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制度篇-历史的叹息:分类何必隔离

38. 制度篇-历史的叹息:分类何必隔离

00:00
18:38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分类与隔离。


贯穿帝制时代的最大的隔离,莫过于宦官与普通官员之间的隔离。人为制造的生理差异,将宦官群体贱民化、工具化,彻底沦为皇权的寄生物。在宦官的簇拥、隔离、装饰之下,皇帝将自己营造为高高在上的神秘而高贵的存在。猥琐的屈辱却至始至终伴随着宦官群体。不管曾经出现过多少宦官专权的极端事例,都无法改变这个群体被正常社会隔离、鄙视的事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之间、高门士族与低级士族之间建立了基于家庭出身的身份隔离,号称是“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婚姻与仕途都是界限分明,判如云泥。“小圈子政治”的垄断性、封闭性,以及文化基因的同质性最终导致人才匮乏、门阀政治解体,士族消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明(或者懒得追寻)历史真相的后来人,却把王谢风流当作了历史的全部佳话。


从隋朝开始,全体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实行选任的中央集权,与此同时,开始出现了官吏分途。倘若只是按照职务特点把政府工作人员分为官和吏两个层级——官参与决策,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吏只需遵循规章制度处理技术性的事务——这就是合理的分工,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的官吏分途却在官与吏之间建立起严格的身份壁垒,切断了吏上升为官的可能性,进而将吏隔离成一个没有尊严、没有上升希望也无需廉耻的次等群体。


宋代大开科举之门,毫无家庭背景的有志青年,可以凭借自身努力,靠读书、考科举进入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中国由此进入“科举时代”。中外学者们无不感叹,那是一个多么自由辉煌的时代。但是,与此同时,职业军人(募兵)集团却被隔离出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文官、武选官和职业军官之间也被分成了三条轨道,基本上互不相通。倘若只是简单而平等的分工,这一切的确令人赞美:文官处理国家的政治、外交、行政、财政、司法事务,武选官参与军事管理、分任财政税收,职业军官专心练兵保家卫国,各司其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个分工再向细部发展,财政、司法等专业性极强的部门还可以继续细分,政府的工作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甚至,你可以敞开想象力,没准儿,这中间能发展出现代的军事制度、司法制度和财政制度。但这毕竟是传统中国,分类一定伴随着隔离,在整个社会的鄙视链上,文官居于最上层,武选官夹在中间,职业军官被踩在最底下,他们甚至没有完全的官员身份,跟职业军官荣辱与共的是脸上刺字的募兵集团。文官和武选官之间、武选官和职业军官之间都存在着隔离带,下面一层的人,纵然历尽艰辛爬了上来,他卑微的出身也会像青蛙在蝌蚪时代的尾巴一样,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挡住他的去路,让他丢脸。


青蛙尾巴的故事是这样的。话说艾子泊船海岛,听到水里有人哭,一个声音说:“昨日龙王有令,水族有尾巴的都要砍头,我是条鳄鱼,害怕被杀,所以哭。你一只蛤蟆,又没有尾巴,哭个什么劲儿呢?”另一个声音回答说:“我如今看着是幸而没有尾巴了,可是,就怕大王要追究我做蝌蚪时候的事儿啊!”


这个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印象极深刻。后来做宋代武官研究,看到宋代文武之间的分途隔离、看到宋代军人的集体生存状态,耳边便常常会回响起青蛙的哭声。诸位还记得“狄青之死”吗?一个忠诚可靠、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武人,竟然会因为他的功勋卓著、能征善战而遭到危言耸听的弹劾,尽管发起弹劾的人也不否认狄青“迄今为止”的忠诚可靠,为什么?就因为这是一个脸上刺着字的军人,他已经不是军人了,可是他的军人出身永远都在!一只伟大的青蛙,因为蝌蚪时期的尾巴,丧失了崇高的地位,抑郁而终。


