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学会自理
你好,我是付小平,欢迎来到我的喜马课堂。从今天起,我将用5课的内容来讲述父母如何在入园前做好准备工作。
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宝宝们都将告别家长们无微不至的全天候关照,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
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哪些要求呢?主要是三方面:自己吃、自己穿、自己上。
首先,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上幼儿园以后可不像在家,有那么多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两三个老师要同时照顾二三十个小朋友。如果所有孩子都要依赖老师喂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有那么几个小朋友,入园初期需要老师喂饭,过一到两个月,这些孩子都需要在幼儿园学会自己吃饭。
其次,自己上厕所。自己小便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在入园前学会,包括穿脱裤子。当然最好还能学会大便后自己擦屁股,不过父母也不用太担心,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帮助孩子的。其实,大部分孩子入园后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即使白天在幼儿园想大便,也会尽可能憋到回家解决。
最后,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入园后,每天都会有午睡时间,睡觉前都要解开扣子、脱掉外衣,起床后还要自己穿好衣服、扣上扣子。这些事情最好不要总是麻烦老师。当然,冬天那些比较厚重的衣服,小朋友们穿脱起来会比较吃力,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帮忙。
除此之外,每个孩子最好还能学会自己喝水和接水,自己洗手,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和生活用品,自己背书包,自己叠被子等等。以上这些内容我会在以后的课程细讲,我们今天来讲讲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5个原则。
第一,用游戏代替说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实两岁左右,孩子就开始出现独立意识。他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已经可以开始自己吃饭,尝试自己穿衣等。这个时候就是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机。
如果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时间点,有一个小妙招可以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试着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当然了,你要是说“宝贝,来咱们一起收拾玩具”,他肯定一口拒绝了。所以啊,你可以这么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比比谁最快’。看看我们谁最快能把玩具收拾好。” 当我们说“开始”后,我们就和孩子一起动手收拾和整理玩具,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稍微放慢速度,让孩子也有领先的机会。
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收拾玩具。等所有玩具收拾好后,父母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如果是第一次收拾自己的玩具,还可以告诉孩子今后要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每次玩好玩具都需要放回原处。
第二,多点耐心,给孩子选择权。
培养独立意识的一个大的原则是: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大人可以帮助他,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小,肯定也不懂,所以自作主张给孩子做了决定。这在无形之间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力。比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决定自己今天穿哪件衣服。选好了,自己穿。
如果孩子穿不进去了,不要急着“代劳”,而是需要多鼓励他:“宝贝别急,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穿好的”。让孩子试试看自己可不可以想办法,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我们可以帮忙提供几个办法:“要不要手臂往下一点”“试试衣服袖子再往外翻一下”,供孩子自己思考和选择。
等到孩子尝试了,如果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就让他指挥大人该如何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一直在思考,同时也会明白,这件事情始终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他需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第三,允许孩子试错,学会求助别人。
孩子在刚开始学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会做得不尽如人意,甚至把事情搞砸,比如自己吃饭的时候搞得满地都是饭,自己擦屁股的时候总是擦得不干净,所以很多父母干脆就自己动手帮孩子全部搞定,觉得这样自己更省心。
没有人天生就会自己做事,孩子的很多生活自理能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试错中学会的。正如每一个人学会走路都需要经历无数次摔倒一样,生活中的每一项技能都需要经过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除了一些基本的事情之外,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生活中必需的求助。比如,家里突然停电,电话不通了,水管停水了,外出迷路了……家长可借此帮助孩子学会求助,知道应当求助于哪些部门,用什么方法求助。对于孩子独立做的事,只要是付出了努力,结果无论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才能感觉到“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有了它,孩子才有动力学会独立。
第四,让孩子体验独立做事的成就感。
培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父母也不能急于求成。我们需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完成,帮助孩子积累自信心,体验到独立做事的成就感。一旦孩子感受到自我的能量,他们在下一次的独立行动中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每一次外出旅行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行李。出发之前,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收拾自己的行李箱。收拾过程中,父母不需要动手,仅仅在一旁观察即可。对于第一次收拾,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方法和步骤。
有一次,我们全家带着大宝伊伊去厦门玩。出发的前一天,我们就鼓励她自己收拾和整理自己的行李。怎么做呢?第一步:列清单。伊伊很兴奋,嚷嚷着要带一大堆东西,我们让她列出自己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比如内衣外衣、泳衣泳帽、洗漱用品、鞋子、要看的书等。第二步:整理。在我们的帮助下,伊伊把这些物品分门别类,摆放在床上和地板上。最后一步:装箱。我们给伊伊讲了装箱的方法,先把书、拖鞋等重而且抗压的物品放在箱子底部,再把各种衣服等较为轻便的东西放在上面,最上面一层放一些小东西或不能抗压的物品,比如洗漱用品(装在塑料袋里)、iPad等。我们自始至终只是在旁边指导,整理的过程都是伊伊一个人完成的,孩子特别有成就感。而且三岁的她,就明白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了。
收拾完行李后,我们全家人不停地夸她很棒,伊伊就在一旁开心地笑得合不拢嘴。当孩子尝试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父母就要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如果是第一次收拾自己的行李,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整个过程,让孩子今后学会独自收拾自己的行李箱。
最后,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
到了本该“断奶”的阶段,很多父母也舍不得孩子从自己身边分离。与其说是孩子依赖父母,倒不如说是父母自己不愿意与孩子“断奶”。陪着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着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围着孩子转,自己才能闲不住。
这就是一个观念改变的问题了。父母需要明白,孩子是你生的,但是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试图去霸占他。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只是有机会照顾而已。所谓的“断奶”,其实需要父母对孩子“狠心”一点,少一些留恋,少一些牵挂,给孩子多一份信任,相信他能处理好,相信他能应对幼儿园的生活。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一再挥手,甚至看到孩子进去都忍不住落泪。那我建议,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一定要转身就走,不要和孩子亲近太长时间,有的父母又是拥抱,嘴里还说着“妈妈舍不得你,下班就过来接你啊”,这样一来,孩子肯定更舍不得你了,最后肯定是大哭大闹不让你走。
以上就是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记住下面五个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孩子选择权,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体验独立做事的成就感,父母跟孩子一起“断奶”。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
购买专辑是全部课程还是就是这个章节
付小平博士 回复 @1865903qbnh: 全部课程哈
很受启发
老师讲的太好了
讲的太好了,谢谢!
讲的太好了,听晚了,早点听就好了。
1831773ifso 回复 @1888010jlfi: ,
可以关注的吗?第一次用这个不太懂
不错
不错
老师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