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课|《为与无为》3:“园丁”孟子的四株幼苗
 5552
试听180

第092课|《为与无为》3:“园丁”孟子的四株幼苗

00:00
13:14

BOOK 27 

《Trying Not to Tr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ontaneity 》

为与无为:自发性的科学和艺术


作 者: EdwardSlingerland

出版社:Crown

出版时间:2014-03-04

ISBN-10: 0770437613


作者简介  

森舸澜(EdwardSlingerland),现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教授、中国思想与涉身认知研究所所长、哲学与心理学会成员、宗教历史数据库主任。他曾就读普林斯顿、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精研中国古代思想,功底深厚,是东西方哲学宗教思想比较、认知科学等领域的世界著名专家。


其主要研究方向:战国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比较、认知科学与宗教演变、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隐喻理论)、伦理学(德性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古典汉语等。森舸澜曾发表一大批学术文章,出版多部专著,如《科学与人文科学》(What Science Offers the Humanities)等,还翻译出版了孔子的《论语》(Analects)等。


书籍简介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森舸澜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人文与科学完美结合的思想旅行。在这本书中,中国先哲的古老智慧与*的脑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相映生辉。


翻开这本书,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你会看到孔子、墨子、老子、荀子、孟子、庄子关于“无为”与“德”思想表达被一一呈现,再辅以现代社会有趣的故事、严谨的科学实验结果加以佐证,而蕴含其中的“为与无为”的思辨,刚好可以修正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我们当然应该为祖先灿烂的文化而自豪,然而用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角度重新理解祖先的思想,无疑胜过盲目的热爱,也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引领价值。


换个角度,你会更睿智,也更有智慧提升当下与未来的自己。


本书第三讲 

园丁孟子的四株幼苗


本讲精华内容  

我们继续来说森舸澜的《为与无为》。今天我们说孟子的无为之道。


上一讲,我们分别提到了孔子与老子遇到的困境。


孔子这边的困境是:你怎么让人爱上他们本来无感的东西呢?你逼他们去学那些刻板的行为规范,最后把人都给逼成了伪君子。


老子这边的困境是:老子振臂一呼“城里人坏透啦,都跟我进山去”,但人们偏偏就是爱往城里跑。


而孟子在这两边的悖论里看到了一条中间路线。


从老子这边看,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里是有一些跟文明社会相容的东西的,人不应该消极避世,而应该入世求道;而从孔子这边看,孟子认为人并不是对儒家宣传的那些好东西都无感啊,人其实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善良品性,这些品性与儒家宣扬的那些价值其实是相通的。


所以综合这两方面,孟子的观点是:人应该在文明世界里接受教育,但教育的手段并不应该像孔子那样从僵硬无比的冷认知入手,而是应该关注那些与生俱来的善良品性,呵护这些品性的成长,最终把它们转化为自发的、内在的无为。


所以孟子的无为之道,不是从冷认知再到热认知,而是直接从热认知入手,把人心里天生就有的那些好的热认知培育壮大。


孟子的这个无为之道,也可以概括为“呵护幼苗”。


“幼苗”这个比喻,当然是来自于《孟子》这本书里著名的“拔苗助长”的故事。


有一个宋国的农民,觉得庄稼地里的幼苗长得太慢了,于是就动手把它们拔得高一点。孟子说这个故事呢,当然是用来比喻教育的。拔苗助长当然不对,不过把幼苗丢在一旁完全任它自己长,也不对,那就长成野草了。正确的做法,是给它施施肥、浇浇水,呵护它成长。


孟子的这条无为之路里显然有两个问题最核心:一,哪些幼苗值得呵护?二,怎么呵护?


第一个问题,哪些幼苗值得呵护?人心里有哪些与生俱来的品性是值得被发扬光大的呢?


孟子说,有这么四株幼苗值得呵护。


这四株幼苗在《孟子》这本典籍里至少被集中提到两次。


一次在《孟子·告子上》里,这一句话大家都会背: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另一次是在《孟子·公孙丑章句》里: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株幼苗,是“恻隐之心”。


孟子说,如果你看见有个孩子掉进井里,你会不假思索地施加救援。你伸出援手,不是因为想要和这个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也不是想要在邻居朋友那里博取名声,你是完全被内心自然而然涌起的同情心驱使的。


孟子说的这个恻隐之心,其实就是今天的心理学家很爱说的「移情」——也就是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的能力,别人开心,你也觉得开心,别人痛苦,你也痛苦,所以本能地想帮别人脱离痛苦——这是很多亲社会行为背后的动力。


我们之前也专门讲过,除了精神变态,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移情」能力的。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很有道理,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心理基础之一就是人有移情能力。


