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注射法与皮试液汇总~2019护士资格

各种注射法与皮试液汇总~2019护士资格

00:00
09:46

1.皮内注射的方法,正确的是

A.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端

B.用碘酊消毒皮肤

C.与皮肤呈10°角刺入

D.推药液至真皮下

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

【答案】A

【解析】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无菌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注射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用70%乙醇棉签消毒皮肤干燥,如对乙醇过敏,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后皮肤待干,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勿用棉签按压。


2.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的最佳部位是

A.股外侧肌

B.臀大肌

C.臀中肌、臀小肌

D.上臂三角肌

E.后背

【答案】C

【解析】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3.护士遵医嘱为病人行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推注,推注约5ml后护士发现推注稍有阻力,局部略肿胀,抽无回血。发生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 针头刺入皮下

【答案】E

【解析】当针头滑出静脉外或刺入皮下时,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拔针、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4.病人,男性,22岁。大叶性肺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0 天出现皮肤瘙痒,腹痛,体检:T 37.8℃,膝关节肿痛, 全身淋巴结肿大,病人可能发生了

A.皮肤过敏反应

B.消化道过敏反应

C.血清病型反应

D.过敏性休克

E.呼吸道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病人有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腹痛、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5.病人,男性,46岁。在田间作业时不慎被诱钉刺伤,医嘱TAT肌内注射,st。病人行TAT过敏试验,结果阳性,正确的做法是

A.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B.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C.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D.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E.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答案】B

【解析】脱敏注射法需分4次,小剂量并逐渐增加,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一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帛帛圈

    打卡

  • 1765760muux

    还有直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