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儒者的风范与中道

020.儒者的风范与中道

00:00
22:29


一个有气节的儒者,他举贤援能,澡身浴德;他特立独行,中道而立;不为利禄当官,只为天下苍生。他身处太平盛世,不敢放松自己的操守;他面临乱世昏君,不沮丧不消极,只想做的更好更稳当。他从内在建立气节,从外在得到仁和,这就是儒者的大智慧。


儒行解第五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不求厚禄。推贤达能,不望其报。君得其志,民赖其德。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默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治世不轻,世乱不沮。同己不与,异己不非。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尚宽,砥厉廉隅。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虽以分国,视之如锱铢,弗肯臣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别则闻流言不信,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有如此者。

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溷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人之名儒也,忘常以儒相诟疾。

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曰: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


各位听众好。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一个有德性的儒者,他推举一个贤能的时候,对内来说即使是他的亲属,只要是有贤能,可以为国家尽功,建立功业,就把他推举出来,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就不推举。那反过来说,现在的人哪,推举要当官只要有一个什么好的位置,都推举自己的亲人。可是问题是这样,他不贤良啊,他不贤良你推举他干嘛呢!那是因为要干嘛,要得俸禄啊。好,虽然你不行,说你行你就行,虽然你很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是官场上很有名的一句名言啊。那也实在是现在的众生啊,迷失的非常深啊。古代的人不是这样。有贤良纵使人家误会我啊,是偏私我的亲戚,没关系的,我知道我这个亲戚其实是贤良的,把他推举出来。


外举不辟怨,推举贤良的人,只要他有这个长才,虽然呢他跟我有冤仇,虽然我对他呢某一部分不满意,但是某一部分长才他是可以的,好吧,就把他推举出来吧。现在的人不一样,有怨的,你不可能推举他,好事情不可能给他。


“程功积事,不求厚禄。”程功就是依步骤去做事情,积事就是不断地去处理政事。程功跟积事都是不断地计划、处理政事的意思。只是这样不断地尽心尽力,但是不求厚禄,不是为了多少的厚禄,多少的利禄。


“推贤达能,不望其报。”我推举人家出来是因为他有才干,是因为他能够为国家做事照顾百姓,而不是因为我希望他报答。现在的人哪,如果你推举一个人呢,他如果没有给你厚厚的报答的话,你肯定唠唠叨叨满腹牢骚说给人家听,对不对啊?要不是有我当时推荐的话,今天哪有他。古代儒者不是这样的,推举完了就忘了。


“君得其志,民赖其德。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他只希望呢,能够让这个君上,能够像尧舜一样的英明,叫君得其志。民赖其德,他只是希望百姓能够得到他的恩惠叫民赖其德。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如果有利于国家的政事、政绩的事情,他肯定摩顶放踵去做,而不是为了求富贵。


“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一个儒者,怎么样才是一个有气节的儒行啊?他举贤援能有这么样的坚持,有这么样的弹性的看法。


下一段,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一个儒者他能够澡身浴德,我们一般的人洗澡用的是水,用的是肥皂,古代的儒者呢他用什么洗他的身呢,用德,用德性洗他的身。陈言而伏,那么他有这么好的德性,他把他这么好的治国理念,先王之道,把它陈述给他的君王听叫陈言,并且谦虚的伏听君主的裁达。天下是君上的,然后用不用还在他,虽然我把最好的道理说给他听,可是我低下我的头,谦卑的来接受他的裁达,用不用还在于他,不是我决定的,他知道他的分际在这里。现在的人呢,把你的政见讲出来人家不用呢,就批评一大堆,说是没见的、没见识等等,说他是昏庸等等,就有很多的话。


静言而正之”静言是不动声色,君上有错误,他不动声色之下就已经非常巧妙的,已经匡正了君上的缺失,叫做静言而正之。各位你看,我们现在的人,真的都跟古代的人都相反。现在的人如果君上有一个过失,就以台湾来讲,以美国来讲也是这样啦,如果他的领导人有个过失,下面的议员,参议员也好,众议员也好,立法委员也好,大家的挞伐,用最高的分贝,去批评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彰显自己的贤明,来笼络选民的选票。我告诉你啊,这些选民如果受过古代先王的教育的话,这种人根本是选不上的,但是因为我们离先王之道已经很远了,我们真的是做起事情来跟古代都相反。既然是如此社会这么乱那也就是没办法的事情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而上下不知也。默而翘之”如果在上的在下的都不认同他,得不到知遇之音。默而翘之,他就暗中的去启发他,做一些暗中可以启发他们的事情。


