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农神庙:数之美
 4.47万
试听180

帕特农神庙:数之美

00:00
13:37

范景中声明:我(范景中)讲课的全部收益用于那特艺术学院的建设发展,希望更多的人士关注和支持那特。


本集文稿 


本集文稿

大家好,我是范景中。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古希腊的雕塑,谈到了“米洛的维纳斯”和《观景楼的阿波罗》,这两件堪称人体美典范的经典雕塑。我们也一直强调希腊艺术的古典特质。今天我们来谈谈古希腊的建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希腊的建筑更能代表古典。


《艺术的故事》第四章开篇就讲述了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粗壮强劲的多立安式,优雅纤细的爱奥尼亚式和装饰华丽的科林斯式。关于它们的样式很容易辨认。


多立安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常常骑车在天津的解放路一带观看西洋式的建筑,开始学习辨认它们的风格,也看过美学家用移情论对柱式的解释,但关于它们真正的表现功能,我是很晚才知道的。公元一世纪的时候,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建议给智慧女神密涅瓦、战神马尔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也就是我们上一讲谈到的赫丘利,这些以威力著称的神建庙时要用多利安式,因为多利安与其它两种相比,显得刚强有力。如果要给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花神芙罗拉,那就要用科林斯柱式,因为它与优美相称。给婚姻和母性之神朱诺、月亮女神戴安娜和其他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神建庙,就要用爱奥尼亚柱式。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说战神跟多利安柱式之间就必然的共同之处,而是因为从这三种柱式的相互关系上、相互比较上,它显然处在标尺的比较刚硬的一端。而科林斯式处在比较柔美的另一端,爱奥尼亚处在中间。换种说法,如果我们用“乒”“乓”两个字来给诸神匹配,我们大概会用“乓”来匹配战神,而用“乒”来匹配美神。



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三种柱式,后来在罗马又得到了发展,奠定了西方建筑的基础。它们甚至在西方之外传播。我们还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它要通过一个图案来表达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上的国际合作,来保卫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使命。图案选择的就是用希腊最著名的建筑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为原型,只是当中的柱子不是多利安柱子,而是科教文组织的缩写字母UNESCO,让字母充当柱子,给人中流砥柱的感觉,清楚地表现出这一组织的使命。此外,这一选择也说明,帕特农神庙在希腊艺术遗产中所占的地位的独一无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志


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公元前444年执政后,重建被毁坏的雅典卫城的产物,关于它的美很难用言语表达。我们只能说那一时代雅典人在公众集会上除了讨论公共事务之外,还经常谈论真与美的问题,这在建筑上都表现了出来。苏格兰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古典学者汤普森在他的名著《生长和形态》中说,形式和数中明显表现出了世界的和谐。数字之美这一概念体现了自然哲学的灵魂和诗意。帕特农神庙的灵魂和诗意也正是由数字来表达的。这一点早在19世纪就被一位参观者所证实。那是一位英国建筑师,名叫彭洛斯,他曾担任过英国皇家建筑协会会长和位于雅典的英国学院的院长。1845年,他第一次对帕特农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在他揭示的众多奇迹中,有一个是关于支撑神庙柱廊的长方形石台的。这个石台不是平的,而是略显拱形,它的中点高出边角228毫米,正好相当于它的长度的1%。这个曲度恰好传达了一种生命的动感,又防止了柱廊下陷。早在2000年前,维特鲁威就注意到,神庙的柱子并非垂直耸立,而是略微内倾,给神庙带来了一种气势宏伟坚如磐石的印象。但直到彭洛斯,从未有人知道这种微妙的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彭洛斯指出,这些柱子只偏离于垂直方向两英寸,也就是说经其轴线向天空延伸的话,它们在距离地面一英里半的上空将汇聚在一起。数的设计还体现在柱子的轮廓上,柱的底部略宽,往上直径明显减少,于是便克服了笔直的纯圆柱体,从远处看给人的中空的感觉。彭洛斯的测量反应了帕特农神庙建筑者的高超技艺。如果你知道这些建筑者当时运用的只是铅锤线、水准仪、直角尺,和长木尺这类最简单的工具,就更加不得不赞叹他们创造的奇迹。


