑容,我知道,苦难没有毁灭她,相反,她得到真正的解脱——涅槃。祝愿她一切安好!

    喜马常住客 回复 @动动月亮: 苦难的来临我们没法预见,只有修行自己,在苦难来临时不惊不惧,不恐不怖,坦然面对

  • Angelayjy

    心中有太多牵挂,产生了很多的烦恼。什么是你的,你又真正拥有什么?你害怕什么?这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今天听了这堂课,顿悟了很多。其实我是一无所有的,所以也没有烦恼,也没有恐惧。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

  • 华Liu

    听秋雨老师《心经》白话散文有感:《心经》之心乃是核心,是纲要。是人的内心感知时空、感知自身、感知世界、感知万物之核心,之纲要。大智慧的人即大菩萨,所感知的一切,是大自然的物质不灭和物质转化,包括意识形态,转化的过程必然有苦难、有幸福、…,且这样的转化不会停滞。看透了这一切就到了彼岸,人们都可以按此思维纲要,找准核心,到达彼岸。

  • 姓名刘天河

    哪里有压力,哪里就有反弹。时空的无限性在拉伤人类的思维,佛以空掉它的方式表达了最温和的回应。

    俊_汐 回复 @姓名刘天河: 很棒的话,人类的心理出口。

  • 徐丹若

    我们家乡也有这么一位大菩萨,聚集了村里妇女,平时念经做善事,村里白事给逝别者诵经超度。她们大多没有文化,但诵经时的恬静安详却如此有魔力,尤其是诵经声想起时,心底确实是抛却烦恼杂念跟随那个声音进入了冥冥世界。

  • Mathilda7

    余老师把流传了数千年已经变得高深甚至有所被扭曲的佛法,言简意赅的精炼诉出,让佛教剥开高深的迷雾,求财求利的扭曲。向我们展现出佛法真正的意志真正的智慧,让人觉得真是口吐莲花。

  • 子文520

    这就是真正的传播,这就是真正的发扬。致敬!秋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