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 情理之中:鲁隐公血溅别馆

第十课 | 情理之中:鲁隐公血溅别馆

00:00
10:44

文字内容

就在郑鲁齐三国联合攻占许国的这一年,公元前712年的年底,鲁隐公被暗杀了。按照领导负责制来算,这起暗杀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是他的弟弟允,虽然看起来是他们的叔叔公子翚一手造成的。这个事情的背后,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看鲁国这个国家,用一句总结它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鲁国这个地方,以前是奄国,商王献庚和阳甲都曾建都于奄,然后盘庚才迁到今河南安阳的殷,于是,奄也被称为“商奄”。那我们就知道了,这里是商朝的忠实民众,殷商势力极重,所以到了周朝初年,他们联合周围的几个商朝铁粉国一起叛乱,被镇压下去之后,周成王把这里封给最放心的叔叔周公,周公则让自己的大儿子伯禽去袭爵。


同时成王还赐给鲁国“殷民六族”,并送他许多典册文物、宝器仪仗,一整套周朝礼乐的东西。殷民六族,很有意思,他们是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和尾勺氏。条氏、萧氏、索氏这些一看就是与编织有关的氏族,比如索就是绳子,索氏就是专门编绳子的。而长勺氏和尾勺氏都是做酒器的。长勺氏在古代是以铸造酿酒青铜器为业的家族,他们世代传承着精湛的青铜冶炼技术,制造出的酿酒器具,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声誉,人们都使用他们生产的酒具和水器,水器是用来舀食物、水的生活用具,如:长把勺子、碗、瓢等等。所以,实际上就是把编织业和青铜酒器业给了鲁国,这可真是个大礼包。后来鲁国的酿酒业和手工业一直很发达,后来有一次,楚国出兵讨伐鲁国,鲁国为了避免战事,奉送给楚国100名刺绣工、100名木工和100名纺织工。楚国接纳了这300名技艺高超的工匠,迅即退兵。这说明鲁国的工匠天下闻名,比如家喻户晓的鲁班,因为这些技艺都是靠氏族种姓传承的。


我们看到鲁国的家底是很丰厚的,并且他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在齐国与宋国之间,这也就意味着,鲁国是连接齐国与宋国两大商业贸易国的走廊。综合了各种好处,这可不就是金饭碗么。


但是现实中,鲁国被玩成了什么样呢?


伯禽到达封国之后,把曲阜作为自己封国的都城,然后依照周国的制度、习俗来进行治理。因为要去除当地的旧习俗,伯禽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稳定,然后返回成周报告政绩。而鲁的邻居齐国却只用了五个月就返回成周报告结果了,这是因为齐国采取了和鲁国完全相反的政策。齐国的封君简化了周的制度,并依照当地风俗来治理封国,于是很快地稳定下来了。周公因此认为鲁国将来的发展会不如齐国。


这就已经说明问题的根源了,也就是周礼在鲁国那个地界上,根本没有群众基础。伯禽花了三年时间才勉强能用起来。而齐国,直接用东夷的治理办法,也就是说,根本没怎么调整,也不用周礼,所以不到半年就搞定。周王室要把鲁国建成宗周模式的东方据点,因此,鲁国公室代表周王室

担负着镇抚周边部族,传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极力推行周朝礼乐。这是他存在的理由,也是他衰弱的原因。


这就像创业最初的基因很重要,基本上后来会怎么发展,什么结局,是诞生的时候就注定了的。为什么推行周礼会导致衰弱?我们通过鲁隐公遇刺事件来剖析一下。


鲁隐公管理的是这样一个抱着金饭碗的国家。他上任的第二年,赶走了鲁国西部边境的戎人,占领了他们的地盘,这个区域本身是著名的渔场(今微山湖北部水域附近),另外也是鲁国与宋国接壤的地区。鲁国占有这个区域,不仅可以带来丰厚的渔业收入,还可以打通西南面与宋国的商贸交通。


因此,作为鲁国的领导人,在任上拿下了这个大渔场,息姑此时迫切想去视察这个区域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他的叔父公子彄,也就是那个臧僖伯,反对他这个行为,甚至假装称病也不愿与其随行呢?


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鲁国从创始之日起,伯禽严格按照周人在岐丰之地的方法,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农业以及基于农业的分封和财税上。按周制的田土分封制,鲁君是共主,下面是一堆小贵族,鲁君要靠小贵族的贡奉获得运作经费。那么鲁君事实上就受制于下面的封臣。


可是如果鲁君掌握了渔业和商业呢?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那样鲁君就有了独立的经费来源,不再依赖于封臣的贡奉,同时也便斩断了与封臣的经济纽带,然后鲁国中央集权就能够被加强,鲁君的权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息姑才对这个渔场,以及西南商贸通道如此重视。


所以臧僖伯作为鲁国贵族代表,他的立场是很明确的,就是极力反对息姑去边境渔场。


此外,这次出行也的确存在安全隐患。春秋时期,诸侯和贵族被暗杀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不少就是发生在边境上,因此在安全方面,防患于未然是重要工作。息姑此次出行的目的地,就是这样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既是边境,又是被赶跑的戎人以前的势力范围,安保工作不太好做周全,更别提他身边还有一些打着其他算盘的人了。息姑这种轻行在他一生中已非一两次,而他若干年后的意外死亡,也让这份轻率显得无比沉重。


息姑性格中的轻,在他对宋国来求援的使者所言感到恼怒,而拒不救援盟友宋国一事上也可见一斑。他赌气的决定,让他五年来经营的鲁宋联盟化为泡影,也破坏了原本齐、鲁、宋、郑这东部地区四大核心国的均势。而失衡的结果,就是鲁国的国际地位下降,只能沦为其他核心国的帮衬,并且后来鲁国的继任者也没能做到显著提升。


而在笼罩着息姑血溅寪氏公馆事件的迷雾中,影影绰绰也能看到郑国的存在。息姑曾经被郑庄公俘虏过(战争原因已失考),有一个具有鲁国继承人身份的俘虏在手中是有点棘手的——既不能杀也不能轻易放。但这对郑伯爵而言不在话下,把息姑关押在贵族尹氏家里,让息姑付出某些代价(改变信仰)后巧妙地让他回国。据记载,暗杀事件的组织者鲁国贵族公子翚,从去年的军事行动中亦能看出他已是亲郑派。


从息姑几年前考察渔业的事件分析来看,他的死能够令鲁国内部旧贵族放心,从外部来看,对郑国的商业大国战略也有好处,因为之前就许田交割手续已经纠缠几年都没有结果,现在息姑这个障碍终于彻底消失了。而他的继任者鲁桓公一上台就把许田的事给郑国办妥了。


所以,您看,鲁隐公遇刺,是不是情理之中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日月行者_唐喜明

    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个人、公司、国家都是如此。文化基因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惯性之大超乎想象。(看中兴通讯麻烦不断,对比华为披荆斩棘) 不是不能改,看您有没有那个决心和毅力! 认知-言辞-行为-习惯-性格,加上时间,才能改变命运。很多人第一步就放弃了。(你今天觉得自己有进步了吗?)

  • 折木一茶

    鲁隐公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