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封三娘(下)闺中有良友

82 封三娘(下)闺中有良友

00:00
21:3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继续讲《封三娘》。美丽的封三娘为了成全范十一娘的理想婚姻,不避嫌疑,以二八红颜身份,夜闯孟安仁的书斋,差点儿被孟安仁当成来私奔的,想拥抱她。


封三娘马上告诉孟安仁,我不是毛遂自荐,我是来给朋友牵线搭桥的。范十一娘愿意跟您缔结鸳盟。孟安仁不相信,封三娘把金凤钗拿出来给他看。孟安仁高兴极了。发誓说:“范小姐对我如此深情眷爱,如果我娶不到她,宁愿一辈子单身。”


封三娘走了。孟安仁马上请邻居老妈妈做媒,范夫人嫌孟安仁穷,当场回绝。几天后,知县为一个缙绅儿子来做媒。求亲的绅士有权有势,范公怕他,来问十一娘:同意不同意这门婚事?范十一娘明确说:不乐意。然后,范十一娘派人告诉母亲:非孟安仁,死不嫁!范公听了,越发愤怒,竟把十一娘许配给有权有势绅士的儿子。


父亲怀疑十一娘跟孟安仁有私下往来,迫不及待选个吉日让女儿成亲。范十一娘气得不吃不喝,蒙头大睡,到了迎亲前夕,忽然起床,梳洗打扮。夫人听说后偷着乐,一会儿,丫鬟跑来报告:“小姐上吊了!”范家人又心痛又后悔。停灵三天,把范十一娘埋了。


孟安仁自从邻居老太太回来复命,愤恨得要死。没多久,听说十一娘抗婚而死,玉葬香埋,他恨不能跟着十一娘死了。晚上出门,想到十一娘墓前哭祭一番,忽然,看到一个人走来,是封三娘!对孟安仁说:“好啦,你的婚姻可以成就啦。”孟安仁哭着说:“你不知道十一娘死了?”


封三娘说:“我说你们的婚姻可以成就,正因为她死了。你赶快唤起家人掘开坟墓,我有药,可以起死回生。”孟安仁听从封三娘的话,掘开坟墓,打开棺材,抱出十一娘,把墓穴重新掩埋起来。孟安仁背着十一娘的尸体,跟封三娘一起回到家中,把十一娘放到榻上。


封三娘给用上药,十一娘一会儿就醒过来了,回头看到封三娘,问:“这是什么地方?”封三娘指指孟安仁说:“这是孟安仁。”告诉十一娘事情的前因后果。十一娘如梦初醒。封三娘怕范十一娘复活消息泄露出去,就带着他们逃出五十多里,躲在一个小山村里。


范十一娘跟孟安仁如愿以偿成了夫妻,封三娘想告别,十一娘哭着挽留她跟自己做伴,让封三娘住到另一个院子。孟安仁把十一娘陪葬的珠宝卖了,日子也小康了。封三娘每次遇到孟安仁总是避开。


十一娘说:“我们是姐妹,亲骨肉不过如此,然而没有百年相聚的机会,咱们不如效法娥皇、女英,一起嫁给孟郎吧。”这里,又出来个常用典故,娥皇、女英,她们都是尧的女儿,同时嫁给尧的继承人舜。后来二女嫁一夫就都用这个典故了,这也是聊斋故事常用的。


蒲松龄喜欢双美共一夫,但是封三娘不同意。她说:“我小时得到密诀,练习吐纳术求长生,不愿嫁人。”十一娘暗地跟孟安仁商量:让孟安仁假装出远门,到了晚上,十一娘劝三娘喝酒,等她喝醉了,让孟安仁悄悄进去跟她同床。


封三娘醒后,说:“妹子害了我了!倘若我不破色戒,大道炼成后,我可以升到第一重天,现在堕入你们的奸谋,命该如此啊。”起身向十一娘辞别。十一娘表明自己希望跟三娘常相守的诚意,哀求三娘原谅自己。


封三娘说:“实话对你说,我是狐仙。因为看到您的美丽容貌,产生爱慕之心,像春蚕做茧一样,自己束缚了自己,才有今天。这是情魔的劫数,不是人力能改变的。再留下,魔障更入一层,没完没了。妹子福气长远,珍重自爱吧。”封三娘说完就消失了。夫妻二人惊奇、叹息很长时间。


