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课|《如何改变心智》2:昙花一现的迷幻年代
 6403
试听180

第081课|《如何改变心智》2:昙花一现的迷幻年代

00:00
13:25

BOOK 25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Psychedelics Teaches Us About Consciousness, Dying,Addiction, Depression, and Transcendence》

如何改变你的心智:致幻剂的新科学教给我们关于意识、死亡、成瘾、抑郁和超越的知识


作 者: Michael Pollan

出版社: Penguin Press

出版时间:2018-05-15

ASIN: B076GPJXWZ


作者简介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顶尖美食作家。2009年获选《新闻周刊》十大思想领袖,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2013年又被《时代》周刊评选为“食物之神”。

 

他之前写的书都是关于饮食的,获得过很多次被誉为美食奥斯卡的詹姆斯·比尔德奖,畅销书《植物的欲望》、《杂食者的两难》、《烹 : 烹饪如何连接自然与文明》都已经有中文版了。


书籍简介  

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对迷幻药的医学和科学革命进行了精彩而勇敢的调查。

当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着手研究如何利用LSDpsilocybin(裸盖菇素)为患有抑郁症、成瘾和焦虑症等难以治疗的疾病的人提供救助时,他并不打算写这本无疑是最暴露他私生活的书。但是,当他发现这些不寻常的物质不仅改善了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而且也改善了健康人的生活后,他就决定以第一人称来探索这片心灵奇境。


于是,他开始了一场奇异的冒险,进入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同时深入到最新的脑科学和生机勃勃的地下迷幻治疗师社区。他对历史档案进行了详细的筛查,将这些神秘药物的真相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它们的神话区分开来。

这本书融合了科学,回忆录,游记,历史和医学,令人眼花缭乱,也令人如痴如醉;它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重新理解心灵、自我和我们所处世界的一个令人兴奋和意想不到的新领域。


波伦“精神游记”的真正主题不仅是迷幻药物,也是人类意识的永恒谜团,以及在一个既给我们痛苦又给我们带来欢乐的世界里,我们如何能尽最大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分呈现和发现意义。


本书第二讲  

昙花一现的迷幻年代


本讲精华内容  

今天的内容紧接上回,我们说完裸盖菇素之后,接着来说致幻剂一哥——LSD。


LSD的全称是麦角酸二乙酰胺,不像裸盖菇素那样来自大自然,LSD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在上世纪中叶,LSD之所以比裸盖菇素更加流行,除了它的致幻效果可能比裸盖菇素更加强烈之外,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它在当时可以人工合成,供应量远比裸盖菇素大得多,这才可以大规模传播嘛。


LSD最早是1938年时由一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博士合成出来的。


霍夫曼博士当时在瑞士制药公司山德士(Sandoz)工作,他本来是想合成一种刺激血液循环的药物,结果合成出了LSD。霍夫曼发现这种化合物没有预期的效果,于是就把它收起来了,一放就是五年,直到1943年的一天,他在准备试剂的时候不小心沾到了一点LSD,他才意识到自己创造出了不得了的东西。


他沾到的那一点LSD可能不经意间通过嘴或者其他粘膜进入身体,结果他感觉到自己的感官发生了很强烈的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无比鲜活。

△LSD之父艾伯特·霍夫曼


有了这一次经历之后,霍夫曼决定正式在自己身上试验一下这种化合物的效果。他在实验室服用了250微克的LSD,然后跟助手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实际上后来证明,只要10微克的LSD就足以对人产生很明显的影响,霍夫曼那次绝对是超量摄入,但那时他完全没有概念。


结果,骑车到中途时药性就发作了。霍夫曼感觉思维完全紊乱,连话都说不完整,周围的景物也完全变了形。他还以为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但后来助手回忆说当时他骑得飞快。回到家里之后,幻觉变得更加强烈。霍夫曼当时觉得自己从此就疯掉了。


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醒来后发现一切正常,LSD并没有留下什么副作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酸之旅”(Acid Trip)。「酸之旅」这个词后来成了服用LSD后魂游天外这种体验的代名词。


当时,霍夫曼的雇主山德士公司也没想到这种化合物在医学上有什么用,于是他们就把LSD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医生和其他研究人员开放了,他们希望有人能在研究中找到LSD的商业价值。


这个政策大约是从1949年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1966年。这就引发了第一波研究致幻剂的热潮。在那一拨研究里,有一些医生开始试验LSD在戒酒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些医生通过观察LSD引发的酸之旅去理解精神分裂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LSD在心理治疗方面的运用。


当时的一些精神分析师发现,那些来访者注射了低剂量的LSD之后,他们的自我防御会放松,能更快与治疗师建立起信任关系,能更轻松地表达那些隐藏的情感和压抑的情绪。这会大大促进心理咨询的效果。


