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制度篇-隔离之痛:从狄青之死说起

36. 制度篇-隔离之痛:从狄青之死说起

00:00
16:41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我们今天的故事要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七月初六的一封弹劾报告说起。提起弹劾的,是著名的大文豪欧阳修,他当时的职位是翰林学士。弹劾报告的读者对象其实是唯一的,就是皇帝本人——像这样直接打给皇帝的报告,是属于“绝密”级的,只有在皇帝认为有必要下发之后,才会根据需要扩大读者对象。当然,我们今天的人反而没有密级的限制,可以很容易地读到它。这篇弹疏,堪称是同类文章的典范,文章的一开头,欧阳修就牢牢地抓住了皇帝的防范心理,他说:


“我听说能够尽忠的臣子,不敢回避难言之事;善于驭下的人主,常常想听到难言之言。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上下之间信息通畅,阴谋诡计无法得逞,灾祸混乱不能产生。……什么事情,如果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唯独人主不知道,这才是莫大的隐患。我今天要说的,正是天下人尽皆知、唯独陛下不知的事情。如今士大夫不分贵贱,跟亲戚朋友们谈的,普通老百姓街谈巷议说的,都是这件事。可是却没有人来告诉陛下。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它事属隐患,危害还没有暴露,所以人们也很难明说。”


那么,欧阳修说的这件莫大之隐患,究竟指什么?欧阳修的弹劾对象,这桩隐患的核心危险,是当时的枢密使狄青。枢密使专管军事,比宰相矮半级,跟宰相一样属于宋朝的“中央领导集体”。狄青究竟犯了什么错呢?我继续翻,你继续听:


“枢密使狄青,出身行伍,号称武勇,自从(十几年前)朝廷在陕西(跟西夏人)打仗,就建立了(特别能作战的)名声;(四年以前,广西侬智高叛乱)狄青奉命讨贼,又立下了一些功劳。(同样是在四年以前,狄青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初掌机密,进入“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列,当时就有批评者认为不妥。如今四年过去,当然,我们也没发现狄青犯过什么显著的错误,然而这个人却不幸有深受军人爱戴的名声。”


好,先到这里。替欧阳修总结一下,那个莫大的隐患,就是宋朝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狄青深受军人的爱戴。管理军队的人深受军人的爱戴,有什么不对吗?难道狄青是一个不懂军事、瞎指挥、滥用兵权的人吗?否,非若是也。对于狄青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的综合素质,欧阳修是非常推崇的,下面是他的原话,我的翻译:


“从前国家难得将帅之才,常常用文臣来担任经略招讨,可是有的不了解军队,有的不懂得训练。自从狄青担任将领以来,既能凭借自身的勇敢武力让众人佩服,又懂得训练的方法,很知道怎么用恩信来安抚士兵。”


作为军事指挥官,狄青了解军人、懂军事、能带兵、有军功。那么,欧阳修还担心个什么劲儿呢?欧阳修所担心的,正是狄青的靠谱!所有这些优点都是缺点,何止是缺点,根本就是危险。为什么?因为狄青是行伍出身,他属于那个脸上刺着字的职业军人群体。狄青是山西人,少年时就喜欢骑马射箭,二十岁上下游荡到首都开封,刺面为兵,成为殿前司的一名骑兵,慢慢升到了皇帝的近卫军。后来宋夏战争爆发,朝廷优选禁军派往前线,狄青中选。在陕西,狄青立功最多,又得到范仲淹等人的赏识、培养和提拔,十年之间,便迅速成长为宋王朝最负盛名的军事人才(没有之一)。1052年六月,狄青奉命入朝担任枢密副使,三个月后主动请缨前往广西前线。别人都搞不定的侬智高,狄青带着西北军出马,一举荡平。1053年五月,狄青得胜还朝,被任命为宋朝的最高军政长官——枢密使。一个脸上刺着字的大兵,竟然能有这样的成就!“出兵伍为执政”,“起兵伍,登帷幄”,狄青破了天荒。让欧阳修忧心忡忡,坐卧不安的,就是“(行伍出身身的)武臣掌机密”这一事实本身。


同样的一句话,欧阳修在这封弹劾报告里说了两遍,一遍是:“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武臣掌管枢密院又能得到军人爱戴,不仅对国家来说不方便,即使是对他本人来说也未必不会造成伤害。一遍是:“但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武臣掌管枢密院而为军人所喜爱,当然是不合事体的,不管狄青本人的用心如何。那么,为什么?


欧阳修的回答,可以归纳为一句特别简单的话:“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是行伍出身,是脸上有字的士兵。”因为他脸上有字,所以那些同样脸上有字的士兵会爱他,以他为荣,团结在他的周围。而这种爱戴与团结,很有可能会形成某种危害政权稳定的力量,因此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在这封弹劾报告的最后,欧阳修建议宋仁宗,罢免狄青的枢密使,把他调到外地去做一个州长。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保全狄青的忠诚。欧阳修的这封弹劾报告,因为是一对一只给皇帝看的,所以剖肝沥胆,话说得很直白。仁宗拿到这份报告,看完了,就默默地收起来了,并没有“降出”。