一年后,孟安仁乡试、会试成功,点了翰林。他拿着名帖拜见范公,范公又惭愧又后悔,谢绝不见。孟安仁再三请见,范公才请孟翰林见面。孟翰林以女婿礼节跪地叩拜。范公既惭愧又愤怒,以为这是存心耍弄他。孟翰林才把范十一娘复活的事一一说明。


范公不相信,派人到孟家探望,十一娘确实在,范家大为惊喜,因为怕那家有权势的缙绅知道,告诉孟安仁保密。再过两年,那位缙绅因行贿被发觉,父子充军辽海,范十一娘才开始回娘家。


这个聊斋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聊斋研究者的思索和讨论却结束不了。官宦小姐范十一娘能抛弃门第观念,选择贫困的孟安仁,拒绝父母选择的缙绅子,以死殉情,跟她的女友封三娘有关。


封三娘在小说里既不是以爱情女主角的身份出现,也不是以“双美共一夫”出现,她为朋友终生幸福奔波劳碌、殚精竭虑,为范十一娘指点迷途,在关键时刻帮范十一娘实现人生理想。有聊斋研究者,包括清代和当代的聊斋研究者认为封三娘是同性恋,但聊斋点评家的主导意见,还是认为封三娘写的是女性之间的友谊。


聊斋点评家但明伦在《封三娘》篇末评:“闺中有良支,而针砭药石,生死不渝,遂致嘉偶终谐,不陷于权要。古人出处之大节,每得诸良朋规戒之间,若十一娘之于封,所谓因不失其亲者也,足以为法矣。” 热情讴歌《封三娘》的女性友谊。封三娘对范十一娘的友谊是无私的、纯洁的,又是缠绵不尽,令人心动神移的。


可惜,范十一娘因为庸俗的“效英皇”观念,干出亵渎女友纯洁的蠢事,导致悲剧结局,蒲松龄借封三娘的嘴加上一番“如茧自缠”、“情魔之劫”的解释,也成为一些聊斋研究者认为封三娘是同性恋的依据。


《封三娘》这篇作品有蒲松龄亲笔手稿,我反复推敲过这篇手稿,发现,它跟《促织》一样,一个字的修改也没有。那就是说,蒲松龄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非常明确,是写女性之间的友谊,没有三心二意,首鼠两端的考虑。


《聊斋志异》有好多处写到男同性恋,比如《黄九郎》,《念秧》,蒲松龄如果写同性恋,他会有非常具体、具体到令人恶心的同性恋行为描写,而《封三娘》里边,一个字也没有。如果问我,封三娘是同性恋吗?我一直认为不是。


中国古代女性连自由爱异性的权力都没有,哪儿谈得上爱同性?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断袖,分桃,都是有权力的男人吃饱了撑的干的糗事。封三娘和范十一娘是“刘关张”桃园结义式义结姊妹,生死不渝的友情,还是那几句形容词:冰雪般晶莹,鲜花似芬芳,醇醪样馥郁。


这个聊斋小说写得特别美妙,就在于蒲松龄塑造封三娘这个人物太有技巧了。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封三娘慧眼识人,一见孟安仁就知道他是“翰苑才”,是将来可以进入翰林院的人,她马上去了解情况,要范十一娘当机立断,许以终身。


范十一娘还在犹豫的时候,封三娘竟然“以所赠金钗,矫命赠之。”为了女友的爱情幸福,封三娘竟然以没出嫁大姑娘身份夜闯孟宅,为女友做媒。“妾非毛遂,乃曹丘生”,多么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此后,又是封三娘以异药救活了以死反抗父母乱点鸳鸯谱的范十一娘,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蒲松龄创造封三娘这个形象,特别讲究章法。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说:“《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蒲松龄对这种方法掌握得特别好。《封三娘》小说里边,范十一娘为宾,封三娘为主。范十一娘始终处于依从地位,对塑造封三娘形象起所谓“以客行主” “关锁穿插”的作用。