于是,1950年代的美国就掀起了一股在LSD辅助下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潮流。


在当时的加州,尤其是好莱坞,这种疗法非常风靡。我估计这里面很多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参加这种疗法,恐怕目的不是为了心理咨询,而就是为了体验LSD的致幻效果。


有一堆影视圈大腕都在这种治疗里服用过LSD。比如希区柯克的御用男主角加里·格兰特。加里·格兰特服用过六十多次LSD,他后来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自己因为LSD而“重生”了。


这个LSD名人榜上的名字还有大明星杰克·尼科尔森、詹姆斯·科本,及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rick)。我在书里看到库布里克的名字出现时心里一惊。因为库布里克的电影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我以前总觉得他好像是把自己见过的另外一个世界给拍了出来。现在知道他也服用过LSD,看来我的感觉也许没有错。

△库布里克在《发条橙》片场


我现在挺怀疑那些大艺术家们可能都是经历过某些常人没有体验过的意识状态,然后在作品里把那种状态给复现了出来。


库布里克电影里那些诡异的氛围,没准灵感就是来自于他服用LSD之后的幻觉;再比如说,毕加索那种立体主义的画,看上去像是把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都给翻出来了,那也很像是幻觉。而我知道毕加索是很喜欢喝苦艾酒的,苦艾酒里就含有一种叫侧柏酮的化合物,那也是一种致幻剂。没准毕加索画的也是他曾经见到过的幻觉。


尽管在1950年代,LSD就已经征服了美国的一些精英圈子,但它后来变得广为天下知,那还是因为哈佛大学那位蒂莫西·利里的功劳。利里接触到LSD之后,就再也不能满足于只把致幻剂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他开始相信LSD可以把人类心灵中真正重要的层面显现出来,帮助人们完成精神的升华,从朝九晚五的世俗生活中彻底解放出来。利里变得越来越像一个野心家,他到处接受媒体采访,写很多文章,宣传LSD拯救灵魂和解放心灵的价值,他几乎就是想要用LSD来解放全人类。


在1963年的时候,蒂莫西·利里和理查德·阿尔伯特被指控违反规定给学生发放精神药物,于是他们就被哈佛大学给开除了。他俩是整个二十世纪里仅有的两位被开除的哈佛教员。不过呢,这么点挫折完全没有阻碍蒂莫西·利里“解放全人类”的步伐。


事实上,他推广LSD的事业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因为LSD非常自然地就跟当时反主流文化、反体制的嬉皮士精神结合在了一起。


你看,嬉皮士讨厌资本主义那套物质化的东西,那LSD恰好就是纯粹的精神层面的;嬉皮士不喜欢体制,而吃LSD正好是最酷的离经叛道;嬉皮士也很反感西方主流文化,而吃下LSD之后的那种体验又恰好特别有东方玄学的色彩。所以它俩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于是LSD与嬉皮士运动相互激发,很快就在1960年代席卷了全美国。蒂莫西·利里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许多社会名流的座上宾。


当时的美国年轻人和很多文化精英们都相信自己能在LSD的酸之旅中找到通往精神自由的道路。嬉皮士时期那一拨引领世界的文化精英们可能也或多或少都有过尝试LSD的体验。


他们在LSD影响下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世界。


举几个例子。


1965年,约翰·列侬在利里的《显灵体验》这篇文章指导下第一次经历了嗑完LSD之后的“酸之旅”。结果从那一年的《橡胶灵魂》(Rubber Soul)这张专辑开始,Beatles就从一支情歌乐队转变为迷幻摇滚乐队,从这时开始,他们似乎是在用音乐来表现迷幻体验。


列侬跟蒂莫西·利里的私交也很好。利里后来竞选过加州州长,列侬给他写了一首竞选歌曲,就是著名的Come Together。


再举一个例子。


著名的《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也是作者肯·凯西在LSD的迷幻体验中获得灵感之后才写出来的。肯·凯西有一段时间以清洁工的身份潜伏在一家医院里,偷了不少LSD。


他还喜欢在吃了致幻剂之后回到医院,在迷幻状态下观察医院里的那些精神病人。致幻剂好像让他进入了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让他对精神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飞越疯人院》那个故事就在他脑子里成型了。


这部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由另一位也吃过LSD的大明星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结果电影比小说还成功,名垂影史。