“又不急为也他不躁动不强为,非常有耐性。儒者满怀的学问,满怀的先王之道,不会看不起人,并且陈述完了之后呢,还趴在那里听君上的裁达,他如果不听呢,我还想办法不动声色的,不大声以色,不让别人知道的情况之下呢已经想办法让他的过错已经改正了,虽然上下的人都不认同我,那没关系,我慢慢来,有这个耐性。


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他不会面对卑微的人就自以为很高。临深的意思,那个深就是卑微,很低啦。他面临到一个很低的人,他不自以为高,叫不临深而为高。那现在社会的现象就是这样,一临深,就觉得自己很高,不是吗?就开始高傲起来了。


不加少而为多,那个少就是低的、无能的,面对无能的人,不会自己就自以为贤能。面对无能的人,越是有一种怜悯的、帮助的心会出来,而不是因为他少、因为他低、因为他无能,我们就自己以为非常的高傲。这个人哪,常常有这种人,鄙视他人的心,只要别人比他高,他就自己觉得矮一截开始自卑,只要别人比他低,他就自己又多出一截又开始自傲,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没有定位。儒者就是自己很有定位,不会因为别人高而跟着高,也不会因为别人低而跟着低,永远有一个中道的定位。


治世不轻,世乱不沮。”他身处一个太平的盛世他不敢放松自己的操守叫治世不轻,也是非常谨慎。世乱不沮,他面临一个乱世,面临一个昏君,面临乱臣,他一点也不沮丧,他整天都在想我怎么样做会更好,怎么样做更稳当、更有帮助。非常积极,不会变成非常消极。


同己不与,异己不非。”跟自己理念相同的,他不会营私党,叫同己不与。当然他会跟他一起打拼,但是不营私的意思。异己不非,跟他理念不同的,他不去诽谤他。


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一个儒行者,他特立独行,他中道而立,有这么样的气节。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一个儒者有怎么样的气节呢?他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这什么意思呢?你记得吗,我们上次讲一段《孔子家语》的时候,我有举证啊,姜太公不是碰到一个贤民吗,那个贤民呢,他说他不当诸侯的臣,结果不是被姜太公给杀了吗?这什么意思啊,那这里不是讲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吗?就是说不屈节于利禄、官位而去侍奉人,不屈辱自己,只是为了一点点的利禄,就去侍奉人,也不屈辱自己,只是为了一点点的利禄而去侍奉诸侯。


但是,如果都不要谈这些利禄,当官总是有一些基本薪俸哦,不是为了这些利禄,而是为了天下子民,为了一个明君的邀请,那我们可以去侍天子,我们可以去侍诸侯的。侍天子是为了民,侍诸侯也是为了子民,侍天子不是为了侍天子,侍诸侯不是为了侍诸侯,对不对?我不是为了要当一个人的奴隶,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就是这段话的意思。


那么另外一个人为什么被姜太公给杀了呢?他提倡不要去当官,这样的人比较清高,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的话呢,那天下的那么多的君,谁当他的臣呢?岂不是天下大乱吗?这种言论呢会乱天下,所以才被杀的。


慎静尚宽,砥厉廉隅。”慎静就是审慎安静,尚宽他崇尚宽厚心胸非常宽大,砥厉廉隅,砥厉跟中流砥柱那个砥砺是一样的意思,廉隅就是棱角,把棱角给磨砺掉就是砥厉


“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他志节刚强却又与人和熟,叫做强毅以与人。志节高超非常的刚强,但是跟人家相处却非常的和乐。那现在的人呢跟人相处,一和乐志节都没有了,对不对?就跟那些狐群狗党跟着走了,那是跟古人不同。


博学以知服,非常的博学,但是又非常的谦下,知服那个服就是服从的服,是谦下的意思,非常博学又知道要谦下。那现在的人呢一博学下巴就越抬越高,看着人就不屑,跟古代的儒者是不同的。


虽以分国,视之如锱铢,虽然你把国家分给他,他看起来就像锱铢。锱铢就是很轻很轻叫锱铢,八两为一,十六两一斤嘛,就是半斤左右,半斤为一辎。二十四铢叫做一两,那铢是很小很小的单位。视之如锱铢的意思就是一斤不到,你把国家分给他就看做一柸土一样,他一点都不动心的。各位现在如果有一个人把国家分给你,你肯定是三天睡不着。中乐透的人你看过吗?一个月睡不好。乐透也没有一个国多嘛是不是,把国家分给他,他还是看起来非常轻淡的,照样睡,睡得好的很。