封三娘是个美丽的少女,她在小说出现,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给周围的人强烈而难忘的印象,封三娘美虽然小说在开头有“二八绝代姝也”,“词致温婉”,简要介绍。但封三娘美的魅力,最主要是蒲松龄随着故事的进展,运用不同的人对于封三娘的感受、态度,从不同角度对她进行绝妙的描摹、刻画:


范十一娘为封三娘突然消失而“羸顿无聊”,一见面,“病寻愈”;范母一见封三娘,马上惊呼:“真吾儿友也”;范十一娘的痴兄本不懂什么男女之事,一见封三娘就追之不舍,招来杖责;“容仪俊伟”的公子一见深夜来访的封三娘立即“不暇细审,遽前拥抱”;蒲松龄没有具体写封三娘如何美丽,如何有吸引力,他用各种不同人物对她的迷人的美的感受,“四面受敌”曲尽其妙。


封三娘的狐仙身份,蒲松龄也是苦心营构,一点一点地透露,一步一步地引起人的疑猜,封三娘像分花拂柳而来,面目渐渐明晰,写得既神秘,又合理:


范十一娘与封三娘初次识时,范十一娘向封三娘赠金钗,封三娘回赠“髻上绿簪”,这支绿簪,“非金非玉,家人都不之识,甚异之”,暗指封三娘的狐仙身份;封三娘自称近在邻村,范家去访,却“并无知者”;范十一娘苦思三娘时,封立即“攀垣来窥”,和十一娘聚会;范十一娘再次对封“盼欲死”时,封三娘马上“已在园中”……


封三娘两次在女友盼望时蓦然出现,貌似巧合,实际暗指狐仙神力。封三娘劝范十一娘“欲得佳偶,请无以贫富论”,约她去“旧年邂逅处”,“当令见一如意郎君”,范十一娘如约前去,果遇孟安仁。这样巧合自然因为封三娘能掐会算,预知未来。因为封三娘的狐仙身份,当范十一娘香消玉殒时,还是她以异药起死回生。会不会像娇娜那样的红丸呢。  


封三娘来去无踪,能预知未来,能起死回生,一再引起读者盎然兴趣:这神奇少女如此神通广大,超凡脱俗,到底是人?是鬼?是神?是仙?是狐?……随着故事进展,蒲松龄若断若续,若实若虚,美人如花隔云端,曲尽文章家操纵之妙。


读者越看越想往下看,没想到,突然一次醉酒,刚知道封三娘原来是狐狸精,她走了!封三娘大概重新修练去了?为到达道家最高境界,为追求真善美,重新修练吧!哪怕从红毛狐狸原生态练起。我想蒲松龄写到这个故事时,自己一定相当得意。


蒲松龄的狐狸精题材,真是麻姑掷米,粒粒皆为金砂,我们下次讲《狐梦》,十分好玩。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原文】 


范十一娘,塶城祭酒(1)之女,少艳美,骚雅尤绝(2)。父母钟爱之,求聘者辄令自择;女恒少可。会中元日(3),水月寺中诸尼作“盂兰盆会(4)”。是日,游女如云,女亦诣之。方随喜间,一女子步趋相从,屡望颜色,似欲有言。审视之,二八绝代姝也。悦而好之,转用盼注(5)。女子微笑曰:“姊非范十一娘乎?”答曰:“然。”女子曰:“久闻芳名,人言果不虚谬。”十一娘亦审里居,女答言:“妾封氏,第三,近在邻村。”把臂欢笑,词致(6)温婉,于是大相爱悦,依恋不舍。十一娘问:“何无伴侣?”曰:“父母早世,家中止一老妪,留守门户,故不得来。”十一娘将归,封凝眸欲涕。十一娘亦惘然,遂邀过从。封曰:“娘子朱门绣户(7),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十一娘固邀之,答:“俟异日。”十一娘乃脱金钏一股赠之,封亦摘髻上绿簪为报。