分工值得赞美,隔离令人叹息。下面我们就用宋朝文武分途的例子来看传统中国的隔离之痛。


南宋大儒叶适有一个学生,名叫厉仲方,32岁考中武状元,还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提拔,作为一个武选官,应该是前途无量的。但是厉仲方做官之后却屡次参加进士考试,希望能改换门庭,重归文官的行列。厉仲方54岁过世,距离他考中武状元已经过去了22年,叶适去祭祀他,祭文里耿耿于怀的,仍然是厉仲方当年放弃进士,改考武举的事情。叶适说:“想君当年,三场文字十分工整,考中一个进士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没想到你竟然脚踩两只船,又去读兵书;即便是考中了状元又如何呢,你已经失去了文人的身份啊!”文人的身份比武状元和官位都来的重要,所以,厉仲方考中之后,还要想办法回去,而叶适在厉仲方的灵前,仍然要责备他22年前的改弦易辙。原因很简单,文官的仕途发展和社会地位都大大地高于武选官,一旦进入了武选官的行列,就失去了太多的机会,比如当宰相、当枢密使、当三司使、当转运使,这辈子,你想都别想了。


叶适说厉仲方进入武选官序列,是因为当初意志不够坚定,考进士没考中就改考武举,“失路误入”。这样的人很多,在当时,武举基本上就是落第文人的备胎之选,落第之后,立即转头去看兵书,顺带拉拉弓、骑骑马。国家甚至要特别调整考试时间,防止这帮对军事根本就没兴趣的文人把武举当作垫脚石。武选官好歹还是官员身份,已经被鄙视至此。


至于脸上刺字当了兵的,那就是整个家族的耻辱。宋仁宗初年,皇太后摄政,丁谓和王曾同在相府,按制度是一起朝见皇帝、皇太后,一起退下的。王曾要告丁谓的“黑状”,需要一个跟摄政皇太后单独面谈的机会,他就跟丁谓说:“我老姐有个儿子,没出息当了兵,我想请太后格外开恩,赦免他的军籍。这事太丢人,不好意思当着大家说。您能允许我跟太后单独待一会儿吗?”话说的恳切,理由充分,丁谓心里一软,就答应了。你想啊,外甥当兵,这么丢人的事儿都拿出来分享了,还能怎样?没想到王曾进去就把丁谓给撂倒了。


文官-武选官-职业军官的三途分立给宋朝国家的军事建设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最要命的,是它造成了军事人才的畸形培养模式。


北宋中期以后,文官包打天下,甚至“边防大帅”也是由“文士”来做的,各大军区的最高军政首长——经略安抚使由文官担任,底下是实际统兵的武选官,最底下才是职业军人——这就叫“以文统武”。宋人自己对此是津津乐道的,然而,从军事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完全就是个历史的误会。开了这个头儿的那几位文官,的确是能干的。比如范仲淹、韩琦在西北前线的时候,军中流行着一句话,“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可是宋朝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几位文士出身的“边防大帅”的成功带有强烈的偶然色彩。宋夏开战以后,宋朝先派武官上去,打不赢;又派文官上去,照样损兵折将;最后韩、范等人上去,打赢了。为什么能打赢呢?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韩、范的胆识、能力的确高人一筹。这个判断没问题,问题是,等韩范上去的时候,前面试错的过程也差不多了,而且手下的军队屡败屡战,好歹也练出来了。所以,我们总体考量,韩范的成功果然不虚,但是把韩、范的成功上升为统兵制度,用文士为边防大帅,以文统武,则实在是缺乏理性思考的懒人制度。试想,这些靠读儒家经典写锦绣文章上来的人,如果不像韩范那样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试炼,他拿什么来统兵呢?!


