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封三娘(上)闺中有良友

81 封三娘(上)闺中有良友

00:00
22:1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今天讲《封三娘》,一个美丽的狐狸精。聊斋狐狸精经常到人世寻找爱情,跟各种男人打交道,变幻出曲折动人的故事。


如果狐狸精不到人世寻找爱情,也不跟男人卿卿我我,她还有施展魅力的舞台吗?还能干点什么?那她只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为他人做嫁衣裳,演义闺中有良友的故事。


封三娘是聊斋狐狸精世界优美而虔诚的“活雷锋”。她来人间的唯一目的,是帮助民间少女范十一娘。这岂不是太出格了,太不一样了。而我们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就是要写新题材,新人物。


俄罗斯作家谢德林说过:文学不遵守凋弊的法则。一点不错,小说家不要轻车熟路踏前人脚印。对蒲松龄来说,是既不模仿他人,更不模仿自己。一个作家一辈子写几百篇短篇小说,总得想点儿办法,出新出奇出巧。于是,封三娘横空出世。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作家写男性之间生死不渝的友情,创造许多名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几百年来家传户诵,“范张鸡黍”的佳话几百年来中国人耳熟能详,干脆是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山阳金乡的范式和汝南张劭是京城洛阳太学里的同学,关系特别好,毕业后范式约定两年后9月15日去张劭家拜访,约期已到,张劭杀鸡煮黍准备待客,守信的范式走了几百里地登门拜访。后来中国人说两个朋友之间的友谊就用范张鸡黍的成语了。


男性之间可以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女性之间能不能有这样的友谊,《封三娘》算得上拓荒后栽植的奇葩。蒲松龄描写两位女性生死不渝的友情,我给加几个形容词,像冰雪那样晶莹,像鲜花那样芬芳,像美酒那样馥郁。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小说里的范十一娘出身官宦人家,相貌艳美又知书达理,她以平等身份同贫家少女封三娘交朋友,“订为姐妹”,她对贫士孟安仁一见钟情,克服了“闺训”和内心矛盾,抛弃了以财富、门第论嫁娶的传统观念,勇敢地拒绝父母接受豪绅家求婚,宣布“非孟生,死不嫁”,直到以死殉情。


一个才色俱佳、官宦小姐有这样的胆识、胸襟、志气,令人拍手称奇。范十一娘这个深闺少女为什么能迸发出强烈的反抗性?一个贵家少女又如何跟贫士孟安仁发生联系?归根结底,和她的女友封三娘有关。而封三娘是什么人物?最后的谜底是狐狸精。我们先看看一对本来素不相识的少女如何成为好朋友。


范十一娘的父亲官居国子监祭酒。这是国家最高学府的主管了,大概是从四品,算高级干部了。范十一娘家世高贵,自己又美丽娇艳,吟诗作赋,才能出众。父母宠爱她,有求婚的,总让女儿亲自选择,一直没有被她看上的人物。中元节水月寺办法事,游玩的女孩络绎不绝。


范十一娘在寺院里参观,有个少女一直跟着她走,一次次打量她,像有话要说。范十一娘看那少女是绝代佳人,很喜欢,也用深情的目光看她。少女微笑着说:“姐姐莫非是范十一娘?”“正是。”“早听说您的芳名,果然名不虚传。”少女自我介绍是邻村的封三娘,拉着十一娘,又说又笑,温文尔雅,两人恋恋不舍。


十一娘问:“您怎么没伴儿?”封三娘回答:“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个老妈子看门户。”十一娘要回家了,封三娘眼泪汪汪,十一娘惘然若失。邀请封三娘到家里来玩儿。封三娘说:“您家朱门绣户,我跟你们连远亲都不是,随便跑去,怕人笑话。”十一娘再三邀请,封三娘回答:“过几天吧。”十一娘脱下一股金钗送给封三娘,封三娘拔下发髻上的绿簪作回报。


听众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聊斋先生在小说里写人物相遇在什么节日都非常讲究,有深刻的寓意。两个姑娘相遇的节日为什么不是女性通常踏春的清明节,不是八月十五月圆人圆的中秋节,偏偏是中元节?因为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在这个节日寺院要举行盂兰盆会。