弗肯臣仕不肯为利禄而仕,而不是不肯当官,古代的儒者学而优则仕,哪里有不仕的道理,只是说不是为利禄,不是为某人当奴隶。


其规为有如此者他的规度,他的行为,他的规矩,也是有这么样的清廉。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一个儒者一个儒行的人,他有合志同方,有一样兴趣的人,他就一起工作一起打拼。营道同术,有同样的技艺的人,同样的举度的人,都能够一起打拼。


并立则乐并立,两个人都能够当官都能够有人重用他,那他们两个人非常高兴,而不会两个人互相排挤。各位,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什么呢,同才相嫉,跟古代儒者是不是都相反,你有没有发现,孔夫子讲的这个儒者儒行,跟现在的人真的都相反。古代的儒者如果有一个人跟他有同样的学问,同样的技艺,同样都备受重用,他们同样都为对方高兴,不是很好吗?


相下不厌如果有人不用他,地位相差很大,他们也不会厌弃对方。交朋友不因为对方的势力多高,不因为对方的财富多少,而是因为他是我朋友,因为他有仁有义,他有忠有孝,他内心怀着交朋友的热诚、赤诚,他光明磊落,我是因为这样子。现在的人相下则厌,有一天他当了大官,地位很好事业很大了,以前那一些没有出息的小同学,他一个都不认识了,也不曾在一起,他在一起都是达官贵人了,对不对?跟现在的人不一样。


久别则闻流言不信这两个朋友很久没有在一起了,突然有一天听到一个对他朋友不利的流言,他是不会采信的。为什么?因为他很长久的时间考验他的朋友,他知道他朋友的德性,除非他亲眼看到他朋友变了。


义同而进,不同而退。”两个人里面的情志相同、道义相同,就一起前进,如果不同那就分道扬镳,不伤及他的朋友。


其交有如此者”,一个儒者的交友之道,这么样的务实这么样的踏实,这么样的敦厚,这么样的念旧。真是不知道孔子的智慧哪来的,哀公问一句话他讲这么多,每一句都这么有道理,每一句都深切中了时下人的病。各位,你看看他每一句是不是都中了我们现在众生的病?中了当官人的病,中了读书人的病,也中了众生的病,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夫温良者,仁之本也;”说一个人温和善良,这是仁的根本。

慎敬者,仁之地也;”谨慎恭敬是仁的基础。

宽裕者,仁之作也;”宽大绰绰然有余裕哉,不会很多事情很狎迫,现在的人很狎迫,现在要你做什么你立即得做、得达成,就是一个小小的事情都不行,没有商量的,不然的话就给脸色看,太狎迫了一点。宽裕者,仁之作也,仁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能够生长、能够长养,就是因为宽裕。


逊接者,仁之能也;”能够谦逊的待人接物,这是仁的功能,仁的功用。

礼节者,仁之貌也;”一个有礼貌的人是从内在里有仁德的表现。

言谈者,仁之文也;”能够与人欢乐的交谈,这是仁之文采。

歌乐者,仁之和也;”这个乐叫le也可,yue也可,是仁产生的和乐的一面的时候,自自然然而歌,自自然然而乐。

分散者,仁之施也。”把财物布施出来叫分散,这是仁的布施,仁传染给别人,仁推广出去叫仁之施也。


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说一个儒者一个有儒行的人,对于上面这一些统统是有的,而且他还不敢说他是有仁德的人,还非常谦逊。


其尊让有如此者”,一个儒者他能内心的尊跟让,是有这么样的德性。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一个儒者不陨获,陨获是忧闷不安的样子叫陨获,一个儒者不会因为贫贱而产生忧闷不安的样子。反正三餐不过斗米,夜眠不过八尺,需要的就是这些嘛。就像一个和尚一样,就是一件袈裟装起来,一个钵,全身家当就这样而已,一点都不会哀伤的。不充诎于富贵,充诎是什么,得意忘形叫充诎。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失去他的操守。


不溷君王”,不会因为君主的侮辱而丧节。不累长上”,不会因为长官的拖累而丧节。不闵有司”,不会因为那些管事的官员的诟病而丧节。


故曰儒”,这个人知道自己的分位,对自己很有定位,他非常有弹性,他不跟着人家高而高,不跟着人家低而低,他不跟着左右的环境而转,他只从内在建立气节,从外在的呢因为他的弹性而得到了仁的和,而得到了他的时不断地改变之下,他可以得到最好的选择,最好的中道,能够立定他的脚跟,这样的人才叫儒者。