欧阳修对狄青,话说得这么耸人听闻。他们两个,有什么私仇吗?至少从目前留下的文字资料看,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而且欧阳修也算是一个心胸豁达、有大局观的人。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我相信,欧阳修写这封报告绝对是为了狄青好,为了宋朝国家好。欧阳修并没有夸张,关于狄青,开封城里已经是谣言四起了。


这一年阴雨连绵,开封城里发了大水。狄青的家也是受灾房屋。没有办法,狄青就搬到了大相国寺去借住。佛寺和宫殿一样是高台建筑,不怕水。于是,人们就看见狄青坐在大相国寺高台之上、飞檐之下,指挥士兵在做这做那。狄青高大威猛(宋朝挑兵第一看身高,所以,像狄青这样的好兵一定是高大威猛的),大将风度,远远望去,画面煞是好看。但是,在这幅画里,却有一样颜色辣人眼睛,那便是狄青身上所穿的袄子,竟然是浅黄色的。“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自唐后期至北宋,黄色逐渐成为皇帝专用的服色。在大相国寺俨然宫殿一般巍峨的殿宇之下,狄青竟然穿着淡黄袄子出现了,这就让某些人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些不该想的东西。按照欧阳修给皇帝的报告,“近日以来,谣言传得越来越厉害了。有人说狄青这个人是图谶里预言有的,有人说夜里能看到狄青的私宅上空有火光。”总之,狄青不是个一般人,让他继续掌管枢密院是危险的,恐怕要出事。原因呢?不是因为狄青曾经有任何违背忠诚的行为,就是因为他是行伍出身,他的脸上刺着字。关于宋朝募兵刺字这种恶劣的做法,我们上一讲专门讲过。


脸上的刺青让士兵成为一个被隔离、矮化的特殊群体。狄青在河北担任军区司令,当地军政首脑联欢,席间有位妓女白牡丹,给狄青劝酒,竟然敢说:“劝班儿一杯酒。”(这位脸上有字的哥哥,来一杯)当着众多文官,狄青敢怒不敢言,忍到第二天才去打了白牡丹一顿。白牡丹的嚣张打哪儿来?全体文官都给她撑腰。宋代制度,边防最高军政首长是文官,军区司令要受他的管辖。当时狄青的上头是韩琦。韩琦要处分一个军官,狄青去讲情说:“这是一个有军功的好儿郎!”韩琦说:“东华门外,中了状元骑马游街的才是好儿郎!这人也配?!”说完,韩琦当着狄青的面处决了这个军官,据说,吓得狄青站在那儿,半天都没挪动一下。


故事的真伪无从考证,但是故事中所反映的,宋朝文官和在文官影响控制之下的社会观念对武人特别是军人的态度,是千真万确的。行伍作为一种出身,就像是士兵脸上刺的字,是永远都除不掉。史料记载,狄青当上枢密副使的时候,脸上的刺青还在,宋仁宗特地下令,让狄青敷药去除刺青。估计去除也只是能去掉颜色,疤痕是去不掉的。狄青拒绝,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因为功劳提拔我,没有顾虑我的出身。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脸上的字,是因为我是一个兵。我想留着它,来激励士兵为国效力!”


狄青拒绝敷药,是他的透彻,也是他的无奈。在宋朝的政治文化中,军人出身就意味着低人一等。狄青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的时候,很多人反对,反对者的理由之一就是“用一个大头兵当国家领导人,恐怕外国和周边少数民族会笑话我们。”外国人才不会笑话宋朝,是宋朝自己的文化把武人挤到了边缘,把军人压到了鄙视链的最底层。仁宗之后,英宗曾经想用一个叫郝质的军人入住枢密院,反对的人说:“这个人还行。只是枢密院和宰相府是经邦论道、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政的地方,让一个脸上刺着字的士兵(黥卒)来主持工作,恐怕反而会让他不得安生。比如狄青当年,朝廷上下都服气,可是一进了枢密院,就谣言四起,最终不得不离职,朝廷的器重提拔反而害了他。”


说到这儿,狄青的结局也可以顺便交代一下了。欧阳修那篇骇人听闻的弹劾报告,仁宗当时是收起来了,但是没过多久,还是罢免了狄青的枢密使,派他到陈州去做知州。第二年春天,狄青在陈州,“疽发髭,卒”,胡子里长了一个疮,病死了。中国史书上,凡是“疽发”而死的,不是抑郁,就是投毒。倔强地不肯洗去面涅的狄青,最终还是因为面涅遭到猜忌排挤,落下心病,才五十岁就郁郁而终了。狄青死后八年,宋神宗有意对外用兵,因为狄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向狄家索取狄青的画像,亲制祭文缅怀狄青,把他树立为宋朝武人的典范。然而,即便到了“欲战思良将”的时候,皇帝朝廷给狄青的定调也没有忘了一分为二,一定要强调狄青“能以畏慎保全终始”,狄青在宋代政治文化的压抑之下郁郁而终的事实,也被涂了金,做了最后的消费。


对于狄青的死,欧阳修、韩琦都逃不了间接的责任。但是,这两个人若扪心自问,一定是不会有任何抱歉的。因为他们做的就是当时社会观念中最正确的事情,对武人一定要防范,防范,再防范,特别是军人。面涅就意味着危害政权的潜在可能,必须压制,防患于未然。这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防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官士大夫对朝廷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因此,它正当而正义,是军人职业化与文武分途造成的必然后果。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名词解释:


1. 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