帕特农神庙遗址


古希腊人认为不但美在于数,而且真也在于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就是数的世界,他认为最美的黄金分割比例也体现在帕特农神庙当中。


多立安神庙素描稿


从神庙给人的感觉印象而言,柯布西耶1923年出版的《走向建筑》,有几段话写得非常动情。柯布西耶是开创了现代建筑的四大师之一,他的话值得我们援引。他说:


在卫城上希腊人建造了一些生气勃勃的神庙,他们唯一的想法是把他们周围的荒凉景色组织到整个构图中去,在地平线的各个点上,这种思想都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世界上不存在其他建筑作品中具有这种伟大的价值。当人类在艺术上偶然出现具有远见和完美的献身精神之后,达到了智慧的较高水平:朴素。那时我们才有可能去谈论多立安柱式。注意,帕特农神庙用的正是多利安柱式。


三种多立安柱式


他又说:


目标的一致产生了激情,以坚定的毅力来雕琢大理石,从而达到更纯洁、更清澈、更简洁的效果。人们做了献祭,清洗到无法再干净的地步,只剩下那些精炼而强烈的东西,像铜号一样发出清脆而壮烈的声音。


帕特农的大理石引起了柯布西耶的强烈兴趣,他曾多次赞叹,神庙也的确奇妙,它的大理石来自希腊本地,颜色可随光变幻,晨光中是金黄色,暮霭中则化为嫣红暗灰。神殿耸峙山顶,四周数十里都可望见,从海上眺望优美,横越萨罗尼克湾的海船能对这座表征雅典繁盛,与英雄的殿堂遥遥的致意。


帕特农遗址画稿,1821年


帕特农遗址画稿,1846年


神庙外观为巨柱环绕的多利安长方形建筑,一系列巧妙的安排,精心组成了视觉的和谐。平行线,中部略微弯曲,石柱中部略微突出,顶部略微收缩,且微微内倾。大理石所含的铁质使整个建筑遍布一片澄黄的光彩。古罗马作家初睹这座建筑时已在它竣工后的500年,仍然感叹地说道:它们一定是刚落成遍以古意盎然而令人肃然起敬!


神庙动工于公元前447年,432年竣工,建筑师是伊克底努,雕刻则是菲狄亚斯团队。神庙建成后的最初900年一直是雅典娜的神殿,其后约1000年间它被改为基督教教堂,更后来的200年又变成了回教的寺院。然而它的美却在历史中渐渐的被人漠视了,石庙中的大理石雕像也被拿去烧制成的石灰,更令人扼腕的是,1687年威尼斯人围攻雅典卫城时,土耳其人用神殿做火药库,结果神殿被炮弹击中,内部全毁。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帕特农已是饱经岁月的沧桑和残酷的炮火毁坏下的外壳,不过它的美却依然不灭。


帕特农遗址和奥托时期建筑,1830s


石庙中的菲狄亚斯的雕刻,命运也是这样。尽管如此,他却一直值得我们瞻仰,甚至像黑格尔那样居高临下的人,没有看过菲狄亚斯的原作,也愿意在想象中去接近它,也愿意在想象中去亲近它。因为正是那些希腊雕刻,把希腊的文明变得可以触摸,可以观看。黑格尔深知图像在文明中的举足轻重,它就是通过希腊雕像想象希腊的诗歌和哲学。我们不妨听听他的告诫。他说:


除非我们对雕像的理念有一种洞察力,并以此作为我们理解希腊的钥匙。除非我们用看待其雕像的眼光去思考其史诗和戏剧中的英雄人物,以及真实存在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否则,但是在希腊诗人演出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那里,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希腊人的心灵。毕竟在希腊人那些美好岁月里,那些生气勃勃的人,比如诗人和思想家,都有这样一种可塑性,性格既有普遍性,又各具特色,向内和向外都是如此,它们伟大而自由,在自己那天生的坚定的性格土壤中独立成长,他们自我主宰,自我塑造,按照天性去作人,或作他们想作的人。在伯利克里时代,这种人尤其多,伯利克里本人、菲狄亚斯、柏拉图,特别是索福克勒斯,还有修昔底德、色诺芬、苏格拉底,他每个人都自成一类,各不相同。所有这些人都是天生的最最出色的艺术家,是自我塑造的理想的艺术家,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就像那永生的不死的神,身上没有任何短暂的和命中注定的东西。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胜利者按照自己的身体制作的艺术品,事实上甚至是按照弗里尼那位赤裸着从海中出现的在希腊人眼中最漂亮的女子,的外貌制作的艺术品,也都明显地具有这种可塑性。


菲狄亚斯把帕特农饰带展示给朋友们,作于1868年


菲狄亚斯为帕特农作的雕刻,最著名的是黄金象牙的雕像雅典娜,用的是那么贵重的材料,它早已被财富的贪婪者毁灭了。他为帕特农制作的三角墙间板和饰带浮雕的那些石头却在帕特农神庙被炸毁后,还有一部分幸存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进入了大英博物馆。关于它们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讲。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课后互动

帕特农神庙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数学完美融合,令人感叹!你如何看待科学在艺术中的应用呢?


精选用户评论
  • Esther_deng

其他用户评论
  • zqyq观自在

    原本对范老师很期待,文稿很好,但是念出来的感觉,听不进去。我听过蒋勋老师的西洋艺术,娓娓道来,听得我如痴如醉。希望范老师像聊天似的讲艺术,对听者来说既是学习亦是享受。

    听友234964718 回复 @zqyq观自在: 蒋勋的西洋美术史讲的一点都不简单,蒋勋老师本身口才也好,绝不是只是普及大众,觉得只是为了普及大众的都是没认真听蒋勋课的。蒋勋老师是非常明白艺术的大家。应该被大力宣传才是。

    pz7iecvjf66c16j3qoyc 回复 @zqyq观自在: 范老师是大家呢,这叫严谨治学!

    安妮_bb 回复 @zqyq观自在: 喜欢范老师的课程

    查看全部14条回复
  • 赵慢慢919

    柯布西耶《走向建筑》:“当人类在艺术上偶然出现具有远见和完美的献身精神之后,达到了智慧的较高水平:朴素。”“目标的一致产生了激情,以坚定的毅力来雕琢大理石,从而达到更纯洁、更清澈、更简洁的效果。人们做了献祭,清洗到无法再干净的地步,只剩下那些精炼而强烈的东西,像铜号一样发出清脆而壮烈的声音。” 黑格尔说:“希腊那些生气勃勃的人,各具特色,他们伟大而自由,在自己那天生的坚定的性格土壤中独立成长,他们自我主宰、自我塑造,按照天性去作人,作他们想作的人…这些人都是天生的最最出色的艺术家,是自我塑造的理想的艺术家,是独立的个体。”

  • 1391009jekr

    有能的话,最好在每节课后,提供简单的关键名词和概念的名称清单。

  • 复苏的郁金香

    希望范老师像聊天一样讲课好吗?这样读出来不太喜欢

    Esther_deng 回复 @复苏的郁金香:

  • A姜磊

    突然看评论大家比较多的评论是认为范老师讲的外国美术史像在读稿,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学习方法总是自己寻找出来的,发现一边听范老师讲解,一边看文稿,自己会能跟得上老师的步伐,并且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监督,最后还是觉得范老师讲的比较深奥,还需要自己多看文稿,理解每句话的意义。期待快点更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