十一娘既归,倾想殊切。出所赠簪,非金非玉,家人都不之识,甚异之。日望其来,怅然遂病。父母讯得故,使人于近村谘访,并无知者。


时值重九,十一娘羸顿(8)无聊,倩侍儿强扶窥园,设褥东篱下。忽一女子攀垣来窥。觇之,则封女也。呼曰:“接我以力!”侍儿从之,蓦然遂下。十一娘惊喜,顿起,曳坐褥间,责其负约,且问所来。答云:“妾家去此尚远,时来舅家作耍。前言近村者,缘舅家耳。别后悬思颇苦;然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恐为婢仆下眼觑(9),是以不果来。适经墙外过,闻女子语,便一攀望,冀是小姐,今果如愿。”十一娘因述病源。封泣下如雨,因曰:“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十一娘诺。偕归同榻,快与倾怀。病寻愈。订为姊妹,衣服履舄(10),辄互易着。见人来,则隐匿夹幕间。积五六月,公及夫人颇闻之。一日,两人方对弈,夫人掩入,谛视,惊曰:“真吾儿友也!”因谓十一娘:“闺中有良友,我两人所欢,胡不早白?”


十一娘因达封意。夫人顾谓三娘:“伴吾儿,极所忻慰,何昧之?”封羞晕满颊,默然拈带而已。夫人去,封乃告别,十一娘苦留之,乃止。


一夕,自门外匆皇奔入,泣曰:“我固谓不可留,今果遭此大辱!”惊问之,曰:“适出更衣(11),一少年丈夫,横来相干,幸而得逃,如此,复何面目!”十一娘细诘形貌,谢曰:“勿须怪,此妾痴兄,会告夫人,杖责之。”封坚辞欲去,十一娘留请天曙,封曰:“舅家咫尺,但须以梯度我过墙耳。”十一娘知不可留,使两婢逾垣送之。行半里许,辞谢自去。婢返,十一娘伏床悲婉,如失伉俪。


后数月,婢以故至东村。暮归,遇封女从老妪来。婢喜,拜问。封亦恻恻(12),讯十一娘兴居(13)。婢捉袂曰:“三姑过我,我家姑姑盼欲死!”封曰:“我亦思之,但不乐使家人知。归启园门,我自至。”婢归告十一娘。十一娘喜,从其言,则封已在园中矣。相见,各道间阔(14),绵绵不寐。视婢子眠熟,乃起,移与十一娘同枕,私语曰:“妾固知娘子未字,以才色门第,何患无贵介(15)婿?然纨袴儿敖不足数(16)。如欲得佳耦,请无以贫富论。”十一娘然之。封曰:“旧年邂逅处,今复作道场,明日再烦一往,当令见一如意郎君。妾少读相人书(17),颇不参差。”


昧爽,封即去,约俟兰若。十一娘果往,封已先在。眺览一周,十一娘便邀同车。携手出门,见一秀才,年可十七八,布袍不饰,而容仪俊伟。封潜指曰:“此翰苑才(18)也。”十一娘略睨之。封别曰:“娘子先归,我即继至。”入暮,果至,曰:“我适物色甚详,其人即同里孟安仁也。”十一娘知其贫,不以为可。封曰:“娘子何亦堕世情哉!此人苟长贫贱者,余当抉眸子,不复相天下士矣。”十一娘曰:“且为奈何?”曰:“愿得一物,持与订盟。”十一娘曰:“姊何草草!父母在,不遂,如何?”封曰:“妾此为,正恐其不遂耳。志若坚,生死何可夺也?”十一娘必不可。封曰:“娘子姻缘已动,而魔劫(19)未消。所以故,来报前好耳。请即别,即以所赠金凤钗,矫命(20)赠之。”十一娘方谋更商,封已出门去。


时孟生贫而多才,意将择耦,故十八犹未聘也。是日,忽睹两艳,归涉冥想。一更向尽,封三娘款门而入。烛之,识为日中所见,喜致诘问。曰:“妾封氏,范十一娘之女伴也。”生大悦,不暇细审,遽前拥抱。封拒曰:“妾非毛遂,乃曹丘生(21)。十一娘愿缔永好,请倩冰(22)也。”生愕然,不信。封乃以钗示生。生喜不自已,矢曰:“劳眷注(23)若此,仆不得十一娘,宁终鳏(24)耳。”封遂去


