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收官之《纪录片解说词-雪泥鸿爪》

苏轼大收官之《纪录片解说词-雪泥鸿爪》

00:00
07:32

第一集《雪泥鸿爪》

 

    一道美食,蕴藏生活智慧。东坡肉It'svery delicious

 

    明月几时有。一首词,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凝结幸福生活的秘诀。

 

    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地被呈现、描绘和刻画。

 

    人们诵读苏东坡的文章词赋,临摹他的书法,谈论他的生平轶事。

 

他是永不过气的偶像,追随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是什么铸就了苏东坡的魅力,让人们对他喜爱至今?

 

    崛起于才华一考成名

 

    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

 

    今天的三苏祠,曾经是苏家的老宅。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从这扇门里走出来。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公元1056年春天,苏东坡平生第一次,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前往汴京参加科考。

 

    苏东坡最大的一个幸运,就是他父亲带着他去考进士那一年,遇上当年考试的主考官、北宋文坛的领袖欧阳修。

 

    阅卷时,欧阳修读到了一篇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他拍案叫好,打算把此人取为第一。欧阳修估计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给自己的学生第一名不太好,给个第二名吧。

 

    拆去糊名的纸片,欧阳修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曾巩,而是苏东坡。

 

    欧阳修说,他(苏东坡)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自己经常读他的文章冒汗,他说三十年以后,没有人知道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

 

    在文人地位极高的宋朝,苏东坡二十岁高中进士。三十岁时,他已成为名头最响亮的大文豪。

 

    跌倒于才气牢狱之灾

 

    苏东坡入仕之初的宋仁宗年间,表面的太平之下,掩盖的是积贫积弱的王朝。

 

    宋仁宗去世后,宋神宗即位。他任用王安石实行改革,力图自强,这就是王安石变法。

 

    别有企图的官员混进变法机构,新法没有起到正面效果。朝廷官员以支持变法与否而分裂成两派。内耗式的党争愈演愈烈。

 

    宋神宗,急于做出改变。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独断,让苏东坡陷入了忧虑。

 

    明知是以卵击石,苏东坡还是忍不住要发声。他写下了《上神宗皇帝书》,就经济、军事以及变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苏东坡等人的劝谏无法扭转大局。王安石变法的第三年,欧阳修辞去官职,退隐林泉。不久后,司马光也向朝廷递交了辞呈,隐居洛阳。

 

    公元1071年,七月里,苏东坡来到杭州任通判。在江南绵绵细雨中,他听到了百姓的哀怨与痛哭。苏东坡只能通过文章来代替老百姓,表达其悲愤之情。

 

    御史台的官员,弹劾苏东坡在《湖州谢上表》中,大放厥词,愚弄朝廷。接着他们找出苏东坡的诗集,指责苏东坡讥讽朝政,犯欺君之罪。

 

    前来抓捕苏东坡的差官气势汹汹,径直闯入州衙。差官下令差役,用绳子把苏东坡捆起来,押往京城受审。

 

    公元1079年腊月,北宋王朝最高司法机关御史台的监狱里,关押着一个特殊的囚犯,苏东坡。在牢狱里,苏东坡度过了一百多个日夜。

 

    获救于才华贬官黄州

 

    有人想要置苏东坡于死地。然而,在这生死之际,挺身为苏东坡说情的人更多。

 

    王安石,他也托人带话给神宗,说这个圣明时代,不能杀有才华的人。曹太后生病期间,神宗去探望的时候,曹太后说,先帝在的时候,认为这两个兄弟都是宰相之才,赶紧把他放了。大家的这种援救,也等于给神宗一个台阶下。朝廷的判决终于降临:苏东坡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乌台诗案”终于尘埃落定。

 

    苏东坡第一次为官,到凤翔赴任,在途中他给苏辙写了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泥鸿爪,这四个字宿命般地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写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0927mnmo

    苏轼大收官

  • 再生缘_xy

    🐒🐻🐷🐦🍉👠

  • 听友77776005

    他看透人生,雪泥鸿爪,却没想到,千百年来,我们却一直在纪念,想念着他。苏轼,他留给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绝不是雪泥鸿爪了,而是浓墨重彩!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老弟最厉害

  • 璐璐_607

    落英文

  • 璐璐_607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