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课程解析】
本章文字极少,
讲的却是特别复杂的问题:人性的弱点与认识的局限。古希腊哲学家们曾经说过,所知越多,就好像拥有了一个越大的圆,圆的面积越大,接触到的未知面积就越大,就越会觉得自己无知。
老子说得更为深刻:
人类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什么。所有供探索的未知问题,所有争论的观点其实都发生在那个圆与外界的接触线上,至于远处是什么,人类的认知甚至无法设想。
人类幼年的认知,是认为科学=正确,真理在握,例如,有人认为大数据可以管理任何事情。但他们想当然的忽略了,数据采样不等于事实,对数据的使用本身将会干涉人类的活动,产生新的更为复杂的数据。
人类成熟的认知,明了科学只是一种高度实用的知识,是在证伪中发展的一种方法,它只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某个侧面。真理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这种追求将与永不停息的造化为友,从来没有也不需要一蹴而就的结果。明白人怀抱着对自然的敬畏,永葆对造化的好奇与探索,同时,充分自省认知本身的局限,规避自以为是的认知病态。
【小编推荐】
世人多以好胜争强,巧取豪夺而自鸣得意,往往因争私利,而造下无端罪恶,虽遭受因果规律之报,
终而仍不明其理,故以“命运不好”而自欺。所以太上在本章明示天道规律,使天下人明白天道之理,
以救人之愚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个命题,实在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观念,而后民间发展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民间俚语
还没史呢,咩哈哈哈,老师卖萌,这不是第一次了😜
黄老师,友好提示一下,注意“死”的发音
走过卍 回复 @1890453gcbd: 那是故意那样发音的,发准了那个字毕竟不好听,所以故意反着读的
大成若缺,知足常乐;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坐井观天,井的空间和天的空间认知,谁的未知更大
不错
太可爱啦
学海无涯,求缺有道!
为什么不讲一下几个知,几个病之间的语言逻辑
老师说 不要追求完美的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完美的人,痴愚的我们所认为的完人,可能只是妄念所指罢了!不如做个效仿天地的开放的人!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