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 大樠树下:雄主楚武王的基业

第十三课 | 大樠树下:雄主楚武王的基业

00:00
09:35

文字内容

公元前690年周历三月,楚国准备发兵攻打位于江汉平原的随国,临行前,楚王感到心跳过于剧烈,有不祥的预感,但是这次军事行动都已经部署好了,他与夫人道别后毅然踏上了征程,途中他感到很疲惫,坐在一棵大樠树下休息,就此离开了人世。他的谥号是,也就是楚武王。


他在位51年,现在已经是位老人了。周历三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农历正月,南方正是寒潮回流之际,根据他的症状,应该是冠心病受到气候的刺激,引发心肌梗塞而死。这位楚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巨人,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


楚武王有两大政治遗产,一个是称王,一个是设置直辖的县级行政建制。其他开疆拓土的功绩什么的,没有这两件事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国历任君主特别喜欢用他们的创始人熊绎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事迹,以此来激励后人奋发图强,除此之外关于熊绎还有个事迹也比较知名,在《国语·晋语》中记载当初周成王与诸侯在岐阳会盟,那楚君熊绎担任了个什么角色呢?他负责祭祀时缩酒,还有守火堆,也即,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这也是鲜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史册中。


守火堆这个事儿,被很多人解读成是王室对楚国赤裸裸的歧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要搞清楚这个事情,还得从楚国再往前的祖先鬻熊说起,楚王族是芈姓,这是祝融八姓之一,祝融,是夏朝的官名,就是火正,这个官位的职责比较丰富,刀耕火种开荒与它有关,天文也与它有关。所以鬻熊就担任过周文王的火师,据说还是个大思想家,那么他的曾孙熊绎在祭祀的时候,继续承担这个职责,也是无可厚非的,守火堆,还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的。并且,我守火堆去了,就不必参加盟誓了,因为如果盟了誓以后却不遵守,是要受天谴,被鬼神惩罚的,至于怎么惩罚,一般在誓词里都说好了。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在周朝,楚武王并不是第一个称王的,在他之前250多年,周穆王的时候,江淮地区的徐国就称王了,史载徐偃王,淮夷纷纷投靠了他,周穆王当时正在西征,就是传说中的遇到西王母,他命令楚国出军队配合成周八师一起把徐国的犯上作乱镇压了下去。这件事看起来并没什么,但是我们想想,楚国会怎么看呢?首先,他们知道了原来不止周人可以称王,别人也可以;其次,原来周王室也得依靠楚国才能打赢徐国。光是这两点,楚人领会好了,就会令周人很头疼了。果然,过了大约80年,楚君熊渠称王了,还给三个儿子也都封了王,后来怕改革家周厉王收拾他们,就取消了这些僭越的称号。


但是到了楚武王这个时候,可不是虚晃一枪,而是正式称王了,并且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这意味着,楚国明目张胆的与周朝分庭抗礼,俨然就是南方的小周朝。而楚武王一直想摆平的那个随国,就是楚国身边的不和谐音符,随国率领着江汉平原各小国和部落俨然成为一个江汉反楚联盟,除此之外,周王室在楚国北门锁钥布置了一众姬姓国,意图锁住楚国,不让其向北扩张。


所以,楚武王及他之后几任楚王的战略目标,就是清除江汉平原的异己势力,并打开北上的通道,挺进中原。也即是说楚国的战略方向,是向东和向北。


楚武王做的另一件大事,是他灭亡兼并了权国之后,设治决策,他将权国设置为县,县的长官是县尹,这是由楚王直接任命且不能世袭的行政职位。“县”这个字,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与悬挂的“悬”为同一个字,表示联系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直辖。但还只是泛指这类地区,并不能构成一级行政建制。以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就是从楚武王灭掉权国而改为权县开始的。此后,楚国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因俗以治。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是不是权县,在学术界也有些争议,因为后来楚国灭了申国和息国,大抵也采用了这种政策。不过楚学泰斗张正明教授认为:“《左传庄公十八年》记载的斗缗所尹的权位于楚国南鄙,是由一个小国改制而成的一级地方政权。楚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的长官,实称之则为尹,敬称之则为公,即县尹或县公。当时,在楚国地方政权中,除县尹外,别无他尹。所以这个斗缗这个尹必然是县尹”。这种县制,是楚王直辖的地方政权机构,无论史学界在第一县是权还是申、息上能否达成一致,总之主流共识最早设立行政县制的是楚国。这就是秦国郡县制的前身,它预示着封建制逐步走向消亡。


楚国之所以能创造这种管理模式,与楚国的江湖文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第一期中讲到了中国的几大文明形式:平原文明、高原文明和江湖文明。楚国就是江湖文明的代表,它的地理特征是,江河水路交通网密布,物流发达且成本低,这些水系把陆地切割成许多不大的区域,每个区域每个码头都有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所谓的江湖。因为碎片化,所以分散、力量小,容易被逐个击破,尤其当他们不团结的时候。然后再让当地民众失去领导者,也就是迁走原来的公族,这就很方便管理了,要是再不济,就把民众整体迁徙到另一处,让他们离开故土,去一个全新的环境,那么基于原有环境建立的各种关系和势力的影响也会大大减弱。


楚武王称王,在名义上和事实上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又创新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建制。所以说,他的确是楚国的划时代君主,并且对中国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日月行者_唐喜明

    秦始皇:书同文! 文化上的统一比地理上的统一重要得多。 看看四分五裂的欧洲就清楚了。

    白羽黄页 回复 @日月行者_唐喜明: 楚国就是小周朝。

  • 奈何帝君

    楚国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日月行者_唐喜明 回复 @奈何帝君: 韬光养晦之经典案例。

  • 昭回几度

    楚国多雄主!

    白羽黄页 回复 @昭回几度: 没错,惟楚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