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 医圣-张仲景

第22集 医圣-张仲景

00:00
17:21

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紫苏微信号【damo3615】,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这一讲,聊聊中医的医圣张仲景,聊聊他生活的年代、历史背景,他的故事,他是如何成为医圣的。


张仲景大约生活在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


张仲景与我们前面讲过的扁鹊、华佗不同,在正传里,是没有记载的。所以,下来我们讲的关于他的事迹,要不就来自于《伤寒杂病论》的序,要不就是后世的一些记载。


据说张仲景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张宗汉是个有些学问的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里的条件,张仲景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不少书籍。在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就对扁鹊高妙的医学功夫非常赞叹。也许,这诱发了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与他同宗的一个前辈,叫张伯祖,在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医术比较高明,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好,所以很受百姓尊重。


张仲景就是跟他学医的,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采药、炮制药物,都学得很用心。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他把自己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张仲景。


唐代有本叫《名医录》的书记载,就说张仲景「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也就是说,无论理论,见识,还是实际治病的效果,张仲景都超过了他师傅。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但他深知学无止境,于是通过各种方法,虚心地向同行学习。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仲景借孔子的话,说自己不是天才,都是靠努力学习才获得知识。并且还表示,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


~~~


下来是关于他的一些传说。


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次闲谈,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症,应该就是现在的糖尿病,说他现在刚刚开始,三月之后,就会头痛、睡不着,尿的次数会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


现在看起来,这正是糖尿病。你看,喝的多,饥饿,吃得多,小便多,这正是糖尿病讲的三多;背生疽疮,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啊。


于是张仲景开了个药方给宁远。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就把药方扔了。


半年后,宁远的病情发展果然就像张仲景说的那样,他才急忙去找张仲景。

但仲景却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


宁远想,反正半年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说,自己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长给他把病治好了。张仲景听完后,更加感到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去了。


还有一次,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所谓的扼背疮就是背后长了痈疮,在本人反手够得着的地方。


仲景一听说有这么一位能人,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去拜会「王神仙」。对「王神仙」在医理、药性、用药经验各方面的独到见解都学习得非常用心。


其实,大家可以想见,在古代,医师想学习交流,是要比现在困难得多的。在古代学医,真的是要发大愿才能学得好的。


~~~


还有个故事,说当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忧虑后继无人,茶饭不思,慢慢就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医师们都给他看过病,但都看不好。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听到后,心里觉得好笑,就叫家人按仲景说的做成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笑着奚落张仲景。


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就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病就好了。这时,张仲景再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


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医生的,就是为了给百姓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也很感动,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现在看来,仲景用的是很高明的心理疗法。


还是唐代的《名医录》记载,「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这里就引出了「坐堂医生」的这种说法的来源。

这句话里,什么叫「举孝廉」?


孝廉,就是孝子廉吏。「举孝廉」是汉代由下向上发现并且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孝廉」被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被举荐的学子除了博学多才,更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东汉末期多举世家子弟。


仲景他有家门承袭,人品学问也好,当时看来是符合条件的。


据说,他做长沙太守的时候,仍然不忘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那个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但如果不接触百姓,又如何替他们看病呢?


于是仲景想了一个办法,选定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不办行政上的事情,打开大堂,让百姓到大堂看病,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传说就是从张仲景那里流传下来的。


张仲景有个同乡,叫何颙(yóng),比他年长,对他也比较了解,曾经对仲景说过:「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善思好学,但是没有做官的气韵与风采,不宜做官。但是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


可能仲景本来就没有很强烈的做官意愿,只是被举了孝廉,官也只是顺势而作的,他连做官都想着怎么给人看病,何颙的这些话,对仲景来说,是正中下怀。


这应该就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最好注解了。


~~~


这里还有一说,就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我们习惯叫「经方」。但「经方」的说法,其实是有来源的。《汉书·艺文志》就说了,医学有四大板块,就是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术。


《汉书·艺文志》这本书早于《伤寒杂病论》,那就意味着,《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是有源流的,而且经方还不止一家。在《伤寒杂病论·序》里面,仲景也说了,「博采众方」而来。可见不是只有仲景的方才叫经方,仲景之前,已经有了。


不少学者认为,仲景是参照了商代初年的伊尹《汤液经法》,但又不是很认同其中的道家和神仙家的部分。  


南朝的陶弘景说:「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也就是说,不少的方,本来是有道家或者神仙家的方名的,但是仲景把它改了过来,比如说桂枝汤,原名就叫做小阳旦汤;但有些又没改,像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玄武汤就是后来的真武汤),这些又没改。


所以《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经方,不少是有源流的,但是,应该也有不少是原创。


也可以说,张仲景之前,治疗上是以针刺为主的,仲景之后,治疗上汤药开始唱主角,这是个历史性的转变。


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就在于他把中医学的医经传统和经方传统融合在一起,他是方跟法都具备的。