生诘旦(měi)邻媪诣范夫人。夫人贫之,竟不商女,立便却去。十一娘知之,心失所望,深怨封之误己也;而金钗难返,只须以死矢之。又数日,有某绅为子求婚,恐不谐,浼邑宰作伐。时某方居权要,范公心畏之。以问十一娘,十一娘不乐。母诘之,(mò)(mò)(25)不言,但有涕泪。使人潜告夫人:非孟生,死不嫁。公闻,益怒,竟许某绅家。且疑十一娘有私意于生,遂涓吉速成礼。十一娘忿不食,日惟耽卧(26),至亲迎之前夕,忽起,揽镜自妆,夫人窃喜。俄,侍女奔白:“小姐自经!”举宅惊涕,痛悔无所复及。三日遂葬。


孟生自邻媪反命,愤恨欲绝,然遥遥探访,妄冀复挽。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烧,万虑俱断矣。未几,闻玉葬香埋(27),(sè)然(28)悲丧,恨不从丽人俱死。向晚出门,意将乘昏夜一哭十一娘之墓。欻有一人来,近之,则封三娘。向生曰:“喜姻好可就矣。”生泫然曰:“卿不知十一娘亡耶?”封曰:“我所谓就者,正以其亡。可急唤家人发冢,我有异药,能令苏。”生从之,发墓破棺,复掩其穴。生自负尸,与三娘俱归。置榻上,投以药,逾时而苏。顾见三娘,问:“此何所?”封指生曰:“此孟安仁也。”因告以故,始如梦醒。封惧漏泄,相将去五十里,避匿山村。封欲辞去,十一娘泣留作伴,使别院居。因货殉葬之饰,用为资度,亦称小有。


封每遇生来,辄走避。十一娘从容曰:“吾姊妹骨肉不啻也,然终无百年聚,计不如效英、皇(29)。”封曰:“妾少得异诀,吐纳(30)可以长生,故不愿嫁耳。”十一娘笑曰:“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封曰:“妾所得非世人所知。世传并非真诀,惟华佗[三]‘五禽图(31)’差为不妄。凡修炼家,无非欲血气流通耳,若得厄逆(32)症,作虎形,立止,非其验耶?”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远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三娘醒曰:“妹子害我矣!倘色戒不破,道成当升第一天(33)。今堕奸谋,命耳!”乃起告辞。十一娘告以诚意而哀谢之。封曰:“实相告:我乃狐也。缘瞻丽容,忽生爱慕,如茧自缠,遂有今日。此乃情魔之劫,非关人力。再留,则魔更生,无底止矣。娘子福泽正远,珍重自爱。”言已而逝。夫妻惊叹久之。


逾年,生乡、会果捷(34),官翰林。投刺谒范公,公愧悔不见;固请之,乃见。生入,执子婿礼,伏拜甚恭。公愧怒,疑生儇薄(35)。生请间,具道情事。公不深信,使人探诸其家,方大惊喜。阴戒勿宣,惧有祸变。又二年,某绅以关节(36)发觉,父子充辽海军(37),十一娘始归宁焉。


【注释】

)塶城祭酒:塶城,地址不详。祭酒,国子监祭酒,明清时太学主管。

2)骚雅尤绝:擅长诗词。骚,离骚;雅,小雅。

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寺院举行诵经法会、水陆道场。

4)盂兰盆会:盂兰盆,梵语,解救倒悬的意思。《盂兰盆经》记载,释迦弟子目连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求佛救助,释迦要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备各种饮食斋十万僧众,可解母于倒悬。作者安排封三娘与范十一娘在这个节日中相传,隐含救范十一娘于倒悬之苦之意。

5)转用盼注:回转身来注目细看。

6)词致:说话的形态和语言。

7)朱门绣户:红漆的大门,房梁上雕花绘彩。此处指身份高的家庭。

8)羸顿:消瘦憔悴。

9)下眼觑:小看。觑,看。

10)履舄:泛指鞋。

11)更衣:入厕。

12)恻恻:忧伤。

13)兴居:日常起居。

14)间阔:久别之情。

15)贵介:尊贵的大户人家。

16)敖不足数:傲慢而不足为范十一娘考虑结婚对象之数。

17)相人书:古时算命者用的书。靠观察人的相貌以判定穷通命运。

18)翰苑才:可以进入翰林院的人才。

19)魔劫:佛教中障碍修成正果的劫难,此指婚姻障碍。

20)矫命:假托范十一娘的意思。

21)妾非毛遂,乃曹丘生:我不是自我推荐,而是推荐他人。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自告奋勇,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毛遂自荐”,成为成语;曹丘生:汉人,到处称赞朋友季布,因此季布的名气很大。此处用曹丘生代指介绍人。