什么叫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解救倒悬。根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求佛救助,释迦要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准备各种饮食斋十万僧众,可以解母于倒悬。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寺院斋僧的同时,还要举行诵经法会,开水陆道场。


蒲松龄安排封三娘范十一娘在这个节日相遇,包含封三娘将要解救范十一娘倒悬之苦的意思。封三娘要把范十一娘从父母包办、给她找纨绔子弟的婚姻中解脱出来,帮范十一娘找眼前贫苦却人物出众有前途的书生作伴侣。故事发展指向是封三娘操纵范十一娘的婚姻,所以她们相遇,必须在解救倒悬之苦的中元节。


范十一娘回家,想念封三娘,拿出绿簪看,非金非玉,家人都不认识,很奇怪。这是个伏笔,狐狸精的东西,人世间的人当然不认识。十一娘因想念封三娘生起病来。父母问明女儿生病原因,派人到近村到处打听,没有封三娘的消息。


而范十一娘想念只见过一次面的封三娘,竟然病得越来越重,九月初九,瘦弱不堪的十一娘让丫鬟搀扶到花园,在菊花下边铺上席褥。忽见有个女子攀着墙头向花园里探头,原来是封三娘!封三娘招呼说:“接我一把力!”丫鬟接应着,封三娘从墙头上跳了下来。


十一娘又惊又喜,拉封三娘坐到席褥上,责备她不来相会,问:“你从哪儿来?”封三娘说:“我从舅舅家来。分手后很想念您。然而穷人跟富人交朋友,怕丫鬟和仆人小看,一直没来。刚才我从墙外经过,听到说话声音,就趴着墙头看看,希望是小姐,果然遂了我的心愿。”十一娘对封三娘说起生病缘由,封三娘感动得泪如雨下,说:“我来您这儿,请保密。造谣生事的人让人没法忍受。”


十一娘领封三娘回闺房,两人住在一张床上,诉说心事。十一娘的病很快就好了,两人结拜为姐妹,衣服鞋袜换着穿。有人来时,封三娘就躲到帷幕里。请注意,两位少女是结拜姐妹,她们之间的关系,跟桃园结义挂上钩了。


有一天,两人正专心致志下棋,夫人悄悄进入十一娘的闺房,打量封三娘好一会儿,惊奇地说:“真是我女儿的好朋友啊!”接着对十一娘说:“女孩子家闺中有个好朋友,正是父母高兴的事,为什么不早说出来?”


封三娘羞得满脸通红,低头拈弄裙带。夫人走后,封三娘立即告别,十一娘苦苦挽留,才不走了。不久的一天晚上,封三娘从门外惊慌地跑进来,哭着说:“我早就说不能留在这里,果然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十一娘惊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封三娘说:“我刚才去解手,有个年轻汉子蛮横地拦着,不让我走,幸而我逃了回来,出这种事,我还有什么脸面住下去?”


十一娘问明白汉子的模样后,道歉说:“不必大惊小怪。这是我的傻哥哥。我告诉夫人,拿棍子打他。”封三娘还是坚持走,十一娘只好派两个丫鬟,跟封三娘翻过墙头送她到舅舅家。三人走了半里多路,封三娘向丫鬟告辞,自己走了。丫鬟回来,十一娘趴在床上啼哭,像失去配偶。


几个月后,丫鬟到东村去,遇到封三娘,拉着封三娘的衣襟说:“三姑姑,请跟我回去!我家姑姑想您都快想死了!”封三娘说:“我也想她,但不乐意让人知道,你回去,打开花园的门,我就来了。”


范十一娘和封三娘互相诉说久别思念之情,没完没了。看看丫鬟睡着了,封三娘和十一娘枕到一个枕头上,悄悄说:“我知道你还没许婚,以你的相貌、才情、家庭,何用发愁找不到贵家公子做女婿?然而,纨绔子弟算不了什么。如果想得到好的配偶,请不要以贫富做为选择标准。”