~~~


在这里,我们略略比较一下,同时代的东西方医学,在价值取向上有什么不一样。


古希腊人从事学术研究,多半是为了满足知识上的好奇心和心灵的满足,不完全是现实的需要。在医学上,他们更注重探索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更强调解剖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的观念是结构决定功能。


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之一,是实用的理性精神。中医学,禀承的正是这种精神。


在中国人看来,医学就是一种防病治病、拯救黎民百姓的的方式,并不太关心人体结构之类的纯粹的知识。张仲景就更注重于解决具体的疾病。


《伤寒杂病论》建立起来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本质是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更关注个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状态的一种治疗方式。它与《黄帝内经》相合,基本形成了与西方或者其他医学各异其趣的医学体系和科学方法模式。


~~~


这里顺便提一下,就是经常被议论的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其实,中医科不科学这个问题,对中医来讲,是一个逻辑陷阱。比如有人说,科学才产生了几百年,现代科学就更短了,中医学是几千年前的,所以,它不属于科学。这样听起来,似乎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是否科学,是看看它符不符合科学的定义,而不是因为它产生得早不早。


我们看看现代,反对中医的人是怎么置换概念的。先说你不属于现代科学,然后把不属于现代科学的字眼偷换成了「不科学」,再进一步,又把不科学字换成了「不合理」。你看他一步一步通通过偷换或者置换一点概念,但到了最后,给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其实说老实话,相当大比例的老百姓,实际上并没有很明确的科学概念,他们一般是把科学性当作合理性来理解的。


所以我们实际上需要讨论的是:中医有没有合理性。


那么讨论合理性就好办了。不少即便不那么喜欢中医的人,也不会不承认中医有一定疗效。但中医的疗效怎么来的?不是纯粹凭经验来的,我们可以说,尽管它的早期经验医学的成分很浓,但是在这发展过程中,不断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推理、整理为的理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中医看病,是先用已经证明一直有效指导临床的理论来判断你到底是什么病,什么证,内在的原理是什么,才着手治疗的。


那么,即便这个病我从来没见过,我都是按照中医理论推导出来,然后在处方用药针灸的,这个就是辨证论治。那你想想,从逻辑上来讲,如果这个最终治疗结果是有效的,你怎么能得出来中医的推导过程的是不合理这个结论呢?


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科学或合理的方法贯穿医学实践之开始终,《伤寒杂病论》不过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临床经验记录。


它的正确方法正是包含在整本书的一病一证、一方一药的理性贯穿之中,而它的方法,经2000多年的医疗实践证明,赋予了它中医学无限生命力。因为理性实用,就得被一代一代的医学继承者发扬着。


正因为它对后世医家的指引作用,所以,张仲景被推崇为「医圣」。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祺然_53

    当今中医的可悲是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合理性,难道仙人非要证明自己符合凡人的逻辑才可以生存?

    51977528 回复 @祺然_53: 哇,你说得太对了!相当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爷爷要向还穿着开裆裤的幼儿园小朋友证明自己生活经验更丰富,小朋友听不懂就说老爷爷不对,其中还有个叫方某子的黄毛小儿叫嚣得最厉害,哈哈哈,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了了,不可与夏虫语冰!

  • 1366030zunu

    百度上查:孙思邈(541年—682年),享年141岁

  • 1366030zunu

    文稿中有一句是“两千”,音频是“三千”,请问潘老师以哪一个为准?

  • 9R782

    这么快节奏的社会里,真的没有这么多心思去煲药,故主角还是西医。

  • 华文化

    讲座非常好,通古博今。 阿是穴,听过。但是忘记了,请老师,提示一下。

  • 寞风盈野

    上学时就很想蹭潘教授的课,蹭不到😭

  • 誓若水

    潘老师这点讲得很好,西方的学术传统是单纯的求知,这就导致获得了很多零碎的“事实”(看看现代医学吧),缺乏系统,对治病获益甚少。

    誓若水 回复 @誓若水: 最近在看《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里面讲到了两种科学研究范式:对象导向型和问题导向型(好像是这两个词),前者过于关注细节而对整体把握不够,后者才应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

  • 宋士芝

    真好!

  • 1366030zunu

    来说《千金翼方》,三十卷,是他晚年著作,是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千金翼方》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

  • 天涯孤鸿688

    很一般

    V凯叔讲故事V 回复 @天涯孤鸿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