22)倩冰:派媒人。

23)眷注:眷顾,关注。

24)终鳏:一辈子不娶妻。

25)嗼嗼:“嗼”通“寞”,无声。

26)耽卧:卧床不起。

27)玉葬香埋:美人香消玉殒。

28)懎然:极其愤恨的样子。

29)英、皇,即娥皇、女英,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舜为妻。

30)吐纳:道家的养生法,认为吐出死气,吸进活气,可长生不死。

31)华佗五禽图:东汉名医华佗创造的健身法。仿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活动筋骨。

32)厄逆:打嗝。

33)升第一天:道家认为神仙住的地方共三十六天,升第一天,是达到最高境。

34)乡、会果捷:在乡试和会试中果然都取得成功。乡试考中举人,会试考中贡士。授翰林要经过殿试成为进士。

35)儇薄:缺乏教养,恶作剧。

36)关节:古时称行贿为打通关节。

37)充辽海军:充军到辽海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rin醒

    也许蒲松龄老人家在现实生活中曾经观察到女性之间的这种感情,但是在他的思想里是不存在“女性同性恋”这个说法的,毕竟不可能超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以就用金兰结义的方式描绘了一段女性情谊,但总觉得给他灵感的,那个所谓的友谊,其实就是女同。

    马瑞芳 回复 @Erin醒: 有理。

  • 南星徽

    我觉得范十一娘对封三娘不是朋友之间的感情,而是恋人。朋友之间不会思念到生病,但是却有相思成病。封三娘找的这个孟安仁人品不行,看到人家半夜来找他,就要拥抱,读书人的礼呢?后面听说十一娘的家人不同意,就很生气,真是小肚鸡肠,还花十一娘的陪葬品。真是。。。

  • YolandaJiang

    这叫迷奸,这就是报答好朋友的办法?太恶臭太恶心了。说实话有这么扭曲的价值观在,其他方面再好也喜欢不起来。

    马瑞芳 回复 @YolandaJiang: 酸腐聊斋男性观

  • 宇宙第一帅的我

    封称是因范美貌生了爱慕之心,是情魔之劫,因情所以为她处处谋划,日夜相伴,这不是明显是爱情吗?至少封对范是这样,范不一定爱封,但感情很深厚。马老师说如果是同性恋,蒲松龄会特别明显的写出来而且会写得很恶心,但封三娘很善良,对范的感情是纯粹的喜爱,也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男女之间的情感尚且可以有真有假,有纯有欲,为什么男同与女同的就会写得一样呢?为什么认定他不会将同性感情写得美好呢?

  • 蔚蓝_wrk

    讲真,范十一娘和孟生两口子实在让我不喜。一个愚昧迂腐,一个道貌岸然。可惜了封三娘,还是识人不行。

  • 1385743yohj

    为啥范十一娘和孟安仁就是有情人…他俩结婚前就见了一次面,孟安仁看到封三娘还动手动脚的,还趁对方醉酒强奸,不是啥君子…… 男人里比较好的种类也就这德行,古代女性太可怜了,没得选择

    马瑞芳 回复 @1385743yohj: 蒲松龄的男性观

  • 轻轻浅浅暖暖

    这个有点毁三观,范的老公刚一见封就要抱她,范对封的报答就是让老公睡了她,有点恶心

    马瑞芳 回复 @轻轻浅浅暖暖: 确实讨厌

  • 81x808666m431

    封三娘可以预知未来,为什么没有预知到范十一娘和孟安仁把她灌醉后被迫同床之事呢?

    马瑞芳 回复 @81x808666m431: 问得妙!

  • 梨园刘森

    孟安仁第一次见封三娘不容分说就要抱抱,说明他也不是什么好鸟。常言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好歹读了几年圣贤书,怎么着,看见美女就都丢到爪洼国去了?

    马瑞芳 回复 @梨园刘森:

  • 胡胡echo

    这不合适吧~怎么还能强迫人家呢?蒲松龄真的是为了二美共一夫~这样编的有点毁三观了~

    马瑞芳 回复 @胡胡echo: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