这个儒,一个人加个需,需要的需,人跟人相处所需要的一切,人因地位不同、时空不同、行业不同、官位不同,而需要有不同的礼节不同的处置,不同的言行。他能在人的需要的这一面能够无所不至,他是一个入世法、他是一个治世法,而他内在的两袖清风是出世法。所以儒者不简单,儒者兼具出世法、入世法、治世法,而不单单纯纯躲到深山去修行,这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有人常常觉得那个躲到终南山的修行人才是高人,有没有?我认为孔子可能也这样认为,躲在深山的是和鸟兽同处啊,而不是跟人,对吧?人所需要的救助没有,人所需要的礼节,人所需要的仁义并没有推广出来,一个儒者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与百姓同在,与众生同在,与生活同在。


“今人之名儒也,忘常以儒相诟疾。”已经孔子讲到快结束了,他说啊现在的人说儒啊,忘常啊是忘了古人对儒者的定义,定义有这么多,以上讲了这么多,刚才讲了一个多小时,有这么多,而且我还是大略的讲,因为实在是太长了,要孔子来讲可能真的把仆人留下来三班都不够。忘常,忘了儒者的定义、常义,而以儒者来互相的诟病,把他当做取笑的对象。我们常常说拘拘腐儒,有没有?


各位,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儒家在中国崛起,没有人认识儒家。现在只要谈起各宗各派,谈到佛家也有高深的感觉,谈到密宗也有高深的感觉,谈到那个拜火教都还比儒家要高深,拜月教也比较高深,而中华文化幽深的儒家,悠悠大国五千年所蕴含出来最高深的教化、文化,没有人认识它,而且还常常说拘拘腐儒。你是哪教?儒家。儒家?我没听过,在哪里?没有人认识儒家,你问那些老师你是儒家吗?他说我不是,你去问问世上的人谁是儒家?没有相信他是儒家。他说,哦,那个孔子!儒是跟人在一起,儒不是从坟墓里钻出来,对不对?孔子这番话给我们当头棒喝啊,我们可能都不认识儒是什么啦?我们说儒脉中兴!说中华文化要重新中兴!你不认识儒,你中兴什么?你中兴什么是中华文化呢?


哀公既得闻此言也,哀公听了这番话,言加信,行加敬。孔子如果有说话他更加相信,孔子如果做什么他更加尊敬。


哀公曰:“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说哎呀,我这一辈子到我死之前,我不敢再以儒家这个字当做戏言。因为什么,在他那个时代也是认为道家比较深,后来传入的佛家也比较深,什么家都比较深,只有儒家最不深。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这么平实的东西吗?我们实在是没有人认识孔子,没有人认识儒家,连儒是什么都没有人知道,我们忘记了我们最深邃的东西,最值得珍藏的东西,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东西,对百姓最有益的东西,对国家社会最有益的东西,我们全部把它抛出在脑后。然后我们统统以一个戏言,现在网络上批判孔子的人还有多少,批判儒学的有多少,现在在天安门好不容易站起了一个孔子的铜像,看看网络还是有人反对。虽然有人认同,有人开始觉醒,我希望那些反对的都赶快读读孔子的言说,以更宽阔的胸襟来包容中华文化真正最深邃的底蕴。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戴方刘姚

    活了快三十岁,从来没用听过孔子家语这个著作,谢谢张讲师的讲解,这才知道儒是什么,儒者该做什么,现在社会文化的并存与包容,您是一盏明灯,。

  • 谦而益谦

    古代的仁人君子真让人向往啊!

  • 太原张惠

    儒者兼具出世、入世、治世三法于一身,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之前都不懂,感恩讲师的讲解

  • kitty_2e

    儒者内在建立气节,有自己的定位,不会因为别人高而跟着高,也不会因为别人低而跟着低,永远有一个中道的定位。

  • 兰子_0h

    再听之后,对“儒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个儒者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与百姓同在,与众生同在,与生活同在。感叹啊!

  • 侯丽吉林

    一个儒者,与百姓同在,与生活同在,而不是躲在深山里与鸟兽同群!

  • 沙漠绿洲_kp

    儒,一个人加个需,是人跟人相处所需要的一切,人因地位,时空,行业不同而需要不同的礼节,处置,言行,儒者在这方面无所不至。

  • 银杏园丁

    义同而进,不同而退!!!

  • 银杏园丁

    治世不轻,世乱不沮。同己不与,异己不非。

  • 天地一马万物一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