第二株幼苗,是“羞恶之心”。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说的羞恶之心指的其实是“义愤”。看到有人被欺负,你心里自然会有种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冲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义愤”这种情绪背后的根源是“公平感”,人天生有追求公平的冲动。


行为经济学家经常喜欢做一个叫“最后通牒”的分钱游戏,一百块钱先交给甲,甲决定自己留多少,分给乙多少。


甲分配完之后,乙有权决定决定接不接受,如果乙接受,那么甲乙就按照甲的那个方案来分钱,如果乙不接受,那一百块钱谁都一分钱也拿不到。


如果人没有追求公平的这种冲动,那么乙最理性的决策是哪怕甲只给自己一分钱也应该接受,因为总比一分钱也没有强嘛。但实际上,甲分给乙的钱如果少于20-30块钱,那一般来说,乙就不干了,觉得太不公平了,宁可自己一分钱不拿,也要报复甲,让甲也一分钱都拿不到。


而甲呢,通常也会十分忌惮乙这种义愤的情绪,所以他也不敢分给乙太少。


所以,义愤,或者公平感,其实是人们平等合作的一种催化剂。人类能展开这么大规模的合作,背后是有这种「对公平感的追求」在支撑的。


所以总体来说,义愤也是一株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幼苗。


第三株幼苗,叫“恭敬之心”或者“辞让之心”。


这指的就是一种谦卑、谦虚的品性,孟子说,这是儒家强调的那个「礼」的心理基础。森舸澜说,“恭敬之心”和最后的“是非之心”这两株幼苗好像不太容易很明确地对应到什么现代心理学的概念里。但我倒觉得都有,所以帮他补充了一下。


 “恭敬之心”的心理根源,应该就是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感知嘛。


大家回想一下乔丹·彼得森的龙虾理论——面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体内血清素分泌会减少,行为上会变得张扬不起来。


这种根据自己的「相对社会地位」来调整行为的本能,对人这种社会动物的生存肯定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把握到哪个度比较合适,以及是不是社会上每个人的行为必须要与自己的社会地位匹配,这就一言难尽了。所以“恭敬之心”这株幼苗到底算庄稼还是野草,我觉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第四株幼苗,叫“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我们天生也有判断对错、分辨是非的能力。孟子说,这是智慧的根源,不过他说的智慧其实不是一种分析推理能力,而是一种道德判断的本能。


儿童心理学家一定会赞同人心里有“是非之心”这株幼苗。儿童心理学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和同事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参考了《正义之心》),他们给6个月和10个月大的婴儿看木偶戏,木偶戏里有一个“攀登者”在努力攀登一座小山。有时候会有一个木偶A从下面出来帮助这个攀登者爬上去,也有时候会有另一个木偶B出现在山顶,反复把攀登者踢下山坡。

▲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Bloom)


几分钟后,婴儿们观赏到一场新的木偶戏。


这一次,攀登者瞅了瞅木偶A,又瞅了瞅木偶B,然后决定向刚才把它推下山的木偶B靠拢。结果,婴儿们就瞪大了眼睛盯着这一幕看了很久,比看到攀登者向帮助过他的木偶A靠拢时盯着看的时间长得多。


这说明,即便是那么小的婴儿,他们也已经知道这里面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所以他们看到攀登者跟坏人亲近时,才会盯着看好久,感到完全无法理解。看来人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至少有一部分的确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孟子的观察还是很敏锐的,他的确挖掘出了一些很可能会促进个人圆满、促进社会和谐的人类本能。而挖出这些幼苗之后,接下来的目标当然就是呵护它们成长壮大。


那应该怎么呵护呢?


孟子的无为之道既然是直接从热认知的本能入手,那么教育的手法就是要调动“热”的感情和直觉,而不是“冷”的理性思考。


孟子提倡的教育手段,可以归纳为「加强体验」和「展开联想」。体验和联想,都是跟热认知对话的手段。


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最能展现这两种手段。在《孟子》这本书里,齐宣王的形象算是个比较荒淫无道的昏君。齐宣王平时都挺混不吝的,但是有一次,他亲自观看一场祭祀活动,活动上要现场杀头牛来祭祀。


齐宣王一看到那头牛一边颤抖一边惨叫不止,忽然良心发现,他觉得牛太可怜了,就说:咱别杀牛了,就杀只羊算了。


孟子一听到这件事,就跟齐宣王说:

 大王,你有这样一份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而您的仁慈之所以表现出来)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刚才最后这一句就是著名的“君子远庖厨”嘛。我们今天引用这句话,经常都是知识分子们拿来当做不干活的一种开脱。但实际上,孟子的原义并不是赞许“君子远庖厨”的。他恰恰想表达某种相反的意思,他是想说,我们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把内心的恻隐之心给激发出来。