十一娘赞成封三娘的话。封三娘说:“咱们相遇的地方,现在又要做道场,明天请再去一次,我让你见一个如意郎君。我从小就念相面算命的书,不会看错人。”


第二天两人在水月寺游览一会儿,携手出门,看到个秀才,穿着清贫,却高大魁伟,面容俊秀。封三娘悄悄指指他,对十一娘说:“这人将来是翰林院角色啊。”十一娘瞟了那秀才一眼。封三娘对十一娘说:“你先回家,我随后到。”她去调查了。晚上,封三娘来了,说:“我刚才打听好了,那人是同里秀才孟安仁。”


十一娘知道孟家穷,认为不该跟他联姻。封三娘说:“你怎么也坠入以贫富论人的庸俗世情?此人如果永远贫穷微贱,挖了我的眼珠子。”十一娘说:“那这事怎么办呢?”封三娘说:“你给我件信物,我去跟孟生订盟。”


十一娘说:“姐姐太草率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封三娘说:“我正是担心他们不同意。只有你意志坚定,生死置之度外,父母怎能强迫你?”十一娘还在犹豫,封三娘说要把十一娘送她的金凤钗,假借十一娘名义送给孟生,出门去了。


为了女友的爱情幸福,二八红颜封三娘不避嫌疑,夜闯孟宅,为女友做媒。孟生家里很穷,却很有才华。他想选择个理想配偶,所以已经成年还没聘下媳妇。这天忽然看到两个美丽姑娘,回到家不禁想入非非。一更天将尽,封三娘敲开门来了。


孟生掌灯一照,是白天看到的一位姑娘。欢天喜地地问:姑娘是谁?封三娘说:“我姓封,是范十一娘的女伴。”听众朋友,咱们的耳朵要灵一点儿,好好听听,聪明的封三娘在介绍自己时,突出是“范十一娘”!可是骤然看到美女的孟生不再仔细问询,向前拥抱封三娘。


封三娘把他推开,说:“我不是毛遂自荐,是给朋友做介绍人。范十一娘愿跟您结百年之好,赶快请人说媒吧。”我们听听封三娘原料话多么有文化含量:“妾非毛遂,乃曹丘生。十一娘愿缔永好,请倩冰也。” 几句话用两个典故。都来自《史记》。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告奋勇,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毛遂自荐”,成为成语,就是推荐自己的意思;曹丘生:汉人,曾到处称赞朋友季布,因此季布的名气很大。后世的人就用曹丘生代指介绍人。


封三娘夜闯陌生男子的书斋,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好朋友范十一娘促成理想的婚姻。她的目的能达到吗?我们下次接着讲,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原文】 

范十一娘,塶城祭酒(1)之女,少艳美,骚雅尤绝(2)。父母钟爱之,求聘者辄令自择;女恒少可。会中元日(3),水月寺中诸尼作“盂兰盆会(4)”。是日,游女如云,女亦诣之。方随喜间,一女子步趋相从,屡望颜色,似欲有言。审视之,二八绝代姝也。悦而好之,转用盼注(5)。女子微笑曰:“姊非范十一娘乎?”答曰:“然。”女子曰:“久闻芳名,人言果不虚谬。”十一娘亦审里居,女答言:“妾封氏,第三,近在邻村。”把臂欢笑,词致(6)温婉,于是大相爱悦,依恋不舍。十一娘问:“何无伴侣?”曰:“父母早世,家中止一老妪,留守门户,故不得来。”十一娘将归,封凝眸欲涕。十一娘亦惘然,遂邀过从。封曰:“娘子朱门绣户(7),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十一娘固邀之,答:“俟异日。”十一娘乃脱金钏一股赠之,封亦摘髻上绿簪为报。