在文官之下,参与统兵的,是武选官。宋朝有一项从唐朝继承而来并且发扬光大的一项伟大制度发明——武举,就是通过军事理论和武艺的双重考察,来选拔未来的统兵官。书上会告诉你,武举的出现,为人类在和平时期培养选拔军事人才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你深入到制度的内部去观察,就一定会对这项发明的伟大程度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很不幸,我就干了这件事。我的硕士论文做的是宋代的武举,我的第一本书写的是中国古代的武举与武学,正标题《武道彷徨》就是我对武举的总体印象。武举,武举,虽以武名,却乏武道。武举出身的人做的是武选官,武选官虽然被文官瞧不起,但他们好歹脸上是干净的,是正经的官员,不是军人,所以这帮人骨子里是极不屑与军官为伍的。按照宋朝国家的制度安排,武选官参与军队的管理,但是不属于军官序列。这样一来,武选官对军队的了解程度,其实跟文官比也差不太多;武进士的录取规模又小得可怜,一年那么十几二十个人,丢到几万武选官的汪洋大海里,一点声息都不见。所以,指望武举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那也是痴人说梦,还不如指望文官。


按制度讲,是这样。到南宋,有一个人不服气,想要改造制度,让武进士从军,真刀真枪的练起来。这个人是谁呢?皇帝,宋孝宗,南宋最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既是皇帝,又有理想有抱负,一心建设强大的军队。结果怎么样呢?1180年,武举从军制度果真建立起来了,皇帝承诺从军的武进士“他日可备擢用”,干得好将来一定提拔。这一年录取44名武进士,几个从军的呢?18个。而且这18个人里包括了武状元江伯虎。不错吧?不错。但是,这18个人请求把档案资历都保留在军队系统以外,从军人的高工资也宁可不要。后来政策屡经调整,一切都顺着武进士的心意来。武进士怕像军人一样遭到体罚,朝廷就明令禁止对从军的武进士进行体罚,规定必须要“待以士礼”。最终,武进士士愿意从军了,可是军队里也搁不下武进士了,谁愿意请个祖宗来供着呢?宋孝宗开创武举从军制度的同时,还禁止武进士参加进士考试,不许他们谋求该换门庭。结果怎么样呢?几年之后,从军等于不从,武进士改换文官的禁令也只得不了了之。比如,叶适的好学生厉仲方,就是武状元及第之后频频去考进士的。最终,在文官、武选官和职业军官的制度隔离之下,宋孝宗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努力化为乌有。


隔离的本质,就是制造不平等,生产卑贱,生产歧视。隔离的文化基础是不承认平等与缺乏尊重。隔离造成与实际事务无关的等级差异,创造、强化了人际矛盾。究竟是谁在制造隔离呢?不同的隔离有不同的原因,就宋朝文官、武选官和职业军官的三途分立而言,应当是皇权与士大夫的合谋。皇权为了自身安全的考量,要求对对危险的权力——兵权进行尽可能的分割,而士大夫出于不自知的集体自利倾向,迎合了皇帝的需求。职业军人被框定,武选官被限制,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成了国家栋梁,包打天下。可是,怎样才是军事指挥人才的做成之道?怎样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平既久,初心已忘。可叹,可叹!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三、名词解释


1. 三司使: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 (公元926) 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 (公元930),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总揽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北宋沿设,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改官制,三司使职掌归并于户部尚书。


2. 转运使:转运使 ,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


3. 改弦易辙:意思是换上新琴弦、改变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针、办法或方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9443rajo

    老师讲的真好!细致入微,解读易懂!听起来爱听!

  • 13804607tit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末世行

    分类,在我们的文化中一定伴随着等级,等级则意味着隔离。比如:工、农、兵、学、商

  • 程亚军林中路

    制度是由人制定出来的,人受限于人性的不完美。制度的局限和人性的缺点有关。

    赵冬梅老师 回复 @程亚军林中路: 人性不是架空的,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不同的民族性格

  • 明凡书苑

    宋朝居然这么不尊重军士,难怪老打不过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 苾苾清芬

    好温柔

  • 马修_e3

    自毁长城

  • 春天的啤酒

    谁,或着说什么决定了文选官的高地位?好习惯用久了,也许就成了坏习惯。

  • 爱与意志

    说得好。越说越好。

  • 微醺的茄子SH

    反复听

    赵冬梅老师 回复 @微醺的茄子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