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配制和护理~2019护士资格

静脉输液法配制和护理~2019护士资格

00:00
08:07

1.病人,女性,36岁。因突发性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入院,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医嘱要求给予脱水治疗,首选的液体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中分子右旋糖酐

C.代血浆

D.浓缩白蛋白

E.20%甘露醇

【答案】E

【解析】脑出血脱水治疗首选20%甘露醇进行治疗。


2.颈外静脉的穿刺点是

A.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B.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C.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的上1/2处

D.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2处

E.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2/3处

【答案】B

【解析】颈外静脉穿刺的部位即 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


3.病人,男性,54岁。上午8时开始输液1000ml,预计下午1时输完,护士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

A.20 滴

B.30 滴

C.40 滴

D.50 滴

E.60 滴

【答案】D

【解析】根据计算公式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1000ml×15/5×60 min(滴/毫升=50滴)


4.病人,女性,35岁。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可闻及一个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应考虑为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肺水肿

D.空气栓塞

E.右心衰竭

【答案】D

【解析】在输液过程中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可考虑为发生空气栓塞。


5.病人,女性,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在输液过程中, 病人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听诊心前区有响亮的“水泡音”,病人可能发生空气栓塞,空气栓塞的部位是在

A.主动脉入口

B.肺动脉入口

C.肺静脉入口

D.上腔动脉入口

E.下腔动脉入口

【答案】B

【解析】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后空气进入静脉,可随血流先进入右心房到右心室。空气量少时,随心脏的收缩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各个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被吸收;空气量较大时,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帛帛圈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