十一娘既归,倾想殊切。出所赠簪,非金非玉,家人都不之识,甚异之。日望其来,怅然遂病。父母讯得故,使人于近村谘访,并无知者。


时值重九,十一娘羸顿(8)无聊,倩侍儿强扶窥园,设褥东篱下。忽一女子攀垣来窥。觇之,则封女也。呼曰:“接我以力!”侍儿从之,蓦然遂下。十一娘惊喜,顿起,曳坐褥间,责其负约,且问所来。答云:“妾家去此尚远,时来舅家作耍。前言近村者,缘舅家耳。别后悬思颇苦;然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恐为婢仆下眼觑(9),是以不果来。适经墙外过,闻女子语,便一攀望,冀是小姐,今果如愿。”十一娘因述病源。封泣下如雨,因曰:“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十一娘诺。偕归同榻,快与倾怀。病寻愈。订为姊妹,衣服履舄(10),辄互易着。见人来,则隐匿夹幕间。积五六月,公及夫人颇闻之。一日,两人方对弈,夫人掩入,谛视,惊曰:“真吾儿友也!”因谓十一娘:“闺中有良友,我两人所欢,胡不早白?”


十一娘因达封意。夫人顾谓三娘:“伴吾儿,极所忻慰,何昧之?”封羞晕满颊,默然拈带而已。夫人去,封乃告别,十一娘苦留之,乃止。


一夕,自门外匆皇奔入,泣曰:“我固谓不可留,今果遭此大辱!”惊问之,曰:“适出更衣(11),一少年丈夫,横来相干,幸而得逃,如此,复何面目!”十一娘细诘形貌,谢曰:“勿须怪,此妾痴兄,会告夫人,杖责之。”封坚辞欲去,十一娘留请天曙,封曰:“舅家咫尺,但须以梯度我过墙耳。”十一娘知不可留,使两婢逾垣送之。行半里许,辞谢自去。婢返,十一娘伏床悲婉,如失伉俪。


后数月,婢以故至东村。暮归,遇封女从老妪来。婢喜,拜问。封亦恻恻(12),讯十一娘兴居(13)。婢捉袂曰:“三姑过我,我家姑姑盼欲死!”封曰:“我亦思之,但不乐使家人知。归启园门,我自至。”婢归告十一娘。十一娘喜,从其言,则封已在园中矣。相见,各道间阔(14),绵绵不寐。视婢子眠熟,乃起,移与十一娘同枕,私语曰:“妾固知娘子未字,以才色门第,何患无贵介(15)婿?然纨袴儿敖不足数(16)。如欲得佳耦,请无以贫富论。”十一娘然之。封曰:“旧年邂逅处,今复作道场,明日再烦一往,当令见一如意郎君。妾少读相人书(17),颇不参差。”


昧爽,封即去,约俟兰若。十一娘果往,封已先在。眺览一周,十一娘便邀同车。携手出门,见一秀才,年可十七八,布袍不饰,而容仪俊伟。封潜指曰:“此翰苑才(18)也。”十一娘略睨之。封别曰:“娘子先归,我即继至。”入暮,果至,曰:“我适物色甚详,其人即同里孟安仁也。”十一娘知其贫,不以为可。封曰:“娘子何亦堕世情哉!此人苟长贫贱者,余当抉眸子,不复相天下士矣。”十一娘曰:“且为奈何?”曰:“愿得一物,持与订盟。”十一娘曰:“姊何草草!父母在,不遂,如何?”封曰:“妾此为,正恐其不遂耳。志若坚,生死何可夺也?”十一娘必不可。封曰:“娘子姻缘已动,而魔劫(19)未消。所以故,来报前好耳。请即别,即以所赠金凤钗,矫命(20)赠之。”十一娘方谋更商,封已出门去。


时孟生贫而多才,意将择耦,故十八犹未聘也。是日,忽睹两艳,归涉冥想。一更向尽,封三娘款门而入。烛之,识为日中所见,喜致诘问。曰:“妾封氏,范十一娘之女伴也。”生大悦,不暇细审,遽前拥抱。封拒曰:“妾非毛遂,乃曹丘生(21)。十一娘愿缔永好,请倩冰(22)也。”生愕然,不信。封乃以钗示生。生喜不自已,矢曰:“劳眷注(23)若此,仆不得十一娘,宁终鳏(24)耳。”封遂去


生诘旦(měi)邻媪诣范夫人。夫人贫之,竟不商女,立便却去。十一娘知之,心失所望,深怨封之误己也;而金钗难返,只须以死矢之。又数日,有某绅为子求婚,恐不谐,浼邑宰作伐。时某方居权要,范公心畏之。以问十一娘,十一娘不乐。母诘之,(mò)(mò)(25)不言,但有涕泪。使人潜告夫人:非孟生,死不嫁。公闻,益怒,竟许某绅家。且疑十一娘有私意于生,遂涓吉速成礼。十一娘忿不食,日惟耽卧(26),至亲迎之前夕,忽起,揽镜自妆,夫人窃喜。俄,侍女奔白:“小姐自经!”举宅惊涕,痛悔无所复及。三日遂葬。


孟生自邻媪反命,愤恨欲绝,然遥遥探访,妄冀复挽。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未几,闻玉葬香埋(27),(sè)然(28)悲丧,恨不从丽人俱死。向晚出门,意将乘昏夜一哭十一娘之墓。欻有一人来,近之,则封三娘。向生曰:“喜姻好可就矣。”生泫然曰:“卿不知十一娘亡耶?”封曰:“我所谓就者,正以其亡。可急唤家人发冢,我有异药,能令苏。”生从之,发墓破棺,复掩其穴。生自负尸,与三娘俱归。置榻上,投以药,逾时而苏。顾见三娘,问:“此何所?”封指生曰:“此孟安仁也。”因告以故,始如梦醒。封惧漏泄,相将去五十里,避匿山村。封欲辞去,十一娘泣留作伴,使别院居。因货殉葬之饰,用为资度,亦称小有。


封每遇生来,辄走避。十一娘从容曰:“吾姊妹骨肉不啻也,然终无百年聚,计不如效英、皇(29)。”封曰:“妾少得异诀,吐纳(30)可以长生,故不愿嫁耳。”十一娘笑曰:“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封曰:“妾所得非世人所知。世传并非真诀,惟华佗[三]‘五禽图(31)’差为不妄。凡修炼家,无非欲血气流通耳,若得厄逆(32)症,作虎形,立止,非其验耶?”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远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三娘醒曰:“妹子害我矣!倘色戒不破,道成当升第一天(33)。今堕奸谋,命耳!”乃起告辞。十一娘告以诚意而哀谢之。封曰:“实相告:我乃狐也。缘瞻丽容,忽生爱慕,如茧自缠,遂有今日。此乃情魔之劫,非关人力。再留,则魔更生,无底止矣。娘子福泽正远,珍重自爱。”言已而逝。夫妻惊叹久之。


逾年,生乡、会果捷(34),官翰林。投刺谒范公,公愧悔不见;固请之,乃见。生入,执子婿礼,伏拜甚恭。公愧怒,疑生儇薄(35)。生请间,具道情事。公不深信,使人探诸其家,方大惊喜。阴戒勿宣,惧有祸变。又二年,某绅以关节(36)发觉,父子充辽海军(37),十一娘始归宁焉。


【注释】

1 )塶城祭酒:塶城,地址不详。祭酒,国子监祭酒,明清时太学主管。

2)骚雅尤绝:擅长诗词。骚,离骚;雅,小雅。

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寺院举行诵经法会、水陆道场。

4)盂兰盆会:盂兰盆,梵语,解救倒悬的意思。《盂兰盆经》记载,释迦弟子目连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求佛救助,释迦要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备各种饮食斋十万僧众,可解母于倒悬。作者安排封三娘与范十一娘在这个节日中相传,隐含救范十一娘于倒悬之苦之意。

