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预防】综述容易发生的中毒特点

【中毒预防】综述容易发生的中毒特点

00:00
17:21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0000-17岁的儿童死于中毒。高危的人群在两个年龄段,一个是5岁以下的幼童人群;一个是15-17岁的青少年人群。死于中毒的男孩是女孩的1.1倍。为什么是这么两个年龄段呢?之前我分享过,9个月大到1岁半的低龄幼童,随着身体发育,从会爬到会走,那么他能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就会往嘴里送,用口来感知世界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特点。也因此,中毒就成了伤害类型。

5岁前的孩童中毒,多以误服为主,而误服的内容呢,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药物;一类是化学制剂(清洁用品);这两大部分内容,哪一部分都不是顺口说说的小内容,所以我会单独分集来讲;15-17岁的青少年中毒,多为主动性服用,就是指的自杀。服用的毒物多是农药。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几个典型例子,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这些中毒伤害的共性特点。一共分为六种:


一.药物中毒

在儿童中毒原因中,40%以上都是由于药物中毒。药物中毒的行为成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尝试误服;一种是大人不按照用药剂量给孩子错误服用。请大家记得这两类行为成因。有助于我们之后讲到预防的时候一针见血。

二.饮料瓶里有毒

为什么做伤害预防反复要强调改变陋习呢?因为生活中的陋习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孩子就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了。尤其有老人家庭,特别爱往废弃的塑料瓶里装化学制剂,包括饮料瓶。这就给了孩子伤自己的机会。不仅仅是幼童,青少年也常发生。往往孩子一放学,口渴,抓起桌上的饮料瓶就喝,但为时已晚。

三.不靠谱的家长

有一些人为的伤害就源于我们看护人的掉以轻心。比如我看到有爸爸喝酒,为训练孩子酒量,从用筷子沾酒让孩子舔,到后来让孩子喝。渐渐的,孩子就会早你不在的那天,偷喝整瓶的酒,发生中毒意外。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所以,家有爱喝酒的爹、爷爷、外公要特别注意。要么你不要当孩子面喝酒,要么你就管理好自己的酒瓶。


四.农药之殇

农村孩子的生活困境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他们的安全环境更是雪上加霜。目前还没有公开的专门针对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数据公布。但做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安全力培养,是我即将要致力的项目。也恳请热线那边的您,有志愿和我一起做传播的,可以给我留言和联系。毕竟,中国近一个亿的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教育,我们每个人成年人责无旁贷。


五.一氧化碳

几乎每年12月到1月期间,是燃气热水器中毒高发期。我常看到的不幸是,大人和孩子一起罹难。或者大人发生昏迷,孩子不懂怎么去救,也一同发生中毒昏迷。所以,消防员在入冬期间,总会不厌其烦地向公众普及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常识。通风通风通风,是首要的条件。关于这些话题,我会在后面专门讲解。


六.其他中毒物质

我不再赘述案例了,这里主要讲的是一些重金属中毒,比如在孩子玩的玩具里,重金属像铅、铜、汞元素超标,孩子没事就放在嘴里含着,长此以往,就会致孩子发育发生问题。当然这些中毒都是慢性的,不显现,也就不容易引起家长重视。还有一类就是植物、动物中毒,不作为普遍的案例,我也不在这里多说啦。关于动物伤害,我专门有一章节,大家在这40集的课程里可以陆续听到。


综合上面分享的六大中毒特点(药物、化学品、食品缺陷、农药和一氧化碳等)的预防策略。


1. 加强儿童看护

1)提高看护人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了解中毒常识,避免让孩子接触到有毒物质;

2)不要让未成年人看护孩子;

3)提供孩子安全的场所,比如幼儿园、托管班、学校等地方,避免孩子暴露在有毒物品的场所。


2. 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

1)会识别自然界里的有毒的动植物。避免接触。关于这些常识,野外探险家贝尔在他的《荒野求生》系列书籍里分享很多。

2)要让孩子认识家里的有毒物质,包括日用化学品、药物等;

3)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有毒物质,比如社区的宣传栏、消防局、医院等开展的宣传等;


3. 加强家中药物和生活用品管理

比如药物、农药、化学溶剂、清洁用品的管理要做到位。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方面要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果会怎样?一方面不要期待孩子就听进去就不去碰了,你要有管理,就是将这些危险用品收好藏好,远离孩子,或者增加孩子获得的难度;最后呢,要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吃药,你家里有小小孩,就不要当着他的面大把吃药了。


4. 学习正确服用药物,也要慎用高浓度农药和消毒剂

如何正确服用,就是三句话:遵医嘱,安全剂量,安全容器。在下一节的用药安全中,我会详细讲解。

慎用农药和消毒剂是什么意思呢?这主要针对学校等公共场所来说,毒性大的消毒剂,同样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高浓度农药放置的位置不对,或者没有放置警示说明,就可能引起孩子误服。


5. 保持家中通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是针对吸入性中毒来说的。一氧化碳中毒成为一家人致命的伤害,它部分老幼。所以在使用时,请注意通风,是有效避免中毒伤害的最佳方法。


6. 设计和使用儿童安全包装

儿童用的瓶盖,就是专门为预防儿童误服药物所设计和使用的。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形成气候,无论从国家立法,还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上,都有严格的规范;而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尚在起步阶段。那么作为常识分享,家长可以自行选择使用,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隐患;


7. 减少公共场所的中毒风险

怎么减少呢?公共场所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在教育传播里,我建议家长做到两点:①了解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中毒因素,比如我们新闻里常看到的废弃的窨(yin)井、化粪池等,里面会有大量的沼气令人中毒窒息。②要让孩子认识警示标识。中毒的警示标识就是一个骷髅。让孩子们一见就要躲。


8. 学会中毒的急救措施

有人说,一旦吃错了东西,赶紧催吐。这么做对吗?被毒物伤到了肌肤,赶紧找水源冲洗,这么做也对吗?如果中毒了,你自然会打120电话,但你还知道在我国,中毒有专门的热线吗?


关于这些疑问。我都陆续会在下面的课程里和大家分享。今天关于中毒的综合概况就说到这里。下一集,我们就开始药物中毒的了解吧。


#远离儿童伤害,我在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玉英_c4

    讲的有理论,有实例很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