LSD也影响到了硅谷。当时的硅谷聚集着一大帮LSD的信徒。在这一帮整天磕着致幻剂的工程师主导之下,硅谷的文化都被扭转了。


在那之前,计算机这个东西在硅谷被认为是一种为「自上而下的控制」服务的工具,因为那时候硅谷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军工行业,但在LSD兴起之后,观念开始转变了,硅谷的主流文化开始相信计算机是为搭建一个连接每一个个体的虚拟社区服务的工具,其实也就是现在互联网概念的雏形。而这种功能,很明显有反体制、追求个人自由的意味。


乔布斯虽然比嬉皮士那一代小几岁,但他也深受嬉皮士文化的影响,他年轻时候就服用过LSD。乔布斯后来经常跟人说,服用LSD是他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之一。


他还拿这个嘲弄过比尔·盖茨,他说:“如果他(比尔盖茨)年轻时曾经吃过一次酸(也就是吃过LSD)的话……,那他会是一个比现在更有想法的人。”但其实,比尔·盖茨年轻时也吃过LSD。


嬉皮士运动的最高潮是1967年1月14日那天,两万五千多名嬉皮士在旧金山金门公园聚会。利里在那次聚会上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说。这一天也是利里的人生巅峰,这次演讲正式标志着他成了整个嬉皮士运动的精神领袖。


但盛极必衰。实际上,利里和LSD的失败,早在这一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对LSD的反感情绪其实已经在社会各个角落酝酿。


首先是科学界对利里和他鼓动下的那些LSD研究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


在那些更严谨的科学家看来,利里的那些致幻剂研究不但在实验控制上问题多多,而且充满了反科学的萨满巫术的气氛。很多致幻剂实验根本就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更像是宗教活动。


其次,主流新闻媒体也出现越来越多地报道LSD的黑暗面。比如说,在后来重新复兴的致幻剂研究里,一个受试者能不能服用致幻剂,是要经过严格评估的,这其实是所有精神药物实验的标准程序。但是在当时,LSD已经被滥用了,人们服用LSD之前是不会去做什么评估的,结果一些有精神分裂症风险的人吃下LSD之后导致精神分裂症发作。


最后,最痛恨LSD的,当然是美国政府啦。尼克松后来说过,也许并不是嬉皮士被致幻剂所吸引,而是致幻剂造就了嬉皮士。


某种程度上来说,尼克松这个观点是对的。迈克尔·波伦在书里说,虽然即使没有致幻剂,反体制、反主流文化的运动肯定还是会爆发,但它可能会借助于其他形式来表达,比如音乐、艺术、写作,那整个运动的面貌就会完全不同。


而且如果运动的载体是那些形式,那美国政府很可能只有干瞪眼,做不了什么。可现实是,LSD这样一种很容易跟毒品混为一谈的化合物正好成了特别好打的活靶子。事实上,美国政府也的确是没有放过它。


1966年,当时任加州州长的里根宣布LSD非法。此后,美国国会开了很多次关于LSD的听证会,对LSD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一直给科学界提供LSD的山德士公司也迫于压力,停止供应LSD,把剩下的所有库存都移交给了美国政府。


到了1960年代末,全世界几乎所有LSD研究都终止了。对其他致幻剂(比如裸盖菇素)的研究,也一并受到牵连,也在这时戛然而止。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让人遗憾的结果,因为那些相对正经的科学家通过那十几年积累起来的科研数据,也相当于被白白浪费了。


直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几个科研团队在本世纪重启致幻剂的研究之后,这些数据才重见天日。而在这之间的小半个世纪里,关于致幻剂的研究成了一个学术禁区,几乎完全陷入停滞。


那么到这里,我们算是很蜻蜓点水地介绍了致幻剂的前世,从下一讲开始,我们把视角转向致幻剂的今生。我们从历史八卦转入科学。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祝你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精选用户评论
  • 随风随风风

    首先,那些药物使人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但是服用了它们以后,人们感觉他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人类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知这个世界。但是感官感知的世界恐怕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虽然我们觉得它是真实的。那么,我们真的能得知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吗?毕竟目前为止大多数科学都要通过实验,实验就一定会涉及到我们的感官,就一定会偏差。甚至这个世界本身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感知的样子。

    魏知超 回复 @随风随风风: 这些药物引发的大脑反应,我们后面的节目会详谈

    随风随风风 回复 @魏知超: 我们通过感官认识世界,就必然受限于自己的感官,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世界本身是真实的,不过可能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其他用户评论
  • bunie

    所以,lsd已经被中国列为毒品了吧

  • 跑来跑去的高跟鞋

    好想试一试

    魏知超 回复 @跑来跑去的高跟鞋: 慎重!

  • 一画开天_CN

    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子嗑的是这个么

    魏知超 回复 @一画开天_CN: 啊啊,我居然没有看过《华尔街之狼》

  • 随风随风风

    迷 幻 药居然是禁词诶

    魏知超 回复 @随风随风风: