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和观乎文化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大家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山,由我来为大家主讲历史大变局的先秦部分。
前面我们谈到,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封建制。在这个制度实施的同时,它的超越层的这种指导概念,就是天下观念。那么周人为了说明自己的合法性,把古老的这种上天崇拜,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天命观念。那么这是我们上面讲的内容。实际上天命观念、天下观念,都是一种包容的、讲究怀柔的。怀柔,就是用柔性的力量,用文治的力量,来统一大家,团结大家。
包容天下,首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殷商遗民的问题。前面我们也讲到周武王在洛阳建都,他是想为天下人建个都,我们说这是作为一种姿态,这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政治术。那么真正地考验周人是不是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包容天下,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他如何对待他的战败者,就是殷商遗民。
我们知道商纣王被杀掉了,商朝的贵族也杀了不少。我们知道周初有“三监造反”,就是殷商的这种残余势力。周公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平定叛乱。所以这个事情,实际上对于周人而言,也是个大事情。所以,后来这个封建,我们补充一点,前面我们谈到过,武王的封建他实际上是围着洛阳这一带,层层地向外铺展。但是到了周公这个封建,他把这个整个的周家族群,迅速地散布到各地去。就是你像泰山南部,就封了鲁国。也就是在周公摄政期间,把诸侯像洒手榴弹一样,四处开花,到全国各个要害地方去建立军事据点,也就是建立邦国,建立侯卫,守卫周王朝。实行这样一个大手笔的封建,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应该注意这里边的不同,这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做法。所以《诗经》里面《大雅·文王篇》说,周家是“旧邦维新”。对了!这就是中国文化转变时期,往往出现的一个特点,它是从旧因素里面推出新因素,也就是推陈出新,移步不换形,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它不是断裂式的。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经·大雅·文王》)
好了,那么这种制度,后来殷顽民造反。于是,周家就把这些顽民的上层分子,不好控制的,迁到洛阳去,那儿正好建一个新的都城。于是洛阳实际上分东西两部分,它有一个周家执政的都城,也有一个殷顽民,就是顽固分子,就是它的上层迁移过来的人,也在这儿待着,但是他们只有聚落,没有城墙。所以这实际上在古代的文献是有显示的。因为洛阳这个地方,历来建都,拆了盖,盖了拆,这个地理考察挺麻烦的,但是这个情景是大致清楚的。
所以,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就是对于殷顽民怎么办?这里面实际上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历史段子,见于《尚书大传》。《尚书大传》这部书是西汉初期的一部书,是对《尚书》的解释。里边谈到一个事情,一则轶事。说这个周武王灭了商以后,我们知道《逸周书》写他登高一望,于是一个晚上睡不着觉。那么这个《尚书大传》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就是武王他焦虑,对待这些殷商遗民应该怎么办?所以,他就问这个姜太公,就是姜子牙。姜太公说:我们要杀!杀一个少一个。这个周武王一听,好家伙,殷商遗民上百万,得杀多少人呐!不行,觉得不对劲,就是感觉上不完善。于是就问召公。召公这个人是周文王的儿子,但是好像是庶出。就问召公说对这些殷商遗民怎么办,召公就说:有罪的,杀!反正也不少。这武王一听,商纣王领导下的这个殷商老百姓犯些错误,就太多了,所以还是觉得不行。于是就问周公旦,就是周公。周公说:无罪的不杀,有罪的也不杀。不但不杀,还要各田其田,各宅其宅。什么叫“各田其田”、“各宅其宅”?就是有田的种自己田,有宅子住自己的宅子。《尚书大传》说,周武王听了这个建议以后,旷然若觉天下之已定。旷然,旷大了,就是心胸开朗了,好像天下已经定下来了。实际上,它是一个事后的一种形容,就是对待殷商遗民的政策有上、中、下三策,实际上后来周武王死了,周公执行的是他所决定的这个策略。
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馀。何如?武王曰:不可。
召公趋而进曰:臣闻之也,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毋使有余烈,何如?武王曰:不可。
周公趋而进曰:臣闻之也,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私,惟仁之亲,何如?武王旷乎若天下之已定,遂入殷。(《尚书大传·卷三》)