5)转用盼注:回转身来注目细看。

6)词致:说话的形态和语言。

7)朱门绣户:红漆的大门,房梁上雕花绘彩。此处指身份高的家庭。

8)羸顿:消瘦憔悴。

9)下眼觑:小看。觑,看。

10)履舄:泛指鞋。

11)更衣:入厕。

12)恻恻:忧伤。

13)兴居:日常起居。

14)间阔:久别之情。

15)贵介:尊贵的大户人家。

16)敖不足数:傲慢而不足为范十一娘考虑结婚对象之数。

17)相人书:古时算命者用的书。靠观察人的相貌以判定穷通命运。

18)翰苑才:可以进入翰林院的人才。

19)魔劫:佛教中障碍修成正果的劫难,此指婚姻障碍。

20)矫命:假托范十一娘的意思。

21)妾非毛遂,乃曹丘生:我不是自我推荐,而是推荐他人。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自告奋勇,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毛遂自荐”,成为成语;曹丘生:汉人,到处称赞朋友季布,因此季布的名气很大。此处用曹丘生代指介绍人。

22)倩冰:派媒人。

23)眷注:眷顾,关注。

24)终鳏:一辈子不娶妻。

25)嗼嗼:“嗼”通“寞”,无声。

26)耽卧:卧床不起。

27)玉葬香埋:美人香消玉殒。

28)懎然:极其愤恨的样子。

29)英、皇,即娥皇、女英,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舜为妻。

30)吐纳:道家的养生法,认为吐出死气,吸进活气,可长生不死。

31)华佗五禽图:东汉名医华佗创造的健身法。仿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活动筋骨。

32)厄逆:打嗝。

33)升第一天:道家认为神仙住的地方共三十六天,升第一天,是达到最高境。

34)乡、会果捷:在乡试和会试中果然都取得成功。乡试考中举人,会试考中贡士。授翰林要经过殿试成为进士。

35)儇薄:缺乏教养,恶作剧。

36)关节:古时称行贿为打通关节。

37)充辽海军:充军到辽海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inta世钧

    我看这个孟安仁也不是个好人呢,刚看见人家只说了个名字就要上去拥抱,这是什么德行,就这德行还以后翰林院的角色,怎么写的。那封三娘又是怎么看的,刚见面就要拥抱,要是给他拥抱上还不是此处省略一万字,。封三娘是以色取人吗?

    马瑞芳 回复 @Ainta世钧: 聊斋这些男士没几个特别好的

  • 咏而归660

    蒲松龄是有多为自己抱不平阿,总是家室富贵的女子,言必仙女下凡一般;所有有钱有势皆不入眼,只看得上身世贫苦的读书人,岂不知世上还有那么多钟鸣鼎食,书香门第的有学问有修养的子弟呢,唉,为何这种套路这么多呢,酸阿蒲先生

  • 小黑哥哥_4u7

    不喜欢这篇文章,俩女子之间的特殊情缘好好的非要安排共一夫的情节。男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第一次见到封娘就上前拥抱,后来还“趁醉污之”,十分猥琐。沈十一娘也有毛病,见了一面后来也没多大想法,听了封三娘的话各种作,嫁了就嫁了还喜滋滋地想着两女共一夫。封三娘莫名其妙地给她介绍情缘也是无法理解。蒲松龄到底是有多喜欢双美共一夫的桥段啊!

    月牙湖寓客 回复 @小黑哥哥_4u7: 聊斋里面很多故事都是多女侍一夫,这都是作者自己的理想

  • 伍逸豪的爹

    同性之爱

  • interflower

    蒲松龄故居有封三娘画,很美。

    马瑞芳 回复 @interflower: 名画

  • 迎风素荷

    《聊斋志异》里面的男主角都是穷秀才。然后飞黄腾达。这恐怕也是。作者的心愿。这也有他自己的影子。只可惜他没有实现。不过要是实现了,估计没有《聊斋志异》了

  • 曦园散人

    目连救母,也算是双标典型了吧。目连的母亲是剥削迫害别人被打下地狱,目连救了母亲反而成佛了。

  • 迎风素荷

    两个人在一个枕头上,这个有点儿像《红楼梦》19回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了。

  • 小明_iip

    想起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宝玉后,夜里与黛玉一起聊天的章节了。同是大家闺秀,黛玉内敛多了

  • 空青55

    虽然知道是小说,但还是觉得这个孟书生一见美女就抱。。。忒不是好货色啊。。。

    马瑞芳 回复 @空青55: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