这种直观体验所带来的冲击,才是内心那几株幼苗茁壮成长的土壤。


今天的道德心理学家都会赞同孟子的这个见解。著名道德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说过一个他自己的经历。他年轻时候读到哲学家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这本书。


彼得·辛格在书里以无比雄辩的逻辑和论据证明素食主义者在道德上要比食肉者更高尚。乔纳森在理性上完全被他说服了,但一转眼到吃饭的时候,他还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肉香的诱惑。直到后来有一回,他去参观屠宰场,亲眼看见活生生的动物是怎么屠杀,然后做成汉堡里的肉。他受到巨大震撼,这才变成一个素食主义者。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所以你看,至少在道德教化这方面,「用体验来震慑你」的确很可能比「用道理来说服你」要有效得多。


但光有体验还不够,接下来你还要施展联想。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把你从一件事上体验到的东西扩散到为人处世的其他方面,这是让幼苗成长壮大的另一种手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体验到对家人的爱之后,要好好反思这种情感,然后把它移情到邻居身上,朋友身上,乃至陌生人身上。


所以,「联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移情能力,把一个点上的体验转移到一个面上。


在那场对话里,齐宣王接下来问孟子,说,我同情一头牛,这跟我当国王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回答:“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火。’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


孟子说,这就对了嘛。既然大王你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那当然就有能力由此及彼,把对牛的同情转移到对人民的同情上。


先体验,然后转移,心中那几株幼苗因此发展壮大,最终把人变成一个有德之人——这就是孟子的无为之道。


可是,孟子这条道路,显然也有他的局限。


如果说四株幼苗是人的本性的话,那齐宣王遇到孟子之前的声色犬马,难道就不是本性吗?人心里有庄稼,但明显也有野草啊。


体验和联想会滋养庄稼,那你怎么保证它们不会滋养野草呢?


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让我想到了《寻秦记》里的一段情节。《寻秦记》的“嬴政”,当然,是加引号的那个嬴政,他本来是一个特别纯良恭顺的好小伙子,结果有一段时间他流落民间,受尽欺辱,算是深度体验了一把底层人民的艰辛。


结果呢?他恢复身份之后迅速黑化,变成了我们后来熟悉的那个心狠手辣的暴君。因为那一番体验让他悟出来的一个道理:唯有拼命登上权力巅峰,才能最多地避免痛苦。


体验并没有滋养那四株幼苗,反而是壮大了野草。


这时候,我们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什么庄稼,什么野草,我们全都撒手不要管就行了。


这人,就是庄子。


下一讲,我们来说四大天王里最洒脱的庄子是怎么看待无为的。


下一讲说完庄子之后,我们也会做一个小结,来综合思考一下这四种无为之道,把《为与无为》这个特刊划上句号。


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精选用户评论
  • RomanaGallifrey

    节日快乐ヾ(@゜∇゜@)ノ话说保罗·布卢姆的公开课《心理学导论》是我当年心理学入门之一了,后来的一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也很赞,b站应该还有资源……关于素食主义者比肉食者道德感更高我不认同,我觉得只是道德圈更大而已,把人类的道德扩展到其他物种真的合适吗?应该扩展到什么程度?按物种的智商、是否有意识、是否能产生情绪?凭什么这么划分?以及,其他肉食动物也吃肉,人类作为杂食动物本来就需要吃肉,出于道德感素食算不算人类自大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自己情感上不接受吃肉可以理解,但是要说素食者道德上更优越emmmmmmm

    魏知超 回复 @RomanaGallifrey: 抱歉,回复的晚了!非常感谢 《动物解放》那本书的作者彼得辛格是功利主义的扛把子,他似乎是完全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论述食肉这件事的。

    RomanaGallifrey 回复 @魏知超: 突然好奇……😂《动物解放》中文版翻译质量能看吗可以的话我去瞅瞅

    魏知超 回复 @RomanaGallifrey: 我家里那本《动物解放》是很早以前一间寺庙送的,哈哈,我还没从头到尾看过。

    查看全部3条回复
其他用户评论
  • 天边云_mm

    魏老师节日快乐

    魏知超 回复 @天边云_mm: 抱歉,回复的晚了!非常感谢

  • 覺岸無邊

    ㊗️魏老师教师节快乐

    魏知超 回复 @覺岸無邊: 抱歉,回复的晚了!非常感谢

    覺岸無邊 回复 @魏知超:

  • Wendy_kft

    是共情,而非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