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那么《鬼谷子》也曾用圣人的话来教育学生,“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佛经记载一则故事也是告诉我们说这个《鬼谷子》的话的重大意义,说一只乌龟呀,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被困在一个干涸的湖泊中,没有力量爬行到水草比较丰盈之地来觅食了。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居住在旁边的大雁也准备迁徙。乌龟就对其苦苦的哀求,希望大雁能够将它带离此地。那么善良的大雁呢,便用嘴将这个乌龟给叼在嘴里飞向了高空。飞行了一会儿,这个乌龟就忍不住问:“你这样不停的飞到底要飞到何处?”大雁张嘴回答,但是答案还没有听到,乌龟已经开始直线降落,最终摔在地上,被人给收拾了,怎么办?被人宰杀享用了。这个乌龟张嘴说话最终是害了自己,这也是应了《鬼谷子》所言。这个口可以用来吃饭,但是不能用来讲话。
虽然口不能言,主张沉默是金,但是也不代表完全的保持沉默。如果这样,在当今社会那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毕竟语言表达,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但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所以,即便有雄辩之才,也应该谨言慎行,有句话说出来没有效果,就没有必要说,有些话可能会伤到别人,那就一定不要说。
常言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而人和人的交往里,语言的交流占了很大比例。往往这一句你看比较平淡的话,可能会伤害到别人,使说话就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所以说这种语言危机存在于各个角落,懂得这个道理的聪明人,绝对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个说话的口舌上。
我们外国人也经常说,说“学会闭上嘴巴以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那么事实也是如此,言多必失,说的越多,也越容易暴露自己内心,让人了解了。所以不管在任何场合尽量少说话,如果非说不可,也要尽量注意所说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人,不分青红皂白手上一痛,但是呢,给别人却是一个伤害。祸从口出嘛,言多必失,滔滔不绝讲话,说多了,肯定会暴露很多问题。比如对事物的态度,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今后打算等等,而且这些都会从这些谈话中流露出来,被对手所了解,从而这个对手啊就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话说多了,自然会涉及到其他人。再者呢,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果其他人加上个人的主观理解,口口相传的话。往往会和当初说出的话大相径庭,势必会造成误解、隔阂,进而那就形成仇恨了。
另外,这人处在不同状态,讲话心情不同,内容的也会不同,所以说这个心情愉快的时候,这个看事看人,也会觉得很是顺心。赞美之词呢,也会油然而生。那么心情比较烦躁,讲话那就未免就会愤世嫉俗了啊。会说出很多过头的话,妨碍一些人利益,这样就会招来很多麻烦。“喜时之言多失言,怒时之言多失礼”,古人说的。所以说,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指出,对于开口说话一定要怎么办?谨慎,避免言多必失。
好,我们看这《鬼谷子》教您的使诈,为人处世,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舌头,不要轻易说话,否则不仅容易伤人,而且容易惹祸。如果必要要说,那么一定要慎言,慎言不是不说话,是该说时就说,不该说永远不说。另外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转几圈,心里有个盘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啊
昨天就购买了
被忽悠了,花一万块也不能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