可是我们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中,注意,遇上个明白领导人,中国历史是一个样子;遇上秦二世那样的领导人,秦朝就迅速灭亡。你像对待殷商遗民,起码周公是宽大政策。孔子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殷商遗民,孔子的祖上是宋国人,宋国贵族。那么他对周公说:“甚矣!吾之衰也,吾不复梦见周公”,就是我再也梦不见周公了,我衰老了,这在见于《论语》这样的话。那么这种感念之情,似乎不单是一个文化问题,其中就有一个周公对殷商遗民的态度问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所以过去,胡适有一篇文章《说儒》,说儒怎么来的。他说就像罗马在军事上战胜了希腊,可是希腊在文化上战胜了罗马。说殷周之际也有这个问题,周人战胜了天下,可是周人在文化上他落后。周公也说了,他说我们的文王是“修商人典”,就是学习商人的这种文化。“典”就是礼典、法典、各种典则、典章制度。所以当他战胜了殷商以后,大量的殷商这些有文化的人进来了,进来了以后,实际上帮助他作册,帮助他记录历史,还帮他典礼。
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翼予冲子,断牛六,断羊二。庶国乃竟,告于周庙,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告于天于稷。(《逸周书·卷四·世俘解》)
历史上的生活是很复杂的,一个人会写,会起草文件,也就会作史官记录,同时他也可以主持典礼。我们要注意,这是一个文化的吸收问题。所以周家建立西周文明,我们在下面还会跟大家讲到,西周文明是我们这个华夏,就是中国后来的这个精神传统的根源。它吸收了很多前代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文化系统,而这个文化系统后来被儒家坚持,然后就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了。所以说四书五经,大家可以去看看,四书五经的成书年代,最终编纂成,没有一个不是周代的。说夏、商很了不起,有青铜文明,但是没有一部书是那个时候写定的,这个就是问题。
你提出来一个“天下观念”,你提出来一个“天命观念”,你只提观念,但是在胸怀上,在做人做事上,一点精神状态都没有,它就完全是一种修辞、一种遮掩。周代人从这个对待殷商人可以看到,他的确是采取了一种包容政策。这个他只要做了,就和他所说的“天命”、“天下观念”是吻合的。所以说到这儿,我们不妨顺着说,你比方说周人的这种开放性,我们在前面说过,说陕西这个地方考古发现,就是先周时期,那个地方的这种遗址,各种文化类型的遗址并存,所以周文王就可以“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他就联合弱小。实际上这种传统在西周以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当时的西周中期,注意,西周中期的都城中心已经挪到了陕西这一带。也可以说这个时代,到西周中期,它是一个世界中心,世界性的。所以这就是一种开放。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另外这种开放还表现为什么?除了包容殷商人,还进一步表现为要向殷贤民学习。这个记载在哪呢?记载在《尚书·康诰》里面。《康诰》这篇文献它是什么呢?就是西周初期,封建周文王最小的儿子,不是最小的也是比较小的儿子康叔,这个康叔就是卫国(卫生的卫),卫国的第一代君主。周公封建,就是劝他:你,第一,你不要用我们周家的法度去判案子,你要用殷商的这种刑法去治理殷商民众,不然的话他们不习惯;第二,殷商人要喝点酒,喜欢做买卖,可以容他们;还有一点,就是要宣扬文王之德;还有一点,就是要向有德行的殷贤民学习。说殷商五百年,出了好多贤王。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尚书·康诰》)
我们要注意这一个文献,实际上这是周公封建的时候,那是周初,刚刚战胜殷商王朝,就提出来向有德行的先王学习。所以这种精神,我觉得才能真正地见胸怀,这不是哲学观念,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不然的话,一个弱小的周家,一个弱小的周人群,为什么取得那么大成绩,跟这种开放的胸怀是有关系的。我们通过了解他对殷商遗民的态度,可以看到他那种包容情怀。而这种包容情怀,才真正是一种天下的胸怀。而这种大胸怀,也是一种大智慧,实际上这是周家以弱小战胜强大以后,所以能够站住脚,能够在文化上有所建树,这是他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讲的内容。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谢谢大家的收听,下次再见。
今天的问题就是:西周能够战胜殷商,除了联合弱小和包容的胸怀,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欢迎在音频下面的评论区畅所欲言。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观乎文化”和官方微信“姜鹏历史沙龙”,参与互动,赢取老师的签名著作。
音响效果不好,遗憾
天下情怀~所以要有文化的胸怀才能包容天下
西周的地理优势明显,处在关内,有渭河平原,粮食供给不成问题,一心向东进攻就可以了,而殷商为四四面都面对被进攻的可能。
夏丹:好好好
好好好,非常好
中间段落之间的音乐能否是取消啊,干扰听课
李山老师讲的太精彩了,好家伙!
李山老师讲历史,有人文关怀,不愧是中文出身!
老师讲得真好—这套教材真好 这样的教学方式真好-有教无类!
声音效果太差,听起来极其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